《钢柱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柱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768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9CN203947682U(21)申请号 201420336936.7(22)申请日 2014.06.23103205435 2014.03.28 TWE04C 3/36(2006.01)E04G 21/02(2006.01)(73)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104中山区八德路2段308号10楼(72)发明人尹衍樑(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代理人宋义兴(54) 实用新型名称钢柱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柱结构,包含箱体、隔板及灌浆管。箱体。
2、是由多个钢板围绕而成,且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隔板具有穿孔及多个回浆孔形成于穿孔四周。隔板横切第一延伸方向设置于箱体内,且隔板的侧壁连接箱体。灌浆管设置于箱体内,并沿第一延伸方向穿越隔板。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进一步增加箱体与混凝土间的结合力,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并增强混凝土反向填满时的流动性,确保混凝土反向填满时于隔板下方不易有气泡残留,以提高柱体填充的紧密度并进一步提高整体灌浆后的结构强度。(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
3、7682 UCN 203947682 U1/1页21.一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箱体,由多个钢板围绕而成,且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一隔板,具有一穿孔及多个回浆孔形成于该穿孔四周,该隔板横切该第一延伸方向设置于该箱体内,且该隔板的侧壁连接该箱体;以及一灌浆管,设置于该箱体内,并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穿越该隔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沿该第一延伸方向间隔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穿孔形成于该隔板中央,该灌浆管经该穿孔穿越该隔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灌浆管于相邻该穿孔处穿越该隔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
4、于,还包含多个剪力钉,依一固定间距平均布设于该箱体的内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回浆孔的面积和不小于该隔板面积的1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灌浆管具有一续接件,连接于该灌浆管的一端,该续接件的内径是朝远离连接处的方向渐增,并大于该灌浆管的半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阻隔件,围绕设置于该续接件的内表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板还包含一回封板设置对应于该穿孔。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回浆孔分布于该回封板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47682 U1/4页3钢柱。
5、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钢柱结构;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地下灌浆预埋的钢柱结构。背景技术0002 随着建筑技术进步,在符合安全规范下亦可同时提高建构的效率,以提高人力物力的有效运用。以逆打工法为例,其可自地面层同时向上下施工,可节省工时。就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的过程而言,地上层的柱体施工仅需自钢管一侧开设灌浆口,并自灌浆口灌注混凝土。然而,对于地下层的柱体施工来说,由于受限于空间限制,需以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灌浆。0003 公知的地下层的钢管内灌浆作业于混凝土注于钢管内底部后开始向上回填,但是混凝土在经过钢管内的横隔板时容易因流速明显减缓而发生堆积在横隔板下方的混凝土有许多未排。
6、出的气泡及空隙。如此一来对于水平方向上的力传递与整体结构强度皆有不良影响。因此,为加强结构强度,使混凝土能更紧密的填充于钢管中则成为目前欲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 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柱结构,可提高灌浆后的结构强度。0005 钢柱结构包含箱体、隔板及灌浆管。箱体是由多个钢板围绕而成,且具有一第一延伸方向。隔板具有穿孔及多个回浆孔形成于穿孔四周。隔板横切第一延伸方向设置于箱体内,且隔板的侧壁连接箱体。灌浆管是设置于箱体内,并沿第一延伸方向穿越隔板。0006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该隔板沿该第一延伸方向间隔分布。0007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该穿孔形成于该隔板中央,该。
7、灌浆管经该穿孔穿越该隔板。0008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该灌浆管于相邻该穿孔处穿越该隔板。0009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还包含多个剪力钉,依一固定间距平均布设于该箱体的内表面;0010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该些回浆孔的面积和不小于该隔板面积的10。0011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灌浆管具有一续接件,连接于该灌浆管的一端,该续接件的内径是朝远离连接处的方向渐增,并大于该灌浆管的半径。0012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一阻隔件,围绕设置于该续接件的内表面。0013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该隔板还包含一回封板设置对应于该穿孔。0014 如上所述的钢柱结构,其中,该些回浆孔分。
8、布于该回封板上。0015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说 明 书CN 203947682 U2/4页4附图说明0016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结构组装的实施例示意图;0017 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结构的不同实施例剖面图;0018 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结构吊放及灌浆作业的实施例示意图。0019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0 100 钢柱结构0021 101 第一子箱体0022 102 第二子箱体0023 103 底板0024 105 钢板0025 200 隔板0026 202 穿孔0027 204 回浆孔0028 206 回封板002。
9、9 300 灌浆管0030 302 续接件0031 304 颈部结构0032 306 阻隔件0033 308 间隙0034 400 剪力钉0035 500 基桩0036 502 回填土0037 504 管线0038 a 第一延伸方向具体实施方式003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柱结构,通过多个箱体组立而成,供用于预埋于地下层的建筑体施工。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结构100组装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钢柱结构100包含由多个钢板105围绕而成的箱体,且具有第一延伸方向a。钢柱结构100内部包含隔板200及灌浆管300。隔板200沿横切第一延伸方向a设置于箱体内,且隔板200的侧壁连接箱体。灌浆。
10、管300是设置于箱体内,并沿第一延伸方向a穿越隔板200。另外,前述的隔板200是沿第一延伸方向a间隔分布,其间距大小可视建筑体的水平向构件(如楼板、梁)的位置配置或钢柱结构100的尺寸调整。0040 如图1所示,钢柱结构100是采分段组合的方式,先将第一子箱体101相对底板103的一侧与第二子箱体102的端口相对设置。接着,在图2中,将第二子箱体102沿第一延伸方向a朝第一子箱体101靠近,且第二子箱体102内的灌浆管300对准第一子箱体101内的灌浆管300。如图2所示,灌浆管300具有续接件302连接于灌浆管300的一端,用以连接另一子箱体内的灌浆管300,也就是,灌浆管300也是采分段。
11、方式组合而成。当第二子箱体102朝第一子箱体101靠近时,第二子箱体102的灌浆管300伸入第一子箱体101的说 明 书CN 203947682 U3/4页5灌浆管300的续接件302内。0041 请参考图3所示灌浆管300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续接件302的内径是朝远离连接处的方向渐增,并大于灌浆管300的半径。如图3所示,第二子箱体102的灌浆管300会伸入续接件302一段距离,直到抵达续接件302的颈部结构304。由于续接件302于颈部结构304具有较小内径,因此限制了第二子箱体102的灌浆管300的前进。故当第二子箱体102的灌浆管300抵达续接件302的颈部结构304即停止前进,而完成。
12、箱体内灌浆管300的连接。当第二子箱体102与第一子箱体101的灌浆管300完成连接时,第二子箱体102亦与第一子箱体101接触,接着于第二子箱体102与第一子箱体101连接处进行焊接作业,以完成第二子箱体102与第一子箱体101的组合。0042 另外,如图3灌浆管300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所示,续接件302内还包含阻隔件306围绕设置于续接件302的内表面。具体而言,阻隔件306例如为软橡胶,环绕形成于续接件302内表面且自颈部结构304向外延伸分布。阻隔件306与第二子箱体102的灌浆管300间保留间隙308,作为组装时预留的公差。由阻隔件306的设置,除了可提供灌浆管300连接处的包覆效果。
13、,形成于颈部结构304的阻隔件306还可确保混凝土灌浆时可朝同一方向灌入,避免混凝土自灌浆管300连接处逆向渗出而影响灌浆效果。0043 需注意的是,采上述套接方式的续接件302于灌浆管300完成连接时即完成子箱体之间的连接,故各子箱体内的灌浆管300可预先固定于隔板200上,使灌浆管300不会与子箱体相对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续接件302亦可视灌浆管300的管径大小或施工所需强度采用不同连接方式,例如,于第二子箱体102与第一子箱体101两灌浆管300彼此面对的端口处分别形成凸缘,并于第二子箱体102与第一子箱体101接触后将凸缘对锁,以完成灌浆管300的连接。除此之外,亦可采用具有螺纹的灌。
14、浆管300彼此旋转对锁,或是采用不具续接件302的灌浆管300而直接将灌浆管300端口焊接固定。就灌浆管300与子箱体的关系而言,前述以凸缘或螺牙对锁的方式,由于灌浆管300需要进行锁附孔位的调整或是转动固定,故各子箱体内的灌浆管300较佳不预先固定于隔板200上,使灌浆管300可与子箱体相对移动,待灌浆管300连接完成后再将灌浆管300与隔板200焊接。0044 上述的钢柱结构100组合作业是于预铸厂进行,各子箱体分段的数量及长度式建筑体的尺寸而配合调整。例如,前述第二子箱体102与第一子箱体101组合后,继续于第二子箱体102相对第一子箱体101的一端连接其他子箱体。待各子箱体连接完成,最。
15、后整体构成一完整箱体(参考图5)。0045 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结构100的不同实施例剖面图。如图4A所示,隔板200具有穿孔202及多个回浆孔204形成于穿孔202四周。穿孔202是提供施工人员于预铸作业时的活动空间。回浆孔204是作为灌浆时供混凝土反向填满的流通空间,并较佳以均匀分布方式形成于隔板200上,由此确保混凝土反向填满于经过隔板200时可具有较佳的流动性。在每一子箱体连接完成后,即以回封板206将穿孔202封闭。回封板206上亦形成有多个回浆孔204,并配合前述均匀分布方式形成于回封板206上。0046 具体而言,隔板200(回封穿孔202后)的开孔率不小于10,也就是。
16、,该些回浆孔204的面积和不小于隔板面积的10,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气泡累积,使填充后的柱体更为紧密。除此之外,回浆孔204的孔径尺寸亦可视需求加以调整。举例而言,若是灌注混凝土内含的粗骨材粒径为1cm,则回浆孔204的直径较佳为8cm。换言之,回浆孔204的说 明 书CN 203947682 U4/4页6直径可配合灌注材料的粒径大小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及柱体填充后的紧密性。另外,箱体内还包含多个剪力钉400,依固定间距平均布设于箱体的内表面。剪力钉400的布设亦于预铸时一并完成,由箱体内表面的剪力钉400可进一步增加箱体与混凝土间的结合力,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0047 就灌浆管。
17、300的设置位置而言,在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穿孔202形成于隔板200中央,且灌浆管300经穿孔202穿越隔板200,但不以此为限。如图4B的实施例,灌浆管300于相邻穿孔202处穿越隔板200,也就是,隔板200上除了穿孔202外,另外于隔板200上的一侧形成供灌浆管300穿越的孔洞,如此可增加施工人员于预铸作业时的活动空间,且由于灌浆管300与穿孔202分开,因而在图4B所示的结构中,回封板206上不需预留避开灌浆管300的空间,可更增混凝土反向填满时的流动性。0048 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柱结构100吊放及灌浆作业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5所示,钢柱结构100是由四个子箱体分段连接而成。
18、,组立之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吊放埋入地下层的作业。钢柱结构100放置于基桩500后,接着将回填土502填入钢柱结构100的四周。最后如图6所示,进行灌浆作业,管线504于灌浆管300顶部接好之后进行灌浆。混凝土由灌浆管300顺势向下注向底板103,待底板103附近的空间填满后,混凝土反向填满上方空间,经各层隔板200向上填满箱体内的空间,完成地下层柱体填充。如前所述,隔板上具有均匀布设的回浆孔,由此可确保混凝土反向填满时于隔板下方不易有气泡残留,以提高柱体填充的紧密度并进一步提高整体灌浆后的结构强度。0049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说 明 书CN 203947682 U1/4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682 U2/4页8图3图4A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682 U3/4页9图4B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682 U4/4页10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682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