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063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60639U(21)申请号 201420526494.2(22)申请日 2014.09.12E21B 43/00(2006.01)(73)专利权人宋嗣新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伟业星城18栋2门303室(72)发明人宋嗣新 吴正洋(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代理人张建成(54) 实用新型名称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其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分别设置在齿条座中,两个齿条座相对设置,第一传。
2、动齿轮与第一环形齿条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环形齿条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同步反方向转动,带动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反复分别上下运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齿轮轴上,两个齿轮轴的另一端固定有伞齿轮,两个伞齿轮与一个锥齿轮啮合,两个齿轮轴通过轴承和压盖固定在滑座上,滑座的底部以V形滑轨和V形槽与基座滑动结合,锥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两个齿条座的底部分别吊挂配重和钻杆;本实用新型以一个传动轴的一个方向的转动就实现了钻杆和配重的交替上下运动,节约了能源,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有利于环保。(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8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0639 UCN 204060639 U1/1页21.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是由第一环形齿条(1)、第二环形齿条(2)、两个齿条座(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构成,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分别设置在齿条座(3)中,两个齿条座(3)相对设置,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一环形齿条(1)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与第二环形齿条(2)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
4、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均为外环形齿条或均为内环形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1)为外环形齿条,第二环形齿条(2)为内环形齿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1)为内环形齿条,第二环形齿条(2)为外环形齿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套设在齿轮轴(6)上,两个齿轮轴(6)的另一端固定有伞齿轮(7),两个伞齿轮(7)相对设置,两个伞齿轮(7)与一个锥齿轮(8)啮合,两个齿轮轴(6)通过。
5、轴承和压盖固定在滑座(9)上,滑座(9)的底部以V形滑轨和V形槽与基座(10)滑动结合,锥齿轮(8)固定在传动轴(11)上,传动轴(11)具有滑键,传动轴(11)穿设在减速机(12)中,减速机(12)的输入轴与电机(13)的输出轴联接;两个齿条座(3)穿设在基座(10)中能上下运动,基座(10)固定在井架(14)上,两个齿条座(3)的底部分别吊挂配重(15)和钻杆(16)。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60639 U1/3页3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特别涉及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背景技术0002 抽油机的设计开发主要面对两大问题,一是换向问。
6、题,二是平衡配重问题,目前直驱式抽油机都是采用驱动电机直接换向,不采用配重,因此造成巨大能源浪费。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0004 本实用新型是由第一环形齿条、第二环形齿条、两个齿条座、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构成,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分别设置在齿条座中,两个齿条座相对设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环形齿条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环形齿条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同步反方向转动,带动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反复分别上下运动。0005 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均为外环形齿条或均为内环形齿条。0006 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为外环形齿。
7、条,第二环形齿条为内环形齿条。0007 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为内环形齿条,第二环形齿条为外环形齿条。0008 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齿轮轴上,两个齿轮轴的另一端固定有伞齿轮,两个伞齿轮相对设置,两个伞齿轮与一个锥齿轮啮合,两个齿轮轴通过轴承和压盖固定在滑座上,滑座的底部以V形滑轨和V形槽与基座滑动结合,锥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具有滑键,传动轴穿设在减速机中,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联接;两个齿条座穿设在基座中能上下运动,基座固定在井架上,两个齿条座的底部分别吊挂配重和钻杆。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0 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机构来实现提升抽油杆和下降抽油杆的。
8、换向的目的提升配重和下降配重的换向的目的,驱动电机无需驱动换向,电机工作载荷平稳,进而节省电能。0011 2、对抽油钻杆使用平衡配重,节约了能源,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为内环形齿条的主视图。0016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形齿条和第二环形齿条为外环形齿条的主视图。0017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抽油机的立体示意图。0018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抽油机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0019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于。
9、抽油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4060639 U2/3页4具体实施方式002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第一环形齿条1、第二环形齿条2、两个齿条座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构成,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分别设置在齿条座3中,两个齿条座3相对设置,第一传动齿轮4与第一环形齿条1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与第二环形齿条2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同步反方向转动,带动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反复分别上下运动。0021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均为外环形齿条或均为内环形齿条。0022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
10、第一环形齿条1为外环形齿条,第二环形齿条2为内环形齿条。0023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环形齿条1为内环形齿条,第二环形齿条2为外环形齿条。0024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固定套设在齿轮轴6上,两个齿轮轴6的另一端固定有伞齿轮7,两个伞齿轮7相对设置,两个伞齿轮7与一个锥齿轮8啮合,两个齿轮轴6通过轴承和压盖固定在滑座9上,滑座9的底部以V形滑轨和V形槽与基座10滑动结合,锥齿轮8固定在传动轴11上,传动轴11具有滑键,传动轴11穿设在减速机12中,减速机12的输入轴与电机13的输出轴联接;两个齿条座3穿设在基座10中能上下运动,基座10固定在井架。
11、14上,两个齿条座3的底部分别吊挂配重15和钻杆16。0025 请参阅图8所示,第一环形齿条1、第二环形齿条2、两个齿条座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齿轮轴6、伞齿轮7、锥齿轮8、滑座9和传动轴11均由上盖17覆盖。00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0027 电机13带动减速机12,减速机12带动具有滑键的传动轴11转动,传动轴11端部的锥齿轮8带动两个伞齿轮7同时但不同向转动,两个伞齿轮7通过两个齿轮轴6分别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转动,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二传动齿轮5分别带动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交替上下运动。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进而带动两个齿条座3上下交替。
12、运动,两个齿条座3底部吊挂的配重15和钻杆16也跟着上下交替运动。0028 以第一传动齿轮4和第一环形齿条1为例说明第一环形齿条1上下运动的原理:第一传动齿轮4带动第一环形齿条1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第一传动齿轮4始终与第一环形齿条1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带动滑座9以V形滑轨和V形槽沿基座10滑动,第一传动齿轮4越过第一环形齿条1的顶部滑动到另一侧,当第一传动齿轮4滑动到另一侧时,由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转动方向不变,第一传动齿轮4就带动第一环形齿条1向上移动;当第一环形齿条1上升到最高点时,同理,第一传动齿轮4越过第一环形齿条1的低部滑动到开始的一侧,由于第一传动齿轮4的转动方向不变,第一传动齿轮4。
13、就带动第一环形齿条1向下移动;如此,使第一环形齿条1循环往复上下运动。0029 第二环形齿条2的循环往复上下运动原理与第一环形齿条1相同,不同之处是:第一环形齿条1上行时,第二环形齿条2下行;第二环形齿条2上行时,第一环形齿条1下行,说 明 书CN 204060639 U3/3页5即第一环形齿条1和第二环形齿条2交替上下运动。说 明 书CN 204060639 U1/8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639 U2/8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639 U3/8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639 U4/8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639 U5/8页10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0639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