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901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CN203939019U(21)申请号 201420313664.9(22)申请日 2014.06.13E02D 3/10(2006.01)(73)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江南路599号科技大厦9楼(72)发明人干焕军 余朝伟 冯宇(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代理人周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包括在软基处。
2、理区域的土壤表层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编织布、第一渗透层、第二渗透层、堆载泥浆层、第二编织布和密封膜,还包括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第一短竖向排水板、水平滤管支管、水平滤管总管、真空泵、第二竖向排水板,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插入软基处理区域中,水平滤管支管放置于第一渗透层中,水平滤管支管通过水平滤管总管与真空泵连接,第二竖向排水板插入堆载泥浆层中;优点是通过在软基处理区域中插设两种长度不一样的竖向排水板、在堆载泥浆层中插设竖向排水板,再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排水,不仅能缩短固结周期,而且固结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9019 UCN 203939019 U1/1页21.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织布、第一渗透层、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第一短竖向排水板、水平滤管支管、水平滤管总管、真空泵、第二渗透层、堆载泥浆层、第二竖向排水板、第二编织布和密封膜,所述的第一编织布铺设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上,所述的第一渗透层铺设于所述的第一编织布上,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穿过所述的第一渗透层和所述的第一编织布插入软基处理区域中,并使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所述的第一。
4、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中,一根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位于形成矩形的四根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正中间,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放置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中,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顶部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连接,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通过所述的水平滤管总管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所述的第二渗透层铺设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上,所述的堆载泥浆层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渗透层上,所述的第二竖向排水板插入所述的堆载泥浆层中,且所述的第二竖向排水板的底端刚好伸至所述的第二渗透层中,所述的第二编织布铺设于所述的堆载泥浆层上,所述的密封膜铺设于所述的第二编织布上,且所述的密封膜密封覆盖由软。
5、基处理区域和所述的堆载泥浆层构成的真空预压处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由铺设于所述的第一编织布上的第一砂垫层和覆盖于所述的第一砂垫层上的第一无纺土工布组成,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的第一砂垫层中,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埋设于所述的第一砂垫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渗透层由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上的第二砂垫层和覆盖于所述的第二砂垫层上的第二无纺土工布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
6、特征在于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四周边缘修筑有与软基处理区域的设计标高等高度的土石围堰,所述的第一编织布、所述的第一渗透层、所述的第二渗透层和所述的堆载泥浆层位于所述的土石围堰内,所述的水平滤管总管穿过所述的土石围堰,且位于所述的土石围堰内的一端与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连接,位于所述的土石围堰外的一端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的四周边缘在软基处理区域上挖设深度至少为23m的密封沟,所述的密封膜的边缘通过粘土压入所述的密封沟中,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完全封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
7、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插入深度为1220m,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插入深度为812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39019 U1/4页3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基加固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背景技术0002 目前,加固处理软基以抬高场地标高的工艺方法有很多,工艺过程一般为:首先对场地进行吹填土回填至设计标高;然后采用真空预压法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等方法进行软基加固处理。目前,一般在软基加固处理过程中同时对吹填土体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常用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明显。
8、的不足:1)固结周期长,原软基处理区域固结后的承载能力小;2)如果利用水作为堆载压力,则加固处理后的吹填土体层的承载能力有限(小于或等于80kPa),以及处理深度有限,以致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3)如果使用泥袋作为堆载压力,则加固处理后需搬离泥袋,使用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固结周期短,且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处理深度高。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织布、第一渗透层、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第一短竖向排水板、水。
9、平滤管支管、水平滤管总管、真空泵、第二渗透层、堆载泥浆层、第二竖向排水板、第二编织布和密封膜,所述的第一编织布铺设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上,所述的第一渗透层铺设于所述的第一编织布上,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穿过所述的第一渗透层和所述的第一编织布插入软基处理区域中,并使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中,一根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位于形成矩形的四根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正中间,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放置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中,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顶部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连接,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通过所。
10、述的水平滤管总管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所述的第二渗透层铺设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上,所述的堆载泥浆层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渗透层上,所述的第二竖向排水板插入所述的堆载泥浆层中,且所述的第二竖向排水板的底端刚好伸至所述的第二渗透层中,所述的第二编织布铺设于所述的堆载泥浆层上,所述的密封膜铺设于所述的第二编织布上,且所述的密封膜密封覆盖由软基处理区域和所述的堆载泥浆层构成的真空预压处理区域。0005 所述的第一渗透层由铺设于所述的第一编织布上的第一砂垫层和覆盖于所述的第一砂垫层上的第一无纺土工布组成,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的第一砂垫层中,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埋设于所述的第一。
11、砂垫层中。0006 所述的第二渗透层由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渗透层上的第二砂垫层和覆盖于所述的第二砂垫层上的第二无纺土工布组成。说 明 书CN 203939019 U2/4页40007 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四周边缘修筑有与软基处理区域的设计标高等高度的土石围堰,所述的第一编织布、所述的第一渗透层、所述的第二渗透层和所述的堆载泥浆层位于所述的土石围堰内,所述的水平滤管总管穿过所述的土石围堰,且位于所述的土石围堰内的一端与所述的水平滤管支管连接,位于所述的土石围堰外的一端与所述的真空泵连接。0008 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的四周边缘在软基处理区域上挖设深度至少为23m的密封沟,所述的密封膜的边缘通过粘土。
12、压入所述的密封沟中,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完全封闭。0009 所述的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插入深度为1220m,所述的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插入深度为812m。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1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基处理区域中插设两种长度不一样的竖向排水板、在软基处理区域上吹填泥浆层形成堆载泥浆层进行堆载预压、在堆载泥浆层中插设竖向排水板,再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排水,这种方式不仅能加快软基固结速度,缩短固结周期,而且固结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原软基处理区域固结后能达到130170kPa,堆载泥浆层固结后无需在其上面再覆水或者覆沙袋等荷载就能达到6080kPa;此外因在真空条件下进。
13、行加固,可有效地提高处理后的地基的处理深度。0012 2)本实用新型方法在抬高场地标高的同时,无需堆载预压就能达到堆载联合真空预压效果,降低了成本,且能确保场地的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5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堆载预压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处理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编织布8、第一渗透层、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水平滤管支管3、水平滤管总管4、真空泵5、第二渗透层、堆载泥浆层6、第二竖向排水板7、第二编织布15和密封膜16,第一编织布8铺设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
14、上,第一渗透层铺设于第一编织布8上,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穿过第一渗透层和第一编织布8插入软基处理区域中,并使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的顶部位于第一渗透层中,一根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位于形成矩形的四根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的正中间,水平滤管支管3放置于第一渗透层中,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的顶部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的顶部分别与水平滤管支管3连接,水平滤管支管3通过水平滤管总管4与真空泵5连接,第二渗透层铺设于第一渗透层上,堆载泥浆层6设置于第二渗透层上,第二竖向排水板7插入堆载泥浆层6中,且第二竖向排水板7的底端刚好伸至第二渗透层中,第二编织布15铺设于堆载泥浆层6上,密封膜。
15、16铺设于第二编织布15上且密封膜16密封覆盖由软基处理区域和堆载泥浆层6构成的真空预压处理区域。0016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渗透层由铺设于第一编织布8上的第一砂垫层9和覆盖于第一砂垫层9上的第一无纺土工布12组成,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说 明 书CN 203939019 U3/4页5的顶部位于第一砂垫层9中,水平滤管支管3埋设于第一砂垫层9中。0017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渗透层由设置于第一渗透层上的第二砂垫层10和覆盖于第二砂垫层10上的第二无纺土工布11组成。0018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四周边缘围筑有与软基处理区域的设计标高等高度的土石围堰1。
16、3,第一编织布8、第一渗透层、第二渗透层和堆载泥浆层6位于土石围堰13内,水平滤管总管4穿过土石围堰13,且位于土石围堰13内的一端(进水端)与水平滤管支管3连接,位于土石围堰13外的一端(出水端)与真空泵5连接;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的四周边缘且位于土石围堰13外挖设有用于通过粘土对密封膜16的边缘进行密封且深度至少为23m的密封沟14,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完全封闭。0019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长竖向排水板1的插入深度可设计为1220m,如可设计为15m,第一短竖向排水板2的插入深度可设计为812m,如可设计为10m;水平滤管支管3和水平滤管总管4均采用现有的波纹管;真空泵5选用功率为7.5k。
17、W的射流真空泵。0020 采用本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实现软基加固处理的具体过程为:0021 整平软基处理区域,然后先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上铺设一层第一编织布,再在第一编织布上铺设一层砂形成第一砂垫层,最后在第一砂垫层上铺设一层第一无纺土工布,由第一砂垫层和第一无纺土工布构成第一渗透层。0022 在此,整平软基处理区域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后续吹填泥浆的自重应力垂直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表面。0023 在具体施工时,第一编织布应铺设平整,且松紧度要均匀,端部要锚着牢固,作用为隔绝泥砂混合,保证第一渗透层的排水能力;第一砂垫层由细砂铺设而成,第一砂垫层的厚度可设计成2025cm;由于在插设第二竖向排水板。
18、时会穿过第二渗透层,这样堆载泥浆层中的泥浆可能会顺着插孔的缝隙漏到第一渗透层中,会导致第一渗透层的含泥量增大,因此铺设第一无纺土工布,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堆载泥浆层中的泥浆漏到第一渗透层中。0024 桩机定位和排水板桩位定位精确后,穿过第一渗透层和第一编织布向软基处理区域中插设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并使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顶部位于第一渗透层中,同时使一根第一短竖向排水板位于形成矩形的四根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正中间。0025 在具体施工时,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由自重作用自动插入,遇到插打困难地段时可辅以振动锤配合;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宽度均。
19、可设计为812cm,第一长竖向排水板的插入深度可设为1220m,第一短竖向排水板的插入深度可设为812m,第一长竖向排水板与第一短竖向排水板之间的直线距离为0.7m1.5m,第一长竖向排水板和第一短竖向排水板均露出第一渗透层1520cm。0026 在第一渗透层中布置水平滤管支管,然后完成第一长竖向排水板与水平滤管支管的连接及第一短竖向排水板与水平滤管支管的连接,再完成水平滤管支管与水平滤管总管的连接,最后在水平滤管总管的出水端连接一个真空泵。0027 在此,水平滤管支管可采用直径为46cm的波纹管,水平滤管总管可采用直径为68cm的波纹管,在使用时需在波纹管上沿管身按三角形排列打孔,制成花管,。
20、再包裹一层覆盖所有孔的滤膜作为滤水层,滤膜要求贴紧滤管,达到只透水不透砂;在具体施工布置水平滤管支管时,要求横向间距为67m,纵向间距为3040m,可采用条状、梳状或羽毛说 明 书CN 203939019 U4/4页6状等形式,并形成回路,在水平滤管支管上可设置止回阀和截门等;真空泵选用7.5kW的射流真空泵,在具体施工时,可每9001100m2配备一台真空泵。0028 先在第一渗透层上铺设一层砂形成第二砂垫层,再在第二砂垫层上覆盖一层第二无纺土工布,由第二砂垫层和第二无纺土工布构成第二渗透层。0029 在具体施工时,第二砂垫层的厚度可设为2025cm,铺设第二砂垫层利用上部吹填的堆载泥浆层排。
21、水固结,在第二砂垫层上覆盖一层250g/m2的第二无纺土工布目的是为了隔离第二砂垫层和堆载泥浆层。0030 先根据软基处理区域的设计标高,在软基处理区域的土壤表层四周边缘筑与设计标高等高度的土石围堰,再在土石围堰内向第二渗透层上吹填泥浆至设计标高形成堆载泥浆层。0031 向堆载泥浆层中插设第二竖向排水板,并使第二竖向排水板的底端刚好伸至第二渗透层中,在具体施工时可使第二竖向排水板插入第二砂垫层20cm。0032 在堆载泥浆层上依次铺设第二编织布和密封膜,并使密封膜一次性完全覆盖由软基处理区域和堆载泥浆层构成的真空预压处理区域,然后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的四周边缘在软基处理区域上挖深度至少为23m如。
22、至少2.5m深的密封沟,再利用粘土将密封膜的边缘压入密封沟中,以使真空预压处理区域完全封闭。0033 在此,第二编织布的作用是防止密封膜与堆载泥浆层接触而受破坏;密封膜采用现有的16丝真空膜,可在堆载泥浆层上铺设13层;在具体施工时为防止密封沟内的粘土在自然晾晒下干裂漏气,在密封沟内覆水,以确保密封性良好。0034 利用真空泵,对真空预压处理区域进行真空预压处理,实现软基处理区域的加固。0035 在具体施工时,开启真空泵,先进行试抽,检查机械运行状态、真空预压处理区域的密封情况;真空抽吸运行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的观察密封膜下的真空度,要求密封膜下的真空度大于或等于80kPa,开泵率大于或等于80%,抽真空持续时间90120天,如果密封膜下的真空度不够,应检查密封膜与管路系统的密封情况、密封膜破裂漏气情况以及真空泵的运行情况,查到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根据实测沉降值拟合双曲线,预测最终沉降量,结合固结度达到80%来判定何时停止抽真空。说 明 书CN 203939019 U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901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