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5373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26248.7

申请日:

2016.02.18

公开号:

CN205370645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F17/00

主分类号:

E21F17/00

申请人: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中平; 常龙新; 焦永富; 李志鹏; 杨福军; 杜景军; 彭鹏; 秦立杰; 任曙光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建设北路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代理人:

陈长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属金属矿山矿井结构技术领域,用于完成水泵房硐室掘进过程中的出水治理。其技术方案是:它增加了两条水平巷道,水泵房位于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一条水平巷道连接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副井,另一条水平巷道连接水泵房与副井的井底车场。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设的传统思维,它增加了两条水平巷道,两条巷道长度可使水泵房避开副井区域大水断层构造,确保水泵房硐室工程布设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从而变大断面硐室处理含水断层破碎带为小断面巷道处理针对水泵房断层破碎带处理,不但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治水投入,缩短了治水及建设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它包括中央变电所(4)和水泵房(3),其特征在于:它增加了第一水平巷道(1)和第二水平巷道(2),水泵房(3)位于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第一水平巷道(1)连接水泵房(3)、中央变电所(4)及副井(6),第二水平巷道(2)连接水泵房(3)与副井(6)的井底车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巷道(1)的底板标高高于水泵房(3)与中央变电所(4)1.3m以上,顶板设置优先满足水泵房(3)需要,下设电缆沟,电缆沟标高与中央变电所(4)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巷道(1)中,水泵房(3)与中央变电所(4)分开布设,水泵房(3)与中央变电所(4)之间由水平巷道连接,中央变电所(4)与副井(6)井筒之间由管子斜巷(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巷道(2)中安装有防水闸门(7)及轨道(8)。

说明书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属于金属矿山矿井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露天铁矿资源逐渐枯竭,地下矿山开始兴起,目前很多新发现的大规模铁矿床多位于平原地带,地表覆盖含水量丰富的第四系,这类矿山地表覆盖饱和含水层,且部分含水裂隙局部与地表沟通,造成基岩断层裂隙含水丰富,在矿山基建建设中极易发生较大突水,如:某铁矿水泵房在掘进过程中遇到大水断层构造,涌水量达850m3/h,在施工曾中造成淹井,经勘察后发现该断层破碎带刚好斜穿过水泵房。目前,传统设计中的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布设方案为连接一起,水泵房硐室掘进断面为40㎡,如此大断面进行对于断层破碎带治理较为困难,再加上断层裂隙含大水,极易发生突水塌方事故,采取传统工作面注浆处理方法已无法解决,当前使用最多的处理方法为地表注浆法与工作面冻结法。其中:地表注浆法从地表用钻机钻S孔,进人水泵房区域进行突水层位注浆治水,其注浆效果好,可加固围岩稳固性,但是工期较长,费用较高,且注浆孔方位不易掌控,注浆浆液极易对目前正施工工程造成影响;工作面冻结法为目前隧道常用施工方法,但是对于井下工程开展后,基岩裂隙水平衡遭到破坏,裂隙水具备流动性后,冻结施工不易形成交圈,且工期长、费用最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进行改进,以便安全高效地完成对地下矿大水断层破碎带的治理,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这种布置结构可以降低对地下矿大水断层破碎带的处理难度,同时可以减少治水投入,缩短治水及建设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它包括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它增加了第一水平巷道和第二水平巷道,水泵房位于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第一水平巷道连接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副井,第二水平巷道连接水泵房与副井的井底车场。

上述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所述第一水平巷道的底板标高高于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1.3m以上,顶板设置优先满足水泵房需要,下设电缆沟,电缆沟标高与中央变电所相同。

上述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所述第一水平巷道中,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分开布设,水泵房与中央变电所之间由水平巷道连接,中央变电所与副井井筒之间由管子斜巷连接。

上述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所述第二水平巷道中安装有防水闸门及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设的传统思维,它增加了两条水平巷道,两条巷道长度可使水泵房避开副井区域大水断层构造,确保水泵房硐室工程布设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从而变大断面硐室处理含水断层破碎带为小断面巷道处理针对水泵房断层破碎带处理,不但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治水投入,缩短了治水及建设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第一水平巷道1、第二水平巷道2、水泵房3、中央变电所4、管子斜巷5、副井6、防水闸门7、轨道8、水仓9、排水管路10、井底车场11、大水断层破碎带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中央变电所4、水泵房3,第一水平巷道1、第二水平巷道2组成。

图中显示,水泵房3位于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第一水平巷道1连接水泵房3、中央变电所4及副井6,第二水平巷道2连接水泵房与副井6的井底车场11。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两条水平巷道,两条巷道长度可使水泵房3避开副井区域大水断层破碎带12构造,确保水泵房3的硐室工程布设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从而变大断面硐室处理含水断层破碎带为小断面巷道处理针对水泵房断层破碎带处理。

图中显示,连接水泵房3、中央变电所4及副井6的第一水平巷道1的底板标高高于水泵房3与中央变电所4在1.3m以上,顶板设置优先满足水泵房3需要,下设电缆沟,电缆沟标高与中央变电所4相同。

图中显示,在第一水平巷道1中,水泵房3与中央变电所4分开布设,水泵房3与中央变电所4之间由水平巷道连接,中央变电所4与副井6井筒之间由管子斜巷5连接。

图中显示,在第一水平巷道1安装排水管路10,水泵房3与水仓9相连接,第一水平巷道1用作排水管路10及动力电缆的通道。

图中显示,连接水泵房3与副井6井底车场12的第二水平巷道2作为设备人员通道,在第二水平巷道2中安装有防水闸门7及轨道8。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副井6施工完成后,在对中央变电所4、井底车场11施工时,以优先揭露第一水平巷道1为施工重点,率先进行中央变电所4施工,可采用小断面掘进,而后扩刷。

在揭露第一巷道1后立即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打50m深孔进行勘探和注浆治水,摸透地质情况后,确定第一水平巷道1、第二水平巷道2的长度,进行水泵房3、第二水平巷道2的施工,最后进行管子斜巷5、防水闸门7的施工。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地下矿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置结构,属金属矿山矿井结构技术领域,用于完成水泵房硐室掘进过程中的出水治理。其技术方案是:它增加了两条水平巷道,水泵房位于断层下盘稳定岩石中,一条水平巷道连接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副井,另一条水平巷道连接水泵房与副井的井底车场。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布设的传统思维,它增加了两条水平巷道,两条巷道长度可使水泵房避开副井区域大水断层构造,确保水泵房硐室工程布设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