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地下室通风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地下室通风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39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1393U(21)申请号 201420501710.8(22)申请日 2014.09.02E04F 17/04(2006.01)(73)专利权人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护安路41号801单元B区(72)发明人姜尊仁 蔡国泰 廖文武(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代理人张文(54) 实用新型名称新型地下室通风井(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包括设于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及设于地面。
2、覆土层的土建风道,所述的土建风道连接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及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所述的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与风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覆土层设置土建风道,使通风井的出风口的位置与排风井的距离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可使地下室的通风机房布置更加灵活,增加建筑的可利用空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393 UCN 204081393 U1/1页21.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1),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2)及设于地。
3、面覆土层的土建风道(3),所述的土建风道(3)连接通风竖井(1)及通风竖井(2),所述的通风竖井(1)与风管(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雨百叶(5)及竖井盖板(6),所述的防雨百叶(5)设于通风竖井(2)侧边,所述的竖井盖板(6)设于通风竖井(2)上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竖井(1)、通风竖井(2)及土建风道(3)的面积均相同。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1393 U1/2页3新型地下室通风井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地下室通风井。背景技术0002 地下室是建筑在。
4、地下的设施,由于地层中散发出的水蒸气及其它有害的、易爆气体、内燃机工作时排放的废气、工作人员呼吸时排出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大量积聚起来,形成不安全的因素。为了保证安全,在工程设计中,根据需要设置进、排风竖井,现有的地下室通风井结构由于建筑设计的原因,进风口与排风口的水平距离往往小于20米,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建筑的可用空间。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包括设于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及设于地面覆土层的土建风道,所述的土建风道连接地下。
5、室内的通风竖井及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所述的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与风管连通。0005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雨百叶及竖井盖板,所述的防雨百叶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侧边,所述的竖井盖板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的上方。0006 优选地,所述的地面上的通风竖井、地下室的通风竖井及土建风道的面积相同,以保证整个竖井里面风速相同。000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通风井通过在覆土层设置土建风道,使通风井的出风口的位置与排风井的距离大于20米,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不影响地下室的建筑设计,可使地下室的通风机房布置更加灵活,增加建筑的可利用空间。附图说明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本。
6、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包括设于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1,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2及设于地面覆土层的土建风道3、土建风道3连接通风竖井1及通风竖井2,通风竖井1与风管4连通。通风竖井2侧边设有防雨百叶5、竖井盖板6设于通风竖井2上方。通风竖井1、通风竖井2及土建风道3的面积设置大致相同,可保证通风竖井1、通风竖井2及土建风道3内的风速大致相同。防雨百叶5及竖井盖板6说 明 书CN 204081393 U2/2页4。
7、的设置,可避免雨水及杂物掉落进通风竖井2内,风由防雨百叶5进入通风竖井2内,保证通风井内的通道畅通。0012 根据规范要求: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进风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如图2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不影响地下室通风机房的布置下,达到规范的要求,图中竖井排风口7与通风竖井2进风口的距离a20m。0013 施工的步骤如下:0014 S1.根据地下室建筑布局设置地下室通风机房;0015 S2.根据相应机房通风量设计通风竖井1尺寸,确定通风竖井1的位置;0016 S3.对应一层建筑情况,核对一层进、排风井出口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竖井,在一层寻找合适的通风竖井2的位置;0017 S4.在覆土层设计土建风道3将地下室通风竖井1跟一层相应的通风竖井2连接起来;0018 S5.在通风竖井2上方侧边安装防雨百叶;0019 S6.在防雨百叶上方安装竖井盖板。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81393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39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