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5341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25591.7

申请日:

2016.03.23

公开号:

CN205617413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7/42; E02D27/16

主分类号:

E02D27/42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董梅; 杨雷; 伏祥运; 熊蕴; 张大长; 宋林辉

地址:

222003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幸福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朱显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包括球铰上半部、球铰下半部、连接螺栓、锚固钢筋、桩体,所述球铰上半部设有凸形向下的球冠,中心设有定位预钻孔,其中预钻孔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螺杆的直径,若干根锚固钢筋与球铰上半部的顶部固定连接;球铰下半部设有凹形向上的球缺若干根锚固钢筋与球铰下半部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穿过预钻孔,将球铰上半部与球铰下半部紧固在一起,球铰下半部的锚固钢筋通过建筑固定于桩体体内。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微型桩弯矩,降低桩身的配筋,有效提高了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操作简单,效率高,传力明确,受力性能良好,适用于输电杆塔基础工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铰上半部(1)、球铰下半部(2)、连接螺栓(3)、锚固钢筋(4)、桩体(5),所述球铰上半部(1)设有凸形向下的球冠,中心设有预钻孔(12),其中预钻孔(12)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3)螺杆的直径,若干根锚固钢筋(4)与球铰上半部(1)的顶部固定连接;球铰下半部(2)设有凹形向上的球缺,中心设有与连接螺栓(3)对应的螺孔,若干根锚固钢筋(4)与球铰下半部(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螺栓(3)穿过预钻孔(12),将球铰上半部(1)与球铰下半部(2)紧固在一起,连接螺栓(3)的螺杆与预钻孔(12)孔壁之间留有间隙;球铰下半部(2)的锚固钢筋(4)固定于桩体(5)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5)顶端边缘设有若干橡胶垫(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半部(1)与球铰下半部(2)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滑片(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半部(1)与球铰下半部(2)之间设有环形橡胶密封圈(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半部(1)顶部浇筑一层素混凝土(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半部(1)和球铰下半部(2)均采用钢质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4)采用“J”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于球铰上半部(1)和球铰下半部(2)的锚固钢筋(4)分别大于等于四根。

说明书

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

背景技术

微型桩一般指桩径小于400mm、长细比大于30、采用钻孔和压力注浆等施工工艺的小直径桩,因其承载性能好、施工机具简单、施工空间小、噪声小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输电塔线路杆塔基础中,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线路工程建设。

现有输电线路微型桩基通常采用桩身钢筋延伸进承台,通过浇筑实现两者的固结。但受输电杆塔使用环境和受力特点的影响,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微型群桩基础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桩与承台刚接的型式使得桩身产生并承受较大弯矩而造成桩身配筋率高而不经济且容易破坏,对上部输电杆塔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发出一种减少桩身弯矩,改善桩的受力性能,适用于现有杆塔基础工程的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包括球铰上半部、球铰下半部、连接螺栓、锚固钢筋、桩体,所述球铰上半部设有凸形向下的球冠,中心设有预钻孔,其中预钻孔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螺杆的直径,若干根锚固钢筋与球铰上半部的顶部固定连接;球铰下半部设有凹形向上的球缺,中心设有与连接螺栓对应的螺孔,若干根锚固钢筋与球铰下半部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穿过预钻孔,将球铰上半部与球铰下半部紧固在一起,连接螺栓的螺杆与预钻孔孔壁之间留有间隙;球铰下半部的锚固钢筋固定于桩体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的铰接方式解决了因固结造成的桩身弯矩过大的问题,降低了水平荷载对桩基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微型群桩基使用寿命;

(2)相较于一般建筑桩基,微型群桩一般受力较小,有利于采用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

(3)本实用新型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通过连接螺栓将两部分球铰紧固起来,操作简单,效率高;

(4) 本实用新型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铰接方法受力性能良好,传力明确,适用于输电杆塔基础工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铰接头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包括球铰上半部1、球铰下半部2、连接螺栓3、锚固钢筋4、桩体5,所述球铰上半部1设有凸形向下的球冠,中心设有预钻孔12,预钻孔12直径应满足《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相关规定。其中预钻孔12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3螺杆的直径,若干根锚固钢筋4与球铰上半部1的顶部固定连接;球铰下半部2设有凹形向上的球缺,中心设有与连接螺栓3对应的螺孔,若干根锚固钢筋4与球铰下半部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螺栓3穿过预钻孔12,将球铰上半部1与球铰下半部2紧固在一起,连接螺栓3的螺杆与预钻孔12孔壁之间留有间隙;球铰下半部2的锚固钢筋4固定于桩体5体内。

所述桩体5顶端边缘设有若干橡胶垫10,便于缓冲接触面的作用力。

所述球铰上半部1与球铰下半部2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滑片11,减小上下球铰之间的摩擦。

所述球铰上半部1与球铰下半部2之间设有环形橡胶密封圈9,起到对球铰内部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球铰上半部1顶部浇筑一层素混凝土7,形成对球铰上半部1的包裹保护。

所述球铰上半部1和球铰下半部2均采用钢质材质制成。

所述固定于球铰上半部1和球铰下半部2的锚固钢筋4分别大于等于四根,锚固钢筋4采用“J”形结构,采用四根以上“J”形结构的锚固钢筋4使球铰头与混凝土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运用球铰上下两部分形成球接头,以及连接螺栓的螺杆与球铰下半部的预钻孔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有效缓解承台受到的较大水平力,从而有效防止基础桩因受水平力而折断。

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铰接头的微型群桩基础桩,包括球铰上半部、球铰下半部、连接螺栓、锚固钢筋、桩体,所述球铰上半部设有凸形向下的球冠,中心设有定位预钻孔,其中预钻孔的直径大于连接螺栓螺杆的直径,若干根锚固钢筋与球铰上半部的顶部固定连接;球铰下半部设有凹形向上的球缺若干根锚固钢筋与球铰下半部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穿过预钻孔,将球铰上半部与球铰下半部紧固在一起,球铰下半部的锚固钢筋通过建筑固定于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