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69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2692U(21)申请号 201420461717.1(22)申请日 2014.08.15E21B 34/02(2006.01)(73)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72)发明人张杰 赵远畅 陈雪峰 宋国志张先涛 刘虎(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代理人袁英(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它包括主卸压管路、备用卸压管路和主流管路。
2、,四通管I(1)的入口端A连接有第二手动阀门(5),第二手动阀门(5)上连接有单向阀(4),主卸压管路由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和靶型弯头B(9)组成,四通管I(1)的出口端B到四通管II(3)的入口端B之间顺序连接有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和靶型弯头B(9),备用卸压管路由第四手动阀门(10)、靶型弯头C(11)、第二溢流阀(12)和靶型弯头D(13)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压力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
3、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692 UCN 204002692 U1/1页21.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卸压管路、备用卸压管路和主流管路,主流管路由四通管I(1)、第一手动阀门(2)和四通管II(3)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1)的出口端C与四通管II(3)的入口端A之间连接有第一手动阀门(2),四通管I(1)的入口端A连接有第二手动阀门(5),第二手动阀门(5)上连接有单向阀(4),所述的主卸压管路由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和。
4、靶型弯头B(9)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1)的出口端B到四通管II(3)的入口端B之间顺序连接有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和靶型弯头B(9),所述的备用卸压管路由第四手动阀门(10)、靶型弯头C(11)、第二溢流阀(12)和靶型弯头D(13)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1)的出口端D到四通管II(3)的入口端D之间顺序连接有第四手动阀门(10)、靶型弯头C(11)、第二溢流阀(12)和靶型弯头D(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管I(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四通管I(1)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14)。权 利 要 求 书CN。
5、 204002692 U1/3页3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钻井井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背景技术0002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气钻采过程变得十分复杂,使得钻采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压力逐步增大。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液密度过小,或者钻遇异常地层,导致井底压力小于底层孔隙压力,尤其是钻到气层时,将会导致地层中的气体进入井筒内。由于地层压力大于井筒压力,使得气体不断涌入井筒内,形成气柱。 发现井涌后,关闭防喷器。此时由于滑脱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井底的气柱将向井口移动。关井初期,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负压差大,地层流。
6、体侵入速度快。随着流体继续侵入,井口压力上升。此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负压差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地层流体侵入越来越缓慢。当井口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井底压力将等于地层压力,此时地层流体将不再进入井眼,但对于气侵来说,气体将会滑脱上升,而钻井液下移,从而使井口压力继续升高。此时井底压力也将增加,当井底压力高于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孔隙流动阻力之和时,井眼内的井底流体可能会返回到地层中。井底压力持续增加时,可能会导致套管鞋破裂等情况的发生,产生严重后果。0003 对于井口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一般采用调节节流阀,使井口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方法。但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调节井口压力,需要时刻关注井口套压与立压值。
7、,并且可能产生操作不当等情况,使得后续压井失败几率增加,同时对井口装置的承压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对整个过程的安全性产生了挑战,对精确度也产生影响。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压力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它包括主卸压管路、备用卸压管路和主流管路,主流管路由四通管I、第一手动阀门和四通管II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的出口端C与四通管II的入口端A之间连接有第一手动阀门,四通管I的入口端A连接。
8、有第二手动阀门,第二手动阀门上连接有单向阀,所述的主卸压管路由第三手动阀门、靶型弯头A、第一溢流阀和靶型弯头B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的出口端B到四通管II的入口端B之间顺序连接有第三手动阀门、靶型弯头A、第一溢流阀和靶型弯头B,所述的备用卸压管路由第四手动阀门、靶型弯头C、第二溢流阀和靶型弯头D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的出口端D到四通管II的入口端D之间顺序连接有第四手动阀门、靶型弯头C、第二溢流阀和靶型弯头D。0006 所述的四通管I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四通管I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0007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预先在第一溢流阀上设定开说 明 书CN 204002692 U2。
9、/3页4启压力值,当在溢流关井时,随着井口压力的不断增加,第一溢流阀能够将井口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流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第一溢流阀打开从而实现自动卸压,因此,不必人工控制井口压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使用方便。(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备用卸压管路,当主卸压管路发生故障时,备用卸压管路代替其工作,从而避免产生无法实现自动卸压的功能,同时能够便于主卸压通路故障排除工作,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特点。(3)本实用新型的四通管I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四通管I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从而能够轻松实现将压力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终端,以便于远程控制。(4)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卸压时流体。
10、压力较大,在管线转弯时采用靶型弯头,避免了流体直接冲击管壁,增强了管路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08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中,1-四通管I,2-第一手动阀门,3-四通管II,4-单向阀,5-第二手动阀门,6-第三手动阀门,7-靶形弯头A,8-第一溢流阀,9-靶型弯头B,10-第四手动阀门,11-靶型弯头C,12-第二溢流阀,13-靶型弯头D,14-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001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溢流关井的井口自动卸压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主卸压管路、备用卸压管路和主流管路,主流管路由。
11、四通管I1、第一手动阀门2和四通管II3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1的出口端C与四通管II3的入口端A之间连接有第一手动阀门2,四通管I1的入口端A连接有第二手动阀门5,第二手动阀门5上连接有单向阀4。如图1所示,主卸压管路由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和靶型弯头B9组成,四通管I1的出口端B到四通管II3的入口端B之间顺序连接有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和靶型弯头B9,使用前,先在第一溢流阀8上设定开启压力值,当在溢流关井时,随着井口压力的不断增加,第一溢流阀8能够将井口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流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第一溢流阀8打开从而实现自动卸压,因此,不必人工控制。
12、井口压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使用方便。如图1所示,备用卸压管路由第四手动阀门10、靶型弯头C11、第二溢流阀12和靶型弯头D13组成,所述的四通管I1的出口端D到四通管II3的入口端D之间顺序连接有第四手动阀门10、靶型弯头C11、第二溢流阀12和靶型弯头D13,当主卸压管路发生故障时,备用卸压管路代替其工作,从而避免产生无法实现自动卸压的功能,同时能够便于主卸压通路故障排除工作,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特点。0012 如图1所示,四通管I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四通管I1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14,能够轻松实现将压力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终端,以便于远程控制。如图1所。
13、示,第一手动阀门2、第二手动阀门5、第三手动阀门6和第四手动阀门10均为二通阀门,且均能够切断流体的流向。0013 如图1所示,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说 明 书CN 204002692 U3/3页50014 步骤一:将四通管II3的出口端和单向阀4的入口端分别连接在节流管汇与井口之间的管线上;0015 步骤二:根据防喷器及节流管汇所能承受的压力预先在第一溢流阀8和第二溢流阀12上设定开启压力值;0016 步骤三:打开第一手动阀门2、第二手动阀门5和第三手动阀门6,井口溢出的流体依次经单向阀4、第二手动阀门5、四通管I1和第一手动阀门2从四通管II3的出口端C流出;0017 步骤四:在溢流关井时,随着井口的压力不断增加,当井口压力达到第一溢流阀8的开启压力值时第一溢流阀8打开,一部分流体依次经四通管I1的出口端B、第三手动阀门6、靶型弯头A7、第一溢流阀8、靶型弯头B9从四通管II3的出口端C流出,从而实现了流体压力的释放;0018 步骤五:当主卸压管路有损坏时,关闭第三手动阀门6同时打开第四手动阀门10,此时第二溢流阀12投入使用,避免产生无法实现自动卸压的功能,同时能够便于主卸压通路故障排除工作。说 明 书CN 204002692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69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