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担扶手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担扶手组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59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40595U(21)申请号 201420444715.1(22)申请日 2014.08.07E04H 12/24(2006.01)(73)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72)发明人王怀超 张学礼 熊晓雨 石靖褚振宇 赵建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代理人吴贵明 张永明(54) 实用新型名称横担扶手组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担扶手组件。该横担扶手组件包括:横担(。
2、10);横担踩板(20),横担踩板(20)水平固定设置在横担(10)的两侧,并与横担(10)垂直;以及扶手(30),扶手(30)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横担(10)两侧的横担踩板(20)的外侧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扶手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又具有更好的适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0595 UCN 204040595 U1/1页21.一种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担(10);横担踩板(20),所述横担。
3、踩板(20)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担(10)的两侧,并与所述横担(10)垂直;以及扶手(30),所述扶手(30)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担(10)两侧的所述横担踩板(20)的外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扶手(30)包括多根立撑梁(31),所述多根立撑梁(31)竖立且间隔设置,每一侧的所述扶手(30)还包括第一横撑梁(32),所述第一横撑梁(32)与各所述立撑梁(31)的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0)还包括斜撑梁(33),所述斜撑梁(33)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立撑梁(31)和所述第一横撑梁(32)。
4、的相交处,所述斜撑梁(33)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立撑梁(31)与所述横担踩板(20)的相交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立撑梁(31)之间交叉设有两根所述斜撑梁(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30)还包括第二横撑梁(34),所述第二横撑梁(34)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撑梁(32)连接在所述立撑梁(31)的杆身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撑梁(32)和所述第二横撑梁(34)均为一体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撑梁(31)、所述第一横撑梁(32)、所述斜撑梁(33)。
5、和所述第二横撑梁(34)均为角钢。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担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撑梁(31)、所述第一横撑梁(32)、所述斜撑梁(33)和所述第二横撑梁(34)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螺栓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40595 U1/3页3横担扶手组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横担扶手组件。背景技术0002 横担是用来支撑架空电线的,横担作为连接导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附件的相关设计也是不能忽视的。其中,位于横担上在施工时和运行时使用的扶手附件也需要好好考虑。因为扶手附件起着“保护安全”的重要作用,所以附后附件的“安全性、适。
6、用性”是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当前工程中,常用的扶手附件的设置方式是:在横担的上表面上,每隔一定距离(通常取450mm)焊接一个手抓环,或者在横担两侧简单地焊接两三根钢筋。0003 从结构方面来说,现有的手抓环的个体之间无任何直接关联,或者焊接的钢筋只有简单的关联,它们均结构型式简单。而且由于布置手抓环时个体之间有距离或是钢筋结构型式简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从安全保障方面来说,操作人员使用时,要费神、费力去“找扶手”。这不仅增大了使用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0004 这些方法尽管可行,但是缺点明显:0005 (1)焊接的手抓环一般尺寸不大(一般为高出上表面80mm),操作人员使用。
7、时,需要弯腰才能“够到”,并且由于是间隔布置,存在无法满足连续使用的缺点;0006 (2)焊接的两三根钢筋因结构型式简单,尺寸偏小,使用起来不方便。0007 操作人员在使用这两种方法设置的扶手附件的时候都会产生“费力、安全性差,适用性差”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8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横担扶手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担附件在使用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差,适用性差的问题。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横担扶手组件,包括:横担;横担踩板,横担踩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横担的两侧,并与横担垂直;以及扶手,扶手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横担两侧的横担踩板的外侧上。。
8、0010 进一步地,每一侧的扶手包括多根立撑梁,多根立撑梁竖立且间隔设置,每一侧的扶手还包括第一横撑梁,第一横撑梁与各立撑梁的顶端连接。0011 进一步地,扶手还包括斜撑梁,斜撑梁的第一端连接在立撑梁和第一横撑梁的相交处,斜撑梁的第二端连接在立撑梁与横担踩板的相交处。0012 进一步地,相邻两根立撑梁之间交叉设有两根斜撑梁。0013 进一步地,扶手还包括第二横撑梁,第二横撑梁平行于第一横撑梁连接在立撑梁的杆身上。0014 进一步地,第一横撑梁和第二横撑梁均为一体杆。0015 进一步地,立撑梁、第一横撑梁、斜撑梁和第二横撑梁均为角钢。0016 进一步地,立撑梁、第一横撑梁、斜撑梁和第二横撑梁中任。
9、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说 明 书CN 204040595 U2/3页4之间的连接均为螺栓连接。0017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横担扶手组件包括横担、横担踩板和扶手。横担踩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横担的两侧,扶手纵向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横担两侧的横担踩板的外侧。操作人员在横担上架设架空线路导线的时候,需要在横担踩板上来回行走,而横担处于空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横担扶手组件,操作人员在横担踩板上行走的过程中可以扶着横担两侧的扶手,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在悬空的横担上由于踩空等原因而摔落地面,保证了扶手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又由于扶手是可以拆卸的,因此具有更好的适用。
10、性。附图说明0018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19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横担扶手组件的正面剖视图;以及0020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横担扶手组件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0021 附图标记说明:0022 10、横担;20、横担踩板;30、扶手;31、立撑梁;32、第一横撑梁;33、斜撑梁;34、第二横撑梁。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11、互组合。0024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横担扶手组件包括横担10、横担踩板20和扶手30。横担踩板20水平固定设置在横担10的两侧,扶手30纵向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横担10两侧的横担踩板20的最外侧上。0025 操作人员在横担10上架设架空线路导线的时候,需要在横担踩板20上来回行走,而横担10处于空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横担扶手组件,操作人员在横担踩板20上行走的过程中可以扶着横担10两侧的扶手30,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在悬空的横担10上由于踩空等原因而摔落地面,保证了扶手30(即扶手附件)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又由于扶手30是可以拆卸。
12、的,因此具有更好的适用性。0026 结合参见如图2所示,具体地,扶手30包括立撑梁31和第一横撑梁32,立撑梁31竖立且间隔设置,第一横撑梁32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立撑梁31的顶端上。相邻两根立撑梁31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在1000mm左右,而立撑梁31的高度则在600mm左右,这样的立撑梁31的高度适应了操作人员在横担10上的一般行走时候的手部高度,因此,操作员人在横担踩板20上行走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弯下腰,而是直接伸手就能付握住横担10两侧的扶手30,使得操作人员在横担10上架设下路的时候不在那么费力,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0027 优选地,扶手30还包括斜撑梁33,斜撑梁33的第一端连接在立。
13、撑梁31和第一横撑梁32的相交处,斜撑梁33的第二端连接在立撑梁31与横担踩板20的相交处。在相邻说 明 书CN 204040595 U3/3页5的两个立撑梁31之间设置斜撑梁33,使得立撑梁31、第一横撑梁32和斜撑梁33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理由三角形的稳定型式,保证扶手30的整体的稳定性。0028 优选地,相邻两根立撑梁31之间设有两根斜撑梁33。这样,在相邻的立撑梁31之间均设置有两根斜撑梁33之后,可以增强扶手30之间的结构连接的强度,使得立撑梁31、第一横撑梁32和斜撑梁33之间的连接结构更趋于稳定。0029 更优选地,扶手30还包括第二横撑梁34,第二横撑梁34平行于第一横撑。
14、梁32连接在立撑梁31的杆身上,而且第一横撑梁32和第二横撑梁34均为一体杆。立撑梁31、第一横撑梁32、斜撑梁33和第二横撑梁34均为螺接,并且第二横撑梁34与斜撑梁33的连接处在两根交叉的斜撑梁33的相交处,这样就能够减少在扶手30上的连接位置(即减少在扶手30上打螺栓孔,因而降低扶手30的强度),简化了扶手30的安装过程。此外,第二横撑梁34还可以增加操作人员可以扶持的位置,以方便操作人员;第二横撑梁34是横跨设置同侧的各立撑梁31上,从而第二横撑梁34在各立撑梁31之间起到一定的牵力,可以使扶手30更加稳定。0030 为了降低横担扶手组件的安装建设的成本,同时也使得横担扶手组件的建设材。
15、料方便采购,因此,立撑梁31、第一横撑梁32、斜撑梁33和第二横撑梁34均为角钢。0031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0032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扶手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又具有更好的适用性。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40595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595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059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