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质粉土上的围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质粉土上的围堰。
背景技术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一种施工快速便捷,拆除方便的围堰可以降低工程的成本,加快工程的进度。而目前针对钱塘江的潮涌较大,冲击力大的围堰并不能符合上述围堰应该具有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水体潮涌较大并且对冲击力强势的围堰缺乏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通规检测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质粉土上的围堰,包括堰体、内堰座、外堰座、设于内堰座上的内堰身、设于外堰座上的外堰身和堰顶,堰体填充为粉砂土,外堰座、内堰座和内堰身均为粉砂土管袋堆砌,外堰身包括管袋层、土工布层和抛石层,堰顶为石渣垫层。
优选的,所述内堰身和外堰身的坡度为1:2.5。
优选的,所述内堰身的厚度为2-4m。
优选的,所述管袋层的厚度为2-4m。
优选的,所述土工布层为2-3层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抛石层的厚度为2-5m。
优选的,所述堰顶的宽度为5-10m,厚度为0.4m。
优选的,内堰座的宽度为21m,厚度为2m,外堰座的宽度为12m,厚度为1.5m。
优选的,外堰座外设有钢板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建设和拆除难度低,抗冲击力强,结构简单,施工快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堰体,2内堰座,3外堰座,4内堰身,5外堰身,6堰顶,7管袋层,8土工布层,9抛石层,10钢板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
一种砂质粉土上的围堰,如图1所示,建设在钱塘江底部上,具体包括堰体1、内堰座2、外堰座3、设于内堰座2上的内堰身4、设于外堰座3上的外堰身5和堰体1顶部的堰顶6,堰体1内填充为粉砂土,外堰座3、内堰座2和内堰身4均为粉砂土管袋堆砌,外堰身5包括管袋层7、土工布层8和抛石层9,堰顶6为石渣垫层。
内堰身4和外堰身5的坡度为1:2.5。内堰身4的厚度为2-4m,管袋层7的厚度为2-4m,土工布层8为2-3层土工布,所述抛石层9的厚度为2-5m。内堰座2的宽度为21m,厚度为2m,外堰座3的宽度为12m,厚度为1.5m。堰顶6的宽度为5-10m,厚度为0.4m。外堰座3外设有钢板桩10,钢板桩10的高度大于外堰座3的高度0.1-0.2m。
管带层7及外堰座3、内堰座2和内堰身4的粉砂土管袋采用400g/m2土工布织成,长度一般为30~40m,采用4m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