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加强铜门板【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装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加强铜门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装饰,一般人都会想起铜雕塑、铜壁饰,这些要么属于艺术品,要么是古董,加上在中国的城市里很少见到铜装饰的现代建筑,这一切让人觉得铜装饰离生活很远。其实目前许多欧洲建筑包括医院、学生公寓、咖啡馆、办公楼、教堂等都运用到铜装饰。但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铜装饰并不多见。实际上,铜是人类发现最早,同时也是最精致、最豪华的材料之一。铜制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艺术性、环保性、抑菌性,铜的长寿性、通用性,是铝、钢及其它合金原材料无法媲美的,是最理想的建筑原材料之一。此外,铜自古以来就是尊贵与权位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铜是祥瑞神圣之物,人人崇敬备至。金碧辉煌的光泽与厚重的质感使得铜艺装饰始终深获权贵名士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铜装饰在国内悄然兴起。如今,铜艺装饰是政府机构、金融系统、宾馆酒店、科研院校、商务和高级办公大楼、高档住宅小区、别墅、休闲和娱乐场所等最佳选择装饰材料。铜装饰品包括铜屋顶、铜幕墙、铜门、铜窗、铜电梯以及各种铜制的家居品等。现有的铜门大都采取包铜的方法制造,主要是受限于铜的材质较软等影响,包铜门虽然很美观,但是并不能完全体现铜门的厚重大气,难以满足人们对装饰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加强铜门板,能够使铜门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结构强度更高,减少铜材质对铜门样式的限制,同时采取全面的铜覆盖技术,能够充分体现铜门的厚重大气,满足人们对铜门装饰的需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加强铜门板,包括铜门底板、铜门覆板,所述铜门底板的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形状为开口向下的“L”形,所述第一卡扣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加强柱,所述第一加强柱中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柱顶部设置有第一平杆,所述第一平杆的最左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加强柱的右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柱,所述第二加强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加强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平杆,所述第二加强柱的最右侧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铜门覆板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右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卡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一卡扣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二卡扣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三卡钩和第三卡扣的位置上下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平杆和第一卡槽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平杆和第一卡槽相吻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加强柱均匀分布在铜门底板上,所述第二平杆和第二卡槽的位置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平杆和第二卡槽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门底板、铜门覆板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使铜门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结构强度更高,减少铜材质对铜门样式的限制,同时采取全面的铜覆盖技术,能够充分体现铜门的厚重大气,满足人们对铜门装饰的需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加强铜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门底板、2-铜门覆板、3-第一卡扣、4-第一加强柱、5-第一台阶、6-第一平杆、7-第二卡扣、8-第二加强柱、9-第二台阶、10-第二平杆、11-第三卡扣、12-第一卡钩、13-第二卡钩、14-第一卡槽、15-第二卡槽、16-第三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加强铜门板,包括铜门底板1、铜门覆板2,所述铜门底板1的左侧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扣3,所述第一卡扣3的形状为开口向下的“L”形,所述第一卡扣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加强柱4,所述第一加强柱4中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台阶5,所述第一台阶5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柱4顶部设置有第一平杆6,所述第一平杆6的最左端设置有第二卡扣7,所述第一加强柱4的右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柱8,所述第二加强柱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台阶9,所述第二加强柱8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平杆10,所述第二加强柱8的最右侧设置有第三卡扣11,所述铜门覆板2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钩12,所述第一卡钩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钩13,所述第二卡钩1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卡槽14,所述第一卡槽14的右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槽15,所述第二卡槽15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卡钩16,所述第一卡钩12和第一卡扣3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二卡钩13和第二卡扣7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三卡钩16和第三卡扣11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加强柱4和第二加强柱8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台阶5和第二台阶9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平杆6和第一卡槽14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平杆6和第一卡槽14相吻合,所述第二加强柱8均匀分布在铜门底板1上,所述第二平杆10和第二卡槽15的位置上下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平杆10和第二卡槽15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门底板1、铜门覆板2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使铜门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结构强度更高,减少铜材质对铜门样式的限制,同时采取全面的铜覆盖技术,能够充分体现铜门的厚重大气,满足人们对铜门装饰的需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