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升降车盘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升降车盘。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钢丝绳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钢丝绳均布置在车盘边梁内侧,尤其在多层车
库,因中间层有横移框架的限制,无形中压缩了中间层车盘的宽度,从而使中间车盘两侧
钢丝绳吊点间距离更小。这样在在客户使用过程中造成诸多不便,极易在进出车库时刮车
辆反光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升降车盘,可
以有效增加两吊点钢丝绳的距离,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立体车库的升降车盘,包括车盘本体,所述车盘本体第一侧部设有第一边梁,车盘本
体第二侧部设有第二边梁,所述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相对;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外侧
均连接向车盘本体外部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吊点导向轮。
所述车盘本体的第三侧部设有后横梁,车盘本体的第四侧部为敞开式结构,所述第三
侧部与第四侧部相对。
所述车盘本体上设有波浪板。
所述车盘本体在靠近第三侧部的一侧设有挡车杆。
所述挡车杆与后横梁相互平行。
所述车盘本体上设有与后横梁相接的后盖板。
所述吊点导向轮上配合设置有卡紧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与吊装钢丝绳连接的吊点导向轮设置于车盘本体侧部边梁的外部,在不
改变设备列宽的基础上却可以有效增大车盘两侧吊点处距离,有效避免车辆进出库时因驾
驶技术不足,钢丝绳吊点距离不够大而造成的汽车反光镜剐蹭现象,给客户提供了方便,
也避免了很多事故。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增加两吊点钢丝绳间的距离,满足吊装要求,使用方便,方便车
辆出、入库,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升降车盘左边梁,2.升降车盘右边梁,3.新型钢丝绳吊点布置结构,4.后横
梁,5.波浪板,6.挡车杆,7.后盖板,8.支架,9.钢丝绳,10.吊点导向轮,11.车盘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立体车库的升降车盘,包括车盘本体11,车盘本体11第一侧部设
有升降车盘左边梁1,车盘本体11第二侧部设有升降车盘右边梁2,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
相对;升降车盘左边梁1和升降车盘右边梁2外侧均连接向车盘本体11外部延伸的支架8,
支架8上固定有吊点导向轮10。钢丝绳吊点导向轮伸出车盘边梁,在车盘边梁外部,则钢
丝绳9左右间距大于车盘本体11宽度,从而降低车辆入库时出现前吊点钢丝绳剐蹭汽车反
光镜的现象。
车盘本体11的第三侧部设有后横梁4,车盘本体11的第四侧部为敞开式结构,供车辆
进入。第三侧部与第四侧部相对。
车盘本体11上设有波浪板5。
车盘本体11在靠近第三侧部的一侧设有挡车杆6。挡车杆6与后横梁4相互平行。
车盘本体11上设有与后横梁4相接的后盖板7。
可以在吊点导向轮10上配合设置有卡紧块,在升降至合适位置处利用卡紧块卡紧钢丝
绳9。
升降车盘安装过程:将升降车盘左边梁1与升降车盘右边梁2放置于安装架上,连接
后横梁4上好螺栓,但不要拧紧,放入波浪板5,后盖板7与挡车杆6,全部连接好后拧紧
螺栓,调整车盘的对角线。
吊点导向轮10安装于升降车盘左边梁1与升降车盘右边梁2外侧的支架8上,将钢丝
绳按照吊点导向轮10的位置及方向进行缠绕,钢丝绳缠绕完成后,用钢丝绳卡进行锁紧,
点动接触器使车盘升起,调节钢丝绳连接端花篮螺栓上的螺母,对车盘前后高度进行微调,
确保车盘水平。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
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
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