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门的定位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门的定位器。
背景技术
门吸只能将门固定在开的位置,闭门器只能将门固定在关的位置,而且闭门器结构比较复杂,价格较高。目前还没有一种设备,既能将门固定在开的位置,也能将门固定在关的位置,还能将门固定在半开半掩的位置,即固定在任意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门的定位器,能将门固定在任意位置。
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这种用于门的定位器,定位器包括槽板和拐板条,槽板设有条形槽,拐板条包括开口朝向侧面的弧形压条和连接板,槽板固定连接门心上端内侧,连接板固定连接门框上端内侧,弧形压条位于条形槽内,弧形压条一端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板,弧形压条呈水平状态且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是锐角,弧形压条包括上边条、下边条和弧底中心线,上边条和下边条之间的距离大于条形槽的高度,但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弧形压条一端的上边条和下边条之间的距离向连接板方向减小至该距离等于条形槽的高度,即该端的顶端的高度等于条形槽的高度,该端主视面的上边条、下边条呈对称的斜线向弧底中心线倾斜且分别连接顶端的上、下两端。
上边条和下边条之间的距离大于条形槽的高度,但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弧形压条一端的上边条和所述下边条之间的距离向连接板方向减小至该距离等于条形槽的高度,即该端顶端的高度等于条形槽的高度,弧形压条位于条形槽内,当门处于关闭状态,弧形压条和条形槽不发生挤压,门开启,相对于条形槽高度的上边条和下边条之间的距离从顶端开始增大至大于条形槽的高度,采用弹性材料的弧形压条和条形槽发生挤压,上边条、下边条分别抵住条形槽的顶、底,由此产生的挤压力使门固定在任意位置。弧形压条呈水平状态且与连接板形成的夹角是锐角,该夹角开口朝向铰链一侧,弧形压条就可以在门心开闭时始终位于条形槽内。端面呈弧形且厚度较薄的压条受到挤压时保持弹性,变形后易恢复原形,因此弧形压条在条形槽内运行十分平稳。
作为优选,弧形压条的弧度为3π/4至π之间,这样用料省,弹力适度。
作为优选,弧形压条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40°至45°之间。门一般开启90°或略超过90°,该角度区间是按照门最大开启至100°设置的,40°至45°的角度区间可减少弧形压条的长度和条形槽的长度,节省材料和加工量。
连接连接板的弧形压条一端的上边条和下边条之间的距离向连接板方向减小,该端上边条、下边条由此形成的角为圆角,可使弧形压条和条形槽从不挤压到挤压或从挤压到不挤压的过渡更加平顺圆滑。
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金属等弹性材料自身的机械性能,由其相互挤压产生的挤压力,使门停留在任意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门的定位器在门闭合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门的定位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门的定位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门的定位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门的定位器沿箭头方向的局部视图。
图6为图1所示门的定位器在门心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所示门的定位器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这种用于门的定位器,定位器包括槽板1和拐板条,槽板1设有条形槽2,拐板条包括开口朝向侧面的弧形压条3和连接板4,槽板1固定连接门心5上端内侧,连接板4固定连接门框6上端内侧,弧形压条3位于条形槽2内,弧形压条3一端的顶端10固定连接连接板4,弧形压条3呈水平状态且与连接板4之间的夹角是锐角,该夹角开口朝向铰链7一侧,弧形压条3包括上边条8、下边条9和弧底中心线11,上边条8和下边条9之间的距离大于条形槽2的高度,但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弧形压条3一端的上边条8和下边条9之间的距离向连接板4方向减小至该距离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即该端的顶端10的高度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该端主视面的上边条8、下边条9呈对称的斜线向弧底中心线11倾斜且分别连接顶端10的上、下两端,该端俯视面的上边条8、下边条9重叠且边向连接板4方向延伸边向弧底中心线11靠近。
拐板条由弧形压条3和连接板4斜向连接形成锐角,故称之为拐板条,连接板4既连接弧形压条3又连接门框6上端内侧,故称之为连接板4。
图1至图5所示,门心5闭合,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弧形压条3一端的上边条8和下边条9之间的距离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即该端的顶端10的高度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弧形压条3和条形槽2不发生挤压,弧形压条3不变形,图6、图7所示门心5打开,弧形压条3位于条形槽2内,两者相对运动,与条形槽2高度相对应的上边条8和下边条9之间的距离从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增大至大于条形槽2的高度,上边条8、下边条9分别抵住条形槽2的顶、底,发生挤压局部变形,上边条8局部向下弯曲,下边条9局部向上弯曲,同时上、下边条均向弧形压条3的开口方向局部弯曲(图6所示上边条8、下边条9重叠,下边条9局部弯曲的情况与上边条8相同)。如果门心5全部打开,弧形压条3与条形槽2发生挤压并局部变形的情况和图6、图7所示相同,故不再附图,也不赘述。门心5旋转至闭合,如图1至图5所示,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弧形压条3一端的上边条8和下边条9之间的距离向连接板4方向减小至该距离重归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弧形压条3和条形槽2不再挤压。因此,只要门心5开启,弧形压条3就会与条形槽2发生挤压,由此产生的挤压力可使门心5停留在任意位置。
图4所示,条形槽2外侧(左侧)的高度等于V形压条3的高度,但条形槽2内侧(右侧)的高度略大于V形压条3的顶端10的高度,而非“顶端10的高度等于条形槽2的高度”,这是因槽板1的厚度所致,槽板1越厚,条形槽2内侧的高度大于顶端10的高度就越多,如不考虑槽板1的厚度,则顶端10的高度与条形槽2的高度相等,因此,图4所示位于条形槽2内的V形压条3可视为“顶端10”。
弧形压条3的弧度为3π/4至π之间。
弧形压条3和连接板4之间的夹角为40°至45°之间。
固定连接连接板4的弧形压条3一端的上边条8和下边条9之间的距离向连接板4方向减小,该端上边条8、下边条9由此形成的角为圆角。
顶端10和连接板4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