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99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996U(21)申请号 201420485705.2(22)申请日 2014.08.26E04G 21/16(2006.01)(73)专利权人红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向阳路558号第2幢101-108室(72)发明人陈炬(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代理人田欣欣 李雪花(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包括:载具以及若干横杆,其中所述载具设有一千斤顶机构,使千斤顶机构可操。
2、作地举升一载台,而在载具的后侧底部装置有一对后滚轮,另在载具的前侧底部枢装一前导轮,且在载具的前端枢连一牵引把手;若干横杆横向地滑置于载具的载台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载台的两侧,而分别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组的突肋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不须在一般模板上安装特定的接片,即可进行搬移工程;所揭示的载具体积较吊车等,巧小、易操作,可降低搬移模板组时的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996 UCN 204059996 U1/1页21.一种建筑模板组的搬运。
3、装置,其包括:载具以及若干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设有一千斤顶机构,使千斤顶机构可操作地举升一载台,而在载具的后侧底部装置有一对后滚轮,另在载具的前侧底部枢装一前导轮,且在载具的前端枢连一牵引把手;若干横杆横向地滑置于载具的载台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载台的两侧,而分别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组的突肋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载台的台面上设有若干横向滑槽,并在横向滑槽的两侧槽壁上至少穿设一销孔,使其可对应滑置于横向滑槽中的横杆所并列穿设的若干定位孔,以供一销穿置于横向滑槽与横杆间,稳定定位横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在载具前端的前。
4、导轮,使其为牵引把手联动地偏转,以改变载具的行进方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牵引把手与载台间犹可插置一定位插销,以稳定锁定牵引把手及前导轮的前进方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置在载台上的各横杆,使位于载台同侧的各横杆间或同侧的局部横杆间,可以一连杆彼此串连,使施工者可以一次同步联动调整若干横杆在载台上滑移。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996 U1/4页3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装置,尤指一种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背景技术0002 现有土木建筑模板的移动装置,包含:滚轮组及升降装置。
5、。其中滚轮组架设于两扇内模板及之间,并位于内模板的两端。而升降装置装设于滚轮组与内模板及之间,并位于内模板的两端,以改变滚轮组与内模板及之间的相对高度,使滚轮组下降着陆于建筑基面而使内模板、及外模板相对地向上升离建筑基面,以便使整组土木建筑模板沿着建筑基面移动。升降装置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升降机构。其中第一支架的两端与两扇的内模板及滑动连接。第二支架的底端与滚轮组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伸缩连接,第二支架通过滑槽相对于第一支架伸缩。升降机构装设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使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伸缩;但是上述的结构中,必须设置第一、二支架,且内模板上也必须具有与各支架、相配合的固定接片。
6、,因此在制作上较为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可以不须在一般模板上安装特定的接片,即可进行搬移工程。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包括:载具以及若干横杆,其中所述载具设有一千斤顶机构,使千斤顶机构可操作地举升一载台,而在载具的后侧底部装置有一对后滚轮,另在载具的前侧底部枢装一前导轮,且在载具的前端枢连一牵引把手;若干横杆横向地滑置于载具的载台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载台的两侧,而分别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组的突肋下方。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可以不须。
7、在一般模板上安装特定的接片,即可进行搬移工程;2.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载具体积较吊车等,巧小、易操作,可降低搬移模板组时的成本;3.体积小,易于工地中运动,具灵活性;4.可锁定行进方向,以利自模板组向外拖出。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0008 进一步地,在载台的台面上设有若干横向滑槽,并在横向滑槽的两侧槽壁上至少穿设一销孔,使其可对应滑置于横向滑槽中的横杆所并列穿设的若干定位孔,以供一销穿置于横向滑槽与横杆间,稳定定位横杆。0009 进一步地,装置在载具前端的前导轮,使其为牵引把手联动地偏转,以改变载具的行进方向。0010 进一步地,在其牵引把手与载台间犹可插置一定位插销,以稳定锁定。
8、牵引把手及前导轮的前进方向。0011 进一步地,滑置在载台上的各横杆,使位于载台同侧的各横杆间或同侧的局部横说 明 书CN 204059996 U2/4页4杆间,可以一连杆彼此串连,使施工者可以一次同步联动调整若干横杆在载台上滑移。附图说明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0014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示意图。0015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应用状态示意图。0016 图5为自图4向上举升建筑模板组的示意图。0017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状态俯视示意图。0018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锁定前导轮的示意图。0019 图8为显示本实用。
9、新型的横断面示意图。0020 图9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0021 其中:1.载具,12.载台,13.横向滑槽,14.前导轮,15.牵引把手,16.定位插销,17.销孔,2.横杆,3.建筑模板组,31.内模板,3.突肋,32.外模板,33.固定器,4.销,5.穿越空间。具体实施方 式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23 如图1至6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其包括:一载具1以及若干横杆2。载具1设有一千斤顶机构,使千斤顶机构可操作地举升一载台12,而在载具1的后侧底部装置有一对后滚轮,另在载具1的前侧底部枢装一前导轮14,且在载具1的前。
10、端枢连一牵引把手15。若干横杆2横向地滑置于载具1的载台12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载台12的两侧,而分别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组3的突肋3下方如图3、5、8所示。如是当载具1的千斤顶机构举升载台12时,各横杆2即可同时举升建筑模板组3,并使其上升离地,而为载具1轻易载运搬移如图3、5、8所示。0024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载具1,其中千斤顶机构,可为一液压式千斤顶或可修饰地替换为其它现有的千斤顶机构,本实用新型并不予自限。0025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载具1,如图1所示,在其载台12的台面上,设有若干横向滑槽13,并在横向滑槽13的两侧槽壁上,至少穿设一销孔17,使其可对应滑置于横向滑槽13中的横杆2所并列。
11、穿设的若干定位孔,以通过一销4穿置于横向滑槽132与横杆2之间,稳定定位横杆2。0026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建筑模板组的搬运装置,主要是在搬运具有至少两相对模板所构成的建筑模板组3,而建筑模板组3的各模板顶段彼此稳固连1及一对外模板32,而上述的对内模板31及外模板32顶端固装于至少一固接。如图3所示,建筑模板组3,用于构筑沟渠两侧侧壁,含有一对内模板3定器33上,或可使各内、外模板31、32的顶端固定在一固定物如木杆、金属杆等上,本实用新型并不予自限。0027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如图3和5所示,可先将本实用新型移置于两相对模板间如两相对内模板31间,而后便可向外抽出横向滑置在载台12中的各横。
12、杆2,使各横杆2的外端伸置于对内模板31的突肋3突肋为一般模板既有的设施,不需另外设下方,再操作说 明 书CN 204059996 U3/4页5地作动千斤顶机构,使千斤顶机构可以向上举升载台12,如此便可联动地以各横杆2向上举起建筑模板组3,使建筑模板组3上升离地,随后施工者便可以通过载具1将建筑模板组3载往预定地点,待载运至预定地后,再释放千斤顶机构,以下降载台12,即也下放建筑模板组3。0028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载具1,其中装置于载具前端的前导轮14,使其为牵引把手15联动地偏转,以改变载具1的行进方向,如此施工者即可以通过牵引把手15操控载具1的行进方向,以利施工者将所要载。
13、运的建筑模板组3载运至预定地点并精确地定位,通过这样与上一组已经定位的建筑模板组3准确地衔接。如图7所示,上述载具1的牵引把手15与载台12间犹可插置一定位插销16,以稳定锁定牵引把手15,使前导轮14的前进方向与载台12保持水平,使载具1在行进时,呈一直线方式进行。如是,当载具1将建筑模板组3载运至预定位置后,即可于牵引把手15与载台12间插置定位插销16,以锁定牵引把手15,使载具1,可以依直线方行进方向向外拖出,避免载具1在狭隘的建筑模板组3中,因行径不稳定产生受困于建筑模板组1中的窘境。0029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载具1的端面的形状、大小小于建筑模板组3端面下方的穿越空间5,使本实。
14、用新型载具1可以从容地往来穿越建筑模板组3下方的穿越空间5进行搬运建筑模板组3的工作。0030 由于初次建筑沟渠时,先用挖掘机挖好沟渠,再利用混凝土打好底,沟渠的打底混凝土干硬后即可施工。开始建筑沟渠的两侧壁时,先利用例如挖掘机等吊运机具将数组建筑模板组3吊入沟渠内,并逐组正确地依序衔接定位,以便灌注沟渠侧壁的混凝土。待沟渠侧壁的混凝土干硬的后,即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载具1进行下述的移载工作,以便省时且省工地完成整条沟渠的施工。0031 操作时,先将载具1的牵引把手15与载台12之间的定位插销16插入,使载具1前端的前导轮14固定而不可转向。且载具1的牵引把手15朝下一个施工地点所在的方向摆置;。
15、换言之,即将载具1的后滚轮朝向已施工完成的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所在位置的方向摆置。并将载具1从尚未施工的位置向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推移,当载具1穿入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下方的穿越空间5后,即停留于其间。接着将插入载具1的牵引把手15与载台12之间的定位插销I6拔出,使载具1前端的前导轮14可以灵活地转向。接下来,向外抽出横向滑置于载台12中的各横杆2,并使各横杆2的外端伸置于对内模板31的突肋3的下方,插妥销4而将横杆2定位的后,再操作地作动千斤顶机构,使千斤顶机构向上举升载台12,并透过各横杆2向上举起建筑模板组3,使建筑模板组3因上升而离地。随后施工者便可以拉住载具1的牵引把手15以便操控载具1。
16、前端的前导轮14,灵活地转动引导载具1及所载运的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循着沟渠的既定路径前进,而将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载往下一个施工地点,并精确地定位,再释放千斤顶机构,将所载运的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卸下而着地。接着将销4拔出并将横杆2回缩,再将载具1的牵引把手15与载台12之间的定位插销16插入,以锁定牵引把手15,使载具1前端的前导轮14固定而不可转向。操作者拉住载具1的后端,使后滚轮沿着直线行进路径从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下方的穿越空间5向外拖出,并朝第二组建筑模板组3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当载具1穿入第二组建筑模板组3下方的穿越空间5后,有如对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所进行的移载工作一般地重复对第二组建筑。
17、模板组3进行相同的移载工作。当载具1将第二组建筑模板组3移载至预定施工地点时,操说 明 书CN 204059996 U4/4页6作者可操控载具1前端的牵引把手15而灵活地转动前导轮14,引导载具1移动,而将第二组建筑模板组3准确地对准已经定妥位置的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并在第一组建筑模板组3与第二组建筑模板组3之间的衔接处锁上连接螺丝未图示,将已经准确定位的两组建筑模板组3锁接。接下来再把定位插销16插置于牵引把手15与载台12之间,以锁定牵引把手15。操作者拉住载具1的后端,使后滚轮朝相反的方向沿着直线行进路径从第二组建筑模板组3下方的穿越空间5向外拖出,并继续移至第三组等待载运的建筑模板组1。
18、,以便重复上述的移载动作,直至所有的建筑模板组1都完成移载及定位为止。0032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建筑模板组的搬运,其中滑置于载台12上的各横杆2,可如图9所示,使位于载台12同侧的各横杆2间载同侧的局部横杆2间可以利用一连杆彼此串连,使施工者可以一次同步联动调整若干横杆2于载台12滑移。0033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建筑模板组的搬运,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可以不须在一般模板上安装特定的接片,即可进行搬移工程。2.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载具体积较吊车等,巧小、易操作,可降低搬移模板组时的成本。3.体积小,易于工地中运动,具灵活性。4.可锁定行进方向,以利自模板组向外拖出。0034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59996 U1/7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996 U2/7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996 U3/7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996 U4/7页10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996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