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5134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39817.4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号:

CN204000691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F15/04

主分类号:

E01F15/04

申请人: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慧; 刘海龙; 张波; 魏雪涛

地址:

100011 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丙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代理人:

陈大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部分,上支撑柱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上,相邻的上支撑柱之间设有上光杆轴,相邻的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起到多重阻止攀爬的目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部分,上支撑柱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上,相邻的上支撑柱之间设有上光杆轴,相邻的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间还设有防护网。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
背景技术
高铁动车组列车时速达250公里以上,相当于每秒70米的速度,运行时产生强大吸附气流,人一旦进入封闭的铁道线,就极有可能被吸入车底。虽然高铁沿线安装了防护栅栏,但仍有许多住在高铁沿线附近的居民攀越、翻爬护栏,现有的护栏一般采用立柱加横杆的结构加以连接和紧固,可以起到一般的警示防护作用,但对于一些有意攀爬护栏玩耍或有自杀倾向的人来说,这类护栏却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有居民出没的高铁沿线附近构建稳固且能有效阻止攀爬的护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阻止攀爬的高速铁路新型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部分,上支撑柱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上,相邻的上支撑柱之间设有上光杆轴,相邻的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
进一步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间还设有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装置横杆采取光杆轴外套滚筒的结构,这样当人进行攀爬而对滚筒施力时,滚筒就会绕着光杆轴转动,可以很好的起到阻止攀爬的目的;2)为了进一步阻止攀爬,支撑住上部分设置成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攀爬难度;3)支撑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设置防护网,可以进一步阻止攀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侧视图;
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护栏底座,2.下支撑柱,3.上支撑柱,4.上光杆轴,5.下光杆轴,6.套筒,7.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中所示为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1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3和下支撑柱2两部分,上支撑柱3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2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1上,相邻的上支撑柱3之间设有上光杆轴4,相邻的下支撑柱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5,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6,进一步地,上支撑柱3和下支撑柱2间还设有防护网7。
这样当人进行攀爬而对滚筒施力时,滚筒就会绕着光杆轴转动,可以很好的起到阻止攀爬的目的;支撑住上部分设置成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攀爬难度;支撑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设置防护网,可以进一步阻止攀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69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0691U(21)申请号 201420439817.4(22)申请日 2014.08.06E01F 15/04(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0011 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丙88号(72)发明人王慧 刘海龙 张波 魏雪涛(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代理人陈大通(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部分,上支。

2、撑柱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上,相邻的上支撑柱之间设有上光杆轴,相邻的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可以起到多重阻止攀爬的目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691 UCN 204000691 U1/1页21.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部分,上支撑柱向高速铁路。

3、外侧倾斜,下支撑柱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上,相邻的上支撑柱之间设有上光杆轴,相邻的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间还设有防护网。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0691 U1/2页3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背景技术0002 高铁动车组列车时速达250公里以上,相当于每秒70米的速度,运行时产生强大吸附气流,人一旦进入封闭的铁道线,就极有可能被吸入车底。虽然高铁沿线安装了防护栅栏,但仍有许多住在高铁沿线附近的居民攀越、。

4、翻爬护栏,现有的护栏一般采用立柱加横杆的结构加以连接和紧固,可以起到一般的警示防护作用,但对于一些有意攀爬护栏玩耍或有自杀倾向的人来说,这类护栏却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有居民出没的高铁沿线附近构建稳固且能有效阻止攀爬的护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阻止攀爬的高速铁路新型防护装置。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两部分,上支撑柱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上,相邻的上支撑柱之间设有上光杆轴,相邻的下支撑柱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

5、杆轴,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0005 进一步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间还设有防护网。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装置横杆采取光杆轴外套滚筒的结构,这样当人进行攀爬而对滚筒施力时,滚筒就会绕着光杆轴转动,可以很好的起到阻止攀爬的目的;2)为了进一步阻止攀爬,支撑住上部分设置成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攀爬难度;3)支撑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设置防护网,可以进一步阻止攀爬。附图说明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08 图1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0009 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侧视图;0010 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护栏底座。

6、,2.下支撑柱,3.上支撑柱,4.上光杆轴,5.下光杆轴,6.套筒,7.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0011 参见图1,图2,图中所示为一种高速铁路防护栏,包括护栏底座1和一定数量的等距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分为上支撑柱3和下支撑柱2两部分,上支撑柱3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下支撑柱2竖直固设在护栏底座1上,相邻的上支撑柱3之间设有上光杆轴4,相邻的下支撑柱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下光杆轴5,上、下光杆轴上活动套有滚筒6,进一步地,上说 明 书CN 204000691 U2/2页4支撑柱3和下支撑柱2间还设有防护网7。0012 这样当人进行攀爬而对滚筒施力时,滚筒就会绕着光杆轴转动,可以很好的起到阻止攀爬的目的;支撑住上部分设置成向高速铁路外侧倾斜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攀爬难度;支撑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设置防护网,可以进一步阻止攀爬。001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说 明 书CN 204000691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69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