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55126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55909.1

申请日:

2014.08.13

公开号:

CN204001484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D 13/17申请日:20140813授权公告日:20141210终止日期:2015081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D 13/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杨珑变更后权利人:赵永良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变更后权利人:643200 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富州大道东段280号11幢2单元3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曾凡梅登记生效日:20141202|||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D 13/1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赵永良变更后权利人:四川博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43200 四川省富顺县富世镇富州大道东段280号11幢2单元3号变更后权利人:643200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金山路352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曾凡梅登记生效日:20141202|||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D 13/17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杨珑变更后:赵永良 曾凡梅|||授权

IPC分类号:

E04D13/17

主分类号:

E04D13/17

申请人:

陈杨珑

发明人:

陈杨珑

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设置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所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包括:若干架设于屋顶的侧屋脊板、若干洒水器及搭建于各侧屋脊板上方处的顶屋脊板,各侧屋脊板及顶屋脊板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在两侧的侧屋脊板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相通的导风结构;所述洒水器装设在顶屋脊板的任一位置处。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设置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包括:若干架设于屋顶的侧屋脊板、若干洒水器及搭建于各侧屋脊板上方处的顶屋脊板,各侧屋脊板及顶屋脊板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在两侧的侧屋脊板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相通的导风结构;所述洒水器装设在顶屋脊板的任一位置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装设于通风道的通风口的抽风设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设备进一步为水浦涡轮风扇或太阳能驱动风扇。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隔离网,各隔离网分别装设于各通风道或导风结构的通风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进一步为百叶式或扰流板式。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屋脊板邻近洒水器处分别装设一发光设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屋脊板向两外侧分别延伸一供装设洒水器与发光设备的屋檐。

说明书

说明书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气屋顶,尤其涉及于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铁皮屋具有快速搭建完成的效果,可运用在临时搭建的聚会场所、住屋、市场使用,但在太阳直晒之下,易于使铁皮屋内的温度快速提升,虽然铁皮屋可达到部份的隔热效果,若室内的空气无法做适度的流通,也会导致热空气囤积于室内而无法排出,因而使得屋内的温度逐渐升高。
有鉴于此,相关业内人士则设计出一种在铁皮屋屋顶两斜面浪板上增设多个屋顶式的通风设备1(如第1图所示),此类通风设备1在厂房屋顶2装设风扇10,其以连通室内、外的方式达到通风效果,其主要利用自然风带动排风扇转动,使排风扇形成一抽风效果,使铁皮屋下的热气排散至铁皮屋外,可对铁皮屋内、外形成一股风对流,但是,此类通风设备1仍有下列几点需要改进:(1)风扇采自然风力而转动:因通风设备1的风扇10采自然风力而转动,然当无风力时,在其厂房屋顶2的风扇10无法转动,更不可能将厂房内部热气抽出室外。(2)通风效果不佳:由于通风设备1的风扇10虽采自然风力而使其转动,但风力需永远保持在大的风力状态下,才足以具备可降低厂房内部温度的效用,然而当自然风力大小不均时,难以使风扇10 产生转动,极易将厂内热气抽出。由于上述提及采自然风力带动风扇10转动形成通风效果的通风设备1,在实际组配使用上,仍存在有上述各项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设置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所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包括:若干架设于屋顶的侧屋脊板、若干洒水器及搭建于各侧屋脊板上方处的顶屋脊板,各侧屋脊板及顶屋脊板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在两侧的侧屋脊板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相通的导风结构;所述洒水器装设在顶屋脊板的任一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2.通过导风结构也可于天候状态为雨天时将雨水阻绝于屋外,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3.通过隔离网的隔离作用,可防止飞砂走石及蚊虫鸟禽鼠进入屋内,同时避免让飞禽于内部筑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装设于通风道的通风口的抽风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设备进一步为水浦涡轮风扇或太阳能驱动风扇。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隔离网,各隔离网分别装设于各通风道或导风结构的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结构进一步为百叶式或扰流板式。
进一步地,所述顶屋脊板邻近洒水器处分别装设一发光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顶屋脊板向两外侧分别延伸一供装设洒水器与发光设备的屋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屋顶式通风设备。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3.通风结构,30、30a.侧屋脊板,31、31a.顶屋脊板,310a.屋檐,32、32a.洒水器,33、33a.通风道,34、34a.导风结构,340.百叶式叶片,341a.扰流板式叶片,35a.隔离网,36a.发光设备,4.屋顶,5a.抽风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搭建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而屋脊通风结构3主要由若干侧屋脊板30、若干顶屋脊板31及若干洒水器32组成。各侧屋脊板30架设于屋顶4处,而顶屋脊板31则搭建于各侧屋脊板30上方,各侧屋脊板30及顶屋脊板31共同搭建 并形成一通风道33,而此通风道33与室内相通,另外,位于两侧的侧屋脊板30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33相通的导风结构34,由于导风结构34在此实施例中以百叶式叶片340为主,因各百叶式叶片340具有固定的倾斜角度,进而能有效阻绝雨水于屋外,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
在图3中可清楚得知,通风道33与屋内为相通状态,因此,当太阳光照射越强照烈时,空气的热对流现象也会愈明显、流通率也愈频繁。换言之,天气越热,热气向上升,屋内空气的流通效果就愈好。如此即无需电力,也能达到以自然能源提供屋内空气流通之目的。
另外,除了运用导风结构34达到屋内空气流通之目的外,利用装设在顶屋脊板31上的洒水器32可同时对屋顶达到降温的效果,进而提升屋内降温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热带地区可透过洒水器32运用达降温的使用,倘若运用于寒带地区,洒水器32则可喷洒热气或温热的水,用以达到对屋顶除雪或除霜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为能再次提升整体的通风效果,其主要在通风道33a的通风口处装设抽风设备5a,而此抽风设备5a可视实际需求而增加数量及装设位置(亦可在通风道33a内依预定距离即可装设一台抽风设备5a),而运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抽风设备5a可使用需能源驱动的水浦涡轮风扇或是利用大自然能源驱动的太阳能驱动风扇。在本实施例中,于两侧的侧屋脊板30a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33a相通的导风结构34a,由于此导风结构34a是以扰流板式叶片341a为主,运用此形式的扰流板式叶片341a可提升空气导入的效果 用以增强整体风量,除此之外,在通风道33a的通风口处也可加设隔离网35a,通过这样设置可防止飞砂走石及蚊虫鸟禽鼠进入屋内,同时避免让飞禽在内部筑巢。
另外,顶屋脊板31a在两侧亦可向外延伸出屋檐310a,而洒水器32a则可直接装设于屋檐310a处,用以增加洒水器32a的洒水面积,除此之外,通过此屋檐310a也可让防止雨水渗入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为达到照明或环境美化的效果也可直接在顶屋脊板31a或屋檐310a邻近些洒水器32a处分别装设一发光设备36a。因此,通过上述的结构亦可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
2.通过导风结构也可于天候状态为雨天时将雨水阻绝于屋外,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
3.通过隔离网的隔离作用,可防止飞砂走石及蚊虫鸟禽鼠进入屋内,同时避免让飞禽于内部筑巢。
本实用新型确实带来了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不同的屋顶结构,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温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4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1484U(21)申请号 201420455909.1(22)申请日 2014.08.13E04D 13/17(2006.01)(73)专利权人陈杨珑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72)发明人陈杨珑(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设置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所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包括:若干架设于屋顶的侧屋脊板、若干洒水器及搭建于各侧屋脊板上方处的顶屋脊板,各侧屋。

2、脊板及顶屋脊板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在两侧的侧屋脊板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相通的导风结构;所述洒水器装设在顶屋脊板的任一位置处。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484 UCN 204001484 U1/1页21.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设置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包括:若干架设于屋顶的侧屋脊板、若干洒水器及搭建于各。

3、侧屋脊板上方处的顶屋脊板,各侧屋脊板及顶屋脊板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在两侧的侧屋脊板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相通的导风结构;所述洒水器装设在顶屋脊板的任一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装设于通风道的通风口的抽风设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设备进一步为水浦涡轮风扇或太阳能驱动风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隔离网,各隔离网分别装设于各通风道或导风结构的通风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进一步为百叶式或扰流板。

4、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屋脊板邻近洒水器处分别装设一发光设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屋脊板向两外侧分别延伸一供装设洒水器与发光设备的屋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1484 U1/3页3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气屋顶,尤其涉及于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背景技术0002 一般铁皮屋具有快速搭建完成的效果,可运用在临时搭建的聚会场所、住屋、市场使用,但在太阳直晒之下,易于使铁皮屋内的温度快速提升,虽然铁皮屋可达到部份的隔热效果,若室内的空气无法做适度。

5、的流通,也会导致热空气囤积于室内而无法排出,因而使得屋内的温度逐渐升高。0003 有鉴于此,相关业内人士则设计出一种在铁皮屋屋顶两斜面浪板上增设多个屋顶式的通风设备1(如第1图所示),此类通风设备1在厂房屋顶2装设风扇10,其以连通室内、外的方式达到通风效果,其主要利用自然风带动排风扇转动,使排风扇形成一抽风效果,使铁皮屋下的热气排散至铁皮屋外,可对铁皮屋内、外形成一股风对流,但是,此类通风设备1仍有下列几点需要改进:(1)风扇采自然风力而转动:因通风设备1的风扇10采自然风力而转动,然当无风力时,在其厂房屋顶2的风扇10无法转动,更不可能将厂房内部热气抽出室外。(2)通风效果不佳:由于通风设。

6、备1的风扇10虽采自然风力而使其转动,但风力需永远保持在大的风力状态下,才足以具备可降低厂房内部温度的效用,然而当自然风力大小不均时,难以使风扇10产生转动,极易将厂内热气抽出。由于上述提及采自然风力带动风扇10转动形成通风效果的通风设备1,在实际组配使用上,仍存在有上述各项缺弊。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6 一种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其设置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所述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包括:若干架设于屋顶的侧屋脊板。

7、、若干洒水器及搭建于各侧屋脊板上方处的顶屋脊板,各侧屋脊板及顶屋脊板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在两侧的侧屋脊板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相通的导风结构;所述洒水器装设在顶屋脊板的任一位置处。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2.通过导风结构也可于天候状态为雨天时将雨水阻绝于屋外,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3.通过隔离网的隔离作用,可防止飞砂走石及蚊虫鸟禽鼠进入屋内,同时避免让飞禽于内部筑巢。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0009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装设于通风道的通风口的抽风设备。0010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设备进一。

8、步为水浦涡轮风扇或太阳能驱动风扇。0011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隔离网,各隔离网分别装设于各通风道或导风结构的通风说 明 书CN 204001484 U2/3页4口。0012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结构进一步为百叶式或扰流板式。0013 进一步地,所述顶屋脊板邻近洒水器处分别装设一发光设备。0014 进一步地,所述顶屋脊板向两外侧分别延伸一供装设洒水器与发光设备的屋檐。附图说明0015 图1为现有屋顶式通风设备。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9 其中:3.通。

9、风结构,30、30a.侧屋脊板,31、31a.顶屋脊板,310a.屋檐,32、32a.洒水器,33、33a.通风道,34、34a.导风结构,340.百叶式叶片,341a.扰流板式叶片,35a.隔离网,36a.发光设备,4.屋顶,5a.抽风设备。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21 如图2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脊的通风与降温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搭建在建筑物顶端,且位于屋顶中央纵向方向,而屋脊通风结构3主要由若干侧屋脊板30、若干顶屋脊板31及若干洒水器32组成。各侧屋脊板30架设于屋顶4处,而顶屋脊板31则搭建于各侧屋脊板30上方,各侧屋脊板3。

10、0及顶屋脊板31共同搭建并形成一通风道33,而此通风道33与室内相通,另外,位于两侧的侧屋脊板30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33相通的导风结构34,由于导风结构34在此实施例中以百叶式叶片340为主,因各百叶式叶片340具有固定的倾斜角度,进而能有效阻绝雨水于屋外,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0022 在图3中可清楚得知,通风道33与屋内为相通状态,因此,当太阳光照射越强照烈时,空气的热对流现象也会愈明显、流通率也愈频繁。换言之,天气越热,热气向上升,屋内空气的流通效果就愈好。如此即无需电力,也能达到以自然能源提供屋内空气流通之目的。0023 另外,除了运用导风结构34达到屋内空气流通之目的外,利用装设在顶。

11、屋脊板31上的洒水器32可同时对屋顶达到降温的效果,进而提升屋内降温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热带地区可透过洒水器32运用达降温的使用,倘若运用于寒带地区,洒水器32则可喷洒热气或温热的水,用以达到对屋顶除雪或除霜的效果。0024 在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为能再次提升整体的通风效果,其主要在通风道33a的通风口处装设抽风设备5a,而此抽风设备5a可视实际需求而增加数量及装设位置(亦可在通风道33a内依预定距离即可装设一台抽风设备5a),而运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抽风设备5a可使用需能源驱动的水浦涡轮风扇或是利用大自然能源驱动的太阳能驱动风扇。在本实施例中,于两侧的侧屋脊板30a分别设置若干与通风道33。

12、a相通的导风结构34a,由于此导风结构34a是以扰流板式叶片341a为主,运用此形式的扰流板式叶片341a可提升空气导入的效果用以增强整体风量,除此之外,在通风道33a的通风口处也可加设隔离网35a,通过这样设置可防止飞砂走石及蚊虫鸟禽鼠进入屋内,同时避免让飞禽在内部筑巢。0025 另外,顶屋脊板31a在两侧亦可向外延伸出屋檐310a,而洒水器32a则可直接装设说 明 书CN 204001484 U3/3页5于屋檐310a处,用以增加洒水器32a的洒水面积,除此之外,通过此屋檐310a也可让防止雨水渗入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为达到照明或环境美化的效果也可直接在顶屋脊板31a或屋檐310a邻近些洒。

13、水器32a处分别装设一发光设备36a。因此,通过上述的结构亦可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0026 1.提供一种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及屋内温度的透气屋顶。0027 2.通过导风结构也可于天候状态为雨天时将雨水阻绝于屋外,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0028 3.通过隔离网的隔离作用,可防止飞砂走石及蚊虫鸟禽鼠进入屋内,同时避免让飞禽于内部筑巢。0029 本实用新型确实带来了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不同的屋顶结构,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达到降低屋顶温度的效果。003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01484 U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484 U2/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484 U3/4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484 U4/4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48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