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79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0798U(21)申请号 201420333327.6(22)申请日 2014.06.20E02B 9/06(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72)发明人李高会 陈益民 杨飞 吴旭敏熊保锋 吕慷(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代理人韩小燕(54) 实用新型名称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
2、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具有一个尾水隧洞和若干台水泵水轮机,对应每台水泵水轮机设有一连通尾水隧洞的尾水支管,各尾水支管间经一尾闸洞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闸洞下游侧尾水支管之间增设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贴近尾闸洞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投入较低,尤其是对于由于地质原因尾水支管较长或者各个水工建筑物布置的需要而导致的岔管与机组间距离较长的电站可以有效的解决尾水隧洞进口最小压力的问题,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798 UCN 204000798 U1/1页21.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具有一个尾水隧洞(1)和若干台水泵水轮机(5),对应每台水泵水轮机设有一连通尾水隧洞(1)的尾水支管(2),各尾水支管(2)间经一尾闸洞(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闸洞(3)下游侧尾水支管(2)之间增设连通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贴近尾闸洞(3)布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0798 U1/2页3改善抽水蓄能。
4、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背景技术0002 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若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尾水管液注分离现象的发生,由此产生直接水击现象,可能造成机组抬机严重事故。抽水蓄能电站工况变化频繁,水力过渡过程条件复杂,一洞多机布置格局下,相继甩负荷工况为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控制性工况,尤其对于地质或者结构布置需要而导致尾水支管较长的情况,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较难满足控制要求。此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尚未有很好的方式解决相继甩负荷工况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
5、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具有一个尾水隧洞和若干台水泵水轮机,对应每台水泵水轮机设有一连通尾水隧洞的尾水支管,各尾水支管间经一尾闸洞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闸洞下游侧尾水支管之间增设连通管。0005 所述连通管贴近尾闸洞布置。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投入较低,尤其是对于由于地质原因尾水支管较长或者各个水工建筑物布置的需要而导致的岔管与机组间距离较长的电站可以有效。
6、的解决尾水隧洞进口最小压力的问题,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附图说明0007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改善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布置结构,具有一个尾水隧洞1和三台水泵水轮机5,每台水泵水轮机5与尾水隧洞1之间通过一尾水支管2相连,各尾水支管2间经一尾闸洞3相连。本例中在尾闸洞3下游侧的相邻两尾水支管2之间增设连通管4,连通管4布设在尾闸洞3后且尽量贴近尾闸布置。连通管断面积只需尾水支管断面积的二分之一即可。0009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说 明 书CN 204000798 U2/2页4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000798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79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