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44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05CN203924447U(21)申请号 201420180978.6(22)申请日 2014.04.15E04B 9/04(2006.01)E04F 13/074(2006.01)F24F 13/06(2006.01)F24F 13/08(2006.01)(73)专利权人奉涛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大石滨江绿苑绿海居2幢1003(72)发明人奉涛(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代理人刘克宽(54) 实用新型名称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吊。
2、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结构包括集成吊顶本体和功能模块,所述集成吊顶本体主要由龙骨和吊装于所述龙骨的吊顶组件组装而成,所述集成吊顶本体至少一侧边与墙壁之间连接有隐装吊顶隔层,所述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上,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与所述集成吊顶本体之间设置有向下延伸、用于遮挡所述隐装吊顶隔层的立挡。该隐装功能模块的集成吊顶实现将功能模块很好地隐藏安装,从而提升集成吊顶的整体美观性。(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3、(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447 UCN 203924447 U1/1页21.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包括集成吊顶本体和功能模块,所述集成吊顶本体主要由龙骨和吊装于所述龙骨的吊顶组件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吊顶本体至少一侧边与墙壁之间连接有隐装吊顶隔层,所述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上,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与所述集成吊顶本体之间设置有向下延伸、用于遮挡所述隐装吊顶隔层的立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换气扇模块、空气净化机模块、加湿器模块、暖风机模块、空调模块、音箱模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电器功能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装功。
4、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换气扇模块,所述隐装吊顶隔层设置有吸气口,所述换气扇模块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吸气口上,所述换气扇模块的出气口与室外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为暖风机模块,所述隐装吊顶隔层设置有送风口,所述暖风机模块的出风口的开口向下并与所述送风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设置有对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的格栅导风面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送风口的下方、在墙壁上安装有流线型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将从所述送风口竖直吹至其上的暖风引导。
5、成横向或者斜向下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包括支架和隔板,所述支架固定于墙壁,所述隔板横向架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立挡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挡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一体成型,立挡竖直设置,隐装吊顶隔层从立挡的上端水平延伸、并固定于墙壁。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0cm。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挡的竖直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其最底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0cm。权。
6、 利 要 求 书CN 203924447 U1/4页3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创造涉及室内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装功能模块的集成吊顶。背景技术0002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同时还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空调、通信、报警管线设备的隐蔽层。集成吊顶由于安装简单,布置灵活,维修方便而被广泛应用。0003 现有的集成吊顶,将电器功能模块与吊顶组件,均制作成标准规格的可组合。
7、式模块,安装时集成在一起,使得安装更方便,同时对电器功能模块起到一定的隐藏作用。但是,目前集成吊顶的铺设安装结构比较单一,难以把电器功能模块完全隐藏起来,装有电器功能模块的吊顶组件其面板需要替换成其他功能性面板,从而使得电器功能模块与周边的面板装饰风格不统一,因而破坏了吊顶面板整体图案的和谐性,最终会影响到集成吊顶的整体美学效果,无法满足业主对于装饰美观度的需求。0004 尤其当功能模块为空调模块时,不管是将空调模块正装在吊顶顶部还是采用侧装结构,空调模块的出风口处一般设有带有格栅孔的风向导流板用于导风,从而使得该区域与周边的吊顶面板形成较大反差,严重影响吊顶天花板的整体美观。另外,从风向导流。
8、板出风的风向角度单一,送风效果较差,空调冷气从顶部的风向导流板吹出,常常直接吹到用户头部,容易使用户产生不适、甚至出现头痛;而空调暖气从顶部向下吹出,由于暖气密度小于冷气,导致暖气难以渗透到房间下方,往往只能温暖到用户头部,而身体可能还是冰凉的,使用户感受到较大的温度差,容易使人体产生不适。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实现将功能模块隐藏安装的集成吊顶,从而提升集成吊顶的整体美观性。0006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7 提供了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包括集成吊顶本体和功能模块,所述集成吊顶本体主要由龙骨和吊装于所述龙骨的吊顶组件组。
9、装而成,所述集成吊顶本体至少一侧边与墙壁之间连接有隐装吊顶隔层,所述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上,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与所述集成吊顶本体之间设置有向下延伸、用于遮挡所述隐装吊顶隔层的立挡。0008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为换气扇模块、空气净化机模块、加湿器模块、暖风机模块、空调模块、音箱模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电器功能模块。0009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为换气扇模块,所述隐装吊顶隔层设置有吸气口,所述换气扇模块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吸气口上,所述换气扇模块的出气口与室外连通。0010 其中,所述功能模块为暖风机模块,所述隐装吊顶隔层设置有送风口,所述暖风机说 明 书CN 203924447 U2/4页4。
10、模块的出风口的开口向下并与所述送风口连通。0011 其中,所述送风口设置有对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的格栅导风面板。0012 其中,位于所述送风口的下方、在墙壁上安装有流线型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将从所述送风口竖直吹至其上的暖风引导成横向或者斜向下流动。0013 其中,所述隐装吊顶隔层包括支架和隔板,所述支架固定于墙壁,所述隔板横向架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立挡之间。0014 其中,所述立挡与所述隐装吊顶隔层一体成型,立挡竖直设置,隐装吊顶隔层从立挡的上端水平延伸、并固定于墙壁。0015 其中,所述隐装吊顶隔层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0cm。0016 其中,所述立挡的竖直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其最底端与。
11、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0cm。0017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0018 本发明创造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在集成吊顶本体与墙壁之间增设隐装吊顶隔层,用于设置功能模块,并在集成吊顶与隐装吊顶隔层之间设置立挡用于遮挡该隐装吊顶隔层,从而实现将功能模块隐藏安装,集成吊顶本体没有设置功能模块,使集成吊顶面板保持了整体美观性,满足用户对于装饰美观度的需求。被解放的集成吊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在集成吊顶本体的面板上构造一幅整体图案,进一步提升集成吊顶面板的美观性。0019 在该隐装吊顶隔层设置暖风机模块,由于立挡的遮挡,配合出风方向的调节,可使用户感受到更好的制暖效果,通过调整出风方向,使暖气吹向墙壁。
12、,暖气通过墙壁反弹或借助导风板吹到室内,形成涡流暖风,使暖气更好的渗透到室内每个角落,均匀温暖用户的身体,同时也让用户有不一样的舒适感。附图说明0020 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0021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2是实施例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4是实施例2的立挡与隐装吊顶隔层的结构示意图。0025 附图标记:0026 。
13、1- 集成吊顶本体,10- 龙骨,11- 吊顶组件,0027 2- 隐装吊顶隔层,20- 隔板,21-支架,22- 格栅导风面板,23- 吸气口,24- 送风口,0028 3- 立挡,0029 4- 主机,40- 换气扇模块,41- 暖风机模块,0030 5- 进气管,0031 6- 出气管,0032 7- 出风管,说 明 书CN 203924447 U3/4页50033 8- 毛巾架,80- 导风板。具体实施方式0034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0035 实施例10036 本发明创造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集成吊顶本体1、隐装吊顶隔层2。
14、和设置在隐装吊顶隔层2上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优选是换气扇模块、空气净化机模块、加湿器模块、暖风机模块、空调模块、音箱模块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电器功能模块,在本实施例里,该功能模块具体为换气扇模块和暖风机模块,换气扇模块和暖风机模块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换气扇模块和暖风机模块采用一体式结构。0037 集成吊顶本体1为主要由龙骨10和吊装于龙骨10的吊顶组件11组装而成的四方形吊顶,隐装吊顶隔层2即设置在墙壁与集成吊顶本体1的一侧边之间,隐装吊顶隔层2与集成吊顶本体1之间设有一向下延伸的立挡3用于遮挡隐装吊顶隔层2。0038 立挡3为竖直的立挡,立挡3扣装于龙骨1。
15、0上,两边可固定于墙壁或者集成吊顶的收边,立挡的竖直长度优选大于或等于10cm,其最底端与地面距离优选大于或等于200cm,保证立挡3能够遮挡隐装吊顶隔层2,并且不会影响暖风机模块的出风。立挡3可以设计成中空结构,设置该中空结构可方便布置电线,同时也能加强立挡3的结构强度。0039 隐装吊顶隔层2包括支架21和若干块相同的隔板20,支架21固定在墙壁上,隔板20则横向架设在支架21与立挡3之间。优选地,隔板20与吊顶组件11平行设置,而且隔板20与吊顶组件11的面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30cm。另外,为保证功能模块能很好的被遮挡、隐藏,同时也为了更好的送风效果,隐装吊顶隔层2的宽度、即从立挡3至。
16、墙壁的距离,优选小于或等于20cm。更优选地,隐装吊顶隔层2的宽度为10cm。由于立挡3是直接吊装于龙骨,其安装结构牢固结实,确保了架设在其上的隔板20的稳固性。0040 隐装吊顶隔层2上的换气扇模块和暖风机模块共用同一主机4,主机4吊装在室内天花板或者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主机4与换气扇的进气管5、出气管6以及暖风机模块的出风管7连通,隐装吊顶隔层2上设置有与进气管5的进气口位置相对应的吸气口23和与出风管7的出风口位置相对应的送风口24,出气管6与室外连通。进气口和出风口即分别设置在吸气口23和送风口24上,开口均朝下设置。优选地,送风口24大于所述出风口,吸气口23大于所述进气口,由所述出风。
17、口到送风口24的连接部为渐阔的连接部,而且由吸气口23到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连接部为渐缩式的连接部。吸气口23和送风口24均安装有格栅导风面板22,格栅导风面板22可对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用于控制暖风机模块吹出的暖风风向。0041 由于立挡3的遮挡,从暖风机模块吹出的暖风能够送往室内更低处,由于暖风密度较低,因而暖风会从较低处升往较高处,从而能更好的充满室内,使用户感受到更好的制暖效果,避免了一般集成吊顶的顶部暖风机只能温暖人体的上半身,而下半身仍是冰凉的问题。通过设定格栅导风面板22的出风方向,使暖风吹向墙壁,暖风通过墙壁的反弹后吹向室内,能形成涡流暖风,能使暖气更好的渗透到室内的每个角落,。
18、同时也会让用户有不一样的舒适感。说 明 书CN 203924447 U4/4页60042 当功能模块为有出风功能的功能模块时,例如换气扇模块、空气净化机模块、加湿器模块、暖风机模块、空调模块时,本安装结构可以避免上述模块所吹出的风直接吹向人体使人感觉不适,给室内人员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0043 实施例20044 本发明创造的隐装功能模块集成吊顶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立挡3与隐装吊顶隔层2一体成型。隐装吊顶隔层2从立挡3的上端水平延伸至墙壁,并固定。
19、安装在墙壁上,如图3所示。立挡3与隐装吊顶隔层2构成一直角形的铝型材,如图4所示。将立挡3与隐装吊顶隔层2一体成型,可增加立挡3的安装可靠性,也能使隐装吊顶隔层2更加稳定牢固,而且两者的安装变得更简便。0045 本实施例中,换气扇模块40和暖风机模块41采用分体式结构,见图3,分体式结构可最大限度的缩窄隐装吊顶隔层2的宽度。0046 除了实施例1里所描述的通过格栅导风面板22调节送风方向外,也可以在位于送风口24下方的墙壁上通过安装导风板80,将从送风口24竖直吹向导风板80上的暖风引导成横向或者斜向下流动,把暖风导向人体,导风板80为流线型导风板,为了提高导风板80的实用性,可以在导风板80上还设置毛巾架8,增加其用途,同时也避免导风板80影响墙壁的美观,如图3所示。0047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说 明 书CN 203924447 U1/3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447 U2/3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447 U3/3页9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44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