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779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9CN203947797U(21)申请号 201420359932.0(22)申请日 2014.07.02E04G 23/02(2006.01)(73)专利权人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通江南路257号(72)发明人徐春燕(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代理人吕欣(54) 实用新型名称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圆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外面从下到上设有第一段外包钢板、第二段外包钢板和第三段外包钢板,所述。
2、第一段外包钢板两端设有四个灌浆孔,所述第二段外包钢板上端设有两个灌浆孔,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第二段外包钢板和第三段外包钢板焊接形成一个套箍于钢筋混凝土圆柱外的钢管,所述钢管和钢筋混凝土圆柱之间设有灌浆料。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而又需大幅度地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柱的加固中。(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47797 UCN 203947797 U1/1页21.一种钢筋混凝。
3、土圆柱加固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圆柱,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外面从下到上设有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和第三段外包钢板(3),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两端设有四个灌浆孔(4),所述第二段外包钢板(2)上端设有两个灌浆孔(4),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和第三段外包钢板(3)焊接形成一个套箍于钢筋混凝土圆柱外的钢管,所述钢管和钢筋混凝土圆柱之间设有灌浆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上端梁柱节点设有钢筋混凝土环形箍筋(8),所述环形箍筋(8)的钢管外壁焊接有短筋(6),环形箍筋(8)底部钢管外表面焊接有一圈环。
4、形钢板,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7)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所述环形钢板下等间距焊接有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下端基脚节点楼面上设有一圈焊接于钢管壁上的环形钢板,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7)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梁或箱基的混凝土池壁上,所述环形钢板上等间距焊接有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和第三段外包钢板(3)各由两段半圆形钢板构成,材质为强度I级或者II级钢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其特征。
5、是,所述灌浆料为C35微膨胀自流平灌浆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47797 U1/4页3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涉及对截面尺寸和外观影响较小、承载能力提高较大、经济合理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补强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等。加大截面加固法,顾名思义即通过加大构件的截面面积来达到提高其承载能力要求的加固方法。就是在原柱四周加设一定厚度的环形钢筋混凝土,并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使之与原柱有效连接成一个整体,达到共同工作以提高其承载能力的目的。若采用此法,虽然加固后能明显提高其承载能力。
6、,满足现有的承载能力要求,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原有柱子若继续增大截面,一方面使得原有使用空间缩小,这在建筑不一定被允许,另一方面加固后的“胖柱”对抗震是不利的。0003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四周包以型钢或钢板的加固方法,外包钢材料可用角钢、槽钢、钢板等,对于矩形构件大多在构件的四周包角钢,其横向用箍板连接,而对于圆形构件大多在构件的四周包钢板。这种加固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对截面尺寸和外观影响较小、而承载能力提高较大、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且经济合理,因此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而又需大幅度地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柱的加固中。0004 外包钢加固法有干式和。
7、湿式两种。干式外包钢加固法是型钢或钢板直接外包于被加固构件四周,型钢或钢板与构件之间无任何连接,亦无化学结构胶或灌浆料等的粘结,因此,这种加固方法不能确保结合面之间有效地传递剪力。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分成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外包钢和被加固构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内浇注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外包钢加固法和加大截面加固法相结合的复合式加固法,需占用一定的空间;第二种方法是用化学结构胶或灌浆料将外包钢直接粘贴于被加固构件上,对截面尺寸和外观影响小,施工方便。湿式外包钢加固法由于采取措施确保了外包钢与原构件的结合面之间的有效连接,使之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有效地传递剪力,其提高承载力的能力显著强于干式外包钢加固。
8、法。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因改造或者施工质量问题导致框架圆柱长细比或者承载力不满足时对原圆柱进行加固,而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它对截面尺寸和外观影响较小、承载能力提高较大、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且经济合理。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 一种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圆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外面从下到上设有第一段外包钢板、第二段外包钢板和第三段外包钢板,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说 明 书CN 203947797 U2/4页4两端设有四个灌浆孔,所述第二段外包钢板上端设有两个灌浆孔,所述第一。
9、段外包钢板、第二段外包钢板和第三段外包钢板焊接形成一个套箍于钢筋混凝土圆柱外的钢管,所述钢管和钢筋混凝土圆柱之间设有灌浆料。0008 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上端梁柱节点设有钢筋混凝土环形箍筋,所述环形箍筋的钢管外壁焊接有短筋,环形箍筋底部钢管外表面焊接有一圈环形钢板,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所述环形钢板下等间距焊接有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0009 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下端基脚节点楼面上设有一圈焊接于钢管壁上的环形钢板,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梁或箱基的混凝土池壁上,所述环形钢板上等间距焊接有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0010 其中,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第。
10、二段外包钢板和第三段外包钢板各由两段半圆形钢板构成,材质为强度I级或者II级钢材。0011 其中,所述灌浆料为C35微膨胀自流平灌浆料。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可有效提高圆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同时提高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改善圆柱的延性,更好地满足结构的抗震要求;(2)对截面尺寸和外观影响较小、而承载能力提高较大、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且经济合理;(3)适用于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而又需大幅度地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柱的加固中。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的加固补强图;0014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0015 图3是图1的B-。
11、B剖视图;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的加固补强的上端梁柱节点处理图;0017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0018 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0019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的加固补强的下端基脚节点处理图;0020 图8是图7的E-E剖视图;0021 图中: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第三段外包钢板3、灌浆孔4、加劲肋板5、短筋6、螺栓7、环形箍筋8。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23 一种钢筋混凝土圆柱加固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圆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外面从下到上设有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和第三段外包钢。
12、板3,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两端设有四个灌浆孔4,所述第二段外包钢板2上端设有两个灌浆孔4,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和第三段外包钢板3焊接形成一个套箍于钢筋混凝土圆柱外的钢管,所述钢管和钢筋混凝土圆柱之间设有灌浆料。0024 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上端梁柱节点设有钢筋混凝土环形箍筋8,所述环形箍筋8说 明 书CN 203947797 U3/4页5的钢管外壁焊接有短筋6,环形箍筋8底部钢管外表面焊接有一圈环形钢板,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7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所述环形钢板下等间距焊接有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5,所述钢筋混凝土圆柱下端基脚节点楼面上设有一圈焊接于钢管壁上的环形钢板,环形钢。
13、板再通过螺栓7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梁或箱基的混凝土池壁上,所述环形钢板上等间距焊接有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5,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第二段外包钢板2和第三段外包钢板3各由两段半圆形钢板构成,材质为强度I级或者II级钢材,所述灌浆料为C35微膨胀自流平灌浆料。0025 由于使用功能改变,需敲除二层的部分楼盖(板及梁),导致其中一框架圆柱(直径为800mm)的长度变为9.3m(系一层层高4.8m加上二层层高4.5m),形成相对细长柱,使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所下降。为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极限承载能力要求和抗震要求,对其进行加固补强处理。0026 在加固过程中,加固步骤为:0027 A、支撑梁板,对与被。
14、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相连的梁板进行有效支撑。0028 B、加工圆柱:打磨钢筋混凝土圆柱表面使之平整,再用钢丝刷刷毛圆柱表面,并用水冲洗干净,打磨平整是为了使弧形钢板与圆柱表面更加贴合,而用钢丝刷刷毛并冲洗干净则是为了使弧形钢板与圆柱通过灌浆料能更好地粘结在一起。0029 C、自下而上外包钢板:外包钢板均为工厂制作,共有三段,每段分成两个半圆,共分为六块,加工制作成六段等内径的180度弧形钢板,四段长为3.0m,两段长为3.1m,并做有效地防腐处理。其中,长为3.1m的两段钢板置于最上端,需升至板底,遇梁处则割除。外包钢板施工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0030 安装第一段外包钢板1,把两块3.0m长的。
15、弧形钢板安装就位于圆柱最下端,就位时应调直,并用卡具从X和Y两个方向将外包弧形钢板卡贴于圆柱并校准。就位完毕后,将两钢板在接口处用坡口焊焊接,使之连接成一整体,形成一圆形钢管套箍于圆柱。待焊缝温度降至60后,即进行C35微膨胀自流平灌浆料的灌浆,灌浆时通过高压泵把灌浆料从下端的四个灌浆孔4压入,直至上端4个灌浆孔4均有浆液溢出则停止灌浆;0031 安装第二段外包钢板2,在第一段外包钢板1之上将两块钢板安装就位,就位完毕后,先将两钢板在接口处用焊接,然后再将第二段外包钢板2与第一段外包钢板1在接口处焊接,待焊缝温度降至55-65时,通过灌浆孔4在外包钢板与原圆柱间灌浆;0032 安装第二段外包钢。
16、板2,在第一段外包钢板1之上将两块3.0m长的弧形钢板安装就位,所述第一段外包钢板1的两钢板的接口与第二段外包钢板2的两钢板的接口错开90度,就位完毕后,先将该段两钢板在接口处用坡口焊焊接,然后再将该段钢板与前段钢板在接口处用坡口焊焊接。待焊缝温度降至60后,即进行C35微膨胀自流平灌浆料的灌浆,通过高压泵把灌浆料从灌浆孔4压入,直至第二段外包钢板2的灌浆孔4均有浆液溢出则停止灌浆;0033 安装第三段外包钢板3,将最后两块长3.1m的弧形钢板安装就位、焊接及灌浆,此时灌浆时需全部灌满,无需再留置。所述第二段外包钢板2的两钢板的接口与第三段外包钢板3的两钢板的接口错开90度,即与第一段两钢板接。
17、口在同一竖直线上;0034 在对第一段外包钢板1和第二段外包钢板2施工灌浆时,均在外包钢最上端留置一段未灌浆,其原因是若灌浆至端口,则浆液将会粘结于钢板端口,加大上下两段钢板相焊说 明 书CN 203947797 U4/4页6接时的端口处理难度,影响焊接质量。此外,焊接时焊缝周围温度较高,会影响灌浆料的粘结质量,而留置一段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影响。外包钢板施工完毕后,外包钢已焊接成一个套箍于圆柱的钢管,与原柱有效粘结,与原钢筋混凝土圆柱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工作。0035 D、加固外包钢的上端梁柱节点和下端基脚节点:0036 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上端梁柱节点时,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环梁式梁柱节点和加劲环。
18、式梁柱节点相结合的方式,所包钢管一直伸至板底,遇梁处则割除,在梁柱节点设置300mm宽并且与该节点处最高粱等高的钢筋混凝土环形箍筋8,环形箍筋8的钢管外壁焊接短筋6,环形箍筋8底部钢管外表面焊接一圈环形钢板,再把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7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环形钢板下等间距焊接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5,并使之与钢管壁和钢环板相焊接,此外,还从梁顶挂下若干钢筋与钢管焊接;0037 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下端基脚节点时,采用加强环式节点的方式,所包钢管伸至一层楼面,在钢筋混凝土圆柱下端基脚节点楼面上设置一圈焊接于钢管壁上的环形钢板,再把环形钢板再通过螺栓7锚于原钢筋混凝土梁或箱基的混凝土池壁上,环形钢板上等间距焊接12个放射状竖向加劲肋板5。说 明 书CN 203947797 U1/5页7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797 U2/5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797 U3/5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797 U4/5页10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47797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