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防水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角防水部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3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05CN203924368U(21)申请号 201420204884.8(22)申请日 2014.04.24E04B 1/66(2006.01)(73)专利权人王全基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51号5号楼1单元030户(72)发明人王全基(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代理人段秀瑛 王月玲(54) 实用新型名称多角防水部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异形部位防水用的多角防水部件,包括立板和水平板,立板的侧边A与所述水平板的侧边B相互。
2、垂直且相交于一点,侧边A和侧边B相交所形成的第一象限内设有侧板I,侧板I的竖直侧边与立板的侧边A无缝连接,侧板I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的侧边B无缝连接,侧边A和侧边B相交所形成的第三象限内设有侧板II,侧板II的竖直侧边与立板的侧边A无缝连接,侧板I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的侧边B无缝连接,可直接将多角防水部件安放在建筑物的多角处,施工过程中无需多次切割、搭接,实现无缝全覆盖,施工方便,提高功效、保证防水质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24368 。
3、UCN 203924368 U1/1页21.一种多角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板和水平板,所述立板的侧边A与所述水平板的侧边B相互垂直且相交于一点,侧边A和侧边B相交所形成的第一象限内设有侧板I,所述侧板I的竖直侧边与立板的侧边A无缝连接,所述侧板I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的侧边B无缝连接,侧边A和侧边B相交所形成的第三象限内设有侧板II,所述侧板II的竖直侧边与立板的侧边A无缝连接,所述侧板I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的侧边B无缝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水平板、侧板I、侧板II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I。
4、和所述侧板II大小相同,所述立板和所述水平板大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沿侧边A向外延伸150-250mm,所述水平板沿侧边B向外延伸150-2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水平板、侧板I、侧板II均沿建筑物多角处的面向外延伸70-80m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角防水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水平板、侧板I、侧板II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24368 U1/3页3多角防水部件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
5、一种建筑异形部位防水用的多角防水部件。背景技术0002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地下、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或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的无渗漏连接,防水卷材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上的各种防水卷材本身性能卓越,但亟需解决的是异形部位搭接的施工处理问题,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整张卷材切割、粘贴的手工操作方式,但是这些常用的切割方式和手工粘贴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产生较大的漏水隐患,在阴角、阳角及多角部位无法一次性无拼接全覆盖。自粘胶密封方法依靠防水卷材自身附带的沥青胶对异性部位。
6、边进行密封,密封强度低,在低温情况下施工粘结不牢,在太阳照射下因温度高而导致防水卷材软化、翘边,同时沥青胶粘贴部位易受污染,切割后密封性能大大降低,无法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虽然柔性好,但热胀冷缩变化较大,对阴角、阳角、多角部位进行处理时需多次切割,搭接缝多,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高分子防水卷材是典型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其性能卓越,符合建材革新的目标,特别是在种植屋面上应用广泛,但是其材质较硬,异性部位处理非常困难,需要多次切割、焊接,施工时受温度、风速、湿度的影响需不断的调节焊机温度、角度,操作要求极高,易将卷材烫坏或者密封不严,在两层卷材中间施工,且不易检查焊接效果。。
7、0003 中国专利201320033525.6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阳角防水用构件,包括呈凹多边形的底板,底板的一个内角大于180,形成此内角的两边上分别设有上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交处无缝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板形成与建筑物阳角相配合的形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底板的两边向上延伸形成,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一整体结构。现有技术在进行建筑物多角的防水处理工作时仍然需要多次焊接,施工难度大,防水质量差,易开裂。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建筑多角部位防水用的多角防水部件,解决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建筑多角部位搭接操作困难、易翘。
8、边的问题,提高密封防水效果。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角防水部件,包括立板和水平板,所述立板的侧边A与所述水平板的侧边B相互垂直且相交于一点,侧边A和侧边B相交所形成的第一象限内设有侧板I,所述侧板I的竖直侧边与立板的侧边A无缝连接,所述侧板I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的侧边B无缝连接,侧边A和侧边B相交所形成的第三象限内设有侧板II,所述侧板II的竖直侧边与立板的侧边A无缝连接,所述侧板I的水平侧说 明 书CN 203924368 U2/3页4边与水平板的侧边B无缝连接。0006 优选的是,所述多角防水部件使用机械模具一次加工成型。0007 优选的是,所述多角防水。
9、部件的立板、水平板、侧板I、侧板II的厚度相同。0008 优选的是,所述侧板I和所述侧板II大小相同,所述立板和所述水平板大小相同。0009 优选的是,所述立板沿侧边A向外延伸150-250mm,所述水平板沿侧边B向外延伸150-250mm。0010 优选的是,所述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水平板、侧板I、侧板II均沿建筑物多角处的面向外延伸70-80mm,方便使用时与大面拼接、焊接。0011 优选的是,所述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水平板、侧板I、侧板II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建筑物多角处进行防水施工作业时,可直接将多角防水部件安放在建筑物的多角处,施工过程中无需多次。
10、切割、搭接,实现无缝全覆盖,施工方便,提高功效、保证防水质量;采用这种多角防水部件施工,完全解决了防水卷材在异型部位因受热容易分离、翘边的问题;还解决了耐根穿刺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接缝处根穿刺问题,起到物理阻根作用。此外,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查找多角处的漏点,不使用明火,即环保又安全可靠。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角防水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5 实施例10016 本实施例的多角防水部件,包括立板1和水平板3,立板1的侧边A55与水平板3的侧边B6相互垂直且相交于一点,侧边A5和侧边B6相交所形成的第一象限内设有侧板I。
11、2,侧板I2的竖直侧边与立板1的侧边A5无缝连接,侧板I2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3的侧边B6无缝连接;侧边A5和侧边B6相交所形成的第三象限内设有侧板II4,侧板II4的竖直侧边与立板1的侧边A5无缝连接,侧板II4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3的侧边B6无缝连接。多角防水部件使用机械模具一次加工成型,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3、侧板I2、侧板II4的厚度相同,侧板I2和所述侧板II4大小相同,立板1和水平板3大小相同,立板1和水平板3均沿所相交侧边向外延伸150mm,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3、侧板I2、侧板II4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0017 实施例20018 本实施例的多角防水部件,包括立板1和。
12、水平板3,立板1的侧边A5与水平板3的侧边B6相互垂直且相交于一点,侧边A5和侧边B6相交所形成的第一象限角内为侧板I2,侧板I2的竖直侧边与立板1的侧边A5无缝连接,侧板I2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3的侧边B6无缝连接;侧边A5和侧边B6相交所形成的第三象限角内为侧板II4,侧板II4的竖直侧边与立板1的侧边A5无缝连接,侧板II4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3的侧边B6无缝连接。多角防水部件使用机械模具一次加工成型,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3、侧板I2、侧板II4说 明 书CN 203924368 U3/3页5的厚度相同,立板1和水平板3均沿所相交的侧边向外延伸250mm,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
13、3、侧板I2、侧板II4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0019 实施例30020 本实施例的多角防水部件,包括立板1和水平板3,立板1的侧边A5与水平板3的侧边B6相互垂直且相交于一点,侧边A5和侧边B6相交所形成的第一象限内设有侧板I2,侧板I2的竖直侧边与立板1的侧边A5无缝连接,侧板I2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3的侧边B6无缝连接;侧边A5和侧边B6相交所形成的第三象限内设有侧板II4,侧板II4的竖直侧边与立板1的侧边A5无缝连接,侧板II4的水平侧边与水平板3的侧边B6无缝连接。多角防水部件使用机械模具一次加工成型,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3、侧板I2、侧板II4的厚度相同,侧板I2和所述侧板II4大小相同,立板1和水平板3大小相同,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3、侧板I2、侧板II4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多角防水部件的立板1、水平板3、侧板I2、侧板II4均沿建筑物多角处的面向外延伸70-80mm,方便使用时与大面拼接、焊接。说 明 书CN 203924368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2436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