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导水暗柱.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54923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1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14092.3

申请日:

2014.07.25

公开号:

CN204023531U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11/00

主分类号:

E02B11/00

申请人:

扬州大学

发明人:

杨鼎宜; 张鸣; 周明耀; 陈令坤; 丁苏金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代理人:

许必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导水暗柱,属于农田下部深埋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导水暗柱(3)和连接杆。主导水暗柱之间靠两端直角L形搭接面紧密搭接,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之间靠弧形面搭接并由连接杆连接。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和竖向导水暗柱结构为碎石混凝土筒并由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充而成。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泡沫混凝土将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完全填充,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避免了被土壤颗粒淤塞的可能。且工艺简单,不需要外包过滤材料,也不需要预留连接杆插洞,适宜农村地区大量生产应用,不存在土壤颗粒淤塞暗排网络可能,施工后不需要维护。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设有主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倒水暗柱(3)和连接杆(4),主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在主导水暗柱的两侧,侧向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垂直设置,同侧的相邻侧向导水暗柱之间的主导水暗柱中部通过连接杆设置竖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垂直设置;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均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以及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内的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主导水暗柱一端为直角L形搭接面,另一端为直角倒L形搭接面,主导水暗柱之间通过直角L形搭接面与直角倒L形搭接面搭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侧向导水暗柱远离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直角L形搭接面,靠近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弧形搭接面,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向导水暗柱两端的直角L形搭接面的朝向相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竖向倒水暗柱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弧形搭接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为普通钢筋或塑料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碎石透水混凝土为连通孔隙率15%~25%且抗压强度10~20MPa的混凝土。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亲水型泡沫混凝土为通过化学法制备的、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为200~300kg/m3的泡沫混凝土。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组合导水暗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用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
背景技术    
农田暗排水是针对明排水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排水技术,农田暗排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多雨地区农田涝害、渍害和盐害等,且不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目前暗排水技术包括使用排水软管、PVC打孔波纹管、有机纤维粘结制成的多孔暗管等。工程上常用的排水暗管多为有机物质造,制工艺复杂、原材料成本高,不利于农村地区简陋环境下生产;有机物制品多为憎水材料,对农田土壤中的积水不能主动吸收;常用排水暗管表面孔多为毫米级或厘米级大孔,为避免土壤颗粒进入管道,淤塞暗排网络,常在暗管表面包覆各种过滤层,生产工艺繁琐;暗排网络需要定期维护冲洗。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排水暗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农田排水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农田用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本实用新型利用新水型多微孔材料的毛细虹吸特点,设计导滤水一体化产品,具有毛细虹吸、亲水、导滤水一体化功能,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且免维护,在生产、施工、维护方面均具有一定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导水暗柱,设有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倒水暗柱和连接杆,主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在主导水暗柱的两侧,侧向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垂直设置,同侧的相邻侧向导水暗柱之间的主导水暗柱中部通过连接杆设置竖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垂直设置;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均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以及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内的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导水暗柱一端为L形搭接面,另一端为倒L形搭接面,主导水暗柱之间通过直角L形搭接面与直角倒L形搭接面搭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导水暗柱远离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L形搭接面,靠近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弧形搭接面,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向导水暗柱两端的L形搭接面的朝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倒水暗柱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弧形搭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普通钢筋或塑料杆。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透水混凝土为连通孔隙率15%~25%且抗压强度10~20MPa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亲水型泡沫混凝土为通过化学法制备的、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为200~300kg/m3的泡沫混凝土。
组合排水暗管在制作时,先制备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待筒浇注完成后,立即向筒内浇注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充分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完全包覆在泡沫混凝土内,两种混凝土同时凝结硬化,融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农田用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通过泡沫混凝土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并通过水泥水化粘结,两者完合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
第二,碎石透水混凝土筒浇注完后,立即浇注泡沫混凝土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二者融合成为一体。泡沫混凝土将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完全填充,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避免了被土壤颗粒淤塞的可能,且泡沫混凝土内部大量微观孔,既避免了土壤颗粒进入导水暗柱的可能,又可以在毛细虹吸作用下,自主吸滤土壤中的积水,同时积水在重力作用下导流;
第三,本实用新型原材料可就地取材,工艺简单,一次连续浇注成型,不需要外包过滤材料,也不需要预留连接杆插洞,适宜农村地区大量生产应用;
第四,本实用新型利用泡沫混凝土多微孔虹吸原理吸滤与导流农田积水,不存在土壤颗粒淤塞暗排网络可能,施工后不需要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主导水暗柱横向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主导水暗柱纵向平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主导水暗柱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侧向导水暗柱横向平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侧向导水暗柱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竖向导水暗柱横向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竖向导水暗柱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导水暗柱,2侧向导水暗柱,3竖向导水暗柱,4连接杆,5柱体,6直角L形搭接面,7弧形搭接面,8碎石透水混凝土筒,9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组合导水暗柱,包括主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倒水暗柱3和连接杆4。
主导水暗柱1水平设置。主导水暗柱一端为直角L形搭接面6,另一端为直角倒L形搭接面。主导水暗柱之间通过直角L形搭接面与直角倒L形搭接面搭接连接。
侧向导水暗柱2通过连接杆4对称设置在主导水暗柱1的两侧。侧向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垂直设置。侧向导水暗柱远离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L形搭接面6,靠近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弧形搭接面7。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向导水暗柱两端的L形搭接面的朝向相反。
同侧的相邻侧向导水暗柱之间的主导水暗柱中部通过连接杆设置竖向导水暗柱3,竖向导水暗柱垂直设置。
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均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8以及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内的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9构成。
竖向倒水暗柱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弧形搭接面。
连接杆为普通钢筋或塑料杆。
碎石透水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15%~25%,抗压强度10~20MPa。
亲水型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化学法制备的,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为200~300kg/m3。
组合排水暗管在制作时,先制备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待筒浇注完成后,立即向筒内浇注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充分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完全包覆在泡沫混凝土内,两种混凝土同时凝结硬化,融为一体。
实施例1
一种农田用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包括主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导水暗柱3和连接杆4组成。主导水暗柱之间靠两端直角L形搭接面紧密搭接。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之间靠弧形面搭接并由连接杆连接。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和竖向导水暗柱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构成。
组合排水暗管在制作时,先制备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待筒浇注完成后,立即向筒内浇注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充分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完全包覆在泡沫混凝土内,两种混凝土同时凝结硬化,融为一体。
图1至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为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和连接杆,主要制备材料中,所用碎石混凝土连通孔隙率15%~25%,抗压强度10~20MPa。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为化学法泡沫混凝土,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200kg/m3~300kg/m3,碎石透水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依序连续浇注成型,湿养护28d后即可工程应用。按管网设计要求农田挖施沟,回填细砂垫层,铺设本实用新型导水暗柱,在搭接面上涂刷足量水泥浆或粘结剂,将每段导水暗柱完好搭接,连成网络,最后依次回填细砂和农田土,轻轻平摊。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通过泡沫混凝土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并通过水泥水化粘结,两者完合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泡沫混凝土将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完全填充,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避免了被土壤颗粒淤塞的可能。且工艺简单,不需要外包过滤材料,也不需要预留连接杆插洞,适宜农村地区大量生产应用。利用泡沫混凝土多微孔虹吸原理吸滤与导流农田积水,不存在土壤颗粒淤塞暗排网络可能,施工后不需要维护。

一种组合导水暗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组合导水暗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组合导水暗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组合导水暗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导水暗柱.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53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3531U(21)申请号 201420414092.3(22)申请日 2014.07.25E02B 11/00(2006.01)(73)专利权人扬州大学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72)发明人杨鼎宜 张鸣 周明耀 陈令坤丁苏金(74)专利代理机构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代理人许必元(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组合导水暗柱(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导水暗柱,属于农田下部深埋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导水暗柱(3)。

2、和连接杆。主导水暗柱之间靠两端直角L形搭接面紧密搭接,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之间靠弧形面搭接并由连接杆连接。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和竖向导水暗柱结构为碎石混凝土筒并由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充而成。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泡沫混凝土将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完全填充,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避免了被土壤颗粒淤塞的可能。且工艺简单,不需要外包过滤材料,也不需要预留连接杆插洞,适宜农村地区大量生产应用,不存在土壤颗粒淤塞暗排网络可能,施工后不需要维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531 UCN 204023531 U1/1页21.一种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设有主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倒水暗柱(3)和连接杆(4),主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在主导水暗柱的两侧,侧向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垂直设置,同侧的相邻侧向导水暗柱之间的主导水暗柱中部通过连接杆设置竖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垂直设置;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均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以及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内的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主导水暗柱一端为直。

4、角L形搭接面,另一端为直角倒L形搭接面,主导水暗柱之间通过直角L形搭接面与直角倒L形搭接面搭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侧向导水暗柱远离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直角L形搭接面,靠近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弧形搭接面,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向导水暗柱两端的直角L形搭接面的朝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竖向倒水暗柱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弧形搭接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为普通钢筋或塑料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碎石透水混凝土为连通孔隙率15%25%且抗压强度1020MPa的混凝土。7.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导水暗柱,其特征是,所述亲水型泡沫混凝土为通过化学法制备的、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为200300kg/m3的泡沫混凝土。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531 U1/3页3一种组合导水暗柱0001 技术领域0002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用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0003 背景技术0004 农田暗排水是针对明排水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排水技术,农田暗排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多雨地区农田涝害、渍害和盐害等,且不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目前暗排水技术包括使用排水软管、PVC打孔波纹管、有机纤维粘结制成的多孔暗管等。工程上常用。

6、的排水暗管多为有机物质造,制工艺复杂、原材料成本高,不利于农村地区简陋环境下生产;有机物制品多为憎水材料,对农田土壤中的积水不能主动吸收;常用排水暗管表面孔多为毫米级或厘米级大孔,为避免土壤颗粒进入管道,淤塞暗排网络,常在暗管表面包覆各种过滤层,生产工艺繁琐;暗排网络需要定期维护冲洗。0005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排水暗管。实用新型内容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农田排水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农田用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本实用新型利用新水型多微孔材料的毛细虹吸特点,设计导滤水一体化产品,具有毛细虹吸、亲水、导滤水一体化功能,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且免维护,在生产、施工、。

7、维护方面均具有一定特点。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导水暗柱,设有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倒水暗柱和连接杆,主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通过连接杆对称设置在主导水暗柱的两侧,侧向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垂直设置,同侧的相邻侧向导水暗柱之间的主导水暗柱中部通过连接杆设置竖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垂直设置;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均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以及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内的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构成。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主导水暗柱一端为L形搭接面,另一端为倒L形搭接面,主导水暗柱之间通过直角L形搭接面与直角倒L形搭接面搭接连接。

8、。0009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导水暗柱远离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L形搭接面,靠近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弧形搭接面,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向导水暗柱两端的L形搭接面的朝向相反。0010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倒水暗柱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弧形搭接面。0011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普通钢筋或塑料杆。0012 进一步地,所述碎石透水混凝土为连通孔隙率15%25%且抗压强度1020MPa的混凝土。0013 进一步地,所述亲水型泡沫混凝土为通过化学法制备的、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为200300kg/m3的泡沫混凝土。0014 组合排水暗管在制作时,先制备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待筒浇注完成后,立即向筒内浇注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充。

9、分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完全说 明 书CN 204023531 U2/3页4包覆在泡沫混凝土内,两种混凝土同时凝结硬化,融为一体。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6 第一,本实用新型农田用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通过泡沫混凝土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并通过水泥水化粘结,两者完合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0017 第二,碎石透水混凝土筒浇注完后,立即浇注泡沫混凝土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二者融合成为一体。泡沫混凝土将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完全填充,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避免了被土壤颗粒淤塞的可能,且泡沫混凝土内部大量微。

10、观孔,既避免了土壤颗粒进入导水暗柱的可能,又可以在毛细虹吸作用下,自主吸滤土壤中的积水,同时积水在重力作用下导流;0018 第三,本实用新型原材料可就地取材,工艺简单,一次连续浇注成型,不需要外包过滤材料,也不需要预留连接杆插洞,适宜农村地区大量生产应用;0019 第四,本实用新型利用泡沫混凝土多微孔虹吸原理吸滤与导流农田积水,不存在土壤颗粒淤塞暗排网络可能,施工后不需要维护。0020 附图说明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结构示意图;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主导水暗柱横向平视示意图;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主导水暗柱纵向平视示意图;0024 图4是本实。

11、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主导水暗柱侧视示意图;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侧向导水暗柱横向平视示意图;002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侧向导水暗柱侧视图;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竖向导水暗柱横向平视图;0028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导水暗柱的竖向导水暗柱侧视图;0029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0030 图中,1主导水暗柱,2侧向导水暗柱,3竖向导水暗柱,4连接杆,5柱体,6直角L形搭接面,7弧形搭接面,8碎石透水混凝土筒,9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具体实施方式0031 如图1-9所示,一种组合导水暗柱,包括主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倒水暗柱3。

12、和连接杆4。0032 主导水暗柱1水平设置。主导水暗柱一端为直角L形搭接面6,另一端为直角倒L形搭接面。主导水暗柱之间通过直角L形搭接面与直角倒L形搭接面搭接连接。0033 侧向导水暗柱2通过连接杆4对称设置在主导水暗柱1的两侧。侧向导水暗柱水平设置,侧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垂直设置。侧向导水暗柱远离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L形搭接面6,靠近主导水暗柱的一端为弧形搭接面7。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向导水暗柱两端的L形搭接面的朝向相反。0034 同侧的相邻侧向导水暗柱之间的主导水暗柱中部通过连接杆设置竖向导水暗柱3,竖向导水暗柱垂直设置。0035 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均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8以。

13、及碎石透说 明 书CN 204023531 U3/3页5水混凝土筒内的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9构成。0036 竖向倒水暗柱上端为平面,下端为弧形搭接面。0037 连接杆为普通钢筋或塑料杆。0038 碎石透水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15%25%,抗压强度1020MPa。0039 亲水型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化学法制备的,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为200300kg/m3。0040 组合排水暗管在制作时,先制备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待筒浇注完成后,立即向筒内浇注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充分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完全包覆在泡沫混凝土内,两种混凝土同时凝结硬化,融为一体。0041 实施例10042 一种农。

14、田用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的组合导水暗柱,包括主导水暗柱1、侧向导水暗柱2、竖向导水暗柱3和连接杆4组成。主导水暗柱之间靠两端直角L形搭接面紧密搭接。侧向导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与主导水暗柱之间靠弧形面搭接并由连接杆连接。主导水暗柱、侧向导水暗柱和竖向导水暗柱由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构成。0043 组合排水暗管在制作时,先制备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待筒浇注完成后,立即向筒内浇注泡沫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充分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完全包覆在泡沫混凝土内,两种混凝土同时凝结硬化,融为一体。0044 图1至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为主导水暗柱、侧向导。

15、水暗柱、竖向导水暗柱和连接杆,主要制备材料中,所用碎石混凝土连通孔隙率15%25%,抗压强度1020MPa。亲水型泡沫混凝土填料为化学法泡沫混凝土,不掺加憎水材料,密度200kg/m3300kg/m3,碎石透水混凝土与泡沫混凝土依序连续浇注成型,湿养护28d后即可工程应用。按管网设计要求农田挖施沟,回填细砂垫层,铺设本实用新型导水暗柱,在搭接面上涂刷足量水泥浆或粘结剂,将每段导水暗柱完好搭接,连成网络,最后依次回填细砂和农田土,轻轻平摊。0045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通过泡沫混凝土填充碎石透水混凝土筒及孔隙,并通过水泥水化粘结,两者完合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泡沫混凝土将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完全填充,使碎石透水混凝土孔隙避免了被土壤颗粒淤塞的可能。且工艺简单,不需要外包过滤材料,也不需要预留连接杆插洞,适宜农村地区大量生产应用。利用泡沫混凝土多微孔虹吸原理吸滤与导流农田积水,不存在土壤颗粒淤塞暗排网络可能,施工后不需要维护。说 明 书CN 204023531 U1/4页6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531 U2/4页7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531 U3/4页8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531 U4/4页9图8图9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353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