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92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0928U(21)申请号 201420378186.X(22)申请日 2014.07.09E02D 29/02(2006.01)E02D 17/20(2006.01)(73)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72)发明人高彦斌 林木(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代理人叶敏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位于软土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的土体。
2、中,包括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水泥土直墙并排设置在待处理土体中,水泥土拱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并与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形成U形;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中均设有水泥搅拌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以水泥搅拌桩为主体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结构,成本较低,易于施工,且控制软土侧向位移效果显著。这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可以克服水泥搅拌桩抗弯能力差,即受压不受拉的先天不足,在实现有效控制侧向变形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0928 UCN 204000928 U1/1页21.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位于软土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的土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所述的水泥土直墙并排设置在待处理土体中,所述的水泥土拱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并与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形成U形;所述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中均设有水泥搅拌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拱墙与水泥土直墙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
4、土拱墙的深度为水泥土直墙深度的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中均设有4根水泥搅拌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拱墙的两端恰好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土直墙共设有3个,所述的水泥土拱墙设有两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0928 U1/2页3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控。
5、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背景技术0002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基础强度。在边坡和基坑工程中,常用水泥搅拌桩来进行软土加固。水泥搅拌桩在土体内部主要承受侧向土体压力,并容易引起侧向变形。0003 水泥搅拌桩在土体中破坏过程中受力比较复杂,存在一个由压力到剪力再到拉力的变化。根据材料特性,水泥搅拌桩能够承受压力,但对于拉力承受能力不强,水泥搅拌桩在土体中往往不是被压坏或者剪坏,而是拉坏,进而导致水泥搅拌桩的材料功能无法充分发挥。0004 因此,减小水泥搅拌桩在土。
6、体中受到拉力而被损坏,对于充分实现水泥搅拌桩防护软土侧向位移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的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7 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位于软土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的土体中,包括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所述的水泥土直墙并排设置在待处理土体中,所述的水泥土拱墙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并与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形成U形;所述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中均设有水泥搅拌桩。0008 所述的水泥土拱墙与水泥土直墙的。
7、厚度相同。0009 所述的水泥土拱墙的深度为水泥土直墙深度的1/21。0010 所述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中均设有4根水泥搅拌桩。0011 所述的水泥土拱墙的两端恰好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的侧面上。0012 所述的水泥土直墙共设有3个,所述的水泥土拱墙设有两个。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0014 (1)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泥土拱墙结构,将桩体因侧向变形引起的剪力或者拉力全部转化为压力,水泥土拱墙将压力传递给水泥土直墙。水泥土直墙厚且深,增大了抗弯刚度,避免水泥搅拌桩受拉,从而充分发挥水泥搅拌桩受压不受拉的材料特性,有效控制软土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的侧向变形,。
8、达到抗滑移的目的。0015 (2)滑坡推力呈现出明显的中部大两翼小的空间特征,水泥土拱墙结构可以将中部较大的滑坡推力有效地传递到两翼受力较小的水泥土直墙上,减小了中间的水泥土直墙说 明 书CN 204000928 U2/2页4首先破坏,然后相邻水泥土直墙渐次破坏的可能性。0016 (3)采用以水泥搅拌桩为主体的水泥土直墙与水泥土拱墙结构,成本较低,易于施工,且控制软土侧向位移效果显著。这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可以克服水泥搅拌桩抗弯能力差,即受压不受拉的先天不足,在实现有效控制侧向变形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
9、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20 实施例0021 一种用于控制软土侧向位移的水泥土墙结构,如图1、图2所示,位于软土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的土体中,包括水泥土直墙1与水泥土拱墙2,水泥土直墙1并排设置在待处理土体中,水泥土直墙1共设有3个,水泥土拱墙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1的侧面,并与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1形成U形,即水泥土拱墙2的两端恰好搭接在相邻的两个水泥土直墙1的侧面上。水泥土直墙1与水泥土拱墙2中均设有4根水泥搅拌桩3。其中水泥土拱墙2与水泥土直墙1的厚度相同。水泥土拱墙2的深度为水泥土直墙1深。
10、度的1/21。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土体4的位移方向。0022 该水泥土墙结构能够有效控制边坡、基坑或地面堆载引起的侧向变形,保护既有建(构)筑物因变形过大导致失稳或破坏。002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00928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092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