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领域。
背景技术
化学除草剂在消灭杂草的同时容易对人们所需要的作物也造成损伤。有些长残效期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对后茬作物产生危害及部分高效品种因选择性差而限制其在一些敏感作物田的使用。共所周知,除草剂与解毒剂共同使用可以减轻或消除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并可扩大现有除草剂品种的适应作物范围,延长除草剂品种的使用寿命。因此,开发新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并发明新的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已成为除草剂研究的一部分。例如,美国专利US 5,395,816、德国专利DE3,615,711、日本专利JP04,235,102、和欧洲专利EP304,409均报导了噁唑烷类化合物具有解毒活性。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本发明所公开的通式(I)化合物对除草剂具有解毒活性的报导。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1)解毒有效量的如通式(I)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
式中:R1选自-SO2R6或-COR7;
R2、R3、R4、R5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甲基、三氟甲基、苯基、苯氧基或苯氧基亚甲基;
R6选自苯基或者是可以被下列任选的一个至三个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卤素、-CN、羟基、(C1-C3)烷基、(C1-C3)烯基、(C1-C3)炔基、-COCH3、-COCH2CH3、-CH2COCH3、-CH2COCH2CH3、-COOCH3、-COOCH2CH3、-CH2COOCH3、-CH2COOCH2CH3、-OCOOCH3、-OCOOCH2CH3、-OCH2COOCH3、-OCH2COOCH2CH3,上述基团中的氢原子可以进一步被一个至三个相同或不同的卤原子所取代;
R7选自(C1-C5)烷基、苯基或苯氧基,这些基团也可以被下列任选的一个至三个基团所取代:卤素、-CN、(C1-C3)烷基、(C1-C3)烯基、(C1-C3)炔基、-COCH3、-COCH2CH3、-CH2COCH3、-CH2COCH2CH3、-COOCH3、-COOCH2CH3、-CH2COOCH3、-CH2COOCH2CH3、-OCOOCH3、-OCOOCH2CH3、-OCH2COOCH3、-OCH2COOCH2CH3,上述基团中的氢原子可以进一步被一个至三个相同或不同的卤原子所取代;
W、Y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O或S;
(2)除草有效量的除草剂,选自至少一种咪唑啉酮类、芳氧羧酸类、苯胺类、脲类、环己烯酮类、酰胺类、磺酰脲类、杂环类或苯甲酸类除草剂。
进一步优选,通式(I)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
R1选自-SO2R6或-COR7;
R2、R3、R4选自氢;
R5选自选自氢、卤素、甲基、三氟甲基、苯基、苯氧基或苯氧基亚甲基;
R6选自苯基或者是可以被下列任选的一个至三个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卤素、-CN、甲基、三氟甲基、乙烯基、-COCH3、-COCHCl2、-OCOOCH2CH3、-OCH2COOCH3或-COOCH2CH3;
R7选自(C1-C5)烷基或卤代(C1-C5)烷基,以及苯基或者是可以被下列任选地一个至三个基团所取代的苯基:卤素、-CN、甲基、三氟甲基、乙烯基、-COCH3、-COCHCl2、-OCOOCH2CH3、-OCH2COOCH3或-COOCH2CH3;
W、Y分别选自O。
更进一步优选,通式(I)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选自:
(1)3-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2)3-(4-甲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3)3-(4-氯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4)3-(4-氟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5)3-(4-三氟甲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6)3-(4-氯苯磺酰基)-5-甲基-噁唑烷-2-酮
(7)3-(4-甲基苯磺酰基)-5-苯基-噁唑烷-2-酮
(8)3-(4-甲基苯磺酰基)-5-苯基氧基-噁唑烷-2-酮
(9)3-(4-甲基苯磺酰基)-5-苯基氧基亚甲基-噁唑烷-2-酮
(10)3-(4-乙烯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11)3-(4-乙酰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12)3-(4-二氯乙酰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13)3-(4-乙氧基羰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14)3-(4-乙氧基羰基甲基氧基苯磺酰基)-噁唑烷-2-酮
(15)3-二氯乙酰基-噁唑烷-2-酮
(16)3-(一氯乙酰基)-噁唑烷-2-酮
(17)3-苯甲酰基-噁唑烷-2-酮
(18)3-苯甲酰基-5-甲基-噁唑烷-2-酮
(19)3-(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噁唑烷-2-酮
(20)3-(4-氟苯甲酰基)-噁唑烷-2-酮或
(21)3-(4-氯苯甲酰基)-噁唑烷-2-酮。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除草活性物质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除草剂。例如可以选自:
咪唑乙烟酸:(RS)-5-乙基-2-(4-异丙基-4-甲基-5-氧代-2-咪唑啉-2-基)烟酸;
灭草喹:(RS)-2-(4-异丙基-4-甲基-5-氧代-2-咪唑啉-2-基)喹啉-3-羧酸;
二氯喹啉酸:3,7-二氯喹啉-8-羧酸;
麦草畏: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胺苯黄隆:2-[(4-乙氧基-6-甲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
苯磺隆: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
苄嘧黄隆: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
精噁唑禾草灵:(R)-2-[4-(6-氯-1,3苯并恶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乙酯;
异丙甲草胺:2’-乙基-6’-甲基-N-(1-甲基-2-甲氧乙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
乙草胺: 2’-乙基-6’-甲基-N-乙氧甲基-2-氯代乙酰替苯胺;
稀禾定: 2-[1-(乙氧基亚氨基)丁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
草除灵乙酯:4-氯-2,3-二氢-2-氧代-1,3-苯并噻唑-3-基乙酸乙酯。
但是,适宜的除草剂并非仅限于以上举例。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除草剂与解毒化合物重量比为50∶1到1∶10;较适宜的为20∶1到1∶10。组合物中除草有效量的含义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通式(I)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式中:Z为氢、卤素(F、Cl、Br),羟基。
反应在溶剂中,常压、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碱催化反应0.5-72小时,制得目的产物。常用的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等。碱可以选自有机碱(例如三乙胺、吡啶等)或无机碱(例如碳酸钾、氢氧化钠等)。
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中还含有至少一种液体或固体载体及助剂,以便于加工复配制备各种农业生产上所需要的制剂。根据需要,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可制成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性颗粒剂、液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或悬浮乳剂等剂型。以上制剂的配制方法是本领域人员所公知的,对除草剂解毒化合物的加入顺序没有特殊要求。
制剂中所用的固体载体有硅藻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膨润土、高岭土等;所用的液态稀释剂有水、甲醇、乙醇、异丙醇、甲苯、二甲苯、松节油、液体石腊、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溶剂;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醚、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
本发明还包括该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对作物及其生长场所进行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或茎叶处理。
应用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可以减轻因使用除草剂而导致对作物、特别是对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以及油菜的损伤。例如,生测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能明显减轻低浓度的咪唑乙烟酸对玉米芽的抑制作用,且解毒效应随着解毒化合物剂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咪唑乙烟酸的制剂中加入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咪唑乙烟酸对大豆苗期的药害;在麦草畏+二氯喹啉酸的混剂中加入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小麦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除草剂解毒化合物本身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精恶唑禾草灵的制剂中加入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可减轻精恶唑禾草灵对水稻的药害;草除灵乙酯的制剂中加入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可减轻该制剂对油菜的药害;同时应用本发明的除草剂-解毒剂组合物可以提高除草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列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实际操作时根据具体情况所进行的调整与补充应理解为本发明的一部分。
通式(I)化合物制备例
实例1 化合物(1)的制备
1升三口瓶中加入苯磺酰氯60克及噁唑烷-2-酮36克,再加入等摩尔的三乙胺及二氯甲烷500毫升,室温下搅拌反应18小时至反应完毕(HPLC跟踪)。之后,蒸出溶剂、室温下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47.1克,收率47.7%。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晶体,熔点147-148℃。
实例2 化合物(2)的制备
150毫升三口瓶中加入噁唑烷-2-酮4.6克及对甲基苯磺酰氯10.7克,再加入10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50毫升,5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完毕后过滤除盐,脱溶剂得粘稠液体。加水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产品6.5克,收率51.2%。用甲醇重结晶得淡黄色晶体,熔点186-187℃。
实例3 化合物(3)的制备
150毫升三口瓶中加入噁唑烷-2-酮4.6克及对氯苯磺酰氯11.9克,再加入8.5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50毫升,50℃下搅拌反应20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7.6克,收率55.2%。用丙酮和水重结晶得淡黄色晶体,熔点152-154℃。
实例4 化合物(4)的制备
将13.7克4-氟苯磺酰氯及噁唑烷-2-酮5.5克加入到150毫升三口瓶中,再加入9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60毫升,50℃下搅拌反应17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7.8克,收率50.4%。用丙酮和水重结晶得淡黄色晶体,熔点163-165℃。
实例5 化合物(5)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噁唑烷-2-酮4.6克及对三氟甲基苯磺酰氯13.5克,再加入10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50毫升,6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10.8克,收率61.8%。熔点174-176℃。
实例6 化合物(6)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5-甲基-噁唑烷-2-酮5.3克及对氯苯磺酰氯11.9克,再加入8.5毫升吡啶及苯50毫升,50℃下搅拌反应30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10.1克,收率69.4%。重结晶得晶体,熔点98-100℃。
实例7 化合物(7)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5-苯基-噁唑烷-2-酮8.6克及对甲基苯磺酰氯10.7克,再加入8.5毫升吡啶及甲苯50毫升,75℃下搅拌反应32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10.3克,收率为61.9%。重结晶得晶体,熔点118-122℃。
实例8化合物(9)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5-苯基氧基亚甲基-噁唑烷-2-酮10.2克及对甲基苯磺酰氯10.7克,再加入8.5毫升吡啶及甲苯50毫升,70℃下搅拌反应48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10.7克,收率58.9%。重结晶得晶体,熔点153-155℃。
实例9 化合物(15)的制备
向1升三口瓶中加入噁唑烷-2-酮36克,再加入等摩尔的碳酸钾及甲苯500毫升,控制反应温度在20℃到25℃间,连续搅拌下在1-2小时内滴加二氯乙酰氯61克,继续搅拌反应3小时至反应完毕(HPLC跟踪)。之后,加水除盐,甲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脱溶剂,得产品35克,收率43.0%。沸点:112-114℃。
实例10 化合物(17)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噁唑烷-2-酮4.6克及苯甲酰氯7.9克,再加入8.5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50毫升,60℃下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6.1克,收率为61.1%,重结晶得晶体,熔点173-174℃。
实例11 化合物(18)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5-甲基-噁唑烷-2-酮5.3克及苯甲酰氯7.9克,再加入8.5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50毫升做溶剂,42℃下搅拌反应17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8.2克,收率76.7%,重结晶得晶体,熔点111-112℃。
实例12 化合物(21)的制备
向150毫升三口瓶内加入噁唑烷-2-酮4.6克对氯苯甲酰氯9.9克,再加入8.5毫升三乙胺及1,2-二氯乙烷50毫升做溶剂,65℃下搅拌反应17小时,反应完毕,后处理过程同实例2,得产品8.2克,收率68.7%,重结晶得晶体,熔点171-172℃。
配方例(各组分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实例13
10%咪唑乙烟酸水剂
咪唑乙烟酸 10%
化合物(1) 3%
三乙醇胺 11%
尿素 8%
NP10 15%
JFC 2%
乙二醇 5%
水 补至100%
实例14
70%咪唑乙烟酸可湿性粉剂
咪唑乙烟酸 70%
木质素磺酸钠 3%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硫酸亚铁 5%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4-1
70%咪唑乙烟酸可湿性粉剂
咪唑乙烟酸 70%
化合物(1) 5%
木质素磺酸钠 3%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硫酸亚铁 5%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4-2
70%咪唑乙烟酸可湿性粉剂
咪唑乙烟酸 70%
化合物(2) 5%
木质素磺酸钠 3%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硫酸亚铁 5%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4-3
70%咪唑乙烟酸可湿性粉剂
咪唑乙烟酸 70%
化合物(3) 5%
木质素磺酸钠 3%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硫酸亚铁 5%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4-4
70%咪唑乙烟酸可湿性粉剂
咪唑乙烟酸 70%
化合物(4) 5%
木质素磺酸钠 3%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硫酸亚铁 5%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5
15%二氯喹啉酸钠盐+麦草畏液剂
二氯喹啉酸钠盐 10%
麦草畏 5%
0203B 4%
NP10 4%
JFC 2%
三乙醇胺 12%
N,N二甲基甲酰胺 12%
甲醇 4%
水 补至100%
实例15-1
15%二氯喹啉酸钠盐+麦草畏液剂
二氯喹啉酸钠盐 10%
麦草畏 5%
化合物(1) 3%
0203B 4%
NP10 4%
JFC 2%
三乙醇胺 12%
N,N二甲基甲酰胺 12%
甲醇 4%
水 补至100%
实例15-2
15%二氯喹啉酸钠盐+麦草畏液剂
二氯喹啉酸钠盐 10%
麦草畏 5%
化合物(15) 3%
0203B 4%
NP10 4%
JFC 2%
三乙醇胺 12%
N,N二甲基甲酰胺 12%
甲醇 4%
水 补至100%
实例16
20%苄嘧磺隆+精恶唑禾草灵可湿性粉剂
苄嘧磺隆 10%
精恶唑禾草灵 10%
木质素磺酸钠 8%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6-1
20%苄嘧磺隆+精恶唑禾草灵可湿性粉剂
苄嘧磺隆 10%
精恶唑禾草灵 10%
化合物(1) 5%
木质素磺酸钠 8%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6-2
10%化合物(1)可湿性粉剂
化合物(1) 10%
木质素磺酸钠 8%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7
25%苄嘧磺隆+异丙甲草胺可湿性粉剂
苄嘧磺隆 5%
异丙甲草胺 20%
木质素磺酸钠 5%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7-1
25%苄嘧磺隆+异丙甲草胺可湿性粉剂
苄嘧磺隆 5%
异丙甲草胺 20%
化合物(1) 5%
木质素磺酸钠 5%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
白炭黑 2%
膨润土 补至100%
实例18
50%草除灵乙酯悬浮剂
草除灵乙酯 50%
木质素磺酸钠 4%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1%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
白炭黑 1%
水 补至100%
实例18-1
50%草除灵乙酯悬浮剂
草除灵乙酯 50%
化合物(6) 2.5%
木质素磺酸钠 4%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1%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
白炭黑 1%
水 补至100%
实例18-2
50%草除灵乙酯悬浮剂
草除灵乙酯 50%
化合物(12) 2.5%
木质素磺酸钠 4%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1%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
白炭黑 1%
水 补至100%
实例19
20%稀禾定乳油
稀禾定 20%
0203B 4%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
二甲苯 补至100%
实例19-1
20%稀禾定乳油
稀禾定 20%
化合物(5) 2%
0203B 4%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
二甲苯 补至100%
实例19-2
20%稀禾定乳油
稀禾定 20%
化合物(21) 2%
0203B 4%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
二甲苯 补至100%
生测实例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生测技术对除草剂解毒剂在几种主要作物上的解毒作用进行了测定。供试植物为;小麦(Triticum aestium L.)、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油菜(Brassicac campestris L.)、水稻(Orzea sativa L.)、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Medic.)、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
试验方法为:
皿内法:将玉米种子浸泡12小时后用纱布滤出,放置于28℃恒温箱中催芽。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底部放置2张直径为9cm的滤纸,再加入20ml水后挑选出芽一致的玉米种子均匀放入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放置8粒种子,加入配制好的药液20ml,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处理后盖上皿盖放置于28℃恒温箱中进行培养,4天后调查每个培养皿内玉米的芽长及根长,评价除草剂解毒化合物的解毒效应。
盆栽法;在直径为8cm的一次性纸杯中分别播种定量的小麦、玉米、苘麻、稗草种子,覆土后,置于温室中培养,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出苗前用履带式作物喷雾机进行土壤喷雾处理或出苗后(稗草、小麦、玉米3叶期,苘麻2真叶期)用履带式作物喷雾机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处理后定期观察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评价除草效果及解毒效果。
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除草剂的解毒效应计算式:
其中:WO为除草剂对植物的抑制百分率,
W为加入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后除草剂对植物的抑制百分率。
实例20
化合物(1)对咪唑乙烟酸在玉米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皿内法,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化合物(1)对咪唑乙烟酸在玉米上的解毒作用(培养皿法) 药剂 剂量(ppm)芽长抑制率 (%)解毒效应(%) 化合物(1) 0.375 0 - 0.75 0 - 1.5 0 - 3.0 0 - 咪唑乙烟酸 0.375 30.9 -咪唑乙烟酸+化合物 (1) 0.375+0.375 25.6 17.2 0.375+0.75 14.1 54.4 0.375+1.5 10.4 66.3 0.375+3.0 0 100
注:解毒效应为负数时以0计算。
实例21
化合物(1)对咪唑乙烟酸在玉米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为例加以说明。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化合物(1)对咪唑乙烟酸在玉米上的解毒作用(盆栽法) 药剂 剂量 (a.i.g/亩)目测对玉米抑 制率(%) 解毒效应(%)目测对苋菜的 防效(%) 咪唑乙烟酸 5 30 - 70 10 50 - 85 咪唑乙烟酸 +化合物(1) 5+5 35 0 75 5+10 30 0 40 5+20 20 33.3 75 5+30 15 50.0 75 5+40 5 83.3 70 10+5 50 0 85 10+10 40 20.0 80 10+20 35 30.0 90 10+30 30 40.0 90 10+40 30 40.0 90
实例22
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麦草畏+二氯喹啉酸在小麦、玉米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为例加以说明。试验结果见表3:
表3.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麦草畏+二氯喹啉酸在小麦、玉米上的解毒作用(盆栽法) 药剂 剂量(克/亩) 鲜重防效(%) 对玉米的安全性 对小麦的安全性 稗草 苘麻 鲜重抑制 率(%) 解毒效 应 (%) 鲜重抑制 率(%)解毒效应 (%)实例15 50 60.81 16.51 0 - 13.92 - 100 68.07 14.82 16.26 - 18.83 - 150 78.50 33.96 13.01 - 37.26 - 200 78.12 52.72 29.27 - 34.29 -实例15-1 50 61.54 19.89 28.46 0 0 100 100 62.34 39.77 13.82 15.01 0 100 150 76.84 62.48 8.94 31.28 16.89 54.94 200 94.27 37.15 0 100 27.84 18.81实例15-2 50 53.82 45.40 28.64 0 11.98 13.94 100 66.79 29.83 0 100 23.34 0 150 95.42 35.08 0 100 41.86 0 200 94.78 58.53 0 100 60.39 0CK - 7.86 5.33 14.81 - 9.77 -
注:表中鲜重抑制率及解毒效应为负数时均以0计算,下同。
实例23
化合物(1)对苄嘧磺隆+精恶唑禾草灵在水稻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为例加以说明。试验结果见表4:
表4.化合物(1)对苄嘧磺隆+精恶唑禾草灵的解毒作用(模拟插秧水稻田) 药剂 处理剂量 (克/亩) 对水稻的安全性 稗草的鲜 重防效(%) 目测 (%) 平均鲜重 (g/株) 鲜重抑 制率(%) 解毒效应 (%)实例16 20 0.33 10.81 - 3.03 20 40 0.35 5.40 - 19.08 40 60 0.36 2.70 - 56.64 50 80 0.34 8.10 - 74.42 70实例16-1 20 0.36 2.70 75 7.93 20 40 0.41 0.00 100 65.67 70 60 0.42 0.00 100 92.34 95 80 0.44 0.00 100 73.65 70实例16-2 10 0.37 - - 0 - 20 0.40 - - 0 - 30 0.37 - - 0 - 40 0.39 - - 0 -CK - 0.37 - - - -
实例24
化合物(1)对苄嘧磺隆+异丙甲草胺在水稻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为例加以说明。试验结果见表5:
表5.化合物(1)对苄嘧磺隆+异丙甲草胺的解毒作用(模拟插秧水稻田) 药剂 处理剂量 (克/亩) 对水稻的安全性 稗草的鲜重 防效(%) 目测 (%) 平均鲜重 (g/株) 鲜重抑制 率(%) 解毒效应 (%)实例17 15 1.79 10.84 - 64.63 60 30 0.95 59.05 - 78.32 80 45 0.91 60.77 - 82.88 80实例17-1 15 1.07 29.31 0 56.65 60 30 1.36 53.87 8.7 90.87 90 45 1.05 41.37 31.92 91.25 90CK - 0.37 - - - -
实例25
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咪唑乙烟酸在大豆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为例加以说明。试验结果见表6:
表6.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咪唑乙烟酸在大豆上的解毒效应 药剂 处理剂量 (克/亩) 对大豆的安全性 鲜重抑制率(%) 解毒效应 (%) 实例14 5 10 15 20 17.37 22.46 27.37 41.58 - - - - 实例14-1 5 10 15 20 14.03 20.35 23.16 29.12 19.23 9.39 15.38 29.97 实例14-2 5 10 15 20 23.68 36.84 37.02 29.82 0.0 0.0 0.0 29.97 实例14-3 5 10 15 20 16.67 23.51 26.49 18.77 4 0 3.6 54.86 实例14-4 5 10 15 20 18.60 31.23 19.82 32.28 0 0 27.59 22.37
实例26
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草除灵乙酯在油菜上的解毒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法为例加以说明。试验结果见表7:
表7.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草除灵乙酯在油菜上的解毒效应 药剂 处理剂量 (克/亩) 对油菜的安全性 鲜重抑制率(%) 解毒效应(%) 实例18 20 30 40 50 17.92 23.45 28.68 37.53 _ _ _ - 实例18-1 20 30 40 50 13.71 18.65 20.11 31.07 23.49 20.29 29.88 17.21 实例18-2 20 30 40 50 12.16 19.75 18.47 24.51 32.14 15.77 35.60 34.70
实例27
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稀禾定在玉米上的解毒作用见表8:
表8.除草剂解毒化合物对稀禾定在玉米上的解毒作用药剂 剂量 (克/亩) 稗草 对玉米的安全性 鲜重 (克/盆) 防效 (%) 鲜重 (克/株) 鲜重减少 (%) 解毒效应 (%)实例19 25 50 75 100 2.32 1.10 0.77 0 34.09 68.75 78.13 100 1.23 1.07 1.01 0.74 12.76 24.11 28.37 47.52 - - - -实例19-1 25 50 75 100 1.97 0.94 0.83 0 44.03 73.30 76.42 100 1.24 1.12 1.17 1.05 12.06 20.57 17.02 25.53 5.49 14.68 40.00 46.28实例19-2 25 50 75 100 1.95 1.65 0.57 0.39 44.60 53.13 84.94 88.92 1.31 1.16 1.08 0.97 7.09 17.73 23.40 31.20 44.44 26.46 17.52 34.34CK - 3.52 - 1.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