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53840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7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8985.5

申请日:

2015.01.14

公开号:

CN104616934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H 50/64申请公布日:201505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50/64申请日:20150114|||公开

IPC分类号:

H01H50/64

主分类号:

H01H50/64

申请人:

宁波世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俊淇; 王承东; 吴胜春; 雷慧敏; 王立文; 赖柏谚; 王诗茹

地址:

315800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港三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代理人:

宋缨; 孙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所述的线圈上安装有衔铁,所述的衔铁一端沿着靠近推动片的线圈侧面向下弯折,所述的衔铁上端面安装有卡簧,所述的线圈与衔铁的竖直部分之间安装有轭铁,所述的推动片与线圈相对一侧上安装有上静簧,所述的上静簧一侧上安装有竖直安装有与其对应的下静簧,该下静簧下端穿过底座,所述的上静簧与下静簧之间安装有下端插入底座的动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组装工序与工时,可实现自动化组装,减少推动片的摩擦与磨损,使线圈消耗的功率明显降低,同时兼并常开、常闭两组输出,绝缘耐压提升,输出承受负载更大,实现小体积大功能,并对节能减碳做到有效控制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包括底座(1)、线圈(2)和推动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端面并排竖直安装有线圈(2)和推动片(5),所述的线圈(2)的上端面安装有衔铁(3),所述的衔铁(3)一端沿着靠近推动片(5)的线圈(2)侧面向下弯折,所述的衔铁(3)上端面安装有卡簧(4),所述的线圈(2)与衔铁(3)的竖直部分之间安装有轭铁(14),所述的推动片(5)上远离线圈(2)的一侧竖直安装有上静簧(6),所述的上静簧(6)一侧竖直安装有与其对应的下静簧(8),该下静簧(8)下端穿过底座(1),所述的上静簧(6)与下静簧(8)之间安装有下端插入底座(1)的动簧(7),所述的底座(1)下端面上竖直安装有两个插脚(13),其中一个靠近推动片(5)的插脚(13)与动簧(7)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静簧(6)与下静簧(8)上端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上静触点(9)和下静触点(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7)上端上安装有动触点(10)。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安装线圈(2)处布置有线沟(103),所述的底座(1)通过支柱(15)与线圈(2)相连,支柱(15)侧面上竖直布置有加强筋(102),所述的支柱(15)端面上绕圆心布置有若干个凸包(10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片(5)下端并排布置有弧形钩脚(504),所述的推动片(5)中部靠近衔铁(3)侧面横向安装有与衔铁(3)相靠的推动块(505),所述的推动块(505)靠近衔铁(3)的一端上布置有斜角插入部(501),所述的推动片(5)上端布置有与动簧(7)上端相对应的R面接触片(502),所述的R面接触片(502)两端通过加强斜筋(503)与推动片(5)侧面相连。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簧(7)上部布置有与推动片(5)上部相对应的相靠部(701),所述的推动片(5)下端为插入部(702),所述的插入部(702)横向弯折埋入在底座(1)与一个插脚(13)相连,。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包裹底座(1)的外壳(12),所述的外壳(12)呈矩形壳体,壳体内部顶面上并排布置有与外壳(12)长边平行的限位筋(121),所述的外壳(12)内、靠近推动片(5)处竖直布置有下部布置有矩形漏空的隔离挡板(122),所述的外壳(12)的 角落处布置有一个透气孔(123)。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15)和底座(1)一体成形。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铁(14)靠近衔铁(3)弯折部的一端布置有朝线圈(2)倾斜且角度在3~7°之间的斜面Ⅰ(141)。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3)呈弯折状,其靠近推动片(5)的一端为厚度较小端(301),同时厚度较小端(301)的上下和左右侧面均为朝其中部倾斜的斜面Ⅱ(303),所述的衔铁(3)的弯折部布置有半径在0.1mm以下的清角(302)。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零件,通常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的作用。继电器一般包括骨架、基座、推动片、动簧脚、动簧片,静簧等组成,其中骨架,动簧片,动簧脚、静簧,推动片等均安装在基座上。现有技术的继电器中存在以下缺点:触点和线圈间的耐压通常较低,零件较多,组装困难,线圈需要用较大的功率才能使继电器动作,灵敏性低下,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组装工序与工时,可实现自动化组装,减少推动片的摩擦与磨损,使线圈消耗的功率明显降低,同时兼并常开、常闭两组输出,绝缘耐压提升,输出承受负载更大,实现小体积大功能,并对节能减碳做到有效控制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包括底座、线圈和推动片,所述的底座上端面并排竖直安装有线圈和推动片,所述的线圈的上端面安装有衔铁,所述的衔铁一端沿着靠近推动片的线圈侧面向下弯折,所述的衔铁上端面安装有卡簧,所述的线圈与衔铁的竖直部分之间安装有轭铁,所述的推动片上远离线圈的一侧竖直安装有上静簧,所述的上静簧一侧竖直安装有与其对应的下静簧,该下静簧下端穿过底座,所述的上静簧与下静簧之间安装有下端插入底座的动簧,所述的底座下端面上竖直安装有两个插脚,其中一个靠近推动片的插脚与动簧相连,通过安装线圈使得在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力,之后通过安装衔铁来带动推动片,同时推动片会带动动簧,使得动簧能够与下静簧或下静簧接触,使得继电器开始工作,通过安装插脚来控制线圈是否通电。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上静簧与下静簧上端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上静触点和下静触点,通过安装上静触点和下静触点使得同时兼并常开、常闭两组输出。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动簧上端上安装有动触点,通过安装动触点,使得动簧能够与静簧片接触。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底座线圈处布置有线沟,所述的底座通过支柱与线圈相连,支柱侧面上竖直布置有加强筋,所述的支柱端面上绕圆心布置有若干个凸包,通过布置线沟使得线圈的初线端与末线端隔开,通过布置加强筋使得底座安装线圈处强度加强,通过布置凸包用来保持铁芯面高度一致。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推动片下端并排布置有弧形钩脚,所述的推动片中部靠近衔铁侧面横向安装有与衔铁相靠的推动块,所述的推动块靠近衔铁的一端上布置有斜角插入部,所述的推动片上端布置有与动簧上端相对应的R面接触片,所述的R面接触片两端通过加强斜筋与推动片侧面相连,通过布置R面接触片,便于动簧片通电时的散热。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动簧上部布置有与推动片上部相对应的相靠部,便于推动片的组装,所述的推动片下端为插入部,所述的插入部横向弯折埋入在底座与一个插脚相连,所述的动簧片为模具冲压一体成型。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包裹底座的外壳,所述的外壳呈矩形壳体,壳体内部顶面上并排布置有与外壳长边平行的限位筋,所述的外壳内、靠近推动片处竖直布置有下部布置有矩形漏空的隔离挡板,通过布置限位筋,使得壳体能够限定卡簧的位置,通过布置隔离挡板不单单能够防止壳体因为继电器的温度而发生变形,还使继电器便于组装,且将继电器的电磁输入回路与电流输出回路完全隔开,提高了继电器触点与线圈间的耐压值。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柱和底座一体成形,通过将支柱和底座一体成形,大大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轭铁靠近衔铁弯折部的一端布置有朝线圈倾斜且角度在3~7°之间的斜面,这样布置使得衔铁转动时更加灵活。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衔铁靠近推动片的一端比其他部位厚度要薄,同时布置有朝线圈倾斜的斜面,衔铁的另一端两侧布置有斜面,所述的衔铁的弯折部布置有半径在0.1mm以下的清角,通过在衔铁靠近推动片的一端布置朝线圈倾斜的斜面和两侧布置倾斜的斜面使得线圈产生的磁束更加集中在轭铁侧,通过在衔铁弯折部布置半径在0.1mm以下的清角和轭铁端部3~7°的斜面配合使得衔铁转动更加灵活。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通过安装线圈使得在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力,之后通 过安装衔铁来带动推动片,同时推动片会带动动簧,使得动簧能够与下静簧或下静簧接触,使得继电器开始工作,通过安装插脚来控制线圈是否通电。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组装工序与工时,可实现自动化组装,减少推动片的摩擦与磨损,使线圈消耗的功率明显降低,同时兼并常开、常闭两组输出,绝缘耐压提升,输出承受负载更大,实现小体积大功能,并对节能减碳做到有效控制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底座的结构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推动片的结构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动簧的结构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外壳内部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轭铁的结构视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衔铁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如图1—7所示,包括底座1、线圈2和推动片5,所述的底座1上端面并排竖直安装有线圈2和推动片5,所述的线圈2的上端面安装有衔铁3,所述的衔铁3一端沿着靠近推动片5的线圈2侧面向下弯折,所述的衔铁3上端面安装有卡簧4,所述的线圈2与衔铁3的竖直部分之间安装有轭铁14,所述的推动片5上远离线圈2的一侧竖直安装有上静簧6,所述的上静簧6一侧竖直安装有与其对应的下静簧8,该下静簧8下端穿过底座1,所述的上静簧6与下静簧8之间安装有下端插入底座1的动簧7,所述的底座1下端面上竖直安装有两个插脚13,其中一个靠近推动片5的插脚13与动簧7相连。
所述的上静簧6与下静簧8上端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安装有上静触点9和下静触点11。
所述的动簧7上端上安装有动触点10。
所述的底座1安装线圈2处布置有线沟103,所述的底座1通过支柱15与线圈2相连, 支柱15侧面上竖直布置有加强筋102,所述的支柱15端面上绕圆心布置有若干个凸包101。
所述的推动片5下端并排布置有弧形钩脚504,所述的推动片5中部靠近衔铁3侧面横向安装有与衔铁3相靠的推动块505,所述的推动块505靠近衔铁3的一端上布置有斜角插入部501,所述的推动片5上端布置有与动簧7上端相对应的R面接触片502,所述的R面接触片502两端通过加强斜筋503与推动片5侧面相连。
所述的动簧7上部布置有与推动片5上部相对应的相靠部701,所述的推动片5下端为插入部702,所述的插入部702横向弯折埋入在底座1与一个插脚13相连,所述的动簧片为模具冲压一体成型
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包裹底座1的外壳12,所述的外壳12呈矩形壳体,壳体内部顶面上并排布置有与外壳12长边平行的限位筋121,所述的外壳12内、靠近推动片5处竖直布置有下部布置有矩形漏空的隔离挡板122,所述的外壳12的角落处布置有一个透气孔123。
所述的支柱15和底座1一体成形。
所述的轭铁14靠近衔铁3弯折部的一端布置有朝线圈2倾斜且角度在3~7°之间的斜面Ⅰ141。
所述的衔铁3呈弯折状,其靠近推动片5的一端为厚度较小端301,同时厚度较小端301的上下和左右侧面均为朝其中部倾斜的斜面Ⅱ303,所述的衔铁3的弯折部布置有半径在0.1mm以下的清角302。
实施例1
先将线圈2安装在底座1的支柱15上,同时将线圈2的两根线从线沟103处于安装在底座1上的插脚13相连,接着将轭铁14安装在线圈2侧面,之后将衔铁3安装在线圈2端面上,同时衔铁3的弯折面覆盖轭铁14,然后将推动片5安装在底座1中部,同时衔铁3的弯折部与推动片5相靠,将卡簧4安装在衔铁3的上端面上,同时在推动片5不与轭铁14相靠的一侧上并排布置的上静簧6、动簧7和下静簧8,其中推动片5与动簧7的上端相靠。
实施例2
当开始工作的时候,先通过插脚13使线圈2形成回路产生磁场,磁场使得衔铁3产生磁力,磁力会带动推动片5左右移动,使得推动片5带动动簧7与上静簧6或者下静簧8接触,使得继电器开始工作。

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敏小型继电器,所述的线圈上安装有衔铁,所述的衔铁一端沿着靠近推动片的线圈侧面向下弯折,所述的衔铁上端面安装有卡簧,所述的线圈与衔铁的竖直部分之间安装有轭铁,所述的推动片与线圈相对一侧上安装有上静簧,所述的上静簧一侧上安装有竖直安装有与其对应的下静簧,该下静簧下端穿过底座,所述的上静簧与下静簧之间安装有下端插入底座的动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组装工序与工时,可实现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