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082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0822U(21)申请号 201420265298.4(22)申请日 2014.05.22E01C 1/04(2006.01)(73)专利权人林子深地址中国香港大埔富善邨善鄰楼1210室(72)发明人林子深(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代理人王志强(54) 实用新型名称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包括一条双向行驶的行驶干道,一条与上述行驶干道相交的相交干道,所述行驶干道上方或下方设置有辅助行驶道,所述行驶。
2、干道的每个行驶方向上都设置有辅助行驶道,且所述每个行驶方向的辅助行驶道之间具有适当间隔。通过这种方式,使三叉路口的交通能够顺畅,不会发生交通拥堵的现象。(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0822 UCN 203890822 U1/1页21.一种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包括一条双向行驶的行驶干道,一条与上述行驶干道相交的相交干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干道上方或下方设置有辅助行驶道,所述行驶干道的每个行驶方向上都设置有辅助行驶道,且所述每个行驶方向的。
3、辅助行驶道之间具有适当间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其至少一个行驶方向的辅助行驶道下方或上部设置有掉头车道,所述掉头车道延伸出来,分别与相交干道的两个行驶方向上的车道相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干道,在每个行驶方向上,其最外侧设置为右转道,右转道内侧设置有衔接道,所述衔接道与掉头车道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干道,其外侧设置有左转道,所述左转道从辅助行驶道的上方或下方延伸,并与衔接道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行驶道,其中行驶干道的。
4、两个行驶方向上分别设置两条,且至少一条的长度超过另外一条,长度长的一条辅助行驶道其下方设置掉头车道。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车道的最外侧道与长度短的辅助行驶道最内侧车道进行衔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行使道为拱形通道或地下通道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其行使干道两侧横跨有人行天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0822 U1/3页3持续互通 T 字型立交桥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准确地说是利用空间搭建能够持续互通的T字型立交桥。背景。
5、技术0002 公路交通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方法,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车辆拥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公路交汇点是造成车辆运行阻塞的突出问题所在。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通过设立红绿灯,使车辆有序地行进;二是在道路交汇点建立立交桥来解决,使车辆能够快速地行使。0003 对于立交桥的设置,一是建设多层立交,这种方式虽能解决道路交汇点各个方向的交通车辆阻塞问题,但存在有站置空间大、造价高、工期长的不足,特别对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道路交汇点车辆阻塞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二是设置单层立交用于解决道路交汇点车辆阻塞,这种方式往往要配合交通信号灯来疏导不同方向的车辆。
6、,不能保持车辆运行的连续性,在交通繁忙期仍然不能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0004 申请人于2005年申请了200510096837.1号,名称为“双层空间全方位全互通十字路及其预制构件”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双层空间全方位全互通十字路及其建造方法和预制构件。该专利申请设计了一种全方位全互通十字路,其包括两条相交的公路,其中一条公路上至少设置有一条横跨另一条公路上方的拱形通道或横穿另一条公路下方的地下通道,拱形通道或地下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与设置通道的公路的路面相接,通道分支出一条旁道,旁道另一端与未设置通道的公路的路面相接。本专利申请可以实现在公路交汇处左转、直行、右转、掉头互不干涉的连续通行,而且具有占。
7、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方法简单的优点。0005 然而上述专利申请并没有解决三岔路口的交通问题。专利申请201020102493.7公开了一种丁字路口地下全互通机非立交桥,该立交桥是在原丁字路口横向道路外侧车道,在丁字中竖线左,设置横向左转下行匝道,在从地下横穿原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内侧车道后右转入丁字路口纵向道路;另在横向道路内侧车道,过丁字路口后,设置纵向道路左转下行匝道,从地下横穿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沿其另侧回转向前向上,汇入横向道路。在丁字路口横向内侧,设置横向地下非机动车人行道,另在其中部,设置一垂直于它的纵向非机动车人行道,与之成T字连通,横向。
8、穿过横向道路至对侧出口,再分别向左、右逐渐上行与原横向外侧非机动车人行道汇合。该立交桥虽然通过上下设置解决了人车分流的交通问题,然而对于道理的行驶设置并不合理,往往会造成由于车辆变道带来的交通拥堵。发明内容0006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该立交桥在不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直行、左转、右转、调头互不干涉的连贯性通行。说 明 书CN 203890822 U2/3页4000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该立交桥能够有效地将各个行使方向进行区分,便于车辆快速、连贯性行使,且车辆能够在该立交桥上任意选择行使方向。000。
9、8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地是提供一种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该立交桥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可将人车分离,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地,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如下方式实现的。0010 一种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包括一条双向行驶的行驶干道,一条与上述行驶干道相交的相交干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干道上方或下方设置有辅助行驶道,所述行驶干道的每个行驶方向上都设置有辅助行驶道,且所述每个行驶方向的辅助行驶道之间具有适当间隔。通过这种方式,使三叉路口的交通能够顺畅,不会发生交通拥堵的现象。0011 所述立交桥,其至少一个行驶方向的辅助行驶道下方或上部设置有掉头车道,所述掉头车道延伸出来,分别与相交。
10、干道的两个行驶方向上的车道相接。掉头车道解决了现有车辆掉头的问题,使交通得以畅顺。0012 所述相交干道,在每个行驶方向上,其最外侧设置为右转道,右转道内侧设置有衔接道,所述衔接道与掉头车道连接。0013 所述行驶干道,其外侧设置有左转道,所述左转道从辅助行驶道的上方或下方延伸,并与衔接道连接。0014 所述辅助行驶道,其中行驶干道的两个行驶方向上分别设置两条,且至少一条的长度超过另外一条,长度长的一条辅助行驶道其下方设置掉头车道,以使掉头车道与其它车道得以交错设置,互不影响。0015 所述掉头车道的最外侧道与长度短的辅助行驶道最内侧车道进行衔接,以使车辆具有左转的车道,便于车辆快速分流。00。
11、16 所述辅助行使道为拱形通道或地下通道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0017 所述立交桥,其行使干道两侧横跨有人行天桥,以便于人车分离,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0018 所述立交桥,其下方设置有人行通道,便于人们穿过立交桥,实现人车分离。0019 所述行驶干道、相交干道、右转道、左转道、衔接道及掉头车道均可设置多条车道,以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0020 总之,该立交桥不设置交通信号灯,在三叉路口的交通设置上,能够结合多种路况实现车辆的直行、左转、右转分流行驶,实现车辆在立交桥上的快速、便捷的连贯性通行,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0021 而且,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可将人车分离,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附。
12、图说明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去除人行天桥和辅助行使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说 明 书CN 203890822 U3/3页5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5 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持续互通T字型立交桥,其主要包括有上行驶干道1、下行驶干道2、相交干道3、上辅助行驶道14和下辅助行驶道22。其中,上辅助行驶道14和下辅助行驶道22分别设置在上行驶干道1、下行驶干道2的上方,横跨上行驶干道1、下行驶干道2并与上。
13、行驶干道1、下行驶干道2衔接。且上辅助行驶道14和下辅助行驶道22之间设置有间隔4,以将上辅助行驶道14和下辅助行驶道22分别开来,同时该间隔4也给其它车道的设置留出来空间。0026 而且,上辅助行驶道14和下辅助行驶道22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上辅助行驶道14明显要长于下辅助行驶道22,这样留出来空间设置掉头车道11,掉头车道11的外侧是上行外侧道12。0027 上行驶干道1的主要行车道为上辅助行驶道14,上辅助行驶道14的外侧则设有上行右转道13;下行驶干道2的主要行车道为下行直行道21,下行直行道21衔接下辅助行驶道22,下行直行道21的外侧则设有下行左转道23。0028 相交干道3也具有两。
14、个行驶方向,分别设置多个车道。其中,在上行方向上,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衔接道一33、衔接道二35和上行相交右转道34,在下行方向上,则设置有下行相交右转道31和下行主道32。0029 掉头车道11的两端延伸出来,一端与下行主道32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则从间隔4中穿过,与衔接道一33连接。而且掉头车道11的最外侧车道转弯后与下辅助行驶道22相接。掉头车道解决了现有车辆掉头的问题,并与多个行驶车道衔接,使车辆能够有效分流,交通得以畅顺。0030 车辆可以沿着上辅助行驶道14和下辅助行驶道22直行,也可以沿着上行右转道13和上行相交右转道34进行右转,或者沿着下行相交右转道31、上行外侧道12进行右转。。
15、0031 左转则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左转,一是车辆从下行直行道21行驶过来,沿着下行左转道23进行左转,进入衔接道二35;二是车辆从下行主道32行驶,再沿着掉头车道11行驶,然后从掉头车道11的最外侧车道进入衔接道一33。0032 在该立交桥上还设有横跨上行驶干道1、下行驶干道2和相交干道3的人行天桥5,以便于人车分离,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0033 图中所示,行驶干道、相交干道、右转道、左转道、衔接道及掉头车道并不局限与单个车道,它们均可设置多条车道,以满足车辆行驶的要求。0034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立交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各个行使方向进行区分,使三叉路口的交通能够顺畅,结合多种路况实现车辆的直行、左转、右转分流行驶,实现车辆在立交桥上的快速、便捷的连贯性通行,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890822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082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