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532004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0068.X

申请日:

2015.02.12

公开号:

CN104640054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R 29/00申请日:201502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R29/00

主分类号:

H04R29/00

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英茂

地址:

523860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黄晓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待测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失真值;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的自动测试,其无需人工干预,可以降低测试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待 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待测录制信号; 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失真值; 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若否,则确定所述待 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失真值的步骤 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待测录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信号; 根据所述频率信号得到各频率的幅值,并分别根据所述幅值获得各频率的 能量值; 对各频率的能量值进行求和得到所述待测录制信号的总能量值; 求取所述预定频率的能量值与所述总能量值的比值得到所述待测失真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步骤: 控制至少一个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所述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 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参考录制信号, 其中,所述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分析所述参考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参考失真值; 根据所述参考失真值确定所述门限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预定频率为1KHz。 5.  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 并通过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待测 录制信号;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 待测失真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 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待测移动 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析模块包括: 变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测录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频率信号得到各频率的幅值,并分别根据所 述幅值获得各频率的能量值;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各频率的能量值进行求和得到所述待测录制信号的 总能量值;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求取所述预定频率的能量值与所述总能量值的比值得 到所述待测失真值。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所述正 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 得到参考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参考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 参考失真值,根据所述参考失真值确定所述门限值,其中,所述参考移动终端 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预定频率为1KHz。

说明书

说明书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 测试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们对移 动终端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移动终端常被用于通话,因此,移动终 端听筒/扬声器的性能的好坏尤为重要。然而对于各种产品都有一定的不良率, 听筒/扬声器也不例外。
移动终端厂家生产线要测试听筒/扬声器是否有杂音、破音等,以免出现听 筒/扬声器异常。通常的方式是工人人耳听辨是否有杂音、破音。这里有几个问 题:(1)反复大音量听筒/扬声器听音有损工人的听力,容易造成职业病;(2) 工人的听力有差异导致部分机器流出;(3)需要人工干预,测试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可以实 现对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的自动测试,其无需人工干预,可以降低测试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待 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待测录制信号;
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失真值;
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若否,则确定所述待 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 并通过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待测 录制信号;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 待测失真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 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待测移动 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方案,其是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 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该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 信号得到待测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 得到待测失真值,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若是,则确定 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 扬声器正常,由于可以自动的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的自动测试,而无 需人工干预,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避免工人的听力有差异 导致部分机器流出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且由于本发明方案的实现借 助的是移动终端本身的听筒/扬声器、麦克风,而无需其他额外的电路,使得测 试更加灵活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的确定方式的细化流程示意 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分析模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述说明中,首先针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 明,再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系统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以下首先对本发明方案的原理进行阐述。
目前具有下行主动降噪技术的移动终端,在其听筒附近有一个麦克风(麦 克风与听筒位于同一腔体内),用于收集听筒附近的外界噪音,以便使听筒产生 相反的声波抵消外界的噪音从而达到降噪效果,另外还有一部分机器听筒与麦 克风也很近。本发明方案正是利用具有下行主动降噪的移动终端的这个结构、 配置特性。原理是:如果听筒装配不良、本体异常,其在播放一定频率(例如 1KHz)的信号时,其谐波失真较大,因此,可以通过谐波失真程度判断听筒是 否异常。以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进入步骤 S102;
可以通过编写的软件程序控制听筒对正弦信号的播放;
其中,正弦信号为预定频率的正弦波,该预定频率可根据生产线声音频谱 与听筒的声学条件(带宽、频响曲线)而调整,一般选用数千赫兹为宜:经过 实际测试显示,产线的环境噪音频谱中1KHz的幅值较低,且正常听筒发出的这 个频率失真很小,为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定频率可以为1KHz,这样可 以满足发声频率与环境噪音的同一频率相比有最大的信噪比,避免了测试时增 加额外的消音箱,测试更加方便;
步骤S102:通过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 到待测录制信号,进入步骤S103;
本实施例中的听筒处的麦克风是泛指听筒与麦克风的距离较小,例如在一 个设定的范围内,只要麦克风在听筒附近的较小的距离内,均可以指麦克风在 对应的听筒处;
需要说明的是,录制后的测录制信号不但包括所述正弦信号,还包括各种 其他频率对应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待测录制信号对应的是PCM(Pulse-code modulation,即脉冲 编码调制)文件;
步骤S103: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 失真值,进入步骤S104;
该待测失真值为分析待测录制信号中的预定频率(例如1KHz)的正弦信号 的失真程度得到谐波失真值;
可以通过分析待测录制信号得到所述正弦信号的能量值以及所述测录制信 号的总能量值,再根据所述正弦信号的能量值以及所述测录制信号的总能量值 获得待测失真值,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 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失真值的过程可 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将所述待测录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信号,进入步骤 S202;
步骤S202:根据所述频率信号得到各频率的幅值,并分别根据所述幅值获 得各频率的能量值,进入步骤S203;
本实施例中的各频率的能量值指各频率所对应的信号的能量值;
步骤S203:对各频率的能量值进行求和得到所述待测录制信号的总能量值, 进入步骤S204;
将各频率的能量值相加后得到的和值即为测录制信号的总能量值;
步骤S204:求取所述预定频率的能量值与所述总能量值的比值得到所述待 测失真值;
预定频率的能量值即预定频率的信号的能量值;
将预定频率的能量值与总能量值相比得到的比值即为所述待测失真值;
步骤S104: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若是,则进入步 骤S105,若否,则进入步骤S106;
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根据听筒正常的移动终端的所述正 弦信号的失真程度确定,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门限值可以采用 如下的方式:
控制至少一个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播放所述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参考移 动终端的听筒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参考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参考 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参考失真值,根据所述参考失真值 确定所述门限值,其中,所述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正常;
本实施例中的参考失真值的确定方式与如上的待测失真值相类似,在此不 予赘述;
可以确定多个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所对应的参考失真值,再根据这多个参 考失真值确定所述门限值,具体的方式可以是在多个参考失真值的平均值或者 最大值的基础上增加某一数值后作为本实施例的门限值;例如,而正常的听筒 的谐波失真很少超过3%,可以选择将5%设置为门限值;
步骤S105: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异常;
步骤S106: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正常。
据此,依据上述本实施例的方案,其是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播放预定 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该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 得到待测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 待测失真值,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若是,则确定所述 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异常,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正常,由于 可以自动的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听筒的自动测试,而无需人工干预,一方面可以 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避免工人的听力有差异导致部分机器流出的问题, 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且由于本发明方案的实现借助的是移动终端本身的听筒、 麦克风,而无需其他额外的电路,使得测试更加灵活简单。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听筒测试方案,也适用于移动终端扬声器 (俗称喇叭)的测试,只需要将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中的听筒替换成扬声器即可, 在此不予赘述。其中,移动终端扬声器测试方案的原理也与移动终端听筒测试 方案相一致,在此不予赘述。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 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以下就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的实 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的实 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中只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包括控制模块 301、分析模块302、判断模块303、处理模块304,其中:
控制模块301,用于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 信号,并通过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 到待测录制信号;
分析模块302,用于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 到待测失真值302;
判断模块303,用于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
处理模块304,用于在判断模块303的判定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待测移动 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在判断模块303的判定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待测移 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分析模块302可以包括:
变换单元401,用于将所述待测录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率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频率信号得到各频率的幅值,并分别根据 所述幅值获得各频率的能量值;
第二处理单元403,用于对各频率的能量值进行求和得到所述待测录制信号 的总能量值;
第三处理单元404,用于求取所述预定频率的能量值与所述总能量值的比值 得到所述待测失真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如图5所示,还可 以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305,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所 述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参考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 信号得到参考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参考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 得到参考失真值,根据所述参考失真值确定所述门限值,其中,所述参考移动 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预定频率可以为1KHz。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 测试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 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系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 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方案中的“/”代表“或者”,即“听筒/扬声器”表 示“听筒或者扬声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

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听筒/扬声器测试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控制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播放预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并通过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处的麦克风录制所述正弦信号得到待测录制信号;分析所述待测录制信号中的所述正弦信号的失真程度得到待测失真值;判断所述待测失真值是否大于预设的门限值;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异常,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听筒/扬声器正常。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