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式液压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片式液压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961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8CN103089614A*CN103089614A*(21)申请号 201210499020.9(22)申请日 2012.11.29F04C 2/344(2006.01)F04C 15/00(2006.01)(71)申请人台日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72)发明人颜隆(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董惠石(54) 发明名称叶片式液压泵(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式液压泵,其机壳本体具有一中空的加压室,于其内设有一可转动的转子,该转子的周边设有多个叶片槽,于。
2、叶片槽内设有相互配合并可移动的叶片,该叶片槽内且与叶片端部间设有一弹性元件,以使叶片位于外部的抵压端经常呈朝向加压室的相对壁面以一定作用力的抵靠,使得驱动转子在较低转速下仍然可以获得所需的液压,因此具有可有效节省能源及减少机件损耗的功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9614 ACN 103089614 A1/1页21.一种叶一式液压泵,其特征在于,该叶片式液压泵具有一机壳本体、一驱动轴、一转子及多个刮片;该机壳本体为一中空体,于内部形成有。
3、一加压室,在该机壳本体上另设有一入口、一出口及一长孔,该入口、该出口及该长孔的一端与该加压室相通,另一端与该机壳本体的外部相通,该驱动轴为一长轴杆,该长轴杆穿设位于该长孔内;该转子,其设置在该加压室内,该转子的中心与该驱动轴的一端相互连接,于该转子的外环壁面上内凹设有多个叶片槽;多个所述刮片,在该叶片槽内相对设有一所述刮片,该刮片的一端突伸在该转子外部且其端部形成为一抵压端,其另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置槽,于该容置槽内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于该容置槽的槽底面,另一端抵于该转子的叶片槽槽底面,该弹性元件推顶该刮片,该刮片的抵压端抵于该加压室的内壁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特。
4、征在于,该叶片槽在槽底面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相对位于所设该刮片的容置槽位置,该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相对的所述定位柱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刮片上设有两个容置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刮片上设有两个容置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的每一所述叶片槽内设有两所述定位柱。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89614 A1/4页3叶片式液压泵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低转速转动的转子即可对液体加压的叶片式液压泵。背景技术0002 液压泵用于对液体进行加压,通过加压后所输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可提供有。
5、一动力,即利用流入泵内的低压液体经泵加压后而成为高压液体予以输出,借此特性可适用在各种有液压需求的机械设备上,例如:塑胶成型机或一般土木设备的推土机或挖土机等。0003 如图6至8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液压泵,其包括有一机壳本体10,其内部为一具中空状的加压室11,在机壳本体10上设有与加压室11连通的入口12与出口13,该加压室11的内环壁面形成为一非正圆形设计,于该机壳本体10上贯穿设有一穿设至该加压室11内部的驱动轴14,该驱动轴14上设有一位于加压室11内部的转子50,该驱动轴14为可转动的枢设在机壳本体10上;0004 该转子50为一圆柱体,其中心设有一轴孔51,该轴孔51与驱动轴14的。
6、一端相互连接固定,该驱动轴14的另一端由动力机械予以驱动旋转,该动力机械可为各种型式的马达,于转子50的外环壁面上内凹设有多个叶片槽52,于该叶片槽52内设有可自由径向移动的刮片53,该刮片53以位于转子50外侧一端的抵压端531与加压室11的内环壁面形成可滑动的接触,借此在驱动轴14受到动力机械驱动而高速旋转时,各刮片53以其离心力朝向转子50的外侧移动并以抵压端531贴靠在加压室11的内环壁面,以达到将由入口12流入的液体朝向出口13推移,并达到对液体予以加压后由出口13输出。0005 现有技术的液压泵为了使得液体由出口输出时具有一定的液压,必须使转子以较高转速的转动下,通过转子所设的各刮。
7、片在离心力作用后,分别朝向外部移动并以一定压力抵压贴靠在加压室的内环壁面,如此始可达到将由入口输入的液压予以加压后由出口输出,现有技术为了可获得具有加压作用的离心力,因此转子的转速必须为高转速,例如:转速为600RPM至800RPM,甚至转速必须高达10000RPM,始可形成所需的离心力以达到对液体进行加压;0006 由于现有技术利用叶片式的液压泵,在如此高转速的转动下对液体加压,将使得各机组元件间的磨耗较大造成各机件的损耗,再者利用高转速驱动转子转动亦必须耗费较多的动力能源等缺点。发明内容0007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必须在高转速下始可达到对液体加压,进而造成机件容易磨耗损坏及造成能源。
8、的耗费等缺点,因而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式液压泵,可在转速为低转速(例如:转速约为5RPM至1000RPM)转动的转子仍然可对液体加压至所需的压力。0008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叶片式液压泵,其具有一机壳本体、一驱动轴、一转子及多个刮片;该机壳本体为一中空体,于内部形成有一加压室,在机壳本体上另设有一入口、一出口及一长孔,该入口、该出口及该长孔的一端与该加压室相通,另一端与机壳本体的外部说 明 书CN 103089614 A2/4页4相通,该驱动轴为一长轴杆,其穿设位于该长孔内;该转子,其设置在加压室内,转子的中心与该驱动轴的一端相互连接,于转子的外环壁面上内凹设有多个叶片槽;该多个刮片,在该叶片。
9、槽内相对设有一刮片,该刮片的一端突伸在转子外部且其端部形成为一抵压端,其另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置槽,于该容置槽内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于容置槽的槽底面,另一端抵于转子的叶片槽槽底面,该弹性元件推顶刮片,抵压端抵于加压室的内壁面。0009 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中该叶片槽在槽底面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相对位于所设该刮片的容置槽位置,该弹簧的一端套设在该相对的定位柱上。0010 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中在每一刮片上设有两个容置槽。0011 所述的叶片式液压泵,其中转子的每一叶槽内设有两定位柱。0012 通过前述本发明的技术手段的实施,由于转子上各刮片是利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而相对于机壳本体的。
10、加压室壁面形成有一抵压力,使得驱动轴可以较低转速驱动转子转动时,该刮片可将液体由入口输入经加压后由出口输出并获得有一液压,因此在转子的转速约为5RPM至1000RPM的低转速下,即可对液体达到加压作用,整体所需的耗电量较低可节省能源,再者在低转速下各机件之间的磨耗或耗损亦可以明显降低。附图说明0013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0014 图1为本发明的转子与叶片的立体分解图。0015 图2为本发明的的剖面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发明的转子与叶片组合的部分放大示意图。0017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转子与叶片的立体分解图。0018 图5为本发明另。
11、一实施例的转子与叶片组合的部分放大示意图。0019 图6为现有技术的转子与叶片的立体分解图。0020 图7为现有技术的液压泵的剖面图。0021 图8为现有技术的液压泵的另一剖面图。0022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0023 10 机壳本体 11 加压室0024 12 入口 13 出口0025 14 驱动轴 20 转子0026 21 轴孔 22 叶片槽0027 30 刮片 301 抵压端0028 302 容置槽 31 弹性元件0029 40 转子 41 轴孔0030 42 叶片槽 421 定位柱0031 50 转子 51 轴孔0032 52 叶片槽 53 刮片0033 531 抵压端说 明 书CN 1。
12、03089614 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4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0035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叶片式液压泵,其中液压泵包括有一机壳本体10、一驱动轴14、一转子20及多个刮片30;0036 该机壳本体10为一中空体,于其内部中空处形成有一加压室11,在机壳本体10上另设至少一入口12及至少一出口13,该入口12及出口13的一端与该加压室11相通,该入口12及出口13的另一端与该机壳本体10的外壁面相通,在机壳本体10另设有一长孔,其一端贯穿机壳本体10与外部相通,该长孔的另一端与加压室11呈相通,该驱动轴14一。
13、端穿设位于该长孔与加压室11内部;0037 该转子20为一圆柱体,于其中心设有一轴孔21,该转子20可设置在该机壳本体10内部的加压室11处,该驱动轴14为一长轴杆,以其轴杆枢设在该机壳本体10的长孔处,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在轴杆与机壳本体10的长孔间设有轴承元件,该驱动轴14的一端与转子20的轴孔21相互结合,另一端突伸在该机壳本体10外部,以供与一动力机械连接并提供动力给该驱动轴14转动;0038 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在该转子20的外环壁面上内凹设有多个叶片槽22,于每一叶片槽22内相对设有一该刮片30,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该转子20上所设的各叶片槽22为位于转子20的径向位置,该刮。
14、片30为一长片体,其形状配合叶片槽22的形状,该刮片30的一端为抵压端301,另一端设有至少一容置槽302,或如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在每一刮片3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容置槽302;0039 该刮片30的抵压端301为朝向位于转子20的外部,该容置槽302与叶片槽22所区隔形成的空间设有一弹性元件31,该弹性元件31一端抵于刮片30,另一端抵于叶片槽22底部,通过弹性元件31的弹力可推移各刮片30朝向转子20的外部位移,并使刮片30的抵压端301以一压力抵于加压室11的内壁面处。0040 本发明于实际使用时,该机壳本体10内位于转子20上受弹性元件31推顶而向外位移的刮片30,由于各刮片30受弹性元件3。
15、1的推顶而经常保持一定压力抵于加压室11的内壁面,亦即使刮片30的抵压端301与加压室11内环壁面间保持有一密合度,使得外部用以驱动该转子20的驱动轴14的转速可较现有技术的转速为低,亦即在输出的压力相当的情形下,本发明的转子20可以低转速驱动,而可降低能源的耗费以达到节能功效。0041 配合参看图4及5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转子40与刮片30的实施例,其中在该实施例的转子40于中心设有一轴孔41,该轴孔41可供与驱动轴14相互结合,通过驱动轴14的动力使转子40转动,该转子40的外环壁面上内凹设有多个叶片槽42,在每一叶片槽42内相对设有一刮片30,该叶片槽42的槽底面处相对于刮片30所设的容。
16、置槽302位置突伸有一杆状的定位柱421,本发明可设计在刮片30上设有至少一容置槽302,在叶片槽42的槽底面处相对设有至少一定位柱421,在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为在刮片30上设有两个容置槽302,在每一个叶片槽22上相对于该容置槽302设有两定位柱421;0042 该刮片30在容置槽302处所设的弹性元件31,该弹性元件31的一端抵于容置槽302的槽底面,另一端套设在该定位柱421处,借以限制弹性元件31的位置;说 明 书CN 103089614 A4/4页60043 本发明的此一实施例同样可使各刮片30受到弹性元件31的推移,使各刮片30的抵压端31与加压室11的内壁面保持有一压力以使其间保持有一密合度,相同具有在转子40为低转速之下,仍然可在机壳本体10输出端的出口13处可提供具有一压力的液体。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 明 书CN 103089614 A1/8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9614 A2/8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9614 A3/8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9614 A4/8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9614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