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晒烟的片烟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晒烟片烟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晒烟(黄冈名晒烟)的片烟化技术。
背景技术
黄冈名晒烟是我国地方名晒烟的一种,黄冈名晒烟是极为宝贵的地方晒烟资源,具有独特的品质特性。黄冈名晒烟是发展混合型和低焦油卷烟的较好烟叶资源,填充值高、能丰富和协调各种烟叶类型的香气,在烤烟型、混合型低焦油卷烟产品中都可以使用。
1、黄冈名晒烟原有地片烟化的形态
现在全国烟叶发展超势已全部片烟化、卷烟企业基本上全部采用片烟。黄冈名晒烟作为全国著名的地方晒烟之一,其原来叶梗不分离地直接当片烟使用的状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形势的需要。
2、原有黄冈名晒烟的缺点
黄岗名晒烟的特点是叶片小而薄(单叶重1.0克左右),主脉细,它常常被卷烟企业直接当片烟使用,这种使用方法使烟丝中含梗量偏大、卷烟烟支截面形成烟梗的白点,还会增加杂气等,这些缺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卷烟配方特别是高档卷烟中的使用。
3、黄冈晒烟片烟化方法需要改进
现有技术中实现晒烟片烟化大致有三种方式:
(1)直接叶梗分离打叶复烤:此方法不符合黄冈晒烟的固有特性和工业的规模需要。黄冈名晒烟叶片小而薄(单叶重1.0克左右)、主脉细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工业叶梗分离的效果不好,其叶梗风选分离参数与中国绝大多数烟叶类型不一致,造碎率偏大,碎片率10%以上(一般烤烟为0.5%左右)。若专门设计特有的工艺分离参数需要改进设备,而黄冈晒烟的规模较小,从经济上看成本较高,不符合经济化的要求。
(2)复烤回潮后人工抽主筋:此方法也造碎较大,而且不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其手工操作的成本高且操作烦琐。
(3)传统的黄冈晒烟拍筋处理:此方法过程是选取在田间有7-8成成熟度的烟叶;将鲜烟叶背向上放在砖石上,用木板拍向主脉,要求破而不碎、柔而不烂,以保持叶片组织的完整性。这种传统的鲜烟拍筋主要是为了加快主脉失水使主脉及周围变黄,并减少返青现象。拍筋后的烟叶上烟折;利用太阳光晒制22~26小时。其中分三个时期:变黄初期(一般约需6-8小时)、定色干片期(大约为14-16小时)、反晒干筋期(2小时以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冈名晒烟片烟化的方法,它能提高黄冈名晒烟的外观质量和等级,减少黄冈晒烟配方中的缺陷和限制,满足工业可用性和工业上对烟叶原料全部片烟化的形态要求,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并为黄冈晒烟的市场生存和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方法与常规方法大致相同,含有鲜烟备料、抽筋上折(传统为拍筋上折)、晒制等工序,所述的鲜烟备料工序具体操作是选取采用延时采收、提高烟叶田间成熟度方法生产的烟叶;即所选取的烟叶是在田间推迟1-2天,使烟叶成熟度由7-8成提高到8-9成后采摘的烟叶。抽筋上折工序是鲜烟采摘后抽去主筋,形成无主筋的片烟再上烟折;具体做法是鲜烟采摘后,平拿叶片,一手捏住叶柄再向叶尖用力均匀推去,然后在距叶尖1/5左右处卡断主脉,使叶梗分离,形成无主筋的片烟再上烟折。晒制工序是采用二阶段晒制法,二阶段为变黄期和干片定色期,减少了传统的反晒干筋期;即减少2小时以上的强太阳光的暴晒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措施科学、实用、简单易行,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显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满足了工业上对烟叶原料全片烟化商品形态的要求,减少了工业上进行机器叶梗分离打叶形成片烟的过高成本和叶梗分离效果不好造碎大的缺陷,使黄冈名晒烟可以在全片烟化的工业背景下进入工业产品配方,并减少了以前烟丝中会有小的烟梗、在形成卷烟烟支时有部分烟支截面容易形成小白点、影响截面看相、色泽不均匀且不油润等缺陷,提高其在高档烟中的使用。同时使农民每亩增加了200多元的收入,为新的黄冈名晒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宝贵的地方晒烟资源的浪费和消亡。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试验,效果显著。各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如下:
表1 本方法与传统方法的黄冈晒烟外观比较处理主体颜色主脉附近青痕光泽色度均匀性返青现象油分传统方法淡黄,略有青色背景较明显尚鲜亮稍差有较足本方法淡黄+稍有鲜亮较好较少较足
由表1可以看出本方法处理的烟叶外观品质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抽筋处理的片烟含青度降低、青痕减少、色度均匀性提高,在储存过程中返青现象减少。
表2 黄风名晒烟片烟价格测算表(单位:元/担)等级原价烟梗损失24.8%破损2.2% 劳务补贴 计价 元 各等级上 调比例% 实际 上调 比例备注金额上调比例%一750 186 15 55 7.3 1006 34.1 50低次烟市场较差,不给予劳务补贴二600 149 12 55 9.2 816 36.0三500 124 10 55 11.0 689 37.8四400 99 8 55 13.8 562 40.5五200 50 4 15 7.5 269 34.5六100 25 2 0 127 27.0外50 12 1 0 63 26.0
由表2可以看出黄冈名晒烟新的片烟(在原来基础上)价格结构组成模式,其中烟梗、破损、劳务补贴分别增加原价的比例为24.8%、2.2%、0%~13.8%。各等级上调比例为26.0%~40.5%,总体平均上调比例为35.8%但实际形成新的片烟形态后价格上调50%。农民的亩收入约增加200元(含用工补贴)。
表3 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方法外观等级率对照对象 二级品率 三级品率 四级品率 五级品率六级品率本发明 19.4 27 19.8 30.8 3传统方法 4.8 16.5 19.4 56.6 2.9
由表3可以看出本方法实施后烟叶等级结构得到了改善,上中等烟比例提高,本方法和常规处理的二级比例分别为19.4%、4.8%;本方法处理的中上等烟(一、二、三级)比例比传统高25.3%;青烟(五级和六级主要是青烟)比例本方法比传统下降了15.7%。
表4 本方法与传统处理后晒三感官评吸比较处理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刺激性杂气余味燃烧性灰分传统中等尚足较大小微有略有尚适较强灰本方法中等尚足较大小微有稍轻尚适较强灰
本方法与传统方法处理的单料烟评吸比较,内质有一定提高,主要在青杂气和木质气上稍有减少,香气质也略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技术方案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鲜烟抽筋处理后在晒制工序阶段水分和物质运输条件和方式有一定变化,形成了新的物质的源与库的关系,使物质转化更适合于工业产品对烟叶可用性的要求。
选取鲜烟延时采摘,在田间延长1-2天采摘时间、提高烟叶的成熟度。传统的鲜烟拍筋主要是为了加快主脉(主脉水分最大)失水使主脉及周围变黄,并减少返青现象。将鲜烟拍筋改为抽去主脉必然会改变其晒制过程,而且对鲜烟的农业种植和采摘的成熟度等有新的要求和变化。抽筋处理比拍筋处理对烟叶成熟度的要求要高,成熟度越高,外观等级质量越高,抽筋一般要求有8-9成的成熟度,拍筋一般要求7-8成的成熟度。抽筋的叶片因失去鲜梗内的水份,其需要变黄的程度要小,只有通过提高叶片的成熟度,才能达到变黄的工艺要求。传统的拍筋可以加速主脉的失水,但晒制时必须有经过变黄、干片后较漫长的反晒干筋期,以保证主脉的失水变黄及减少周围的青烟现象。
本方法晒制工序采用变黄和定色干片二阶段晒制法,变黄期为6-8小时,时间和方法与常规晒制基本相同;定色干片期晒制时间为14-15小时,与传统晒制方法和时间基本相同;减少了反晒干筋期,即减少了常规的2小时以上的强太阳光的暴晒期(暴晒的目的是将主脉的水分散失)。抽去烟筋晒制过程将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定筋期。抽筋的片烟因失去鲜筋中的水分和主脉,在变黄期和定色干筋期就容易使烟叶叶片失水和物质转化而变黄定色加快。因而本方法抽筋处理的片烟含青度降低、青痕减少、色度均匀性和金黄程度提高,在储存过程中也因为没有主脉而减少原来主脉周围叶片返青现象,提高了烟叶的外观等级质量和看相,并减少了烟叶评吸中的杂气、刺激性,提高了工业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