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移动装置,尤其是关于可与手柄的转动连动而使得卷线筒前后往复移动地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卷线器的横向凸轮方式的摆动机构(往复移动装置的一例)具有啮合小齿轮的从动齿轮;前端安装从动齿轮,与卷线筒轴平行配置的螺杆;及卡合螺杆的滑件,滑件上安装不能轴向移动的卷线筒轴。
前述横向凸轮方式的摆动机构中,转子1每转动一圈卷线筒的移动量是根据螺杆的导程角来决定。因此,会增加钓线间的空间,使钓线不能有效地卷绕在卷线筒上。
因此,日本专利特开平11-86号中,公开了对应手柄的转动减少卷线筒的前后移动量而可以将钓线紧密卷绕在卷线筒上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具备:为了将手柄的转动传递到螺杆,朝螺杆沿着与小齿轮偏离的轴配置的连结轴;固定在连结轴的一端而啮合在小齿轮上的螺旋齿轮;固定在连结轴另一端的蜗杆;不能转动地安装在螺杆上而啮合在蜗杆的蜗轮。连结轴是连结小齿轮与螺杆,并且为了获得卷线器本体的薄型化,沿着与小齿轮偏离的轴斜向配置在卷线器本体上。
前述以往的构成中,为了紧密卷绕而使用蜗杆,及啮合在蜗杆上的蜗轮减速,因此必须使用加工困难的特殊齿轮,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为了连结小齿轮与螺杆而斜向配置连结轴,因此必须设置不同方向的连结轴与螺杆,并且必须设置不同方向支持其的轴承部。在不同方向设置2种轴承部时,确保加工精度上困难,并且增加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在可紧密卷绕的往复移动机构中,可抑制制造成本且容易确保精度。
发明1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与设置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引导钓线的转子之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手柄转动相连动,而使得卷线筒前后往复移动的装置,该手柄的转动通过一小齿轮传递给前述转子,该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包括:与前述手柄的转动一起转动的主齿轮;与前述手柄的转动相连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相对于小齿轮设置于与前述主齿轮相反的一侧;阶梯式齿轮部,其包括具有齿数比前述驱动齿轮的齿数多且啮合前述驱动齿轮的大直径齿轮,及与前述大直径齿轮同心配置并与前述大直径齿轮一体转动的小直径齿轮;移动机构,其包括啮合前述小齿轮的从动齿轮和面对所述从动齿轮且轴向不能移动地与其上安装有卷线筒的卷线筒轴连接的滑件,前述移动机构利用前述从动齿轮的转动使前述卷线筒往复移动,前述从动齿轮的齿数较前述小直径齿轮的齿数多。
该往复移动装置中,一旦转动手柄时,可与其连动地转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时将其转动传至阶梯式齿轮部的大直径齿轮,与大直径齿轮同时转动小直径齿轮。小直径齿轮转动时将其转动传递至从动齿轮,利用移动机构使卷线筒往复移动。其中,是以单纯构造的阶梯式齿轮部减速使卷线筒往复移动,因此不须要使用特殊的齿轮,可抑制制造成本的提高。而且,由于可平行配置阶梯式齿轮部的转轴与驱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的转轴,因此可容易确保加工精度。
发明2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在发明1记载的装置中,前述转子具有圆筒部以及从前述圆筒部的后端部向前方延伸的1对转子臂,前述卷线器本体具有朝前述圆筒部内部延伸的筒状部。前述阶梯式齿轮部配置在筒状部的内部。
发明3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在发明1记载的装置中,前述从动齿轮具有从前述从动齿轮侧面突出的凸轮销。前述滑件可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并且在与前述从动齿轮相对的前述滑件的侧面上具有凸轮槽,以使得前述凸轮销卡合前述凸轮槽,前述凸轮槽沿着与卷线筒的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发明4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在发明3记载的装置中,其中前述凸轮槽的长度大于前述凸轮销沿着转动的圆的直径。
发明5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在发明1所记载的装置中,前述阶梯式齿轮部和前述从动齿轮都由前述卷线器本体支持。
发明6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在发明1记载的装置中,前述大直径齿轮设置成较前述大直径齿轮离前述滑件近。
发明7的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在发明1记载的装置中,其中前述驱动齿轮设置于主齿轮的轴上,该主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从而与前述手柄一体转动。前述卷线筒轴不能轴向移动地安装到前述滑件上,前述卷线筒轴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中,并且在前述卷线筒轴向前的前端上安装有前述卷线筒。
另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是与设置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引导钓线的转子之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手柄转动相连动,而使得卷线筒前后往复移动的装置,该手柄绕主齿轮轴的轴线可转动,该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阶梯式齿轮部及移动机构。驱动齿轮是与前述手柄的转动相连动地绕卷线筒轴的轴线转动的,所述卷线筒轴的轴线相对于主齿轮轴的轴线是偏斜的。阶梯式齿轮部具有啮合驱动齿轮的大直径齿轮,及与大直径齿轮同心配置而与大直径齿轮一体转动的小直径齿轮的齿轮部。移动机构是具有啮合小直径齿轮的从动齿轮,可利用从动齿轮的转动使卷线筒往复移动的机构。
在该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中,驱动齿轮部是可前后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卷线器本体上、绕前端安装有卷线筒的卷线筒轴转动的小齿轮,移动机构具有与卷线筒轴平行配置、安装有使从动齿轮部不能转动、表面形成螺旋状交叉槽的螺杆,及前后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卷线器本体上、具有卡合螺旋状槽的卡合构件的滑件,卷线筒轴至少不能前后移动地安装于滑件上。此时,由于平行配置驱动齿轮前后不能延伸的小齿轮的转轴及阶梯式齿轮部的转轴与螺杆,因此可上下设置而获得薄型化。或左右设置获得上下尺寸的小型化。
在上述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的实施例中,转子具有圆筒部,及从圆筒部的后端部向前方延伸的1对转子臂,卷线器本体具有朝圆筒部内部延伸的筒状部,阶梯式齿轮部是配置在筒状部的内部。此时,直径较大的阶梯式齿轮部是配置在向转子的圆筒部内部延伸的筒状部,因此可有效利用空间获得卷线器的薄型化。
在上述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的实施例中,驱动齿轮设置在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卷线器本体上的主齿轮轴上,以便可与手柄一体转动,移动机构具有朝着从动齿轮侧面突出设置的凸轮销,及前后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卷线器本体,具有卡合凸轮销的卡合槽的滑件,可前后自由移动地安装在卷线器本体上,前端安装有卷线筒的卷线筒轴是至少不能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滑件上。此时,可以卷线器本体左右延伸的3个平行转轴传递其转动,因此可容易获得卷线器本体的薄型化。
在上述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的实施例中,驱动齿轮的齿数少于大直径齿轮的齿数。此时,可在驱动齿轮与大直径齿轮之间减速。
在上述旋转卷线器的往复移动装置的实施例中,从动齿轮的齿数大于小直径齿轮的齿数。此时,同样可在从动齿轮与小直径齿轮之间减速,获得大的减速比。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以单纯构造的阶梯式齿轮部减速使卷线筒往复移动,因此不须使用特殊的齿轮,可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由于可平行配置阶梯式齿轮部的转轴,驱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的转轴,因此可容易确保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旋转卷线器的左侧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为摆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摆动机构的纵剖面部份图。
图5为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其他实施形态相当于图1的图。
图7是其他实施形态相当于图2的图。
图8是其他实施形态相当于图3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及卷线器本体的构成
图1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旋转卷线器具备:手柄1;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手柄1的卷线器本体2;转子3;及卷线筒4。转子3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卷线器本体2的前部。卷线筒4是将钓线卷绕在外围面上,可前后自由移动地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
卷线器本体2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侧部具有开口2c的卷线器体2a;从卷线器体2a朝着斜上方一体延伸的T字型竿安装脚2b;及封闭卷线器体2a的开口2c用盖体2d。
卷线器体2a内部具有空间,其空间内设有使转子3随着手柄1的转动而连动转动的转子驱动机构5,及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可以均匀卷绕钓线用的摆动机构6。
卷线器体2a的前部是以盖体2d形成封闭转子3后部的圆形突缘部2e。突缘部2e的前部形成有朝着转子3的内部突出的筒状部2f。筒状部2f的内部形成有间隔壁2g,夹持间隔壁2g的前后形成有筒状空间。
转子的构成
转子3如图1所示,具有后端开口的圆筒部30,及在圆筒部侧方互相相对分别设置的第1及第2转子臂31、32。圆筒部30与两转子臂31、32是一体形成。
圆筒部30是配置在卷线器体2a的筒状部2f的外围侧。圆筒部30的开口后部是以突缘部2e封闭。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3,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有轮毂33a。该轮毂33a的贯穿孔中贯穿有小齿轮12的前部12a及卷线筒轴15。前壁33的前方侧配置有螺帽34,该螺帽34是栓锁在小齿轮12前端的螺纹部而将转子3固定在小齿轮12上。
第1及第2转子臂31、32的前端上,在钓线卷绕姿态与钓线开放姿态之间可自由摆动地安装有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4用的放线调节臂44。
转子3的圆筒部30的间隔壁2g前侧的空间内配置有转子3的逆转防止机构50。逆转防止机构50具有辊式单向离合器51,及将单向离合器51转换成动作状态或非动作状态的操作机构52。单向离合器51是将外环固定在卷线器体2a上,内环是不能转动地固定在小齿轮12上。操作机构52具有配置在卷线器体2a后部的操作杆53,摆动动操作杆53可以将单向离合器转换成2个状态,动作状态时使转子3不能逆转,非动作状态时转子形成可逆转。
卷线筒的构成
卷线筒4是配置在转子3的第1转子臂31与第2转子臂32之间,通过牵引机构60固定在卷线筒轴15的前端。卷线筒4具有:将钓线卷绕在外围的线卷绕胴部4a;一体形成在线卷绕胴部4a后部的裙部4b;及固定在线卷绕胴部4a前部的前突缘部4c。线卷绕胴部4a是延伸至转子3的圆筒部30外围侧的圆筒形构件。而且,裙部4b及前突缘部4c是从线卷绕胴部4a的两端垂直向径向外侧扩张。藉此,当钓线卷绕在卷线筒4的线卷绕胴部4a时,各线卷绕段是形成大致相等的钓线卷绕数。
转子驱动机构的构成
转子驱动机构5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使手柄1不能转动地安装的主齿轮轴10;与主齿轮轴10同时转动的主齿轮11;及啮合该主齿轮11的小齿轮12。小齿轮12是与手柄的转动相连动地转动的筒状构件,前后延伸的卷线筒轴15贯穿其内部。小齿轮12是在中间部与后部以滚珠轴承14a、14b自由转动地支持在卷线器体2a上。小齿轮12前端安装有不能转动的转子3。
摆动机构的构成
摆动机构6是与手柄1的转动相连动,由卷线筒轴15使卷线筒3可前后往复移动的机构。摆动机构6如图2~图5所示,是具备作为驱动齿轮的小齿轮12;啮合小齿轮12的阶梯式齿轮部13;及具有啮合阶梯式齿轮部13的斜齿轮所构成的从动齿轮16的移动机构17。
阶梯式齿轮部13是设置使小齿轮12的转动大为减速而传递至从动齿轮16之用。阶梯式齿轮部13是配置在筒状部2f的间隔壁2g后侧的空间内。阶梯式齿轮部13是由轴承18(图4)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间隔壁2g上。阶梯式齿轮部13具有啮合小齿轮12的大直径齿轮19,及与大直径齿轮19一体形成而啮合在从动齿轮16的小直径齿轮20上的大小两齿轮。小直径齿轮20是与大直径齿轮19同心配置的斜齿轮。
利用具有如前述2个齿轮19、20的阶梯式齿轮部13减速时,可利用单纯构造的齿轮减速,使卷线筒4以低速前后往复移动。因此,不须使用特殊的齿轮,可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由于平行配置阶梯式齿轮部13的转轴和齿轮12及从动齿轮16的转轴,因此可容易确保加工精度。此外,由于将阶梯式齿轮部13配置在卷线器体2a的筒状部2f内,因此在比较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使用需要空间的大直径齿轮19的阶梯式齿轮部13减速时,可不必增大卷线器本体2的横宽。因此可实现小巧的卷线器。
其中,小齿轮12的齿数例如为8个,大直径齿轮19的齿数例如是16个。小直径齿轮20的齿数为5个,从动齿轮16的齿数为15个。因此,螺杆21的转速相对于小齿轮12的转速之比的减速比为(1/2)×(5/15)=1/6。该减速比的范围最好是1/4~1/24的范围。该减速比的范围小于1/4时,卷线筒4的移动速度加快不能充分获得对于卷线筒4的紧密卷绕效果。而大于1/24时,卷线筒4的移动速度过缓,即使细的钓线也会在转子3转动一圈时卷绕2次。并且,图3~图5中,并未正确地描绘出齿数。
移动机构17具有:配置在卷线筒轴15下方,将从动齿轮16安装在前端的螺杆21;沿着螺杆21前后方向移动的滑件22;及引导滑件22的2根导轴24a、24b。
螺杆21是与卷线筒轴15平行配置的,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卷线体2a上。而且,螺杆21的外围部上形成有螺旋状交叉的槽21a。该槽21a的导程角θ设定在20~45°。并且,槽21a的导程角θ在设定槽21a的底径为D、螺杆21转动一圈前进的轴向长度、即导程为L时为,
导程角θ=arccot(πD/L)所表示的角度。该导程角θ小于20°时槽间的厚度变薄的同时槽的交叉部的数量增加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大于45°时,会降低转动运动至直线运动的变换效率并不理想。
滑件22具有滑件本体25,及收纳在滑件本体25内的卡合构件26。滑件本体25是利用导轴24a、24b与卷线筒轴15平行引导。卡合构件26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滑件本体25内,卡合构件26的前端是啮合在螺杆21的槽21a内。
卷线器的操作及动作
该旋转卷线器中,抛线时,将放线调节臂44从钓线卷绕姿态倾倒至钓线开放姿态。并且,振动钓竿抛出钓饵。可以从卷线筒4的前端将钓线呈螺旋形放出。此时,由于钓线紧密地卷绕在卷线筒4上,因此可减小放出阻力。
钓线卷绕时,将放线调节臂44朝着线卷绕方向倾倒。此可以将手柄1朝着线卷绕方向转动时藉着未图示的凸轮与弹簧的作用自动地进行。将手柄1朝着线卷绕方向转动时,该转动力可经由主齿轮轴10及主齿轮11传递至小齿轮12。传递至该小齿轮12的转动力是经小齿轮12的前部12a传递至转子3,可以使转子3朝着线卷绕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利用啮合小齿轮12的大直径齿轮19转动阶梯式齿轮部13,将其转动经小直径齿轮20传递至从动齿轮16。其结果,以小齿轮12转速(转子3的转速)的1/6的转速使螺杆21转动。并且,利用螺杆21的转动将啮合在螺杆21的槽21a的滑件22引导至导轴24a、24b而前后方向移动。并且,以放线调节臂44引导至卷线筒4的钓线是卷绕在卷线筒4的线卷绕胴部4a上,紧密地将钓线卷绕在卷线筒4上。因此,可有效地将钓线卷绕在卷线筒4上。
其他的实施形态
(a)前述实施形态中,虽是以横向凸轮方式的摆动机构为例说明,但是如图6~图8表示,本发明同样可运用在减速齿轮方式的摆动机构。其中,与前述实施形态同样或同等的构件即在原来的符号加上100的符号。省略除了摆动机构106以外部份的构造及作用。
摆动机构6如图6~图8所示,具备:形成在一体形成主齿轮111的主齿轮轴110上的驱动齿轮110a;啮合驱动齿轮110a的阶梯式齿轮部113;及具有啮合阶梯式齿轮部113的小直径齿轮120之从动齿轮116的移动机构17。
阶梯式齿轮部113及从动齿轮116分别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卷线器体102a的后部侧壁上。阶梯式齿轮部113及从动齿轮116的转动是与主齿轮轴110平行配置。其中,阶梯式齿轮部113的大直径齿轮119是与驱动齿轮110a啮合,小直径齿轮120是与从动齿轮116啮合。
移动机构117具有从动齿轮116及与从动齿轮相对配置的滑件122。从动齿轮116的侧面形成有朝着滑件122突出的凸轮销116a。
滑件122可前后自由移动地支持在卷线器体2a上。滑件122不能转动并且不能轴向移动地被连结在卷线筒轴115的后端。与滑件122的从动齿轮116相对的侧面上形成有上下较长的凸轮槽122a。该凸轮槽122a中卡合有凸轮销116a。凸轮槽122a的长度稍微大于凸轮销116a的转动直径。
前述构成的减速齿轮方式的摆动机构106中,一旦主齿轮轴110转动时,经阶梯式齿轮部113,从动齿轮116转动,凸轮销116a转动。一旦凸轮销116a转动时,凸轮销116a使卡合在凸轮槽122a的滑件前后移动,使卷线筒104前后移动。此时,利用阶梯式齿轮部113可以简单的构成获得大的减速比,以简单紧密卷绕构成可实现抑制制造成本的提高。
(b)虽以前牵引式旋转卷线器为例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运用于后牵引式旋转卷线器的摆动机构中。此时,卷线筒轴是可自由转动且不能轴向移动地连结在滑件上。而且,本发明同样可运用于杠杆制动式旋转卷线器或内卷绕筒式旋转卷线器的摆动机构中。
(c)前述实施形态中,螺杆21虽是配置在卷线筒轴15的下方,但是也可以配置在侧方(横向)或上方。
(d)前述实施形态中,虽是以平行2根转轴的斜齿轮构成阶梯式齿轮部13的小直径齿轮20及减速齿轮16,但是也可以交叉或在偏位的2根转轴之间构成可传递转动运动的小直径齿轮与减速齿轮。例如可以圆锥齿轮或螺旋齿轮等结构比较简单的齿轮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