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2139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1640.7

申请日:

2004.01.09

公开号:

CN1640264A

公开日:

2005.07.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6.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3/00

主分类号:

A01N63/00

申请人:

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

发明人:

谢红旗; 马建生; 张平森; 杨廷勇

地址:

626000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南郊路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姚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其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药效易于保持、稳定、利于药物渗透、易被高原鼠兔采食的饵料,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制成:肉毒梭菌毒素0.1~0.2ml、草粉90~95g、粘性土5~12g。本发明饵料的有益效果是:适口性好,该饵料拌药后,害鼠食率为100%;对肉毒梭菌毒素附着及渗透性较小麦、青稞好,拌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小麦、青稞拌药后的药效持续时间长3~5天;药效显著,灭洞率达93.1%,与现有饵料相比差异显著;与小麦、青稞比较,草粉的价格低,饵料成本可降低49.12%,适合于在广大高原牧区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制成:肉毒梭菌毒素0.1~0.2ml、草粉90~95g、粘性土5~12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肉毒梭菌毒素0.15ml、草粉93g、粘性土8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原料中还含有:面粉0.5~3g、菜油0.5~1g、豆粉0.25~1g。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面粉1.5g、菜油0.5g、豆粉0.5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毒梭菌毒素为C型肉毒梭菌毒素。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粉由豆科牧草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粉为红豆草草粉。

8、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用搅拌机将除肉毒梭菌毒素外的原料加适量的水均匀混合;
②用颗粒机压制成粒状的饵料颗料;
③将饵料颗料在常温下晾干或在40~50℃温度条件下烘干。
④将肉毒梭菌毒素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向饵料颗料均匀喷洒,制得饵料。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所制得的饵料颗料直径×长度尺寸为4mm×2mm。

说明书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害鼠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青海田鼠和喜马拉雅旱獭等。鼠类危害不仅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而且会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高原鼠害的防治是发展草原畜牧业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目前,常用的灭鼠药物有化学农药和生物制剂两类,其中生物制剂以其残效期短、不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无二次中毒现象和灭鼠期间不必禁牧而成为灭治高原鼠的发展方向。肉毒梭菌毒素为目前已知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种类,为神经麻痹毒素,根据其抗原特异性可分为A、B、C、D、E、F和G型,用于灭鼠的目前多采用A、C或D型肉毒梭菌毒素。用肉毒梭菌毒素灭鼠需用饵料做为载体,现有的饵料多以小麦或青稞为主要原料,该种饵料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适口性较差,害鼠采食率只有85~90%;对肉毒梭菌毒素的附着性及渗透性较差,拌药后的药效持续时间也较短;饵料以粮食为主要原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灭鼠饵料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口性较好,对肉毒梭菌毒素有着较好附着及渗透性,而且拌药后有着较长药效持续时间的灭治高原鼠的饵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饵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饵料主要是由下列组分的原料制成:肉毒梭菌毒素0.1~0.2ml、草粉90~95g、粘性土5~12g。
优选为:肉毒梭菌毒素0.15ml、草粉93g、粘性土8g。
本发明饵料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肉毒梭菌毒素0.1~0.2ml、草粉90~95g、粘性土5~12g、面粉0.5~3g、菜油0.5~1g、豆粉0.25~1g。
优选为:肉毒梭菌毒素0.15ml、草粉93g、粘性土8g、面粉1.5g、菜油0.5g、豆粉0.5g。
上述组分中的肉毒梭菌毒素可选用A选用型肉毒梭菌毒素,该毒素灭效较好,可达85.3%,但易引起人与马中毒;可优选地选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该毒素属高分子蛋白质,是一种嗜神经麻痹毒素,主要作用于颅脑神经和外围神经—肌肉接头处和植物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阻碍神经传递功能,导致肌肉麻痹,害鼠采食含C型肉毒梭菌毒素的饵料后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全身瘫痪而死,平均灭效可达90%左右;也可以采用D肉毒梭菌毒素,该毒素是由绵羊体内分离得到,在vf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毒素,与C型相比,D型菌株产毒量高,培养成本低,但目前还外于研制试验阶段。
上述组分中,粘性土、面粉有助于草粉成粒,而面粉、菜油、豆粉则有助于提高饵料有适口性。
上述组分中,所述草粉宜选用以红豆草、苜蓿、箭舌豌豆等蛋白质与叶量较为丰富的豆科牧草制成。
本发明饵料呈颗粒状,可用常规的制粒方法生产。
优选地采用下述方法:本发明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用搅拌机将除肉毒梭菌毒素外的原料加适量地水均匀混合;
②用颗粒机压制成粒状的饵料颗料;
③将饵料颗料在常温下晾干或在40~50℃温度条件下烘干;
④将肉毒梭菌毒素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向饵料颗料均匀喷洒,制得饵料。
所述步骤②中所制得的饵料颗料直径×长度尺寸为4mm×2mm。
为保证药效,上述方法中步骤④所述的向饵料颗料喷酒肉毒梭菌毒素宜在灭鼠现场施放饵料时进行,如果采用的是C型肉毒梭菌毒素则气温宜在5℃以下。
本发明饵料的有益效果是:①该饵料拌药后,害鼠食率为100%,较与小麦、青稞为载体的饵料高10~15%;②该饵料对肉毒梭菌毒素附着及渗透性较小麦、青稞好,雨、雪冲刷后药效较小麦、青稞拌药药效维持时间更长,有效药量更高;③拌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小麦、青稞拌药后的药效持续时间长3~5天;④药效显著,灭鼠试验实验表明,以小麦、青稞作载体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配制的饵料的灭洞率为72.4%,而本发明的饵料主要以红豆草草粉为载体,同样配以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洞率达93.1%,差异显著;⑥与小麦、青稞比较,草粉的价格低,饵料成本可降低49.12%,适合于在广大高原牧区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验例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验例:灭效对照实验
实验方法:
1、本发明的饵料,根据所含肉毒梭菌毒素的型号和生产厂家分为青海C型(C型肉毒梭菌毒素、由青海省生物药品厂提供)、扬州C型(C型肉毒梭菌毒素、由扬州崔氏实验所提供)、青海A(A肉毒梭菌毒素、由青海省生物药品厂提供)、扬州D(D肉毒梭菌毒素、由扬州崔氏实验所提供)四组。
2、灭鼠剂“鼠灵粉剂”由张家口金赛制药厂提供。
实验方法:
1、按照平坝、谷地、坡地三种生态环境各设置3个样方及一个空白对照样方,每个样方为0.25ha,彼此间隔在100m以上。
2、在各样方内,将饵料分别投放在洞口附近无雪、背风处,每个洞口投放饵料5~8粒。
3、投药前调查样方的有效洞口数,采用堵洞盗洞法进行。
4、投药24小时后,调查样方内饵料被采食情况。
5、每天观察样方内高原鼠兔活动、中毒、死亡情况,并解剖死鼠进行观察。
6、投药后7天、10天调查有效洞口数,计算灭洞率。
自然灭洞率(%)d=(空白样方来后鼠洞数/空白样方灭前鼠洞数)×100%
灭洞率(%)=〔(样方灭前有效洞-样方灭后有效洞)/样方灭前有效洞〕×100%
校正灭洞率(%)=〔(a*d-b)/a*d〕×100%
注:a、b分别为投药前、后调查的有效灭洞数。
实验结果:
采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的饵料的实验结果如下:
1、投药24小时后,共观测150个洞口,本发明的饵料被采食完的共150个洞口,鼠兔采食率为100%,证明其适口性好。
2、样方内,投药24小时,发现有狗和鹰捕杀后的死鼠残骸,中毒现象24小时即出现,表现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投药2天后,中毒鼠数量不断增加,并在3天时出现死鼠。死鼠大量出现的时间为7~10天,解剖发现死鼠的胃底部严重充血,其他病变不明显。
3、经调查,灭后7天的灭洞率,全部样方均稳定在75.9~81%,灭后10天的灭洞率为95.7%,大面积全用,灭后10天的灭洞率为93.5%。
A、C、D型肉毒梭菌毒素毒杀高原鼠兔的灭效情况对照

    编号  药物  生产厂名  样方生境    灭洞率%  平均灭洞率%    01  青海C型  青海省生物  药品厂  平坝    95.7  93.5    02  坡地    90.8    03  谷地    94.1    04  扬州C型  扬州崔氏  实验所  平坝    75.3  75.9    05  坡地    77.3    06  谷地    75.3    07  青海A型  青海省生物  药品厂  平坝    82.3  85.8    08  坡地    89.1    09  谷地    86.0    10  扬州D型  扬州崔氏  实验所  平坝    86.0  89.9    11  坡地    90.7    12  谷地    88.6    13  杀鼠灵粉剂  张家口金赛  制药厂  平坝    62.6  62.9    14  坡地    65.6    15  谷地    60.5    18  对照    3.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饵料由下列组分的原料制成:A型肉毒梭菌毒素0.1ml、红豆草草粉90g、粘性土5g、面粉0.5g、菜油0.5g、豆粉0.25g。
其生产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用搅拌机将除A型肉毒梭菌毒素外的原料加适量的水均匀混合;②用颗粒机压制成粒状的饵料颗料,饵料颗料直径×长度尺寸为4mm×2mm;③将饵料颗料在常温下晾干;④在灭鼠现场,将A型肉毒梭菌毒素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向饵料颗料均匀喷洒,制得饵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饵料由下列组分的原料制成:D型肉毒梭菌毒素0.2ml、红豆草草粉95g、粘性土12g、面粉3g、菜油1g、豆粉1g。
其生产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用搅拌机将除D型肉毒梭菌毒素外的原料加适量的水均匀混合;②用颗粒机压制成粒状的饵料颗料,饵料颗料直径×长度尺寸为4mm×2mm;③将饵料颗料在常温下晾干;④在灭鼠现场,将D型肉毒梭菌毒素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向饵料颗料均匀喷洒,制得饵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饵料由下列组分的原料制成:C型肉毒梭菌毒素0.15ml、红豆草草粉93g、粘性土8g、面粉1.5g、菜油0.5g、豆粉0.5g。
其生产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用搅拌机将除C型肉毒梭菌毒素外的原料加适量的水均匀混合;②用颗粒机压制成粒状的饵料颗料,饵料颗料直径×长度尺寸为4mm×2mm;③将饵料颗料在常温下晾干;④在灭鼠现场,将C型肉毒梭菌毒素加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向饵料颗料均匀喷洒,制得饵料。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灭治高原鼠的饵料及其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药效易于保持、稳定、利于药物渗透、易被高原鼠兔采食的饵料,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制成:肉毒梭菌毒素0.10.2ml、草粉9095g、粘性土512g。本发明饵料的有益效果是:适口性好,该饵料拌药后,害鼠食率为100;对肉毒梭菌毒素附着及渗透性较小麦、青稞好,拌药后药效持续时间较小麦、青稞拌药后的药效持续时间长35天;药效显著,灭洞率达93.1,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