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12127.1
2004.01.18
CN1640450A
2005.07.2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61K35/78; A61P31/06
刘振良;
刘振良
051430河北省栾城县栾城镇大裴村
石家庄国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白海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甘草1-10份,牡蛎4-20份。本发明药物具有无毒无副作用,疗效确切,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1、 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制成:甘草1-10份,牡蛎4-2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比是:甘草2-5份,牡蛎4-10份。
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配制品,具体地说是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背景 淋巴结结核是一种常见病。通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淋巴结慢性炎症。民间俗称为“老鼠疮”。淋巴结结核最常发生的部位为颌下和颈前三角沿胸锁乳突肌前沿。早期呈一股淋巴结肿大,可或串或散在发生,无粘连,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热不痛。病情继续恶化可导致淋巴结继续增大,粘连逐渐融合,肿块推之不动,渐感疼痛,皮色渐转暗红,按之微热。发病后期,淋巴结结核部分液化,自行溃破,流出干酪样物,创口呈潜行性,四周紫暗,此愈彼溃,经久不愈。目前临床对淋巴结结核普遍采用抗结核药进行治疗,如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等。这些药物存在的问题是淋巴病变部的血液浓度低,且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较大,再加上淋巴结结核病情缠延,长期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不仅疗效不佳,并可导致肝脏损伤、耳聋以及视神经炎等药源性疾病。为提高抗结核化学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法清除结核病灶。但手术治疗不但加重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同时还不可避免地会留下瘢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安全有效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甘草1-10份,牡蛎4-20份。 其优选的中药原料重量份比是: 甘草2-5份,牡蛎4-10份。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牡蛎,含有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其本身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新陈代谢的功能,甘草本身具有调和百药之功效。本发明将牡蛎与甘草合用,两者可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其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药物,可制备成散剂、胶囊制剂或蜜丸。 本发明药物地散剂制作方法是: 将牡蛎、甘草按一定的重量份比称取后,碾碎成粉,过40目筛,混合后,装袋,每袋10克。 用法为每日二次,每次一袋,服用2-4周。 本发明药物经毒理及临床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本发明药物具有无毒无副作用,疗效确切,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实验得到了证实。 选择依据:颈侧部有结节,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有寒性脓肿者结节有波动感,溃破后成窦道,皮下潜行,经久不愈,诊断为淋巴结核的患者30例。 经服用本药2周,治愈率为82%,好转为18%。 治愈标准为:结节块消失,创口愈合,无并发症; 好转标准为:肿大淋巴结缩小,全身症状消失或减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甘草2kg,牡蛎8kg,干燥后,粉碎碾成细粉,混合均匀,分装成袋,每袋20克。 实施例2-5,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只有原料的重量配比有所不同,但均可达到本发明所述效果。 实施例2-5
《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甘草110份,牡蛎420份。本发明药物具有无毒无副作用,疗效确切,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