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52104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0645.4

申请日:

2015.04.25

公开号:

CN104753199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K 1/12申请公布日:201507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12申请日:2015042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12; H02K1/16; H02K1/22; H02N11/00

主分类号:

H02K1/12

申请人:

郑博元; 郑双慧; 汪丽兵

发明人:

郑博元; 郑双慧

地址:

335000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院里路安顺家苑1栋五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磁动力发电领域,特别是公开一种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解决了现有发电机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以及现有磁动力发电装置结构复杂,发电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采用的结构为:包括发电组件,发电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磁动力组件,发电组件包括导磁外壳,中心转动轴设置在导磁外壳中心处,中心转动轴上套装有转子体,导磁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子铁枢,定子铁枢内设置有励磁线圈,导磁外壳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导磁分磁岭;磁动力组件包括磁动力转子,磁动力转子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嵌入屏蔽板,屏蔽板内嵌入所需的磁动力转子磁铁,磁动力转子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定子,磁动力定子上间隔设置有定子磁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组件(1),所述发电组件(1)的两侧均设置有磁动力组件(2),两个磁动力组件(2)与发电组件(1)之间通过中心转动轴(3)连接并带动发电组件(1)产生电能;所述发电组件(1)包括导磁外壳(11),中心转动轴(3)设置在导磁外壳(11)中心处且两端延伸到导磁外壳(11)外侧,中心转动轴(3)上套装有转子体(12),转子体(12)的外端环形分布有多个外齿(13),转子体(12)同一轴线的前端齿(131)对应后端齿(132)且两端齿不相通,导磁外壳(1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子铁枢(14),定子铁枢(14)内设置有励磁线圈(15),定子铁枢(14)的内圈设置有多个内齿(16),所述内齿(16)上绕有输电线圈(17),所述导磁外壳(11)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导磁分磁岭(18);所述磁动力组件(2)包括套装在中心转动轴(3)上的磁动力转子(21),所述磁动力转子(21)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嵌入屏蔽板(22),所述屏蔽板(22)沿转动方向上的前侧留有开口,其余三面封闭,在屏蔽板(22)内嵌入所需的磁动力转子磁铁(23),屏蔽板(22)在轴向上分上、下半区,上、下半区内的磁动力转子磁铁(23)极性相反,在转动方向上,各屏蔽板(22)内磁动力转子(2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磁动力转子(21)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定子(24),所述磁动力定子(24)上间隔设置有磁动力定子磁铁(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动力定子(24)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外罩(26),磁动力外罩(26)将磁动力组件(2)密封,所述中心转动轴(3)延伸到磁动力外罩(26)外端并通过转轴螺帽(4)固定,磁动力外罩(26)与中心转动轴(3)接触处设置有转动轴承(5)。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动力外罩(26)内还设置有风扇(6),风扇(6)通过垫圈(7)套装在中心转动轴(3)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整流装置(8)和保护罩(9),导磁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机座(1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枢(14)的内齿(16)是转子体(12)外齿(13)数量的两倍且内齿(16)和外齿(13)间隔设置。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体(12)为低碳钢铸造而成。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圈(17)为单相或为三相。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枢(14)为硅钢片组合而成。

说明书

说明书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动力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基本的发电流程都是由动力部分和发电部分组成,其中的动力部分大多使用化石燃料为发电机提供能源,该方式导致动力部分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加剧温室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无污染的发电机,譬如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但是这些发电方式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大范围推广使用,而且一些发电方式投入过大且发电量不稳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另外现有的也有一些利用磁动力的发电装置,但是这些发电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控制,励磁功率低,易烧块,使用寿命没有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了现有发电机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以及现有磁动力发电装置结构复杂,发电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无动力系统不消耗化学燃料,也不需要输入电,无污染,利用磁力持续发电的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包括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磁动力组件,两个磁动力组件与发电组件之间通过中心转动轴连接并带动发电组件产生电能;
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导磁外壳,中心转动轴设置在导磁外壳中心处且两端延伸到导磁外壳外侧,中心转动轴上套装有转子体,转子体的外端环形分布有多个外齿,转子体同一轴线的前端齿对应后端齿且两端齿不相通,导磁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子铁枢,定子铁枢内设置有励磁线圈,定子铁枢的内圈设置有多个内齿,所述内齿上绕有输电线圈,所述导磁外壳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导磁分磁岭;
所述磁动力组件包括套装在中心转动轴上的磁动力转子,所述磁动力转子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嵌入屏蔽板,所述屏蔽板沿转动方向上的前侧留有开口,其余三面封闭,在屏蔽板内嵌入所需的磁动力转子磁铁,屏蔽板在轴向上分上、下半区,上、下半区内的磁动力转子磁铁极性相反,在转动方向上,各屏蔽板内磁动力转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磁动力转子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定子,所述磁动力定子上间隔设置有磁动力定子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磁动力定子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外罩,磁动力外罩将磁动力组件密封,所述中心转动轴延伸到磁动力外罩外端并通过转轴螺帽固定,磁动力外罩与中心转动轴接触处设置有转动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磁动力外罩内还设置有风扇,风扇通过垫圈套装在中心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整流装置和保护罩,导磁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机座。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枢的内齿是转子体外齿数量的两倍且内齿和外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体为低碳钢铸造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输电线圈为单相或为三相。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枢为硅钢片组合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发电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改进,不消耗油、电等能源而产生动能和电源,无污染。将磁动力中的转子中嵌入的永磁体放入到定子产生的磁场中,存的势能作为能源,能够持续地提供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
本发明对现有发电机进行改进,将导磁分磁岭设置在导磁外壳的内壁上,使第二磁场的磁力有自己的回路,不需被拥挤到原磁场的回路上,第二磁场与原磁场不在相互抵消,发电机发电量大幅增加,并且转子体的同一轴线上,前端齿和后端齿不相通,前端齿对应后端齿,前端齿与后端齿的工作时间统一,使磁场的流通量增加一倍,使发电机的发电量大幅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发电组件,11为导磁外壳,12为转子体,13为外齿,131为前端齿,132为后端齿,14为定子铁枢,15为励磁线圈,16为内齿,17为输电线圈,18为导磁分磁岭,2为磁动力组件,21为磁动力转子,22为屏蔽板,23为磁动力转子磁铁,24为磁动力定子,25为磁动力定子磁铁,26为为磁动力外罩,3为中心转动轴,4为转轴螺帽,5为转动轴承,6为风扇,7为垫圈,8为整流装置,9为保护罩,10为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包括发电组件1,所述发电组件1的两侧均设置有磁动力组件2,两个磁动力组件2与发电组件1之间通过中心转动轴3连接并带动发电组件1产生电能;
所述发电组件1包括导磁外壳11,中心转动轴3设置在导磁外壳11中心处且两端延伸到导磁外壳11外侧,中心转动轴3上套装有转子体12,转子体12的外端环形分布有多个外齿13,转子体12同一轴线的前端齿131对应后端齿132且二者磁力通道不相通,导磁外壳1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子铁枢14,定子铁枢14内设置有励磁线圈15,定子铁枢14的内圈设置有多个内齿16,所述内齿16上绕有输电线圈17,所述导磁外壳11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导磁分磁岭18;
所述磁动力组件2包括套装在中心转动轴3上的磁动力转子21,所述磁动力转子21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嵌入屏蔽板22,所述屏蔽板22沿转动方向上的前侧留有开口,其余三面封闭,在屏蔽板22内嵌入所需的磁动力转子磁铁23,屏蔽板22在轴向上分上、下半区,上、下半区内的磁动力转子磁铁23极性相反,在转动方向上,各屏蔽板22内磁动力转子2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磁动力转子21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定子24,所述磁动力定子24上间隔设置有磁动力定子磁铁25。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各屏蔽板22内磁动力转子磁铁2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相邻的屏蔽板22内磁动力转子磁铁23受到磁动力定子磁铁25的吸引力不平衡且合力的方向指向转动方向,使转子旋转起来;在起始端屏蔽板22靠近磁动力定子磁铁25时,吸引力的方向与转动相反,阻碍磁动力转子21的转动,固此设置屏蔽板22,将磁动力定子磁铁25对起始端屏蔽板22内磁动力转子磁铁23的磁力作用隔离。
两侧的磁动力组件2持续转动带动中心转动轴3转动,中心轴转动从而带动套装在中心轴上的转子体12转动,切割定子铁枢14内线圈从而产生电流。另外本发明在导磁外壳11上环形分布有导磁分磁岭18,导磁分磁岭18是专为第二磁场构成回路而设计的,第二磁场不在被拥挤到原磁场的回路上,第二磁场与原磁场的磁力不会受到严重的冲撞和破坏性的抵消,提高发电量,降低噪音和温升,发电组件1不容易被烧坏,延长发电组件1的使用寿命;转子体12的同一轴线上,前端齿131对应后端齿132且两端齿不相通,使前端齿131与后端齿132的工作时间统一,磁场的流通量增加一倍,发电机的发电量大幅增加,本发明经上述设置,转换效率高,比原动力高出十几倍。可在最恶历的环境中工作,照常发电不误。
为了保护发电组件1,所述磁动力定子24的外侧设置有磁动力外罩26,磁动力外罩26将磁动力组件2密封,所述中心转动轴3延伸到磁动力外罩26外端并通过转轴螺帽4固定,磁动力外罩26与中心转动轴3接触处设置有转动轴承5。
为了降低发电组件1的温度,所述磁动力外罩26内还设置有风扇6,风扇6通过垫圈7套装在中心转动轴3上。中心转动轴3转动从而带动风扇6转动为发电组件1降温。
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所述导磁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整流装置8和保护罩9,导磁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机座10。保护罩9能够保护整流装置8,提高整流装置8的使用寿命。
另外,所述定子铁枢14的内齿16是转子体12外齿13数量的两倍且内齿16和外齿13间隔设置,不会影响原磁场和第二磁场的正常流通。
所述转子体12为低碳钢铸造而成。发电机停止工作后,转子体12上的磁场会自动清失,不会影响下一次工作时磁场的流通,工作效率不会受到影响。所述定子铁枢14为硅钢片组合而成。所述输电线圈17为单相或为三相。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经过试验样机测试,均达到本发明的要求。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磁动力发电领域,特别是公开一种永磁双动力高效发电机;解决了现有发电机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以及现有磁动力发电装置结构复杂,发电量低且不稳定的问题;采用的结构为:包括发电组件,发电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磁动力组件,发电组件包括导磁外壳,中心转动轴设置在导磁外壳中心处,中心转动轴上套装有转子体,导磁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子铁枢,定子铁枢内设置有励磁线圈,导磁外壳的内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导磁分磁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