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089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9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1121.4

申请日:

2004.01.20

公开号:

CN1647803A

公开日:

2005.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31/60; A61K9/06;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31/60; A61K9/06; A61P29/00

申请人:

北京东方凯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祁静; 王大可; 胡珊; 王映辉

地址:

100012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311楼3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及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及体外透皮实验。该贴膏由薄荷脑、麝香草脑、水杨酸甲酯、冰片、盐酸苯海拉明等药物活性组分与水溶性基质及载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特定的水溶性基质或该水溶性基质与促透剂的组合,提高药物皮肤透过量,从而在临床上使药物速效、高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该贴膏是由药物活性组分与亲水性基质及载体组 成,该药物活性组分是指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冰片、颠茄流浸 膏、麝香草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包含有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中按重量比,药物活性组分占 0.5~8.0%,亲水性基质占92.0~99.5%。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各药物活性组分按重量比,含量 范围如下: 薄荷脑0.1~70%            樟脑0.1~55%        水杨酸甲酯0.1~35% 盐酸苯海拉明0.1~10%      冰片0.1~45%        颠茄流浸膏0.1~75% 麝香草脑0.1~25%。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各药物活性组分按重量比,含量 范围如下: 薄荷脑5~35%              樟脑5~25%          水杨酸甲酯5~20% 盐酸苯海拉明0.1~8%       冰片10~25%         颠茄流浸膏5~40% 麝香草脑5~10%。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各药物活性组分按重量比,含量 范围如下: 薄荷脑27.90%、            樟脑13.96%          水杨酸甲酯11.63% 盐酸苯海拉明4.65%         冰片18.60%          颠茄流浸膏1
6: 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7: 90%、            樟脑13.96%          水杨酸甲酯11.63% 盐酸苯海拉明4.65%         冰片18.60%          颠茄流浸膏16.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8: 0%,亲水性基质占92.0~9
9: 5%。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各药物活性组分按重量比,含量 范围如下: 薄荷脑0.1~70%            樟脑0.1~55%        水杨酸甲酯0.1~35% 盐酸苯海拉明0.1~10%      冰片0.1~45%        颠茄流浸膏0.1~75% 麝香草脑0.1~25%。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各药物活性组分按重量比,含量 范围如下: 薄荷脑5~35%              樟脑5~25%          水杨酸甲酯5~20% 盐酸苯海拉明0.1~8%       冰片10~25%         颠茄流浸膏5~40% 麝香草脑5~10%。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各药物活性组分按重量比,含量 范围如下: 薄荷脑27.90%、            樟脑13.96%          水杨酸甲酯11.63% 盐酸苯海拉明4.65%         冰片18.60%          颠茄流浸膏16.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 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11: 63% 盐酸苯海拉明4.65%         冰片18.60%          颠茄流浸膏16.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13: 96%          水杨酸甲酯11.63% 盐酸苯海拉明4.65%         冰片18.60%          颠茄流浸膏16.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 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 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16: 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 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18: 60%          颠茄流浸膏16.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 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 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 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 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27: 90%、            樟脑13.96%          水杨酸甲酯11.63% 盐酸苯海拉明4.65%         冰片18.60%          颠茄流浸膏16.28% 麝香草脑6.98%。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粘合剂选自动植物 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 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 8.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阿拉伯胶、 桃胶。 9.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 11.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 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 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类选自甘油、丙二醇。 15.权利要求12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 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 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17.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山梨糖醇、木糖醇、麦 芽糖醇。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亲水性基质中填充剂选自粘土及无机 盐。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选自蒙脱土、高岭土、膨润 土、硅藻土。 20.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选自钛白粉、滑石粉、氧 化锌、二氧化硅。 21.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交联剂指二价到四 价金属盐。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硫酸铝、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铝。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联剂选自氢氧化铝。 2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其亲水性基质原料组成比如下: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说明书


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亲水性贴膏。其中,药物活性组分是指薄荷脑、麝香草脑、水杨酸甲酯、冰片、盐酸苯海拉明、颠茄流浸膏、樟脑;亲水性基质包括粘合剂、交联剂、保湿剂、填充剂等,该贴膏对身体的经皮渗透和粘附是通过亲水性基质增强的,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外用消炎、镇痛的经典药剂-消炎镇痛膏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8册》,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麝香草脑、水杨酸甲酯、冰片、盐酸苯海拉明、颠茄流浸膏、樟脑。其中,薄荷脑为芳香祛风药,外用有止痒、止痛、清凉感及对抗刺激的作用;麝香草脑具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效;水杨酸甲酯为消炎、止痛药,局部用于关节或肌肉疼痛,具有消炎、止痛、消肿的作用;冰片主要含龙脑,为芳香开窍性中药,用于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盐酸苯海拉明为乙醇胺的衍生物,有抗组胺作用,可与组织中释放出来的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H1受体,能对抗或减弱组胺对血管、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从而制止过敏反应,外用可治疗虫咬、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颠茄(herba belladonnae)主要成分是1-莨菪碱,约占总生物碱含量的75~90%,另有少量东莨菪碱、阿朴阿托品、颠茄碱、去甲莨菪碱,并含有东莨菪内酯何芸香甙等,作为抗胆碱药能镇痛、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等;樟脑(camphora)是右旋酮类化合物,有清凉感,能开窍辟浊、温散止痛,外用于皮肤瘙痒及炎症。消炎镇痛膏作为一种外用橡胶膏贴剂,属于经皮给药制剂。通过经皮渗透吸收,可活血、消炎、镇痛,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肩痛、扭伤、关节痛、肌肉疼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外用贴剂主要是硬膏剂,包括黑膏药及橡胶膏。由于黑膏药至今仍使用有毒的铅丹熬制,而且工艺控制困难,使用不方便,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橡胶膏剂。

    但是,橡胶膏所载药物只能置于橡胶基质的粘合剂中,受粘合剂涂层厚度及保持粘度的限制,含药量较小;在制浆过滤时往往因氧化锌粒子储存不当吸附水或溶剂汽油桶中有水带入罐中造成过滤困难,且机器设备过滤困难;同时,橡胶膏剂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松香作增粘剂,由于其自身易氧化,故有加速产品老化的缺点;在生产中使用大量汽油,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松香酸或残留的汽油易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皮肤红肿及刺痒,出现皮肤过敏;除此之外,由于橡胶膏剂粘性较强,有撕揭疼痛及拔毛现象,易对人体皮肤造成物理性拉伤而显现诸多不足。

    为了降低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改善生产环境,克服传统硬膏剂地诸多不足,我们进行了本发明。

    亲水性基质贴膏在日本被较早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将其定义为巴布膏剂,是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铺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英文名称为cataplasm,意为贴膏。

    而今,亲水性基质贴膏在日本、韩国应用较多,主要承载化学药品。US6485740、US6355266作为西药的亲水性基质贴膏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专利已公开,但是此类亲水性基质贴膏在承载中药方面的报导并不多见。目前就国内而言,对于此类制剂的系统研究多在实验室阶段。工业化生产此类中药的产品亦不多见,地标收载有批号生产的巴布剂品种也仅包括麝香壮骨巴布膏、蟾酥镇痛巴布膏、消炎解痛巴布膏、关节镇痛巴布膏等几个品种,其中不仅各品种所载药物不同,且各基质组成亦不相同,尚待开发的中药品种还很多。

    目前,国内外对亲水性基质贴膏的基础研究愈来愈多,例如94118339.4(巴布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产品)、98102336.3(医药保健外用贴膏剂的基质及其制备方法)、99103062.1(一种高分子自粘基质及其应用)、ZL 99251292.1(水性高分子贴剂)、00100628.2(中药巴布剂基制质及其制备工艺)、02112475.2(一种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主要是对新型亲水性基质的研究,公开的均为巴布剂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不涉及具体药物的应用,优点大多从低刺激性、不拔毛、载药量大等特点入手,有待进一步具体研究。

    99113612.8(风湿骨痛贴膏巴布剂制作方法),00110090.4(少林风湿铁打膏巴布剂制作方法),00110089.0(麝香壮骨膏巴布剂制作方法)均是采用相同基质承载不同药物,优点也仅仅是制剂学上的稳定,但评价一个优良的外用制剂的关键是:有效成份能否在人体的靶组织或病原体上达到一定的有效治疗浓度,并持续所需要的时间,即是否能有效地产生满意地治疗效果。而上述专利均未对其透皮效果、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及描述。

    99113613.6(骨友灵贴膏巴布剂制作方法)采用粘性物质明胶和聚乙烯醇制成亲水性基质,与本发明所述靠交联形成的骨架基质不同;99808417.4公开了含有稳定化剂克罗米通和表面活性剂的经时稳定的含甾组化合物巴布剂及其制造方法;01127462.x(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外用中药贴剂)其含药基质层的传递体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提纯并经特殊加工的亲水性生物大分子(SPM),与本发明不同;02112476.0(来氟米特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山梨醇、高岭土、丙二醇等成分而用戊二醛溶液作交联剂,形成凝胶骨架型基质,与本发明的基质组成不同;02131281.8(镇痛中药金铃子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基质组成不是交联骨架结构,而是通过明胶做赋形剂,从而改善膏体成型效果。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关节镇痛巴布膏以辣椒、片姜黄、肉桂等十九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90%的乙醇回流提取,得清膏,加入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樟脑、颠茄流浸膏,再与由明胶、聚乙烯醇、山梨糖醇、高岭土、聚丙烯酸钠、复合铅盐、甘油、蓖麻油、酒石酸、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构成的基质制成稠膏,涂布、盖衬、切片即得。其中的基质组成虽与本发明有相似之处,但用于承载本发明所述药物,它的透皮效果不是最好的,而且,采用复合铅盐作为交联剂,要严控重金属盐含量,严防透皮制剂蓄积中毒。

    以上国内专利文献中介绍的是各种具体中西药物的亲水性贴膏,与本专利主药成分不同,基质组成不同,且对其透皮效果、临床应用等方面未见深入研究。

    通过本发明可知,并不是任意一种亲水性基质对所有的药物都适合,换而言之,为了提高疗效,使药物达到速效、高效或长效等的临床效果,药物必须与特定亲水性基质配伍,即不同药物匹配不同的亲水性基质,才有可能发挥最佳效果。

    朱全刚、胡晋红在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880)中,进行了水杨酸甲酯的在体透皮研究,建立在体猪耳静脉灌流经皮吸收模型。选取刚断奶幼猪耳部边缘静脉一段,插管,建立由人工气体、样品室、恒流泵、恒温系统、聚四氟乙烯连接管、猪耳静脉、猪耳皮肤及特制层流设备等组成的在体猪耳静脉灌流经皮吸收模型。以葡萄糖利用试验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评价模型的生物学活性,以水杨酸甲酯为模型药物,将6.6%水杨酸甲酯凝胶2克涂抹在2cm*3cm的面积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杨酸甲酯及其代谢物水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杨酸甲酯经皮渗透过程中部分被代谢为水杨酸,稳态时水杨酸甲酯累积渗透量Q与时间t的回归方程为Q=-3.8090+6.1290t,稳态渗透速率为6.1290μg·cm-2·h-1。该项研究未进行复方多成分的体外透过研究。

    本发明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从外观性状、粘性、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透皮时滞、粘性、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考察,优选出最适合该活性药物组分的基质材料,既克服了水溶性药物与脂溶性药物同时加入时产品的稳定性,又充分发挥了活性组分的药理作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与上述试验相比,水杨酸甲酯的渗透速率是其2~5倍,累积透皮渗透量>300g/cm2.天,远远优于现有技术的给药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是由药物活性组分、亲水性基质及载体组成。载体是指背衬和隔离膜。

    作为一个优良的皮肤外用贴剂,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制剂稳定性,其次需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在一个多成分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很大,特别是溶解性的差异与各成分能否在亲水性基质层中稳定存在直接相关。一般的水溶性药物在亲水性基质层中可稳定存在,而脂溶性药物则易与亲水性基质层分离,导致脂溶性成分在产品表面聚集,极大地影响产品的制剂学稳定性和治疗效果,这是目前外用亲水性基质贴膏制备中的难题之一。

    同时,做为一个多成分复方制剂,由于各成分的性质不同,其与基质层的亲和程度也不同,而如何使各有效成分能均匀稳定地由基质层释出、并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是外用亲水性基质贴膏制备中的又一个难题。

    本发明通过一系列试验,筛选了大量的基质配方,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具有且遇水易溶胀和软化的丙烯酸类高分子材料,与二价到四价金属化合物交联形成网状结构作为亲水性高分子骨架,加入保湿剂、粘合剂、填充剂而构成的亲水性基质,充分发挥了药物活性组分的药理作用。既解决了药物活性组分在基质中的制剂学稳定问题,又使得药物在基质与皮肤层间具适宜的分配系数,使得药物活性组分能够从基质中很快释放出来,透过皮肤,从而迅速到达病灶,发挥疗效,以致经皮给药的活性成分(以水杨酸甲酯作为透皮标识药物)的累积透皮渗透量>300μg/cm2.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了显著的差异,使该中药组合物的经皮给药效果产生了显著的进步,远远优于现有技术的给药体系。

    本文对本发明更详细地描述如下:

    本发明所述贴膏由三层结构组成

    (i)背衬层:背衬可以为全棉布、化学纤维布、棉与化学纤维的混纺布或无纺布。

    (ii)含药层:即含药物活性成分的亲水性基质层。

    (iii)隔离膜:即一层在贴到皮肤上之前应揭去的剥离层材料,可以为无毒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硅油纸。

    该中药组合物贴膏其特征在于:该贴膏中药物活性组分对身体的经皮渗透和粘附是通过亲水性基质增强的。

    含药层中的亲水性基质主要是由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构成,各组分用量为

    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20份∶10~50份∶0.5~20份∶0.1~5份;

    优选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1~15份∶10~40份∶1~15份∶0.1~2.5份;

    最优为粘合剂∶保湿剂∶填充剂∶交联剂为3~12份∶10~40份∶1~8份∶0.1~1.5份。

    本发明所述亲水性基质中的粘合剂选自动植物胶及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的组合;所述动植物胶选自明胶、梧桐胶、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槐树豆胶、桃胶、黄原胶,优选自明胶、阿拉伯胶、桃胶;所述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卡波姆、丙烯酸树脂,优选自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交联聚丙烯酸,最优选自聚丙烯酸及其金属盐。

    粘合剂用量为1~20份,优选为1~15份,最优为3~12份。

    本发明所得贴膏初粘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巴布剂项下滚球实验法检查,当产品的初粘性在16~28号之间时,产品的初粘性较好;若低于16号小球时,表皮粘附性差,对关节部位的粘贴不够牢固,易脱落;高于28号时,揭贴时皮肤会略有拔毛之痛,故优选16~28号。对身体关节部位的贴附可以长达多日。

    填充剂可选自粘土及无机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粘土选自高岭土,蒙脱土及填充性能与其相似的硅藻土、膨润土等,无机盐选自钛白粉(TiO2)、氧化锌及填充性能与其相似的滑石粉、二氧化硅等。用量为0.5~20份,优选为1~15份,最优为1~8份。当其用量低于0.5份时无明显补强效果,高于20份时则产品失去粘弹性。

    所述亲水性基质中保湿剂选自多元醇类与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的组合,其中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选自聚乙烯乙醛二乙胺乙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优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多元醇类选自乙二醇、二甘醇、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优选甘油、丙二醇;所述糖类优选选自山梨醇及与其保湿性能相似的木糖醇、麦芽糖醇;保湿剂用量为10~50份,优选为10~40份。当其用量高于50份时,皮肤表面有油腻感或贴附有冰凉感;低于10份时则产品无法保持足够的水分,长时间放置或贴敷后产品易失水发干。

    交联剂选自二价到四价金属盐类,包括硫酸铝、硫酸镁、二氯化钙、四氯化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AL(OH)3)。用量为0.1~5份,优选为0.1~2.5份,最优为0.1~1.5份。

    本发明所述贴膏的亲水性基质中还可以根据药物组分含量及基质配方不同以及人体的耐受程度,可适当加入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促透剂等。

    含药层中的药物活性组分含量范围为薄荷脑0.1~70%、樟脑0.1~55%、水杨酸甲酯0.1~35%、盐酸苯海拉明0.1~10%、冰片0.1~45%、颠茄流浸膏0.1~75%、麝香草脑0.1~25%;优选为薄荷脑5~35%、樟脑5~25%、水杨酸甲酯5~20%、盐酸苯海拉明0.1~8%、冰片10~25%、颠茄流浸膏5~40%、麝香草脑5~10%;最优为薄荷脑27.90%、樟脑13.96%、水杨酸甲酯11.63%、盐酸苯海拉明4.65%、冰片18.60%、颠茄流浸膏16.28%、麝香草脑6.98%。

    本发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法中第三法,释放介质为3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同法考察了药物各活性组分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各活性组分的释放度呈正相关,由于水杨酸甲酯能够反映药物的主要药效,且性质稳定,制剂中成分可控,检测准确、方便,因此选用水杨酸甲酯作为本发明透皮实验的标识药物。

    通过如下实施例(重量均按份数计)更详细地阐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按下列方法生产了中药组合物贴膏的制备工艺:

    1、油相A:药物活性组分或其与附加剂(指表面活性剂、促透剂)在70℃的混合物;

    2、水相B:乙烯基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和/或糖类、动植物胶一起加热溶于水中的混合物;

    3、固相分散C:丙烯酸类均聚物和/或共聚物与填充剂、交联剂在多元醇中均匀分散的混合物,若加入pH调节剂,可在此相加入一并分散。

    于80℃时将水相B逐渐加入油相A中,快速搅拌进行乳化,而后将乳化的混合物加入固相分散C,搅拌2小时即得。

    将均匀膏体涂于背衬层,干燥,覆膜,即得亲水性中药组合物贴膏。

                                                        表1比较例1比较例2 实施 例1 实施 例2 实施 例3 实施 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桃胶 1 1 2 1.5 1.5 1.5 1.5阿拉伯胶 3 2.5 2.5 2.5 2.5明胶1.5 3 9CMC-Na1.92.5卡波姆 3聚丙烯酸钠4.5 4 6聚丙烯酸4 1 6 6 6 6丙烯酸树脂 8PVA0.750.5 2 2 2 2 2 2PVP0.5 3 3 3.5 3.5 3.5 3.5甘油1510 8 16 20 12 15 15 15 151,3-丁二醇 3 4丙二醇3 6 7 7 7 7山梨醇195 15 8 8 8 8 8高岭土5.3 0.5氧化锌 4蒙脱土 1.8 6.5 6.5 6.5 6.5CaCO34膨润土 3 15硅藻土 5TiO21复合铅盐0.15氢氧化铝0.5 0.2 4.5 2.5 1.5 0.5 0.5 0.5 0.5酒石酸1.151 3 2 2 0.5 0.5 0.5 0.5药物活性组分颠茄流浸膏0.330.33 0.33 0.33 0.33 0.33 0.33 1.3 0.8 0.01薄荷脑0.560.56 0.56 0.56 0.56 0.56 0.56 0.01 0.19 1.1水杨酸甲酯0.230.23 0.23 0.23 0.23 0.23 0.23 0.01 0.05 0.樟脑0.280.28 0.28 0.28 0.28 0.28 0.28 0.01 0.85 0.05冰片0.370.37 0.37 0.37 0.37 0.37 0.37 0.65 0.05 0.01麝香草脑0.14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01 0.05 0.3盐酸苯海拉明0.090.09 0.09 0.09 0.09 0.09 0.09 0.01 0.01 0.03蓖麻油0.38 0.5吐温0.5 0.5 0.5 1 1 1 1水48.3766.5 80 55.5 30 36 44 44 44 44初粘性14 18 22 26 25 22 21 24 23表面光洁度良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内聚强度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拔毛现象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持粘性优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抛锚力优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累积透过量213.3149.2 338.2 317.2 344.1 325.6 377.9

    注1:初粘性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II【粘着力试验】小球法

    注2:表面光洁度评分标准:(制剂稳定性考察指标)

         优:表面光洁无瑕疵

         良:有气泡,瑕疵或颗粒物但每50cm2总数量不超过一个

         中:有气泡,瑕疵或颗粒物每50cm2总数量超过一个

         差:有气泡,瑕疵或颗粒物每50cm2总数量超过五个

    注3:内聚强度评分标准:(制剂稳定性考察指标)

         优:贴敷超过24小时不产生脱膏或变形以及残留现象

         良:24小时贴着不产生脱膏或变形以及残留现象

         中:24小时贴着后微有残留现象

         差:24小时贴着后大量残留现象

    注4:持粘性评分标准:10名健康男子肘部12小时贴着后,检验。

         优:无脱落或剥离现象

         良:有部分边缘出现剥离现象,但无一脱落

         中:部分贴膏出现脱落但不超过2片

         差:脱落超过两片

    注5:抛锚力评分标准:10名健康男子肘部12小时贴着后,检验。

         (制剂稳定性考察指标)

         优:剥离时无膏体与背衬分离现象

         良:剥离时出现一例膏体与底材边缘分离现象

         中:剥离时出现多例膏体与底材边缘分离现象

         差:剥离时出现膏体与背衬完全分离现象

    注6:累积透过量单位μg/cm2天

    通过表1可知,并不是所有的亲水性基质都能对药物活性组分的药效起增强作用,而且,不同的亲水性基质配方对药物的透皮影响是不同的。同时,参照徐叔云等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4-235,237.)及盛国荣等关于抗敏止痒乳膏动物实验研究(海峡药学2000,(1)12:30-31.)进行用药安全性实验,通过动物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我们考察了单位面积基质所能承载的药物活性组分重量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的药物均指:其中各活性组分含量分别为薄荷油27.90%、樟脑13.96%、水杨酸甲酯11.63%、盐酸苯海拉明4.65%、冰片18.60%、颠茄流浸膏16.28%、麝香草脑6.98%。

    实施例9-13(见表2)

    表2

    上述实验制备方法:分别将不同重量的药物活性组分1.0份、2.0份、4.0份、8.0份、10.0份与等量基质混合,制成单位面积承载不同药量的五种贴膏。经动物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证明,当所含药物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0.5%~8.0%时,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如果继续提高药物活性组分在基质中的含量,将会造成一定的皮肤刺激性。

    由此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采用薄荷油、樟脑、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冰片、颠茄流浸膏、麝香草脑为药物活性组分,与具有良好舒适性、药物相容性的亲水性基质组合,所得贴膏具有良好的粘着性、保湿性,贴附舒适、单位面积载药量大、有效范围内无致敏性、刺激性,使用后撕揭无痛感,表现出很好的药物制剂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在体外经皮渗透性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药物增强效果,即使未加入任何促透剂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很好的透皮效果,比现有技术更显著地提高了药物活性组分的渗透量,并且,在加入促透剂后,透过量成倍增加。见实施例14-16。

    含药层配方:

    PVA 2份            PVP 3.5份       山梨醇8份        桃胶1.5份

    阿拉伯胶2.5份      聚丙烯酸6份     蒙脱土6.5份      甘油15份

    丙二醇7份          氢氧化铝0.5份   吐温-801.0份     酒石酸0.5份

    药物2份            水44份。

    实施例14:含药层配方+2.5%氮酮

    实施例15:含药层配方+4%乙醇

    实施例16:含药层配方+3%2-吡咯烷酮

    本发明中所进行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实验如下:

    Franz扩散池法:取经处理的小鼠皮固定于样品池与接受池之间,将不含促透剂与含不同促透剂的贴膏分别贴于小鼠皮角质层面,接受液为3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固定样品池。恒温(32±0.5)℃,分别于2、4、6、8、10、12、16、24小时取样,每次取样量为0.5ml,并补充等体积新鲜接收液,采用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水杨酸甲酯的药物浓度,从而比较各处方中药物的累积透过率,(消炎镇痛橡胶膏与水杨酸甲酯凝胶实验方法同上)结果如表显示:

                         表3体外经皮透过试验结果

    注:水杨酸甲酯凝胶采用在体猪耳静脉灌流经皮吸收模型中水杨酸甲酯凝胶的制备方法:

    将1.0g卡波姆940加入适量蒸馏水中,待其完全溶胀后加入三乙醇胺适量制成凝胶基质;另将水杨酸甲酯6.6g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不断搅拌下加入凝胶基质中,继续加蒸馏水至100g,搅拌均匀即得。

    本实验结论表明:与消炎镇痛橡胶膏相比较而言,中药组合物贴膏起效更为迅速、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其疗效优于消炎镇痛橡胶膏;与水杨酸甲酯凝胶相比,虽凝胶起效稍快,但渗透速率较低,药效不显著,且使用不方便,易污染衣物。由此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采用所述的特定亲水性基质,不仅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而且透皮效果显著优于消炎镇痛橡胶膏和凝胶剂等现有制剂。

    实施例17:临床药效评定

    为评定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膏与橡胶膏、凝胶剂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我们对117例患有肩周炎的志愿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入选志愿者有明确局部压痛,运动痛以及休息痛,年龄为18岁~58岁,病程5~10年,其中女性69例,男性48例。无影响药物评价的其它因素(包括血液、肝脏、心血管疾病或其它的病变,不同时接受其他药物如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肌松剂治疗和物理治疗)。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为中药组合物贴膏,治疗药品按实施例10制备;对照组1为消炎镇痛橡胶膏(商业市售品);对照组2为水杨酸甲酯凝胶(自制,方法同前)。用法均为贴敷或涂抹于患处,每12小时更换药贴或再涂抹一次,7日为一疗程。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对关节痛的评估和医生对患者关节压痛及活动痛的评价均有明显改善,中药组合物贴膏组结果优于消炎镇痛橡胶膏组、水杨酸甲酯凝胶组。三组的总有效率(有效和显效的总比例)分别是91.3%、82.6%、73.2%,说明中药组合物贴膏的总体疗效优于消炎镇痛橡胶膏与水杨酸甲酯凝胶。

    通过以上动物透皮实验及志愿者临床用药观察试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所述中药组合物贴膏在起效时间、药物疗效上明显优于现有制剂,极大地提高了外用经皮给药系统的透皮效率,增强药效。

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消炎镇痛的中药组合物贴膏及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及体外透皮实验。该贴膏由薄荷脑、麝香草脑、水杨酸甲酯、冰片、盐酸苯海拉明等药物活性组分与水溶性基质及载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特定的水溶性基质或该水溶性基质与促透剂的组合,提高药物皮肤透过量,从而在临床上使药物速效、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