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抽拉式车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抽拉式车厢结构。
技术背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军事、医疗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仪器被安装在车辆上移动办公使用。现在可移动的车载装置系统已经有非常多的种类,比如军事上使用的生化检测车、医用的体检车和防疫监测车等。
由于现有的移动用检测车辆使用的仪器种类繁多,人们对它们的实际要求越来越多,非常渴望能拥有更多的使用空间来安装这些仪器,并增大检测人员的活动空间。比如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移动体检车系统,由于现代体检对体检设备种类地要求很多,比如需要X光机、生化仪、B超机等各种仪器以及相关配套的检查床等几十种设备,按照现在的车载装载量,只能采用数字化X光机(或者透视机)等少数设备,这就大大降低了车载体检系统的效能。
受现有车辆构造的限制,要增加装载仪器的种类,目前采用的方式只是被动地加大车体规模,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一、车体不可能无限加大,二、许多场合下,尤其是军用车辆的野战要求和医疗体检、检疫系统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城市街区使用,大型车辆往往不能在这些条件下顺利通过。国外有采用将没有设置车门的另一侧车壁做成可倾倒式的改造,但这种改造作用有限,比如在严寒的冬季或者其他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这种敞开式的构造缺乏基本的使用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空间大、应用灵活的可抽拉式车厢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车体,所述车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厢体,所述厢体能够在车体内与车体外之间,沿水平方向自由抽拉。
所述厢体的底部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每个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滚轮,所述支撑架展开后的高度与所述厢体底部到地面的高度相适应。
所述厢体顶部与车体之间可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厢体自动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和一个传动装置。
所述厢体底部可设置有与支撑架个数相适应的支撑架槽,所述支撑架在收回位置时放置在所述升降架槽内。
所述厢体底部与厢体之间可设置有至少一对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位于厢体底部的两个侧边上。
所述车体和厢体之间可设置有用于固定厢体的固定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可为链条传动装置或皮带传动装置或齿轮传动装置或绳条传动装置。
所述支撑架可由三个相互铰接的连杆构成连杆机构,其中第一个连杆与第二个连杆相铰接,第一个能够在支撑架槽中沿水平方向平行移动,第三个连杆的一端固定中,另一端与所述滚轮的轮轴固定,所述第二个连杆的另一端绞接在所述第三个连杆的固定端和滚轮之间,当第三个连杆到达竖直位置时,第一、二个连杆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支撑架底部还可设置有至少一个高度可调的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第三个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厢体可以包括金属的框架和木质或者化学合成材料的壁面,所述框架和壁面相互固定。
本发明通过在车体上设置有可抽拉式的厢体,一次可以用较小的车辆来完成只有大型车才能装载的仪器数量,这样使小的车辆能够在许多大型车辆无法或者不便通行的地方顺利地行进;将厢体抽拉出来后能极大增加车体的容积,增加使用面积,有利于增加仪器装备的数量和安装体积更大的某些型号的仪器,扩大检测操作人员和被检测物体和人员的活动空间,增加舒适度,极大地扩充了车载设备地使用空间和人员的活动范围,对于军事和医学、地质考察等各个领域的仪器设备移动使用带来巨大的便利,使这些车载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采用较小的车型来完成大型车辆才能完成的仪器设备装载和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支撑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架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其中图1为厢体打开位置,图2中实线为厢体收起位置,虚线为厢体打开位置。车体1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可抽拉的厢体,由于车轮在车体1中形成凸起,所以厢体的安装位置要避开车轮所在的位置,其中一个厢体2设置在前后轮5、6之间,并能够向与车门7位置相反的方向向外抽拉,另外两个厢体3、4分别设置在车体后方,后车轮6与车尾之间,分别位于车体的左右两侧,并能够向两侧抽拉。将所需的仪器设备固定安装在所述各厢体中,所述厢体由框架和壁面相互固定构成,所述框架用金属材料制造,结构简洁,强度高,不变形,壁面用木质或者化学合成材料制造,目的是降低厢体重量,保温隔热等。在每个厢体的底部侧边设置有两对滚动轮9,使厢体能够在向车体内外移动过程更加平滑、省力,在厢体抽拉的过程中起到减少因摩擦产生的阻力的作用。所述各厢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与抽拉方向相平行的支撑架槽8,每个支撑架槽8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架,在厢体收起状态下,支撑架能够收起并存放于支撑架槽中,所述支撑架由三个相互铰接的连杆11、12、13构成连杆机构,其中连杆11与连杆12相铰接,连杆11能够在支撑架槽中沿水平方向平行移动,连杆13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槽中,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滚轮14,并与滚轮的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绞接在所述连杆13的固定端和滚轮14之间,当连杆13到达竖直位置时,连杆11、12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支撑架用于在厢体向外抽拉过程中支撑厢体,并同时使厢体顺利地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每个支撑架中连杆13的靠近滚轮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支腿,如图5所示,通过带有内螺纹的套管16与连杆13相固定,一个丝杠17与套管16相啮合,所述丝杠17一端固定有一个旋转手把18,另一端固定有一个支脚19,当厢体已经展开时,旋动旋转手把18,通过丝杠17与套管16的啮合,使丝杠连同支脚有一个向下垂直位移,直至与地面相接触,即可通过支腿代替轮子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防止厢体移动并起到保护轮子的作用。在厢体顶部侧边和底部侧边还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装置10,所述每个固定装置10由一个紧固螺钉和一个螺母相配合,在厢体收回到车体内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厢体固定在车体内,放置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颠簸对厢体及厢体内的仪器设备等造成的损害。
另外,如果所使用的车辆为高底盘车,即车体内没有因车轮产生的凸起,则厢体的位置不受车轮位置的限制,可视实际的需要、车辆的大小、车门的位置等任意设置厢体的位置和数量。
实施例1中,厢体的抽拉移动为半自动控制,在厢体顶部设置有一个电机控制机构,一个电机15与一个齿轮操动机构相连,所述齿轮操动机构与所述厢体相连,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向或方向转动,控制厢体的向外或向内移动。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在车体的行进过程中,厢体固定于车体内腔中,车辆可以像同类型的其他车辆一样正常行驶,到达目的地,找到合适的场地后,就可以准备将抽拉式厢体拉出展开。在厢体打开的过程中,首先要松动车厢固定装置,然后通过电机带动厢体向外滑动,当厢体向车体外滑动出一小短距离后,自动支撑架会自动伸展,并用支撑架下端的轮子着地滑动,然后继续用电机带动车体向外伸出直至完全伸展,最后通过支腿支撑住地面,展开完成,即可进入仪器的检测使用状态。
收回厢体的动作与此相反,在当厢体准备收回进车体时,厢体在电机的驱动下向车体内滑动,慢慢收回厢体,当整个厢体快要被收入车体中时,整个支撑架结构都会自动收回厢体下方的支撑架槽中,然后在电机驱动下厢体完全收回车体内,最后用固定装置将厢体和车体牢固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2中,厢体的抽拉移动为手动控制,即厢体的抽出和收回都使用手动完成,在厢体打开的过程中,首先要松动车厢固定装置,然后将厢体向车体外拉动或推动出一小短距离后,再手动将支撑架展开,并用支撑架下端的轮子着地滑动,然后继续抽出厢体直至完全伸展,最后通过支腿支撑住地面,展开完成,即可进入仪器的检测使用状态。收回厢体的动作与此相反,在当厢体准备收回进车体时,推动厢体向车体内滑动,慢慢收回厢体,当整个厢体快要被收入车体中时,在将整个支撑架手动收回厢体下方的支撑架槽中,然后在人工推动厢体完全收回车体内,最后用固定装置将厢体和车体牢固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中由于车体上设置有可抽拉式的厢体,一次可以用较小的车辆来完成只有大型车才能装载的仪器数量,这样使小的车辆能够在许多大型车辆无法或者不便通行的地方顺利地行进。将厢体抽拉出来后能极大增加车体的容积,增加使用面积,有利于增加仪器装备的数量和安装体积更大的某些型号的仪器,扩大检测操作人员和被检测物体和人员的活动空间,增加舒适度,极大地扩充了车载设备地使用空间和人员的活动范围,对于军事和医学、地质考察等各个领域的仪器设备移动使用带来巨大的便利,使这些车载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采用较小的车型来完成大型车辆才能完成的仪器设备装载和使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