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040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6953.6

申请日:

2003.09.16

公开号:

CN1596974A

公开日:

2005.03.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8/22; A61K9/70; A61P7/06

主分类号:

A61K38/22; A61K9/70; A61P7/06

申请人:

维奥(四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世英; 张梅

地址:

610072四川省成都市西安南路63号金座大厦5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它包含有效成分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辅料。本发明提供了在常温下制备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的方法。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具有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不失活的稳定性能,生物学作用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用于促进机体红细胞的生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可药用辅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单位制剂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制成任何生物学活性单位含量,含有辅料:葡萄糖45-65%、明胶2-9%、羧甲基纤维素钠2-6%、淀粉5-25%。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单位制剂中含有20-20000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单位。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单位制剂中含有100-600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单位。

5.
  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辅料:甘氨酸0.1-1.0%、海藻糖1-8%、丙二醇0.1-1.0%、葡聚糖2-6%、蛋白粉0.1-1.0%。

6.
  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室温下按比例混合各辅料;
(2).在37℃用涡轮喷雾法将各辅料均匀分布;
(3).以100-240m3/h将促红细胞生成素缓冲液均匀喷射在辅料表面;
(4).37℃下后处理1小时,制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微颗粒;
(5).将促红细胞生成素微颗粒用常规方法制成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

7.
  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用于制备治疗贫血的药物的用途。

说明书

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制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正常情况下系肾脏分泌的一种多肽,人们将其开发成治疗贫血的药物。现有的剂型为冻干剂,多用于肌肉注射,此给药途径对贫血患者而言,终生注射颇为不便。因此,人们客观上需要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非注射剂,使得人们既可以方便地取得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又克服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但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室温下容易失活,长期以来,人们很难制备得到常温稳定的普通制剂,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缺陷。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温稳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鼻腔给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温稳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鼻腔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制备过程中不易失活,室温下保存期长,进入鼻腔后能缓慢释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制备治疗多种贫血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的辅料是药用材料,其辅料有葡萄糖、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甘氨酸、海藻糖、丙二醇、葡聚糖、蛋白粉。
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每片含量可为任何生物学活性单位,一般为20-20000活性单位,优选100-600活性单位,辅料的重量比是:葡萄糖45-65%、明胶2-9%、羧甲基纤维素钠2-6%、淀粉5-25%、甘氨酸0.1-1.0%、海藻糖1-8%、丙二醇0.1-1.0%、葡聚糖2-6%、蛋白粉0.1-1.0%。
上述辅料的葡萄糖、葡聚糖作为粘合剂和调味剂增加鼻腔给药制剂硬度,上述辅料的明胶作为鼻腔给药制剂的赋形剂粘合剂保护剂,上述辅料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粘合剂,上述辅料的淀粉作为填充剂用赋形剂,上述辅料的甘氨酸作为保护剂,上述辅料的海藻糖作为保护剂,上述辅料的丙二醇作为湿润剂,上述辅料的蛋白粉作为保护剂和稳定剂。
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制造方法依次含以下工艺:
1.在室温下按比例混合各辅料;
2.在37℃用涡轮喷雾法将各辅料均匀分布;
3.以100-240米3/小时将促红细胞生成素缓冲液快速均匀喷射在辅料表面;
4. 37℃下后处理1小时,制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微颗粒;
5.将促红细胞生成素微颗粒用常规方法制成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
本发明的疫苗组合物制造方法采用气流喷雾干燥法(其操作方法及其设备见《喷雾干燥技术大全》,刘光文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与已有技术和制剂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和明显效果。
一.本发明的鼻腔给药制剂采用涡轮喷雾制粒法,可将混合、制粒、干燥等工艺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完成,大大节约工序和时间,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在37℃条件下完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几乎无损失。
二.本发明的鼻腔给药制剂,采用口含途径给药,给药时置于舌下,鼻腔给药制剂在唾液中缓慢溶解,通过口腔粘膜吸收,避免胃肠道pH和消化酶的作用,避免产生第一关卡效应。
三.本发明的鼻腔给药制剂使用方便,体积小,携带运输方便,在室温下长期保存至少一年以上,生产时间短(3-4小时),成本低。
四.本发明的鼻腔给药制剂可治疗多种贫血。
附图说明
图1说明温度对于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EPO在60℃和40℃(RH75%)的条件下不稳定,但在温度低于30℃时情况就不同了,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
图2说明湿度对于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湿度(25℃下)对EPO鼻腔给药制剂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图3说明光照对于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EPO(温度25℃,75%RH)的生物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图4说明EPO鼻腔给药制剂加速稳定性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EPO鼻腔给药制剂(在30℃±2℃,RH75%±5%条件下)至少可以保持稳定6个月。
图5说明EPO鼻腔给药制剂长期稳定性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EPO鼻腔给药制剂(在25℃±2℃,RH60%±10%条件下)至少可以保持稳定12个月。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百分数都是重量百分数。
实例1:一种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I
其辅料配方为:
葡萄糖40%
明胶6%
淀粉40%
羧甲基纤维素钠8%
甘氨酸0.2%
海藻糖2.2%
丙二醇1.0%
葡聚糖3.0%
蛋白粉0.5%
每单位制剂含促红细胞生成素100活性单位
制备方法:
(1).在室温下按比例混合各辅料;
(2).在37℃用涡轮喷雾法将各辅料均匀分布;
(3).以100-240米3/小时将促红细胞生成素缓冲液快速均匀喷射在辅料表面;
(4).37℃下后处理1小时,制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微颗粒;
(5).将促红细胞生成素微颗粒用常规方法制成每单位制剂含促红细胞生成素100活性单位的鼻腔给药制剂。
实例2:一种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II
其辅料配方为:
葡萄糖51%
明胶5%
淀粉30%
羧甲基纤维素钠4%
甘氨酸0.2%
海藻糖4.2%
丙二醇0.3%
葡聚糖4.2%
蛋白粉0.2%
每单位制剂含促红细胞生成素500活性单位
制备方法:
根据与实施例1制备方法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每单位制剂含促红细胞生成素500活性单位的鼻腔给药制剂。
实例3:一种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III
其辅料配方为:
葡萄糖60%
明胶4%
淀粉23%
羧甲基纤维素钠4.5%
甘氨酸0.2%
海藻糖4.2%
丙二醇0.3%
葡聚糖2.2%
蛋白粉1.0%
每单位制剂含促红细胞生成素600活性单位
制备方法:
根据与实施例1制备方法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每单位制剂含促红细胞生成素600活性单位的鼻腔给药制剂。
实施例4:稳定性测试
将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放入表面平皿,分别置60℃、40℃、30℃、25℃、8℃恒温箱或冰箱中(图1:温度对于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置相对湿度92.5%、75%、60%的环境中(图2:湿度对于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置于光强度为4500Lux的光照试验仪内(图3:光照对于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于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定时取样测定,生物效价均无明显改变。将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置相对湿度75%的干燥器内,再将该干燥器置30℃的恒温箱中放置6个月,分别于1、2、3、6月取样,作加速试验,结果见生物效价均无明显改变(图4:EPO鼻腔给药制剂加速稳定性实验)。另将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置相对湿度60%的干燥器内,再将干燥器置25℃的恒温培养箱中,分别于3、6、9、12、18、24、36个月取样作长期留样考查,现12个月的生物效价无明显变化(图5:EPO鼻腔给药制剂长期稳定性实验)。
EPO鼻腔给药制剂稳定性实验结论:
所有实验结果证实当温度低于30℃±并密封保存时,EPO鼻腔给药制剂至少可以保持18个月的隐定。其中,EPO地生物活性是由ELISA方法进行测定的。
实施例5:动物试验
将本发明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按表1的方式向SD大鼠鼻腔给药,给药结束后,采血标本,测大鼠网织红细胞,共3次;鼻腔给药制剂试验结果与相应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和片剂按相同试验方案由皮下注射和口服给药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发明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具有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等同的生物学作用(见表1)。
切除SD大鼠左右各1/2肾脏,造成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模型;给SD大鼠喂服含有腺嘌呤的饲料,造成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模型;给SD大鼠喂服含有低铁的饲料,并定期放大鼠尾血,造成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利用动物病理模型,给予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和口服片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发明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具有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等同的生物学作用。
表1: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红细胞系统的影响

  分组  动物数  EPO活性    单位  给药  容量  给药途径  给药  天数  取血样  天数    红细胞计数  (10E12/L,X±SD)  网织红细胞相对计数    (%,X±SD)    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    (10E10/L,X±SD)  1A    5    0  0  无  0  第1天    6.42±0.47    3.21±0.31    20.63±2.78  1B    5  第6天    6.55±0.60    3.02±0.40    19.03±5.00  2A    3    50  0.2ml  皮下注射  第1天  第2天    6.27±0.10    6.60±1.23    41.31±7.20**  2B    3  第4天    6.30±0.21    3.18±0.38    19.94±1.77  2C    3  第6天    5.99±0.32    2.66±0.07    17.96±1.28  3A    3    50  0.2ml  鼻腔  第1天  第2天    6.60±0.18    3.48±1.20    23.04±7.93  3B    3  第4天    6.53±0.36    3.74±0.53    24.49±4.13  3C    3  第6天    6.82±0.41    2.79±0.23    18.94±1.28  4A    3    50  0.2ml  鼻腔  第1-3天  第4天    6.25±0.22    2.94±0.46    18.31±2.49  4B    3  第6天    6.77±0.44    2.56±0.20    17.40±2.24  4C    3  第8天    6.85±0.34    2.56±0.20    17.57±2.00  5A    3    50  0.2ml  鼻腔  第1-5天  第6天    7.13±1.03    2.40±0.26    17.90±1.57  5B    3  第8天    7.42±0.44    2.41±0.08    17.83±1.57  5C    3  第10天    7.73±0.89    2.54±0.29    19.83±4.33  6A    3    125  1/4片  舌下  第1天  第2天    6.49±0.37    4.79±1.24    30.96±7.97**
  6B    3  第4天    6.33±0.47    2.90±0.32    18.48±3.34  6C    3  第6天    6.63±0.31    3.82±0.28    25.25±1.52*  7A    3    125  1/4片    舌下第1-3天  第4天    6.43±0.56    5.25±0.22    33.64±1.94**  7B    3  第6天    7.17±0.59    4.89±0.90    35.27±8.29**  7C    3  第8天    7.41±0.17    2.61±0.28    19.31±1.59  8A    3    125  1/4片    舌下第1-5天  第6天    6.73±0.05    5.68±0.91    38.25±6.00**  8B    3  第8天    6.55±0.07    2.61±0.50    17.06±3.10  8C    3  第10天    6.95±0.16    2.79±0.07    19.38±0.66  9A    3    50  1/10片    舌下第1天  第2天    6.64±0.27    2.74±0.30    18.11±1.25  9B    3  第4天    6.38±0.62    2.69±0.31    17.10±2.51  9C    3  第6天    6.48±0.19    2.43±0.04    15.75±0.22  10A    3    50  1/10片    舌下第1-3天  第4天    6.68±0.16    3.25±0.10    21.75±1.13  10B    3  第6天    6.12±0.13    2.74±0.03    16.75±0.25  10C    3  第8天    6.80±0.37    2.89±0.24    19.60±0.65  11A    3    50  1/10片    舌下第1-5天  第6天    6.67±0.20    4.48±0.20    29.90±2.08**  11B    3  第8天    6.99±0.50    2.46±0.25    17.25±2.55  11C    3  第10天    6.40±0.61    2.63±0.15    16.87±2.00

**P<0.01,*P<0.05

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它包含有效成分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辅料。本发明提供了在常温下制备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的方法。本发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制剂具有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不失活的稳定性能,生物学作用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用于促进机体红细胞的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