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摄方法和拍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拍摄方法和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拍摄技术的普及,很多用户会进行大量的拍摄,例如照片拍摄和数码录像,这些拍摄后的图像作品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文件进行存放,每一文件一般会以拍摄日期或连续编号的方式生成一个文件名。
现有技术中,使用带有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功能的高端相机获取拍摄地点的具体位置,并以配套的编辑软件进行后期编辑,虽然可以知道图像是在哪里拍摄的,但是无法知道图像中的背景景物是什么;虽然能够使用拍摄日期或连续编号的方式为图像生成文件名,但无法知道图像包含的其他任何信息。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用户拍摄大量的图像作品之后,分类并管理这些图像作品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且由于缺少关于拍摄对象的详细的描述信息,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拍摄方法和拍摄设备,使得对所拍摄的大量图像进行管理和分类,添加更多描述信息的过程中,用户的操作更为方便简洁。
一种拍摄方法,用于一拍摄设备,至少包括:获得第一位置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所在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获得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参数和镜头朝向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当前焦距参数和所述镜头朝向参数作为拍摄参数获得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对象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拍摄至少一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存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一种拍摄设备,至少包括:拍摄位置定位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位置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所在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方向定位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朝向参数;拍摄对象定位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当前焦距参数和所述镜头朝向参数作为拍摄参数获得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对象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拍摄单元,用于拍摄至少一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用户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对所拍摄的大量的图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类,使得图像的描述信息更为详细,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数码应用方向传感器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编辑照片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拍摄设备拍摄参数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光圈值的取值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拍摄设备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拍摄设备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拍摄设备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和实施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用于一拍摄设备,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
步骤101.获得第一位置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所在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
步骤102.获得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参数和镜头朝向参数。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当前焦距参数和所述镜头朝向参数作为拍摄参数获得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对象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
步骤104.拍摄至少一幅图像;存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用户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对所拍摄的大量的图像进行有条理的管理和分类,增强了用户的体验。其中的图像可以是一幅图像或多幅图像,且多幅图像即可以形成一视频。在编辑多幅图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文件名、文件属性、文件索引等方式进行管理。
本实施例中,拍摄第二位置处的一拍摄对象,所述拍摄对象位于拍摄设备的对焦中心;确定拍摄对象的背景区域中的背景景物,获取所述背景景物的数据作为所述图像的描述信息。
描述信息至少包括:
拍摄对象自身信息、背景景物信息、拍摄时间信息;
还包括一辅助描述信息;提取所述拍摄对象中对应于所述背景区域的色彩分量,将所述色彩分量解析成一色彩分布直方图,在一预先存放的色彩分布直方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一匹配结果;根据所述拍摄时间信息和所述匹配结果,生成一所述辅助描述信息作为描述信息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统计颜色分布的直方图,根据颜色直方图和颜色经验分布,产生类似的场景类型描述,还可以同时获得图像的拍摄时间的描述。比如如果是傍晚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直方图中包含较多红色分量,可以生成描述“夕阳中的”或类似描述。如果直方图中包含较多的天蓝色分量,可以生成描述“蓝天下的”。
因此,描述信息可以根据形成类似于“在XX地拍摄的夕阳下的“某一特定景物”为背景的人物照”。其中的文字内容可以自行设定。具体还可以形成“在XX地YY时间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的描述信息;“在XX地YY时间向某方向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在XX地冬天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在XX地拍摄的夕阳下的“某一特定景物”;“在XX地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为背景的人物照”;在XX地YY时间拍摄的人物照。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当前焦距参数和所述镜头朝向参数获得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进一步包括:从一地图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之后,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发送给所述地图数据库,请求由该地图数据库计算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来自所述地图数据库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或者,
从一地图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计算出一查询条件发送给所述地图数据库,获取所述地图数据库根据所述查询条件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在第一位置信息和/或第二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含气压、温度、海拔等参数。
本实施例中,拍摄参数还包括: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圈尺寸,根据该光圈尺寸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取景景深;
以及,拍摄对象成像范围、拍摄对象成像距离、对焦中心、拍摄时间,以及拍摄对象曝光时间;其中,
所述拍摄对象成像范围由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焦距参数确定;
所述拍摄对象成像距离由所述光圈尺寸和所述当前焦距参数、所述拍摄时间和所述拍摄对象曝光时间决定;
所述对焦中心和所述拍摄对象成像范围构成所述拍摄对象的背景区域的准确描述。
用户可以设置图像的描述信息的生成方式,上述实施例效果可以任意组合,描述信息可以作为图像名称,也可以作为图像文件的辅助信息进行保存。例如:
在获取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为了感知拍摄方向,在数码相机中增加一方向传感器;由于在拍摄时,拍摄对象的辅助拍摄信息中保存了通过GPS功能获取的拍摄时的第一位置,因此,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确定一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进一步包括:
步骤201.从一地图数据库获取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202.判断是否由拍摄设备生成一查询条件,如果是,转到步骤403,否则转步骤204。
步骤203.将第一位置信息和拍摄参数实时发送给地图数据库;请求由该地图数据库计算出第二位置信息,由地图数据库计算出一查询条件。
步骤204.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计算出一查询条件发送给地图数据库。
步骤205.获取来自地图数据库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二位置信息可以显示给用户,也可以保存在拍摄对象中。
以上实施方式适合实时将描述信息呈现给用户的场合,也适合有条件限制的非实时将描述信息呈现给用户的场合。其中,在非实时场合,此时,仅记录第一位置、图像拍摄时的光圈,焦距和方向,时间,当前对焦点等信息,在后期处理图像时,由图像编辑软件生成所述描述信息。
在编辑软件生成图像描述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提取一拍摄对象。
步骤302.将第一位置信息和拍摄参数实时发送给地图数据库;请求由该地图数据库计算出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303.将第一位置信息和拍摄参数实时发送给地图数据库;请求由该地图数据库计算出第二位置信息;
或者,
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计算出一查询条件发送给所述地图数据库。
其中的拍摄参数可进一步包括:拍摄对象的成像范围,拍摄对象的成像距离,拍摄对象的对焦中心,拍摄对象的拍摄时间,拍摄对象的曝光时间。其中,拍摄对象的成像范围由第一位置信息和当前焦距参数决定的范围确定;拍摄对象的成像距离由当前光圈和当前焦距参数,拍摄对象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对象的曝光时间决定;拍摄对象的对焦中心和拍摄对象的成像范围可构成描述位置区域的准确描述。
步骤304.地图数据库向拍摄设备返回拍摄对象的描述信息。拍摄对象的描述信息可以根据形成类似于“在XX地拍摄的夕阳下的“某一特定景物”为背景的人物照”。其中的文字内容可以自行设定。
一般而言,拍摄地点可以转换为“在XX地”或类似意思的描述。拍摄时间可以转换为“在什么时间”的准确描述或者类似的“冬天”,“在XX日傍晚”等与当前时间或日期对应的模糊描述。拍摄方向和对焦中心,焦距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形成朝某方向拍摄的描述。颜色信息可以帮助用户简单决定景物的当前场景,比如“蓝天下”,“夕阳下”等等。拍摄设备的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区分前景人物和背景,从而形成“人物照”和风景照的模糊描述。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任意数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照片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自动描述。具体而言,可以形成“在XX地YY时间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的描述信息;“在XX地YY时间向某方向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在XX地冬天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在XX地拍摄的夕阳下的“某一特定景物”;“在XX地拍摄的“某一特定景物”为背景的人物照”;在XX地YY时间拍摄的人物照。
本实施例中,配合数码相机的人脸自动识别功能,可以得知图像中的拍摄对象的主体是人还是风景,区分不同类型的拍摄对象是人物或是其它,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拍摄对象的描述信息,进一步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识别算法逻辑,对图像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拍摄对象进行区分识别;所述识别算法逻辑至少能够识别人物与非人物之间的区别。
以数码相机为例,其可以经过改变焦距获取不同距离的景物,在数码相机拍照时,由数码相机上的镜头参数,即光圈尺寸、焦距,可以确定拍摄对象拍摄的进光量和取景距离。
如图4所示,焦距决定了成像区域是AB还是CD两条线间的扇形夹角,焦距较大时,拍摄范围在图中COD所示的区域内,焦距较小时,拍摄范围在图中AOB所示的区域内,其中,O点所在为数码相机当前所在的第一位置。同时,以中心线的朝向为准,由方向传感器可以确定数码相机的朝向,同时根据焦距的改变可以确定拍摄对象的大致成像区域。由此区域,以及设置的对焦中心点位置,可以了解拍摄的对焦中心处的拍摄对象的大致位置。
其中,对焦中心在不同类型的拍摄设备中可以不完全相同,可以至少一个甚至多个,图中画出了6个对焦中心。
如图5所示,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也是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F,光圈通常是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光圈较大时的外圈,景深较小,此时背景可以取在成像区域内距离数码相机较近的景物描述;光圈较小时的内圈,景深较大,此时背景可以取在成像区域内距离数码相机较远的景物描述。
因此,以焦距和方向作为拍摄参数,进一步包括: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圈尺寸,根据该光圈尺寸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取景景深。
拍摄设备可以是数码相机、录像机、手机、带有图像头的电脑,个人定位设备以及媒体播放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SD卡等。
与一种拍摄方法对应,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设备,如图6所示,至少包括:
拍摄位置定位单元401,用于获得第一位置处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所在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
方向定位单元405,用于获得所述拍摄设备的镜头朝向参数;
拍摄对象定位单元402,用于获得所述拍摄设备的当前焦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当前焦距参数和所述镜头朝向参数作为拍摄参数获得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对象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位置的地点描述信息;
拍摄单元403,用于拍摄至少一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
位置信息存储单元404,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用户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对所拍摄的大量的拍摄对象进行有条理的管理和分类,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拍摄对象可以是一幅图像或多幅图像,其中,多幅图像即可以形成一视频。在编辑多幅图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文件名、文件属性、文件索引等方式进行管理。
本实施例中,拍摄所述第二位置处的一拍摄对象,所述拍摄对象位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中心;因此如图7所示,还包括:
背景获取单元406,用于当拍摄所述第二位置处的一拍摄对象,所述拍摄对象位于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中心时,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背景区域中的背景景物。
为完善拍摄设备的功能,进一步增强用户的体验,如图8所示,还可以包括:
描述信息合成单元409,用于设置拍摄对象自身信息;
获取所述背景景物的数据作为所述拍摄对象的背景景物信息;
设置拍摄时间信息;
提取所述拍摄对象中对应于所述背景区域的色彩分量,将所述色彩分量解析成一色彩分布直方图,在一预先存放的色彩分布直方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一匹配结果;根据所述拍摄时间信息和所述匹配结果,生成一所述辅助描述信息作为所述描述信息的一部分。
位置信息收发单元407,用于根据方向定位单元405的输出,从一地图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之后,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发送给所述地图数据库,请求由该地图数据库计算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或者,
从一地图数据库获取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拍摄参数计算出一查询条件发送给所述地图数据库,获取所述地图数据库根据所述查询条件查找到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获取来自所述地图数据库的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景物识别单元408,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一识别算法逻辑,对拍摄单元403获取的位于对焦中心处的所述拍摄对象进行区分识别;
所述识别算法逻辑至少能够识别人物与非人物之间的区别。
拍摄参数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圈尺寸,根据该光圈尺寸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取景景深;
调整所述拍摄参数还包括:拍摄对象成像范围、拍摄对象成像距离、拍摄对象对焦中心、拍摄时间,以及拍摄对象曝光时间;其中,
所述拍摄对象成像范围由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焦距参数确定;
所述拍摄对象成像距离由所述光圈尺寸和所述当前焦距参数、所述拍摄时间和所述拍摄对象曝光时间决定;
所述对焦中心和所述拍摄对象成像范围构成所述拍摄对象的背景区域的准确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仅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对所拍摄的大量的拍摄对象形成的图像作品进行有条理的管理和分类;而且,由于在拍摄对象中记录了背景,时间等信息,能够使得用户拍摄的拍摄对象与众不同,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所有的参数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且在该权利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