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热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热成像仪都是直接通过市电进行供电,市电由于本地线路故障或
供电故障都会导致热成像仪不能正常工作,影响热成像仪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其包括多个
分布设置的热成像仪,所述热成像仪分别连接有电源切换电路,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供
电电源通过所述电源切换电路与所述热成像仪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一控制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有一电源检测电路,所述电源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热
成像仪还连接有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所述电源检测电路与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连
接,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通过zigbee总线连接在一主监控终端上;所述主监控终端通过
无线网络连接有多个手持监控终端,所述热成像仪将检测到的热成像通过所述zigbee通信
子模块传输至所述主监控终端,所述主监控终端将所述热成像发送至所述手持监控终端;
所述电源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状态,并将第一供电电源的状态发送
至所述控制芯片,当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无输入电压时,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电源切换电
路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与热成像仪,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为所述热成像仪供电;当所述第
一供电电源有输入电压时,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电源切换电路接通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与
热成像仪;电源检测电路将第一供电电源的状态通过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发送至所述主
监控终端。
较佳地,所述主监控终端包括一PC电脑。
较佳地,所述手持监控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较佳地,所述第一供电电源为市电。
较佳地,所述第二供电电源为蓄电池。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提供了市电、蓄电池两个电源为热成像仪
进行供电,根据市电的状态进行电源切换,保证了热成像仪能够24小时工作;同时将市电的
状态发送至监控终端,在市电断开后能够及时监控到。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其包括多个分布
设置的热成像仪6,所述热成像仪6分别连接有电源切换电路5,所述第一供电电源2、第二供
电电源3通过所述电源切换电路5与所述热成像仪6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5连接一控制芯
片4,所述控制芯片4连接有一电源检测电路1,所述电源检测电路1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
2,所述热成像仪6还连接有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7,所述电源检测电路1与所述zigbee通
信子模块7连接,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7通过zigbee总线连接在一主监控终端8上;所述主
监控终端8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有多个手持监控终端9,所述热成像仪6将检测到的热成像通
过所述zigbee通信子模块7传输至所述主监控终端8,所述主监控终端8将所述热成像发送
至所述手持监控终端9;
所述电源检测电路1检测所述第一供电电源2的状态,并将第一供电电源2的状态
发送至所述控制芯片4,当所述第一供电电源2无输入电压时,所述控制芯片4控制所述电源
切换电路5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电源3与热成像仪,所述第二供电电源3为所述热成像仪6供
电;当所述第一供电电源2有输入电压时,所述控制芯片4控制所述电源切换电路5接通所述
第一供电电源2与热成像仪6;电源检测电路1将第一供电电源2的状态通过所述zigbee通信
子模块7发送至所述主监控终端8。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监控终端8包括一PC电脑。
其中所述手持监控终端9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所述第一供电电源2为市电。所述第二供电电源3为蓄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热成像仪供电系统提供了市电、蓄电池两个电源为热成像仪
进行供电,根据市电的状态进行电源切换,保证了热成像仪能够24小时工作;同时将市电的
状态发送至监控终端,在市电断开后能够及时监控到。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
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
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