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49341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96579.3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203961023U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38申请日:20140718授权公告日:20141126终止日期:20150718|||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金凤变更后权利人:泉州市协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62300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霞东村新村639号变更后权利人:362399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办事处霞东村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更生登记生效日:2015031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潘思思变更后权利人:陈金凤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四惠金地名京C3-404变更后权利人:362300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霞东村新村639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陈更生登记生效日:20150210|||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38;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38

申请人:

潘思思

发明人:

潘思思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四惠金地名京C3-404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使用前景更加广阔。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其特征是,结构采用钢结构构成菱形框架结构,在其两侧为凹陷插口,凹陷插口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耳,支撑耳使接口内部形成工字型镂空腔体,接口上下两端由两侧延伸出的支撑翼形成三角形的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其特征是:在缺口中内置可拆卸的三角形橡胶填充模块。

说明书

说明书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结构接口,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连接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建筑物通常采用到砖混结构作为外部结构,砖混结构包括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砖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对建筑架构的连接部件的功能性研发正不断提高,力求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上突破瓶颈,同时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尤为关键。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可实现多种建筑结构连接方案,同时具有防震效用,在市场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绝缘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工程建筑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接口采用钢结构构成菱形框架结构,在其两侧为凹陷插口,凹陷插口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耳,支撑耳使接口内部形成工字型镂空腔体,接口上下两端由两侧延伸出的支撑翼形成三角形的缺口,在缺口中内置可拆卸的三角形橡胶填充模块,提供多种连接方案,实现了这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的具体作用。其结构原理是,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钢结构的插口件提供四个方位的多向插口位置,可实现多种建筑结构连接方案。这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提升了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的实际职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图中  1. 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2. 菱形框架结构,3. 凹陷插口,4. 支撑耳,5. 工字型镂空腔体,6. 支撑翼,7. 缺口,8. 橡胶填充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1采用钢结构构成菱形框架结构2,在其两侧为凹陷插口3,凹陷插口3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耳4,支撑耳4使接口内部形成工字型镂空腔体5,接口上下两端由两侧延伸出的支撑翼6形成三角形的缺口7,在缺口7中内置可拆卸的三角形橡胶填充模块8,提供多种连接方案,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5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5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3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4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6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7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8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5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钢结构的插口件提供四个方位的多向插口位置,实现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1的有效操作。

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10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CN203961023U(21)申请号 201420396579.3(22)申请日 2014.07.18E04B 1/38(2006.01)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潘思思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四惠金地名京C3-404(72)发明人潘思思(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57) 摘要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

2、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使用前景更加广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1023 UCN 203961023 U1/1页21.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其特征是,结构采用钢结构构成菱形框架结构,在其两侧为凹陷插口,凹陷插口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耳,支撑耳使接口内部形成工字型。

3、镂空腔体,接口上下两端由两侧延伸出的支撑翼形成三角形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其特征是:在缺口中内置可拆卸的三角形橡胶填充模块。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61023 U1/2页3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结构接口,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连接需求。背景技术0002 目前,公知的建筑物通常采用到砖混结构作为外部结构,砖混结构包括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

4、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砖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对建筑架构的连接部件的功能性研发正不断提高,力求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上突破瓶颈,同时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尤为关键。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可实现多种建筑结构连接方案,同时具有防震效用,在市场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发明内容0003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绝缘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

5、筑结构多功能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工程建筑领域。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接口采用钢结构构成菱形框架结构,在其两侧为凹陷插口,凹陷插口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耳,支撑耳使接口内部形成工。

6、字型镂空腔体,接口上下两端由两侧延伸出的支撑翼形成三角形的缺口,在缺口中内置可拆卸的三角形橡胶填充模块,提供多种连接方案,实现了这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的具体作用。其结构原理是,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钢结构的插口件提供四个方位的多向插口位置,可实现多种建筑结构连接。

7、方案。这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说 明 书CN 203961023 U2/2页4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

8、成快速复位,提升了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的实际职能。附图说明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0008 图中 1. 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2. 菱形框架结构,3. 凹陷插口,4. 支撑耳,5. 工字型镂空腔体,6. 支撑翼,7. 缺口,8. 橡胶填充模块。具体实 施方式0009 在图1中,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1采用钢结构构成菱形框架结构2,在其两侧为凹陷插口3,凹陷插口3两侧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耳4,支撑耳4使接口内部形成工字型镂空腔体5,接口上下两端由两侧延伸出的支撑翼6形成三角形的缺口7,在缺口7中内置可拆卸的三角形橡胶填充模块8,提供多种连接方案,接口通过内部形成的工字型镂空腔体5作为缓冲带,工字型镂空腔体5保持两侧受力平衡,两侧凹陷插口3供建筑结构连接,由支撑耳4进行结构固定,形成插口,上下两端也可作为结构连接的插口,通过支撑翼6限定连接位置,同时可在缺口7中填补橡胶填充模块8构成支撑结构,填补结构空隙,由工字型镂空腔体5作为缓冲带反弹四周受力的挤压,确保建筑结构在受到震荡挤压时,震荡波由缓冲带反弹以达成快速复位,钢结构的插口件提供四个方位的多向插口位置,实现建筑结构多功能接口1的有效操作。说 明 书CN 203961023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102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