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464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4641U(21)申请号 201420496972.X(22)申请日 2014.08.30E21B 47/06(2012.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黄海路106号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处(72)发明人吴秋来 高硕 杜成良 朱礼斌(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代理人王顕(54) 实用新型名称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包括壳体、电池筒、直读式。
2、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壳体内沿轴向设置有一位于壳体左侧的偏心导流孔,壳体的表面还沿轴向设置有位于壳体右侧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电池筒通过第一压块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二压块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设置在第二凹槽上的第二导压孔与偏心导流孔连通,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三压块固定在第三凹槽内,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设置在第三凹槽上的第三导压孔与偏心导流孔连通,电池筒连接至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本实用新型中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结构更加紧凑,能够满足5.5套管井的作业需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4641 UCN 204024641 U1/1页21.一种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电池筒、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所述壳体(3)内沿轴向设置有一位于所述壳体(3)左侧的偏心导流孔(34),所述壳体(3)的表面还沿轴向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所述第一凹槽(31)和所述第三凹槽(33)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凹槽(32)的中心与所述偏心导流孔(34)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所述电池筒通过。
4、第一压块(51)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二压块(52)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32)内,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2)上的第二导压孔(62)与所述偏心导流孔(34)连通,所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三压块(53)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33)内,所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5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33)上的第三导压孔(63)与所述偏心导流孔(34)连通,所述电池筒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盒(7),其通过第四压块(54)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32)的上端,并通过一快。
5、速接头(8)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所述电池筒通过所述接线盒(7)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4641 U1/2页3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探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例如ZL94219918.9)受限于携载装置本身结构限制,外径较大,仅适用于7套管井试井作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5.5套管井的施工作业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能够满足5.5套管井的施工作业需求的井下。
6、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0004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包括壳体、电池筒、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设置有一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偏心导流孔,所述壳体的表面还沿轴向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与所述偏心导流孔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所述电池筒通过第一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二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的第二导压孔与所述偏心导流孔连通,所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三压块固定在所。
7、述第三凹槽内,所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上的第三导压孔与所述偏心导流孔连通,所述电池筒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0006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还包括接线盒,其通过第四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以及通过一快速接头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所述电池筒通过所述接线盒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0007 本实用新型中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采用偏心导流孔的设计,配合三个凹槽,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紧凑,不仅本身携带了更多的仪器(两个电子压力计),而且还能够缩小原有装置的尺寸,实现了在5.5套管井的施工作业环境下的应。
8、用;采用两个电子压力计,两个电子压力计以及电池筒相对独立,一个电子压力计损坏不影响另一个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试井的成功率,保证现场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应用该装置可在井下关井的情况下,实现对测试阀下,油管/套管内的地层压力、温度数据的地面直读和井下存储,保证了试井作业的成功率和可靠性;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是图1中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的剖视图;说 明 书CN 204024641 U2/2页40010 图3是图2中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9、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12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包括壳体3、电池筒、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所述壳体3内沿轴向设置有一位于所述壳体3左侧的偏心导流孔34,所述壳体3的表面还沿轴向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所述第一凹槽31和所述第三凹槽33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凹槽32的中心与所述偏心导流孔34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所述电池筒通过第一压块51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2计通过第二压块52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32内。
10、,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2上的第二导压孔62与所述偏心导流孔34连通,所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第三压块53固定在所述第三凹槽33内,所述存储式电子压力计5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33上的第三导压孔63与所述偏心导流孔34连通,所述电池筒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0013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还包括接线盒7,其通过第四压块54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32的上端,以及通过一快速接头8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所述电池筒通过所述接线盒7连接至所述直读式电子压力计和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另外,还可以在偏心导流孔3上方的接头出设置滑环1,接。
11、线盒7通过滑环1与电缆连接更加可靠。0014 本实用新型中的井下数据检测和传输装置采用偏心导流孔的设计,配合三个凹槽,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紧凑,不仅本身携带了更多的仪器(两个电子压力计),而且还能够缩小原有装置的尺寸,实现了在5.5套管井的施工作业环境下的应用;采用两个电子压力计,两个电子压力计以及电池筒相对独立,一个电子压力计损坏不影响另一个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试井的成功率,保证现场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应用该装置可在井下关井的情况下,实现对测试阀下,油管/套管内的地层压力、温度数据的地面直读和井下存储,保证了试井作业的成功率和可靠性;001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24641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641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64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