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49196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017950.7

申请日:

2010.01.18

公开号:

CN101790961A

公开日:

2010.08.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H 4/00申请日:20100118授权公告日:20120509终止日期:201301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 4/00申请日:201001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H4/00; A01H1/08; C12Q1/68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李维林; 于盱; 梁呈元; 刘艳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薄荷离体茎尖诱导同源多倍体的技术,可用于薄荷的多倍体育种。其关键技术在于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浓度、时间和方法的控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薄荷同源多倍体植株,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倍性检测。采用本方法进行薄荷的多倍体诱导,诱导率较高(可达15%),变异株成活率高(90%以上),鉴定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大大缩短薄荷育种周期。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薄荷离体茎尖做为外植体在初代培养基上建立无菌体系,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离体无菌不定芽后,进行继代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染色体倍性变化,检测确认的染色体加倍材料经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即可获得多倍体植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代培养建立无菌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离体茎尖做为外植体;初代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1.0mg·L -1 6-BA+0.2mg·L -1 NAA+5.5g·L -1 琼脂+30g·L -1 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秋水仙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秋水仙素处理的材料为组织培养的离体不定芽;用0.1%~0.2%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48h后,接种在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上;或取初代培养的无菌薄荷离体不定芽,接种在添加20mg·L -1 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中,培养30d后转入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继代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与初代培养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倍体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秋水仙素处理的材料在继代培养20d后,取叶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检测。染色体加倍的试管苗即为同源多倍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倍性材料的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殖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2.0mg·L -1 6-BA+0.2mg·L -1 NAA+5.5g·L -1 琼脂+30g·L -1 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培养20d,转接增殖2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倍性材料的生根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 -1 6-BA+0.2mg·L -1 NAA+5.5g·L -1 的琼脂+30g·L -1 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培养20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炼苗和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根苗培养瓶移出培养室,打开瓶盖,喷水保湿,室温炼苗4~5d,取出后洗去根部培养基,栽入填有腐殖土、珍珠岩和沙(4∶3∶2)的穴盘内,室内放置3~5d后,移至室外遮阴棚内,1个月后移入大田。
5: 5g·L -1 琼脂+30g·L -1 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秋水仙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秋水仙素处理的材料为组织培养的离体不定芽;用0.1%~0.2%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48h后,接种在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上;或取初代培养的无菌薄荷离体不定芽,接种在添加20mg·L -1 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中,培养30d后转入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继代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与初代培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倍体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秋水仙素处理的材料在继代培养20d后,取叶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检测。染色体加倍的试管苗即为同源多倍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倍性材料的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殖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2.0mg·L -1 6-BA+0.2mg·L -1 NAA+5.5g·L -1 琼脂+30g·L -1 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培养20d,转接增殖2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倍性材料的生根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 -1 6-BA+0.2mg·L -1 NAA+5.5g·L -1 的琼脂+30g·L -1 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培养20d。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炼苗和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根苗培养瓶移出培养室,打开瓶盖,喷水保湿,室温炼苗4~5d,取出后洗去根部培养基,栽入填有腐殖土、珍珠岩和沙(4∶3∶2)的穴盘内,室内放置3~5d后,移至室外遮阴棚内,1个月后移入大田。

说明书


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薄荷育种工作中的多倍体诱导和快速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茎、叶中富含挥发油,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薄荷全草入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荨麻疹、风疹等。薄荷是我国重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之一,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广为栽培,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特种经济作物。但是在薄荷生产中出现的品种单一、品种退化现象,使薄荷的育种工作越来越引人注目。培育薄荷优良新品种,对现行生产中的品种进行更新是一项亟待开展的工作。多倍体有很多二倍体所没有的优势性状,如植株的巨大性、抗性增加、有机合成速率加快及克服远源杂交不育性,多倍体育种用于薄荷的新品种选育具有良好的前景。多倍体育种在许多植物材料上已经成功运用,但在薄荷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发明来源于多年地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技术,可用于薄荷的多倍体育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采用本方法进行薄荷的多倍体诱导,诱导率高(可达13%),变异株成活率高(90%以上),鉴定和扩繁同步进行,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无菌体系的建立。用薄荷茎尖做为外植体,在初代培养基上建立无菌体系。初代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1.0mg·L-1 6-BA+0.2mg·L-1NAA+5.5g·L-1琼脂+30g·L-1蔗糖,pH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d,光照强度1500~2000lx。

    2.多倍体的诱导。取初代培养的无菌离体不定芽,用0.1%~0.2%秋水仙素溶液浸泡24~48h后,接种在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上;或取初代培养的无菌薄荷离体不定芽,接种在添加20mg·L-1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中,培养30d后转入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继代培养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与初代培养相同。

    3.多倍体的鉴定。处理株继代培养20d后,取其叶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染色体变异状况。

    4.多倍体植株的增殖培养。将染色体加倍植株的离茎尖最近的前两个带节茎段接种在含2.0mg·L-1 6-BA+0.2mg·L-1 NAA的MS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含5.5g·L-1琼脂、30g·L-1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同上。培养20d,转接增殖2次。

    5.多倍体植株的生根培养。将增殖苗接种在含0.5mg·L-1 6-BA+0.2mg·L-1NA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含5.5g·L-1的琼脂、30g·L-1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同上。

    6.炼苗和成苗。生根培养20d后,将生根苗培养瓶移出培养室,打开瓶盖,喷水保湿,室温炼苗4~5d,取出加倍株,洗去培养基,栽入填有腐殖土、珍珠岩和沙(4∶3∶2)的穴盘内,放在室内遮阴保湿,3~5d后将穴盘移至田间遮阴棚内,常规方法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薄荷品种‘68-7’为例。

    切取薄荷品种‘68-7’的大田苗茎尖,肥皂水清洗15min,流水冲洗30min,75%乙醇浸泡30s,0.1%HgCl2浸泡7min,无菌水冲洗3次,接种于含1.0mg·L-16-BA和0.2mg·L-1NAA的MS初代培养基,培养基中含5.5g·L-1琼脂、30g·L-1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8~10h,光照强度1500~2000lx。

    取初代培养30d后的无菌苗不定芽,置于0.2%秋水仙素溶液中,保持25℃±1,在转速为90r·min-1的摇床上浸泡24h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培养。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同初代培养相同。培养20d后,取叶片进行倍性鉴定。

    倍性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取幼叶50mg,在提取缓冲液[100mmol·L-1柠檬酸+0.5%(V/V)吐温-20(pH 2.30)]中研成粉末,500目尼龙网过滤,离心(1000r·m-1),收集沉积细胞,加入染色液[提取缓冲液+400mmol·L-1Na2HPO4·12H2O(pH约8.9)+3000U·mL-1RNA酶A+10ug·mL-1PI],暗处低温下染色30min。500目尼龙网过滤,滤液用Coulter 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公司)检测,观察细胞染色体是否加倍。

    检测结果显示染色体加倍的植株即为同源多倍体。取这些植株离茎尖最近的前两个带节茎段接种在含2.0mg·L-1 6-BA和0.2mg·L-1NAA的MS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含5.5g·L-1琼脂、30g·L-1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同上,培养20d,转接增殖2次。

    将增殖苗接种在含0.5mg·L-1 6-BA和0.2mg·L-1NA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含5.5g·L-1琼脂、30g·L-1蔗糖,PH 5.5~5.8。培养条件同上。

    20d后将生根苗培养瓶移出培养室,打开瓶盖,喷水保湿,室温炼苗4~5d,取出后洗去根部培养基,栽入填有腐殖土、珍珠岩和沙(4∶3∶2)的穴盘内,室内放置3~5d后,移至室外遮阴棚内,1个月后移入大田。

    实施例2:以薄荷品种‘73-8’为例。

    除以下区别外,其他步骤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取初代培养30d后的无菌苗不定芽,接种在添加20mg·L-1秋水仙素的培养基(同初代培养基)中,培养30d后,转移到不含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上培养20d,用于倍性检测。

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荷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检测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薄荷离体茎尖诱导同源多倍体的技术,可用于薄荷的多倍体育种。其关键技术在于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浓度、时间和方法的控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薄荷同源多倍体植株,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倍性检测。采用本方法进行薄荷的多倍体诱导,诱导率较高(可达15),变异株成活率高(90以上),鉴定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大大缩短薄荷育种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