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925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200050.5

申请日:

2005.01.24

公开号:

CN1644076A

公开日:

2005.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4; A23K1/165; A23J3/14

主分类号:

A23K1/14; A23K1/165; A23J3/14

申请人:

福建省新闽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况应谷; 周安国; 陈炳钿; 王之盛

地址: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五四路158号环球广场17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酶配方为50~70%酸性蛋白酶、15~30%碱性蛋白酶、5~20%纤维酶、5~10%淀粉酶及1~5%脂肪酶。对于大豆、豆粕或大豆和豆粕的混合物,甚至其他有抗原蛋白存在的饲料,既可以利用此复合酶进行预处理,生产无抗原蛋白饲料产品使用,也可以将该复合酶直接加入有抗原蛋白存在的配合饲料中使用。两种途经均可有效去除饲料中的抗原或抗酶蛋白,平均去除率可达到93%,从而有利于改善牲畜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幼小牲畜动物的成活率,增加养殖业的生产效益。本发明为饲料工业、养殖业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的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 量配比为:50~70%酸性蛋白酶、15~30%碱性蛋白酶、5~20%纤维酶、5~10%淀粉酶及 1~5%脂肪酶。
2: 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酶生产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产品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必须经过下列步骤: (1)以大豆、豆粕或大豆和豆粕的混合物,甚至其它存在抗原的蛋白源为原料,将其粉 碎过筛40~70目; (2)按1∶3~8的料水比混合,用盐酸将pH调至
3: 5~
4: 0,升温至37~40℃; (3)加入0.1~0.8%原料量的复合酶,匀速搅动反应2~4小时,然后进行中和、干燥。 3.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酶,直接配制由植物蛋白作蛋白质补充 料组成的无致敏原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可按下列步骤配制: (1)按照配合饲料配方,配制出包含大豆、豆粕或大豆和豆粕混合物,甚至其它有抗原 存在的饲料原料组成的配合饲料,加入0.1~0.5%配合饲料量的复合酶; (2)按配合饲料工艺要求混合均匀。

说明书


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饲养业方面,饲料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动物性饲料资源缺乏,价格较贵;植物性饲料,特别是植物蛋白饲料,成本虽然较低,但不同程度存在着抗营养因子,不但影响蛋白质利用效率,也严重影响幼小哺乳动物,如仔猪等。被称之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标准饲料的大豆和豆粕,不但存在影响其利用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结素等,也存在影响生长和营养物质利用的抗原蛋白和抗酶蛋白。由于大豆和豆粕中抗原和抗酶蛋白的存在,严重影响牲畜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容易引起消化道微生物,特别是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腐败胺,尤其是组胺吸收进入体内,很容易使幼小动物产生水肿病,甚至引起死亡。从目前植物蛋白脱敏研究的情况看,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脱敏的研究较多,酶生物技术脱敏的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结合动物营养、生理特点脱敏,即可在动物体内条件下直接脱敏,同时又可在体外开发成脱敏植物蛋白饲料产品,而且不显著增加生产成本的研究基本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该复合酶既可以直接用于配合饲料生产,在动物体内有效去除植物蛋白饲料中的抗原或抗酶蛋白,也可以在体外用于生产无致敏原的植物蛋白饲料产品。两种应用途径均能有效改善幼小哺乳动物和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幼小哺乳动物成活率,增加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本发明的基本理论基础是,利用植物蛋白整体理化特性(即在pH4左右溶解度最小)与不同蛋白亚单位特性(即在pH2~5可以溶解)之间存在的差异,结合幼小哺乳动物胃内酸度比正常低(pH只有3~5),十二指肠段又中偏碱性的特点,寻求在幼小哺乳动物消化生理(即pH变化)条件下适合降解含抗原蛋白和抗酶蛋白的蛋白质亚单位的酶或酶组合脱抗原技术,从而达到既可在体内降解抗原蛋白和抗酶蛋白,又可在体外开发低成本无抗原饲料产品的目的。而且酶降解过程还可提供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和最低限度保证氨基酸损失,从而提高营养效率,提高幼小哺乳动物的健康保护能力。

    本发明的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的特征在于,其各组分重量配比为:50~70%酸性蛋白酶、15~30%碱性蛋白酶、5~20%纤维酶、5~10%淀粉酶及1~5%脂肪酶。

    应用上述复合酶生产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的方法之一,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以大豆、豆粕或大豆和豆粕的混合物,甚至其它存在抗原的蛋白源为原料,将其粉碎过筛40~70目;

    (2)按1∶3~8的料水比混合,用盐酸将pH调至3.5~4.0,升温至37~40℃;

    (3)加入0.1~0.8%原料量的复合酶,匀速搅动反应2~4小时,然后进行中和、干燥。

    应用复合酶生产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的方法之二,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以大豆、豆粕或大豆和豆粕的混合物,甚至其它有抗原存在的蛋白源为原料配制配合饲料,在其配合饲料中加入0.1~0.5%饲料量的复合酶,按配合饲料生产工艺混合均匀,直接饲喂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提高了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可利用性和适合性,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提高了动物体内的免疫能力,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三是有利于降低生产饲料的成本,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豆粕为原料。

    配制复合酶:准确称取0.3kg酸性蛋白酶、0.1kg碱性蛋白酶、0.05kg纤维酶、0.04kg淀粉酶及0.01kg脂肪酶,混合均匀。

    应用复合酶生产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称取100kg豆粕,进行粉碎后,筛出60目的细小颗粒;加入800kg的水,混合均匀后,用盐酸调pH3.5,升温至37℃;加入0.5kg已配制好的复合酶,反应3小时后,进行中和、干燥。用此产品作为唯一蛋白质补充料配制5~10千克体重阶段仔猪配合饲料,喂养三周龄的断奶仔猪,两周以后观察到: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提高22.6%,每千克增重耗料降低2.5%,皮肤褶皱试验阴性。

    实施例二:

    以大豆为原料。

    配制复合酶:准确称取0.3kg酸性蛋白酶、0.1kg碱性蛋白酶、0.05kg纤维酶、0.04kg淀粉酶及0.01kg脂肪酶,混合均匀。

    应用复合酶生产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全用大豆作蛋白质补充料,其提供的蛋白质占5~10千克体重阶段仔猪蛋白质需要的60%,配合饲料中加入0.4kg已配制好的复合酶,混合均匀后,直接喂养三周龄的断奶仔猪,两周后观察到: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提高27.8%,每千克增重耗料降低3%,皮肤褶皱试验阴性。

    本发明为饲料工业、养殖业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效益更高的新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无致敏原植物蛋白饲料用的复合酶配方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酶配方为5070酸性蛋白酶、1530碱性蛋白酶、520纤维酶、510淀粉酶及15脂肪酶。对于大豆、豆粕或大豆和豆粕的混合物,甚至其他有抗原蛋白存在的饲料,既可以利用此复合酶进行预处理,生产无抗原蛋白饲料产品使用,也可以将该复合酶直接加入有抗原蛋白存在的配合饲料中使用。两种途经均可有效去除饲料中的抗原或抗酶蛋白,平均去除率可达到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