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49245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8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10624.6

申请日:

2013.09.10

公开号:

CN103438377A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公布日:201312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日:20130910|||公开

IPC分类号:

F21S2/00; F21V17/10; F21V7/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2/00

申请人:

李冬

发明人:

李冬; 孟过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马山头社区第三工业区31A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代理人:

张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贴合工艺包括步骤:S1、在白反片的一面背胶;S2、裁切白反片,裁切后的白反片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且延伸至灯板两侧的光学罩;S3、在白反片上沿长度方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S6、将冲孔后白反片贴合到灯管上。本发明的贴合工艺,在保证了白反片的反射效率的情况下,增加了反射面积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反射效率,同时节约了开设模具的成本。而根据上述工艺制作的LED灯管,同样具有了上述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在白反片的一面设置背胶;
S2、裁切白反片,裁切后的白反片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且延伸至灯板两侧的光学罩;
S3、在白反片上沿长度方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其中,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
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其中,冲孔位置与LED灯管中的LED灯珠一一对应;
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
S6、将两条折线内的带有冲孔的白反片对应灯板上的LED灯珠贴合到灯板上,折线之外的白反片分别贴合到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背胶厚度不大于0.2mm。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背胶使用的黏胶的耐温温度至少为85摄氏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折线之外的白反片与折线之内的白反片之间沿折线最大折起角度为15度。

6.  一种LED灯管,包括光学罩、灯板、LED灯珠、散热管和白反片,所述光学罩与散热管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灯板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中,灯板面向光学罩的一侧上设置所述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片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上的LED灯珠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折线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上,折线外侧的白反片分别粘贴于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且LED灯珠穿过所述通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靠近灯板正面的侧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底部一侧向卡槽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

说明书

说明书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
背景技术
LED照明产品正日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LED的技术持续更新,现在LED灯管已经能在光通量和显色上面完全替代传统产品,但在成本上面还是有劣势,无法和传统灯管抗衡。基于成本上面考虑,我们需要降低灯管里面灯珠的数量;但基于光照效果(光通量,光斑)考虑,我们需要相当数量的灯珠保证出光效果均匀。为了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我们采用对光源内部腔体进行二次光学处理,以提高灯管的出光均匀度及光通量。
因为市场上传统的灯管工作原理是在通过焊接在灯板上的LED灯珠通上电流后发光,然后通过外面的雾面或透明外罩来做扩散混光以提高产品的光的均匀性,但这涉及到两点:灯板上面的白油经过高温焊接后会变黄,从而使出光效率下降;雾面灯罩的透光率一般都不高。这就导致普通雾面灯管的出光效率都低于90%。基于解决以上的两点问题,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对策:提升灯板的反射效率;提升内部腔体的反射效率。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内部腔体内通过一定手段来提升整体的反射效率将更多的光反射出来。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灯板上设置有白反片,将一种高反射效率的白反片覆盖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其设置白反片的方法是,对应具体的LED灯管,开设对应的模具,然后将白反片夹持在模具中加热定型,最后卡接在LED灯管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加热定型后的白反片的反射效率会降低;
2、开设专用的模具提高LED灯的生产成本;
3、卡接白反片一般都是在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生产麻烦,结构相对复杂,而且白反片不能够全面的遮盖于LED灯管内的除灯板以外的部分,减低反射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贴合工艺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保持白反片反射效率的、提高LED灯管整体反射效率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技术方案为: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包括步骤:
S1、在白反片的一面设置背胶;
S2、裁切白反片,裁切后的白反片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且延伸至灯板两侧的光学罩;
S3、在白反片上沿纵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其中,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
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其中,冲孔位置与LED灯管中的LED灯珠一一对应;
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
S6、将两条折线内的带有冲孔的白反片对应灯板上的LED灯珠贴合到灯板上,折线之外的白反片分别贴合到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
其中,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
其中,所述步骤S1中,背胶厚度不大于0.2mm。
其中,所述步骤S1中,背胶使用的黏胶的耐温温度至少为85摄氏度。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折线之外的白反片与折线之内的白反片之间沿折线最大折起角度为15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工艺得到的一种LED灯管,包括光学罩、灯板、LED灯珠、散热管和白反片,所述光学罩与散热管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灯板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中,灯板面向光学罩的一侧上设置所述灯珠,所述白反片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上的LED灯珠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 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折线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上,折线外侧的白反片分别粘贴于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且LED灯珠穿过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靠近灯板正面的侧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底部一侧向卡槽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
其中,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
其中,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六次以上的白反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LED灯管的白反片的设置工艺,使用模具加热定型后遮盖与灯板上,降低了白发片的发射效率,结构复杂且只可以遮盖灯板,反射面积小,减低反射效率,同时开设模具,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不需要加热定型,直接背胶后裁切,最后粘贴于灯管,这样就不会影响白反片的反射效率,在贴合时,白反片适配的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及其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这样就会将LED灯管内除了LED灯珠之外的全部区域都设置有白反片,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灯光反射效率,而且不需要另外的开设模具,结构简单,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中还是用了压制的折线,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本发明同时提供的LED灯管由于白反片未经过加温定型,同时有整体的加大了反射面积,所以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反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LED灯管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LED灯管的正面视图。
图中:1、光学罩;2、散热管;3、灯板;4、LED灯珠;5、白反片;51、折线;6、卡槽;7、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包括步骤:
S1、在白反片5的一面背胶;其中,白反片是通过发泡技术将PET材质发泡处理,反射效率可以达到95-99%,通过多次比对试验,我们发现发泡次数较多的白反片反射效率较高,实际装上去的效果也较好,所以我们使用的白反片5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因为我们的LED灯珠4高度一般低于1mm,多次发泡的白反片5的厚度一般都较厚>0.5mm,白反片5的安装高度不能高于灯珠的发光面,所以本实施例中的背胶厚度不大于0.2mm;背胶使用的黏胶的耐温温度至少为85摄氏度,这样才可以适应LED灯管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其高温工作超过35 000h不变性,只有这样才能匹配灯管的寿命,如使用3M-9448排号的胶纸;
S2、将白反片5裁切成指定的形状和尺寸,在裁切过程中,都是对应着指定型号的LED灯珠的形状和尺寸裁切的,本实施例中,裁切后的白反片5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3且延伸至灯板3两侧的光学罩1,这样的裁切尺寸,可以保证裁切后的白反片5可以大面积的遮盖与LED灯管中,因为白反片5的面积越大,LED灯管的系统反射效率越高;
S3、在白反片5上沿纵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51,其中两条折线51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3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3上LED灯珠4排列的宽度,压制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机械在白反片5上压出两条凹线,使其被压制的部位变软而方便沿着凹线弯折,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5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本实施例中,折线51之外的白反片5与折线之内的白反片5之间沿折线最大折起角度为15 度,该角度一般可以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在压制折线时,可以降低压制的力量输出,节省能源,同时。
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其中,冲孔位置与LED灯管中的LED灯珠一一对应;
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由于白反片5上背胶处理,所以冲孔时会有粘连的废料粘贴在冲头或白反片5的主体上,需要清理;
S6、将两条折线内的带有冲孔的白反片对应灯板上的LED灯珠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折线之外的白反片分别贴合到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这样增加了LED灯管系统的反射面积,提高了LED灯管系统的反射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不需要对白反片5加热定型,直接背胶后裁切,最后粘贴于灯管,这样就不会影响白反片5的反射效率,在贴合时,白反片适配的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及其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这样就会将LED灯管内除了LED灯珠之外的全部区域都设置有白反片,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灯光反射效率,而且不需要另外的开设模具,结构简单,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中还是用了压制的折线,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
通过上述的贴合工艺得到的LED灯管与现有技术的LED灯管,实际测试得到的对比数据为:
现有技术的不做任何处理的产品出光效率为109.6/123.5=88.7%;
现有技术的只贴灯板两边的空白处出光效率为113.5/123.5=91.9%;
本发明的贴冲孔型反射膜产品出光效率为117/123.5=94.7%;
通过对比测试我们可以得出:在灯管腔体内部大面积贴上高反射效率的白反片可以提高至少6%的出光效率,同时灯管的出光更均匀,效果更好。
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工艺制作的LED灯管,包括光学罩1、 灯板3、LED灯珠4、散热管2和白反片5,所述光学罩1与散热管2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2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6,灯板3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6中,灯板3面向光学罩1的一侧上设置所述LED灯珠4,所述白反片5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3上的LED灯珠4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5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51,两条折线51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3面向光学罩1的宽度,大于灯板3上LED灯珠4排列的宽度,折线51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3上,折线51外侧的白反片5分别粘贴于灯板3两侧的散热管2上并延伸至光学罩1,且LED灯珠4穿过所述通孔。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大LED灯管内白反片5的反射面积,从而大大的提高本LED灯管系统的反射效率;而折线的设置,可以使得白反片5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6靠近灯板3正面的侧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6底部一侧向卡槽6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7,这样可以保持白反片从灯板3向散热管2的平缓过渡,保证反射光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这样既不会影响LED灯管的照明使用,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收光作用,提高LED灯管正前方的照明亮度,为了减小斜面7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减小卡槽6靠经灯板3正面的侧壁的厚度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白反片5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因为通过多次比对试验,发现发泡次数较多的白反片5反射效率较高,实际装上去的效果也较好,所以使用发泡次数六次以上的白反片5可以保证较高的反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837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CN103438377A*CN103438377A*(21)申请号 201310410624.6(22)申请日 2013.09.10F21S 2/00(2006.01)F21V 17/10(2006.01)F21V 7/00(2006.01)F21Y 101/02(2006.01)(71)申请人李冬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马山头社区第三工业区31A栋(72)发明人李冬 孟过(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代理人张明(54) 发明名称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

2、工艺(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贴合工艺包括步骤:S1、在白反片的一面背胶;S2、裁切白反片,裁切后的白反片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且延伸至灯板两侧的光学罩;S3、在白反片上沿长度方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S6、将冲孔后白反片贴合到灯管上。本发明的贴合工艺,在保证了白反片的反射效率的情况下,增加了反射面积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反射效率,同时节约了开设模具的成本。而根据上述工艺制作的LED灯管,同样具有了上述的有益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8377 ACN 103438377 A1/1页21.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白反片的一面设置背胶;S2、裁切白反片,裁切后的白反片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且延伸至灯板两侧的光学罩;S3、在白反片上沿长度方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其中,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其中,冲孔位置与LED灯管中的LED灯珠一一对应;S5、将粘。

4、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S6、将两条折线内的带有冲孔的白反片对应灯板上的LED灯珠贴合到灯板上,折线之外的白反片分别贴合到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背胶厚度不大于0.2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背胶使用的黏胶的耐温温度至少为85摄氏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折线之外的白。

5、反片与折线之内的白反片之间沿折线最大折起角度为15度。6.一种LED灯管,包括光学罩、灯板、LED灯珠、散热管和白反片,所述光学罩与散热管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灯板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中,灯板面向光学罩的一侧上设置所述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片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上的LED灯珠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折线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上,折线外侧的白反片分别粘贴于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且LED灯珠穿过所述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管,其。

6、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靠近灯板正面的侧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底部一侧向卡槽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38377 A1/4页3LED 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管及其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背景技术0002 LED照明产品正日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由于LED的技术持续更新,现在LED灯管已经能在光通量和显色上面完全替代传统。

7、产品,但在成本上面还是有劣势,无法和传统灯管抗衡。基于成本上面考虑,我们需要降低灯管里面灯珠的数量;但基于光照效果(光通量,光斑)考虑,我们需要相当数量的灯珠保证出光效果均匀。为了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我们采用对光源内部腔体进行二次光学处理,以提高灯管的出光均匀度及光通量。0003 因为市场上传统的灯管工作原理是在通过焊接在灯板上的LED灯珠通上电流后发光,然后通过外面的雾面或透明外罩来做扩散混光以提高产品的光的均匀性,但这涉及到两点:灯板上面的白油经过高温焊接后会变黄,从而使出光效率下降;雾面灯罩的透光率一般都不高。这就导致普通雾面灯管的出光效率都低于90%。基于解决以上的两点问题,我们可以。

8、找到两个对策:提升灯板的反射效率;提升内部腔体的反射效率。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内部腔体内通过一定手段来提升整体的反射效率将更多的光反射出来。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灯板上设置有白反片,将一种高反射效率的白反片覆盖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其设置白反片的方法是,对应具体的LED灯管,开设对应的模具,然后将白反片夹持在模具中加热定型,最后卡接在LED灯管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0004 1、加热定型后的白反片的反射效率会降低;0005 2、开设专用的模具提高LED灯的生产成本;0006 3、卡接白反片一般都是在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生产麻烦,结构相对复杂,而且白反片不能够全面的遮盖于LED灯管内的除灯。

9、板以外的部分,减低反射效率。0007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贴合工艺是有必要的。发明内容0008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保持白反片反射效率的、提高LED灯管整体反射效率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技术方案为: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包括步骤:0010 S1、在白反片的一面设置背胶;0011 S2、裁切白反片,裁切后的白反片可适配的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且延伸至灯板两侧的光学罩;0012 S3、在白反片上沿纵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其中,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

10、宽度。0013 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其中,冲孔位置与LED灯管中的LED灯说 明 书CN 103438377 A2/4页4珠一一对应;0014 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0015 S6、将两条折线内的带有冲孔的白反片对应灯板上的LED灯珠贴合到灯板上,折线之外的白反片分别贴合到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0016 其中,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0017 其中,所述步骤S1中,背胶厚度不大于0.2mm。0018 其中,所述步骤S1中,背胶使用的黏胶的耐温温度至少为85摄氏度。0019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折线之外的白反片与折线之内的白反片之间沿折线最大折起。

11、角度为15度。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工艺得到的一种LED灯管,包括光学罩、灯板、LED灯珠、散热管和白反片,所述光学罩与散热管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灯板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中,灯板面向光学罩的一侧上设置所述灯珠,所述白反片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上的LED灯珠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上LED灯珠排列的宽度,折线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上,折线外侧的白反片分别粘贴于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且LED灯珠穿过所述通孔。0021 其中,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靠近灯板正面的侧。

12、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底部一侧向卡槽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0022 其中,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0023 其中,所述白反片为发泡次数六次以上的白反片。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LED灯管的白反片的设置工艺,使用模具加热定型后遮盖与灯板上,降低了白发片的发射效率,结构复杂且只可以遮盖灯板,反射面积小,减低反射效率,同时开设模具,提高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不需要加热定型,直接背胶后裁切,最后粘贴于灯管,这样就不会影响白反片的反射效率,在贴合时,白反片适配的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及其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这样就会将LED灯。

13、管内除了LED灯珠之外的全部区域都设置有白反片,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灯光反射效率,而且不需要另外的开设模具,结构简单,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中还是用了压制的折线,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本发明同时提供的LED灯管由于白反片未经过加温定型,同时有整体的加大了反射面积,所以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反射效率。附图说明0025 图1为本发明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的工艺流程图;00。

14、26 图2为本发明的LED灯管的剖面图;0027 图3为本发明的LED灯管的正面视图。0028 图中:1、光学罩;2、散热管;3、灯板;4、LED灯珠;5、白反片;51、折线;6、卡槽;7、斜面。说 明 书CN 103438377 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9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0030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包括步骤:0031 S1、在白反片5的一面背胶;其中,白反片是通过发泡技术将PET材质发泡处理,反射效率可以达到95-99%,通过多次比对试验,我们发现发泡次数较。

15、多的白反片反射效率较高,实际装上去的效果也较好,所以我们使用的白反片5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因为我们的LED灯珠4高度一般低于1mm,多次发泡的白反片5的厚度一般都较厚0.5mm,白反片5的安装高度不能高于灯珠的发光面,所以本实施例中的背胶厚度不大于0.2mm;背胶使用的黏胶的耐温温度至少为85摄氏度,这样才可以适应LED灯管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其高温工作超过35 000h不变性,只有这样才能匹配灯管的寿命,如使用3M-9448排号的胶纸;0032 S2、将白反片5裁切成指定的形状和尺寸,在裁切过程中,都是对应着指定型号的LED灯珠的形状和尺寸裁切的,本实施例中,裁切后的白反片5可适配的。

16、遮盖于LED灯管的灯板3且延伸至灯板3两侧的光学罩1,这样的裁切尺寸,可以保证裁切后的白反片5可以大面积的遮盖与LED灯管中,因为白反片5的面积越大,LED灯管的系统反射效率越高;0033 S3、在白反片5上沿纵向压制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51,其中两条折线51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3安装后面向光学罩的宽度,大于灯板3上LED灯珠4排列的宽度,压制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机械在白反片5上压出两条凹线,使其被压制的部位变软而方便沿着凹线弯折,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5的弯折位置、角度相。

17、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本实施例中,折线51之外的白反片5与折线之内的白反片5之间沿折线最大折起角度为15度,该角度一般可以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在压制折线时,可以降低压制的力量输出,节省能源,同时。0034 S4、在两条折线之间的白反片上进行冲孔,其中,冲孔位置与LED灯管中的LED灯珠一一对应;0035 S5、将粘连在白反片上的冲孔废料清除,由于白反片5上背胶处理,所以冲孔时会有粘连的废料粘贴在冲头或白反片5的主体上,需要清理;0036 S6、将两条折线内的带有冲孔的白反片对应灯板上的LED灯珠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折线之外的白反片分别贴合到灯板两侧的。

18、散热管上,这样增加了LED灯管系统的反射面积,提高了LED灯管系统的反射效率。0037 本实施例中的LED灯管的冲孔型白反片的贴合工艺,不需要对白反片5加热定型,直接背胶后裁切,最后粘贴于灯管,这样就不会影响白反片5的反射效率,在贴合时,白反片适配的贴合到LED灯管的灯板上及其灯板两侧的散热管上并延伸至光学罩,这样就会将LED灯管内除了LED灯珠之外的全部区域都设置有白反片,整体的提高了LED灯管的灯光反射效率,而且不需要另外的开设模具,结构简单,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中还是用了说 明 书CN 103438377 A4/4页6压制的折线,由于灯板是卡接在散热管上的,所以两者之间有阶梯差,在。

19、粘贴白反片时需要弯曲或弯折白反片,折线的压制可以方便白反片的弯折,同时设置两条折线,可以使得白反片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0038 通过上述的贴合工艺得到的LED灯管与现有技术的LED灯管,实际测试得到的对比数据为:0039 现有技术的不做任何处理的产品出光效率为109.6/123.5=88.7%;0040 现有技术的只贴灯板两边的空白处出光效率为113.5/123.5=91.9%;0041 本发明的贴冲孔型反射膜产品出光效率为117/123.5=94.7%;0042 通过对比测试我们可以得出:在灯管腔体内部大面积贴上高反射效率的白反片可以。

20、提高至少6%的出光效率,同时灯管的出光更均匀,效果更好。0043 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工艺制作的LED灯管,包括光学罩1、灯板3、LED灯珠4、散热管2和白反片5,所述光学罩1与散热管2适配对接形成灯管,所述散热管2上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卡槽6,灯板3适配的安装于两个卡槽6中,灯板3面向光学罩1的一侧上设置所述LED灯珠4,所述白反片5上一一对应于所述灯板3上的LED灯珠4设置有通孔,所述白反片5上沿纵向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折线51,两条折线51之间的距离小于灯板3面向光学罩1的宽度,大于灯板3上LED灯珠4排列的宽度,折线51内侧的白反片粘贴于灯板3上,折线51外侧的白反片5分别粘贴。

21、于灯板3两侧的散热管2上并延伸至光学罩1,且LED灯珠4穿过所述通孔。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大LED灯管内白反片5的反射面积,从而大大的提高本LED灯管系统的反射效率;而折线的设置,可以使得白反片5的弯折位置、角度相对的稳定,使得整体的LED灯管的反射效率、出光角度均匀整齐;0044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应的两个卡槽6靠近灯板3正面的侧壁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由卡槽6底部一侧向卡槽6开口方向逐渐降低的斜面7,这样可以保持白反片从灯板3向散热管2的平缓过渡,保证反射光的均匀性。0045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的角度为0-15度,这样既不会影响LED灯管的照明使用,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收光作用,提高LED灯管正。

22、前方的照明亮度,为了减小斜面7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减小卡槽6靠经灯板3正面的侧壁的厚度来实现。0046 本实施例中,所述白反片5为发泡次数至少六次的白反片,因为通过多次比对试验,发现发泡次数较多的白反片5反射效率较高,实际装上去的效果也较好,所以使用发泡次数六次以上的白反片5可以保证较高的反射效率。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3438377 A1/2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38377 A2/2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38377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