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6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CN203878657U(21)申请号 201420163765.2(22)申请日 2014.04.06E03B 7/00(2006.01)E03B 7/07(2006.01)(73)专利权人兰州蓝天浮法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730060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东路177号(72)发明人范为革 刘伟 柴宝成 兰斌马占山(74)专利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代理人张建民(54) 实用新型名称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57) 摘要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
2、装置,属于循环水供给装置。本实用新型是在主供水管一头连有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另一头通过阀门D、阀门A、止回阀B、水泵、阀门C与冷水池连通,在主供水管上阀门D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还通过阀门F、止回阀G、水塔管道与水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冷水泵对生产线直接供水,冷水泵的实际扬程降低,使水泵的运行功率明显降低,获得显著的节电效果;二是水塔只提供保安备用水,另设有可随时切入的备用自来水管路;三是操作均可在水泵房内进行,便于故障状态下的观察和监控,从而保障供水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657 UCN 203878657 U1/1页21.一种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包括水塔(7),溢流管(6),冷水池(5),阀门C(4),水泵(3),阀门A(1),止回阀B(2)和主供水管(14),主供水管(14)上连有自来水阀门J(16),其特征是在主供水管(14)一头连有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另一头通过阀门D(15)、阀门A(1)、止回阀B(2)、水泵(3)、阀门C(4)与冷水池(5)连通,在主供水管(14)上阀门D(15)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还通过阀门F(11)、止回阀G(13)、水塔管道(8)与水塔(7)连。
4、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其特征所说的水塔管道(8)上在水塔(7)与止回阀G(13)之间设有压力表(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其特征所说的水塔管道(8)上设有旁路阀门E(10),旁路阀门E(10)的一头连在水塔(7)与压力表(12)之间,另一头连在阀门D(15)与阀门F(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其特征在主供水管(14)上阀门D(15)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设有自来水压力表(19),并连有阀门J(16)、阀门M(18)与自来水管相连通,在阀。
5、门J(16)与阀门M(18)之间连有阀门K(17)与集水坑相连通。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78657 U1/3页3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供给装置,涉及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背景技术0002 常用的浮法玻璃生产循环冷却供水系统都采用由冷水泵供水给水塔,再由水塔经主供管路分供给生产线各用水设备的供水方式。冷水泵意外停泵时水塔可继续为生产线供水,无瞬间压力波动。但如果停泵时间超过水塔有效供水时间则必须派专人到玻璃窑炉下进行自来水和循环水切换。由于距离较远而且一组切换阀原设计在高空,这一工作通常需要2-3个管工带工。
6、具、梯子完成。另外,由于不知道停电多久而难以决定是否应立即或何时要求管工实施现场切换,尤其是故障发生在夜里时。因此,这种供水系统潜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另外,上述水塔供水方式为了满足整个玻璃生产周期的供水压力需求(窑炉后期通常用水量会增大,散热器的进水压力会下降),水塔的高度较高,这样不论生产线压力需求如何变化,为水塔供水的冷水泵实际扬程基本保持在最高值不变,而且供水管道较长,因此这种供水方式冷水泵电耗明显较高。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降低能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的冷水泵变频循环水直供装置。0004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解决方案是包括水塔7,溢流管6,冷水池5。
7、,阀门C4,水泵3,阀门A1,止回阀B2和主供水管14,主供水管14上连有自来水阀门J16,特别是在主供水管14一头连有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另一头通过阀门D15、阀门A1、止回阀B2、水泵3、阀门C4与冷水池5连通,在主供水管14上阀门D15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还通过阀门F11、止回阀G13、水塔管道8与水塔7连通。0005 水塔管道8上在水塔7与止回阀G13之间设有压力表12。水塔管道8上设有旁路阀门E10,旁路阀门E10的一头连在水塔7与压力表12之间,另一头连在阀门D15与阀门F11之间。0006 在主供水管14上阀门D15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设有自来水压力表19,并连有阀门J1。
8、6、阀门M18与自来水管相连通,在阀门J16与阀门M18之间连有阀门K17与集水坑相连通。000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由冷水泵对生产线直接供水,主供管道长度缩短、出水静压力下降,冷水泵的实际扬程降低并可以按实际用水需求变频设置和调整,使水泵的运行功率明显降低,获得显著的节电效果;二是水塔只提供保安备用水,水温低于正常供水温度,另设有可随时切入的备用自来水管路,故水塔的高度、容量、管径都可以减小;三是将止回阀G,旁路阀门E,备用自来水阀门J和阀门M均设置在水泵房内,将水塔溢流管口设在水泵房值班室窗外,既便于故障状态下的观察和监控,也方便值班员故障状态下的应急操作,说 明 书CN 2038786。
9、57 U2/3页4使上述设施尤其是止回阀G和水塔水位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障供水安全。附图说明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图。0009 其中:1-阀门A,2-止回阀B,3-水泵,4-阀门C,5-冷水池,6-溢流管,7-水塔,8-水塔管道,9-阀门H,10-旁路阀门E,11-阀门F,12-压力表,13-止回阀G,14-主供水管,15-阀门D,16-阀门J,17-阀门K,18-阀门M,19-自来水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0010 主供水管14一头连有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另一头通过阀门D15、阀门A1、止回阀B2、水泵3、阀门C4与冷水池5连通,阀门A1、止回阀B2、水泵3、阀门C4并联有三组,以便于。
10、备用。在主供水管14上阀门D15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还通过阀门F11、止回阀G13、水塔管道8与水塔7连通。水塔管道8上在水塔7与止回阀G13之间设有压力表12。水塔管道8上设有旁路阀门E10,旁路阀门E10的一头连在水塔7与压力表12之间,另一头连在阀门D15与阀门F11之间。水塔7通过溢流管6与冷水池5连通。在主供水管14上阀门D15与生产线循环冷却系统之间设有自来水压力表19,并连有阀门J16、阀门M18与自来水管相连通,在阀门J16与阀门M18之间连有阀门K17与集水坑相连通。在水塔管道8上设有紧急泄水阀门H9,紧急泄水阀门H9的另一头与冷水池5连通。0011 如图虚线框表示水泵房。
11、,也就是说阀门A1、止回阀B2、水泵3、阀门C4、旁路阀门E10、阀门F11、压力表12、止回阀G13、阀门D15、阀门J16、阀门K17、阀门M18、自来水压力表19均安装在水泵房内,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控制。0012 将水泵3主供水管14与生产线供水管道直接连通,实现水泵3对生产线的直接供水,在水泵3主供水管14泵房内管段设一分支管路,一端与水泵3阀门D15下游处相连,另一端与水塔7的水塔管道8相连,水塔管道8出水管口设在水塔底部,在所述分支管路泵房内管段上设置阀门F11、止回阀门G13和压力表12,并设置一旁路阀门E 10,止回阀门G13的方向为从水塔7流向水泵3,形成水泵3与水塔7的双向。
12、连接管路。正常供水时,通过旁路阀门E 10,水泵3水经水塔7水塔管道8为水塔7少量供水以保持常年最小溢流,起警示、保容量和冬季防冻作用;水泵3意外停机时,正常供水管路瞬间压力下降,止回阀G13自动开启,水塔7水经水塔管道8和常开阀门F11进入主供水管14保持在受控条件下继续供水。0013 止回阀G13选用微阻缓闭型,以减小开启和回位时阀板对阀座的碰撞。0014 关闭阀门F11可以使水塔7和水泵3主供水管14隔离以利止回阀G13、水塔7等设施维修;紧急泄水阀门H9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将水塔7水泄至冷水池5;关闭阀门A1可以防止在使用备用水时水泵3出口止回阀B2不严造成的备用水向冷水池5倒流。00。
13、15 选用带有手操屏的变频器及配套仪表,实现对所述冷水泵3的手动变频控制。冷却水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可手动改变水泵3供电频率,使其在该固定频率下运行,既可满足水压要求,又可消除自动变频控制产生的频率和压力的持续波动。0016 将管径合适的备用自来水管路引入泵房内,设阀门J16、阀门M18和阀门K17,当停水泵3时间超过水塔7有效供水时间时(看水位计8和压力表12)操作人员可根据具体情说 明 书CN 203878657 U3/3页5况自行开启室内阀门J16和阀门M18切入备用自来水。0017 将水塔溢流管6设在水泵房值班室窗外,操作人员可随时观察溢流,掌握水塔7状况。0018 水塔7内设置水位计8,水位显示仪表设在值班室,以利停水泵3时准确掌握水塔7容量。说 明 书CN 203878657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865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