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9099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2755.1

申请日:

2010.05.07

公开号:

CN101886455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5/024申请日:20100507授权公告日:20140108终止日期:20160507|||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F 15/02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门真市大字门真1048番地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大阪府登记生效日:20120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4申请日:20100507|||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24

主分类号:

E04F15/024

申请人: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平田修; 上田卓实; 三宅清太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门真市大字门真1048番地

优先权:

2009.05.12 JP 2009-115555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现上板或下板的薄板化的同时使耐久性提高的地板装配板。上板(5)及下板(7)通过将其外周侧的凸缘部(15、17)相互接合固定而一体化,并将砂浆(9)填充到在上板(5)与下板(7)之间形成于下板(7)侧的凹部(11)内而构成地板装配板(1)。地板装配板(1)在俯视中为大致正方形状,在其四角的下板(7)侧的角部(7A)处的侧面部(21)与凸缘部(17)之间的弯曲部(23)的内侧的凸曲面(23a)上设置加强构件(2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板装配板,其特征在于,金属制的上板与金属制的下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上板在外周部具有角部,所述下板在与该上板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且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上板的角部对应的角部,所述下板的凹部具有:与所述上板对置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立起而与所述周缘部连续的侧面部,在所述下板的角部处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周缘部之间的弯曲部设置有加强构件。2.一种地板装配板,其特征在于,金属制的上板与金属制的下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上板在外周部具有角部,所述下板在与该上板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且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上板的角部对应的角部,所述下板的凹部具有:与所述上板对置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立起而与所述周缘部连续的侧面部,在该侧面部的所述角部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两端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及所述周缘部分别弯曲地形成,且该倾斜面将所述底面部及周缘部相互间连接,通过该倾斜面使作用于所述角部的载荷分散。3.一种地板装配板的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金属制的上板与金属制的下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上板在外周部具备角部,所述下板在与该上板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且在外周部具备与所述上板的角部对应的角部,将所述下板的凹部形成为具有与所述上板对置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立起而与所述周缘部连续的侧面部的结构,并且在所述下板的角部处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周缘部之间的弯曲部设置加强构件来进行加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装配板的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下板成形后,在所述弯曲部设置加强构件来进行加强,之后,使该下板与所述上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将填充材料填充于该接合固定后的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所述凹部。

说明书

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金属制的上板和金属制的下板相互重叠并将其周缘部彼此固定的结构的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其中金属制的下板在与金属制的上板对置的一侧具备凹部。

背景技术

近几年,对应于电力、电话、数据量的多量化而采用双层地板系统。该双层地板系统中,在混凝土板材等地板基材上立起设置多个支柱,通过该支柱支承地板装配板的角部周边,由此将地板装配板与地板基材之间的间隙作为配线用空间,在该配线用空间配置电线、信息线等电缆。

作为在这样的双层地板系统中使用的地板装配板,具备平板形状的上板和在该上板侧具备收容砂浆等填充材料的凹部的下板,使上述上板及下板相互重叠并将其周缘部接合固定(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22651号公报

但是,对于在上述那样的双层地板系统中使用的地板装配板的成本削减而言,由于是由钢板构成占材料费用大部分的上板及下板,因此要求在维持强度的同时使该钢板的板厚变薄。

另一方面,在使用这样的地板装配板时,在由支柱支承的角部周边存在载荷负担集中的倾向,因此,既需要使上述那样的钢板薄板化,又要充分确保角部周边的强度来提高耐久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板或下板的薄板化的同时使耐久性提高的地板装配板。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金属制的上板与金属制的下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上板在外周部具有角部,所述下板在与该上板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且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上板的角部对应的角部,所述下板的凹部具有:与所述上板对置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立起而与所述周缘部连续的侧面部,在所述下板的角部处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周缘部之间的弯曲部设置有加强构件。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金属制的上板与金属制的下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板在外周部具有角部,所述下板在与该上板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且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上板的角部对应的角部,所述下板的凹部具有:与所述上板对置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立起而与所述周缘部连续的侧面部,在该侧面部的所述角部设置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的两端部相对于所述底面部及所述周缘部分别弯曲地形成,且该倾斜面将所述底面部及周缘部相互间连接,通过该倾斜面使作用于所述角部的载荷分散。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使金属制的上板与金属制的下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上板在外周部具备角部,所述下板在与该上板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且在外周部具备与所述上板的角部对应的角部,将所述下板的凹部形成为具有与所述上板对置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立起而与所述周缘部连续的侧面部的结构,并且在所述下板的角部处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周缘部之间的弯曲部设置加强构件来进行加强。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下板成形后,在所述弯曲部设置加强构件来进行加强,之后,使该下板与所述上板以各自的周缘部相互重叠的方式接合固定在一起,将填充材料填充于该接合固定后的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的所述凹部。

根据技术方案1或3的发明,特别是通过加强载荷负担集中的角部,使得即使为了削减材料费而使上板或下板薄板化,也能够提高作为地板装配板的耐久性。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特别是通过载荷负担集中的角部的倾斜面,能够将角部周边的载荷负担分散,即使为了削减材料费用而使上板或下板薄板化,也能够提高作为地板装配板的耐久性。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通过在将下板成形后设置加强构件,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加强后的角部的强度,并且通过填充填充材料,从而构成由上板及下板与填充材料复合化的地板装配板,使强度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的地板装配板的A-A剖面图,(b)是示出构成(a)的地板装配板的下板的角部周边的立体图。

图2是通过剖面示出在图3的双层地板系统中使用的地板装配板的一半的侧视图。

图3是将使用图1、图2的地板装配板的双层地板系统的一部分分解示出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地板装配板的与图1(a)相对应的剖面图,(b)是(a)的仰视图。

[符号说明]

5上板

7下板

5A上板的角部

7A下板的角部

9砂浆(填充材料)

11下板的凹部

15上板的凸缘部(周缘部)

17下板的凸缘部(周缘部)

19凹部的底面部

21凹部的侧面部

23下板的角部的弯曲部

25加强构件

27连接底面部和凸缘部的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地板装配板1通过支柱3支承其彼此互相邻接的角部周边,并与设置了该支柱3的混凝土板材等地板基材构成双层地板系统。

如图2所示,这样的地板装配板1具备:上板5、下板7及作为填充于上述上板5及下板7相互间的空隙的填充材料的砂浆9。上板5及下板7为由钢板形成的金属制品,下板7在与上板5对置的一侧具有凹部11,且在与上板5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具有成为由凹曲面构成的多个凹陷部的凹坑13。

如图3所示,上述的上板5及下板7在俯视中都为大致正方形状,因此在四角分别具备角部5A及7A。

在上述的上板5及下板7中,将在外周部形成的凸缘部15及17通过焊接等互相接合固定,并且,将下板7的凹坑13的顶端(底部)与上板5的接触部也通过焊接接合固定。并且,在构成上板5与下板7之间的空隙的凹部11内填充有所述砂浆9。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下板7通过冲压形成制造,该凹部11具有底面部19和侧面部21,其中,底面部19与上板5对置,侧面部21从该底面部19的外周端部朝向上板5立起且与所述凸缘部17连续。

并且,如图1所示,在下板7的角部7A处的侧面部21与凸缘部17之间,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有使内侧的砂浆9侧成为凸曲面的弯曲部23。由于在进行基于冲压的拉深成形时,该弯曲部23被拉伸而成为最薄的部位,因此强度容易变低。

另外,形成上述那样的弯曲部23的弯曲形状遍及不仅包括角部7A而且包括边部的整周而通过冲压成形形成,但是角部7A周边由支柱3支承而容易载荷负担集中。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板7的四角的角部7A处的弯曲部23的砂浆9侧的里面的应力集中部位安装加强构件25。加强构件25呈与弯曲部23的弯曲形状相对应的曲面形状,使其凹曲面25a与弯曲部23的凸曲面23a贴紧并通过粘接剂粘接。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在将下板7冲压成形后,在弯曲部23设置加强构件25来进行加强。之后,使下板7与上板5各自的凸缘部15、17相互重叠而将下板7与上板5接合固定,从设置于下板7的适当部位的注入孔将作为填充材料的砂浆9填充于该接合固定后的上板5与下板7之间的凹部11内。

此外,将加固构件25即由发泡固化树脂和玻璃纤维布(ガラスクロス)形成的双层结构的板状构件通过设置在发泡固化树脂侧的粘接剂粘接于弯曲部23。在粘接加固构件25后,将上板5与下板7接合固定,之后,通过涂装工序中的加热使发泡固化树脂发泡固化,由此进一步提高加强效果。砂浆9在涂装工序之后进行填充。

在将加强构件25粘接于弯曲部23之前,预先在发泡固化树脂侧的粘接剂层上粘接剥离纸,在进行粘接操作时,揭下该剥离纸而进行使用。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地板装配板1中,通过加强构件25加强角部7A的弯曲部23,其中所述角部7A的弯曲部23由于对下板7的拉深成形而变薄因而容易强度降低,且由支柱3支承因而载荷负担容易集中。因此,即使为了削减材料费用而使上板5或下板7薄板化,也能够提高作为双层地板系统使用的地板装配板1的耐久性。

另外,通过加强角部7A的弯曲部23,能够抑制角部7A周边的变形,抑制由支柱3支承的角部7A周边的不稳而能够形成高品质的双层地板系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将下板7冲压成形后设置加强构件25,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维持加强了的角部7A的强度,另外,通过之后填充砂浆9,从而形成由上板5及下板7与砂浆9复合化的地板装配板1,由此进一步提高强度。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提高了载荷负担集中的角部7A的强度,因此即使为了削减材料费用而使上板5或下板7薄板化,也能够确保地板装配板1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上述的上板5或下板7的薄板化使得材料使用量削减,因此也能够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削减,并且,也能够期待由轻量化带来的输送成本的削减效果及输送时的二氧化碳的削减效果。

此外,加强构件25也可以在弯曲部23的成为凹曲面的外侧设置,还可以在内侧和外侧这两方都设置。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设置加强构件25的结构,使下板7的角部7A处的凹部11的侧面部21形成为倾斜面27。在该倾斜面27中,两端部27a、27b相对于下板7的凹部11的底面部19及凸缘部17分别弯曲形成为R形状,从而将上述底面部19及凸缘部17相互间连接。并且,该倾斜面27与底面部19构成的角度θ约为120度左右。

如图4(b)所示,这样的倾斜面27对应于凹部11的侧面部21中的角部7A,而相对于侧面部21中的角部7A以外的互相邻接的边部21a则形成向角部7A的前端侧突出的形状。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地板装配板1中,在由于对下板7的拉伸成形而变薄因而容易强度降低且由支柱3支承因而容易载荷集中的角部7A设置倾斜面27,其中该倾斜面27与底面部19所成的角度θ约为120度。

通过将在角部7A处的侧面部21形成为与底面部19所成的角度θ约为120度左右的倾斜面27,从而与在边部21a处的侧面部21那样相对底面部19大致成直角的情况比较,能够抑制由于拉深成形引起的薄板化,并且,由于形成侧面部21的面积增大,因此能够将负载分散到该增大的面积部分。其结果是,提高了角部7A周边的强度,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即使为了削减材料费用而使上板5或下板7薄板化,也能够提高作为地板装配板1的耐久性。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倾斜面27与底面部19构成的角度θ约为120度,但是,该角度θ只要能够分散角部7A的载荷负担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填充的砂浆9进入到设置有倾斜面27的角部7A的比凸缘部17更靠外周侧的位置,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由上板5及下板7与砂浆9复合化而成的地板装配板1的倾斜面27处的应力分散效果。

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板装配板及其加强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实现上板或下板的薄板化的同时使耐久性提高的地板装配板。上板(5)及下板(7)通过将其外周侧的凸缘部(15、17)相互接合固定而一体化,并将砂浆(9)填充到在上板(5)与下板(7)之间形成于下板(7)侧的凹部(11)内而构成地板装配板(1)。地板装配板(1)在俯视中为大致正方形状,在其四角的下板(7)侧的角部(7A)处的侧面部(21)与凸缘部(17)之间的弯曲部(23)的内侧的凸曲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