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风门控制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49017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12931.2

申请日:

2012.03.13

公开号:

CN103429451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K 11/04申请日:20120313|||公开

IPC分类号:

B60K11/04; F01P11/10

主分类号:

B60K11/04

申请人: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广田功一; 浅野喜正; 高柳均; 野村祐幸; 清水辰弥; 金崎宏纪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11.03.18 JP 2011-06143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舒艳君;李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具备构成为使风门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部,该风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对第1驱动装置和第2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控制。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异常检测部,其构成为根据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来检测所述风门的动作异常;和通知部,其根据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的动作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异常。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控制部,其构成为对使风门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风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
异常检测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来检测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以及
通知部,其根据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重试部,当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时,该重试部使所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和
异常判定部,其构成为当伴随着所述重试部使所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所述异常检测部对所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异常判定部,其构成为当所述异常检测部对所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异常确定部,其构成为当所述异常判定部对所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确定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确定出的动作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第1动作部,其根据车辆信息来使所述风门动作;和
第2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所述第1动作部基于所述车辆信息使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该第2动作部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风门动作。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禁止部,其构成为与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控制;
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风门动作;以及
解除部,其构成为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风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禁止部,其构成为与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控制;
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风门动作,
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风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和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
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风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立刻进行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和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异常检测部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成立时,检测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情况为:
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
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的情况;
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没有达到第1规定时间而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以及
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即便超过第2规定时间,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也不成立的情况。

说明书

说明书格栅风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打开或闭合风门而进行控制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该风门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该装置基本上是当由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在设定温度(例如80℃)以下时关闭风门,由此阻止向发动机舱内导入空气,提高发动机的预热性能。此外,该装置当由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在设定温度(例如90℃)以上时打开打开风门,由此将大量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对在散热器内循环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47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丝毫没有提及针对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检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难于察觉到风门的异常,因此会导致该风门保持异常状态地而被搁置。由此,在例如风门为闭合状态下陷入不能动作的情况下,存在发动机的冷却性能降低从而发动机过热的可能性。此外,在没有成为过热的情况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总是被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这样可能会加速发动机部件、尤其是橡胶制造或树脂制造的部件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即,在发动机过热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仪表盘的水温计来察觉异常。但是,在发动机没有成为过热的情况下,用户察觉不到该异常而加速发动机部件的老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解除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其控制使风门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的驱动装置,该风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异常检测部,其根据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对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通知部,其根据上述检测到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根据这种结构,当由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异常后,通过上述通知部向用户通知该异常。由此,能够促使用户在经销商等修理厂进行修理,并能够及时解除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重试部,当由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异常时,该重试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和异常判定部,当随着由上述重试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该异常判定部判定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根据这种结构,当伴随着由上述重试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通过上述异常判定部判定异常。然后,由于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而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例如即便通过上述异常检测部暂时检测到上述异常,也能够抑制上述通知部发出虚假通知,能够抑制该通知带来的麻烦。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有异常判定部,该异常判定部构成为当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根据这种结构,当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通过上述异常判定部判定异常。然后,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例如即便通过上述异常检测部暂时检测到上述异常,也能够抑制上述通知部发出虚假通知,并能够抑制由于该通知带来的麻烦。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有异常确定部,当上述异常判定部对上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该异常确定部确定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确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根据这种结构,当上述异常判定部对上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通过上述异常确定部确定异常。然后,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确定出的异常,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例如即便通过上述异常判定部暂时判定为上述异常,也能够进一步地抑制上述通知部发出虚假通知,并能够抑制由于该通知带来的烦恼。或者,能够提高上述通知部发出的通知的可靠性。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第1动作部,其根据车辆信息来使上述风门动作;和第2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上述第1动作部基于上述车辆信息使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该第2动作部通过将上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上述风门动作。
根据这种结构,当在前一次点火开关为接通状态期间,即从前一次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到之后切换为断开为止的期间,上述第1动作部基于上述车辆信息使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在整个该期间内,漏掉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将下一次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通过上述第2动作部强制地使上述风门动作,由此,能够得到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因此,能够抑制例如保持得不到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的状态而长期地被搁置的情况。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禁止部,其构成为与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控制;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上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上述风门动作;解除部,其构成为根据伴随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动作而上述异常检测部未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上述禁止部进行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
根据这种结构,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即从 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到之后切换为断开为止的期间,存在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通过上述禁止部来禁止上述风门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与下次将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相配合地通过上述第3动作部强制地使上述风门动作,由此能够得到使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然后,根据上述异常检测部未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通过上述解除部来解除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这里,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上述通知部发出通知的原因是例如上述风门由于冻结而粘合的情况下,有时该原因会由于之后的解冻而被解除。因此,通过上述通知部的暂时通知,能够抑制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无意义地继续的情况。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禁止部,其构成为与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控制;以及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上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上述风门动作,根据伴随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动作而上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根据伴随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动作而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立刻进行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
根据这种结构,假设即使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断开时暂时解除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的结构,也能够在伴随着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通过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下,立刻进行上述通知部所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
优选,上述异常检测部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成立时,检测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这些情况为: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的情况;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没有达到第1规定时间而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以及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即便超过第2规定时间,预 先设定的停止条件也不成立的情况。
根据这种结构,例如使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或者与此相关的物理量)的阈值判定来作为上述停止条件的情况下,当例如由风门的粘合或异物的夹入等而引起负荷增加时,上述停止条件比原本成立得早。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偏离。因此,能够对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进行监视,根据该移动位置超过规定范围来检测上述异常。
或者,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减少。因此,对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进行监视,能够根据该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来检测上述异常。
或者,上述停止条件相比原本在短时间内成立。因此,对上述风门在开始动作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能够根据该经过时间没有达到上述第1规定时间而上述停止条件成立来检测上述异常。
另一方面,例如当在上述驱动装置(包括与上述风门之间连接的机构)的动力传达中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到上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相比原本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对上述风门在开始动作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能够根据该经过时间即便超过上述第2规定时间而上述停止条件也不成立来检测上述异常。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及时解除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并且表示格栅风门打开了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并且表示格栅风门闭合了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前侧部分设置的发动机舱1内,设置有行驶用的发动机2,并且在该发动机2的车辆前侧设置有安装于车身3的发动机冷却水冷却用的散热器(Radiator)4。而且,在散热器4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中间部该车辆前侧,安装于车身3的保险杠5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
在保险杠5的上侧和下侧,安装有格子状的第1前格栅6和第2前格栅7。第1前格栅6在与散热器4的前面上部之间形成第1空气导入通路8a,并且第2前格栅7在与散热器4的前面下部之间形成第2空气导入通路8b。这些第1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8a、8b构成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散热器4前面的空气导入路8。
与散热器4的前侧相邻地且并列设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大致四角框状的第1车架11和第2车架12经由托架(bracket)13、14,分别被安装在车身3上。第1车架11具备:第1主体框15,其在前端具有第1摺箱(bellows-like)15a且被固定在托架13的下面;以及第1壳体框16,其被固定于该第1主体框15的内侧。同样地,第2车架12具备:第2主体框17,其在前端具有第2波纹部17a且被固定在托架14的上面;以及第2壳体框18,其被固定于该第2主体框17的内侧。另外, 第1壳体框16被配置为环绕散热器4的前面上部,且在其内侧形成大致四边形的第1空气流通路19,并且第2壳体框18被配置为环绕散热器4的前面下部,且在其内侧形成大致四边形的第2空气流通路20。
第1主体框15通过第1波纹部15a的内侧上部与从第1前格栅6的上侧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壁材21压接,并且第1波纹部15a的内侧下部与保险杠5的上壁部压接,来区分上述第1空气导入通路8a的上侧和下侧。然后,车辆前方的空气通过第1前格栅6和第1空气流通路19,被导入散热器4的前面上部。第1空气流通路19构成第1空气导入通路8a的一部分。同样地,第2主体框17通过第2波纹部17a的内侧上部与保险杠5的下壁部压接,并且第2波纹部17a的内侧下部与从第2前格栅7的下侧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壁材22压接,来区分上述第2空气导入通路8b的上侧和下侧。然后,车辆前方的空气通过第2前格栅7和第2空气流通路20,被导入散热器4的前面下部。第2空气流通路20构成第2空气导入通路8b的一部分。
在第1和第2壳体框16、18的内周侧,即在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中,分别设置有第1风门31和第2风门32,第1风门31和第2风门32用于对被导入到散热器4前面的车辆前方的空气流量进行调整。第1风门31具备在车辆高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并且能够沿着绕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进行旋转的多个第1可动片33。在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各第1可动片33被第1壳体框16轴支承,全部的第1可动片3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相互协作。同样地,第2风门32具备在车辆高度方向隔开间隔配设并且能够绕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进行旋转的多个第2可动片34。在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各第2可动片34被第2壳体框18轴支承,全部的第2可动片34以一体旋转的方式相互协作。第1和第2风门31、32通过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绕各自的轴线旋转,来分别打开或闭合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第1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8a、8b)。
即,如图1所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位于沿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即位于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的开口方向而延伸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全开位置”)。这时,由于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最大限度地被打开,因此被导入到散热器4前面的车辆 前方的空气流量成为最大。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位于从全开位置绕逆时针旋转后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全闭位置”),以使得它们的边缘部彼此重叠。这时,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被阻塞,车辆前方的空气向散热器4前面的导入被切断。这些第1和第2风门31、32构成风门。
另外,在第1和第2壳体框16、18中,分别设置有全开止动板35。全开止动板35被配置在一个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绕图示顺时针的旋转轨迹上,将该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因此,全部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接合在全开位置。此外,在第1和第2壳体框16、18中,分别设置有全闭塞36。全闭塞36被配置在一个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绕图示逆时针的旋转轨迹上,将该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因此,全部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接合在全闭位置。即,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在通过全开止动板35和全闭塞36限制旋转的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设定了各自的可动范围,并且被配置在这些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的任意旋转位置,由此能够连续地调整导入散热器4前面的车辆前方的空气流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例如由配有减速器的DC电动机构成的第1驱动装置37和第2驱动装置38分别与第1和第2风门31、32机械地连接,并且分别与主体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40电连接。这些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构成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40进行驱动控制,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分别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
即,控制装置40具备具有存储器41a和定时器41b的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41,并且具备与该CPU41电连接的电动机控制电路42。而且,控制装置40在电动机控制电路42中,分别与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电连接。当来自CPU41的通电指令被输入后,电动机控制电路42以对应于旋转方向的极性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通电。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向全闭位置移动。
CPU41与IG信号输入电路44电连接,其中,该IG信号输入电路44输入表示点火开关43的接通/断开操作的信号。此外,CPU41与输 入电路46电连接,其中,该输入电路46输入例如由一对霍尔元件构成的脉冲传感器45的、表示第1可动片33或者第2可动片34的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绝对值)的信号(脉冲信号)。另外,CPU41与通信电路47电连接,其中,该通信电路47接收由对应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各种车辆信息。具体而言,通信电路47接收表示车辆速度的车速信号、表示散热器4中的冷却水温度的水温信号、表示车辆周围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号、表示空调系统的冷媒压力的冷媒压力信号、以及表示空调系统的接通/断开状态或制冷/制暖运转状态的空调状态信号中的至少一个。CPU41根据由通信电路47接收到的这些信号,取得车辆速度、散热器4中的冷却水温度、车辆周围的温度、空调系统的冷媒压力、空调系统的接通/断开状态、制冷/制暖运转状态等车辆信息。
此外,CPU41与输出电路49电连接,其中,该输出电路49向作为例如由LED构成的通知部的显示灯48输出驱动信号。显示灯48例如被设置在仪表盘上,通过输入来自CPU41的通电指令,输出电路49向显示灯48输出驱动信号。由此,显示灯48亮灯。
CPU41当根据点火开关43的接通/断开状态、第1可动片33或者第2可动片34的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以及各种车辆信息,判断为规定的打开或闭合动作条件成立时,开始对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通电指令,以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开始打开或闭合动作。由此,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被驱动,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移动。另外,当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的移动完成后,通过前述的方式,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移动。由此,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中发生电动机锁定,由于伴随于此的负荷增大,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增加。CPU41基本上是通过监视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的增加,来检测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的移动已完成,并且根据该检测,停止对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通电指令,以使得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同时驱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以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动作和其停止同步进行。
另外,在检测上述停止判定所涉及的电动机锁定的过程中,也可以 使用检测电动机旋转的脉冲传感器45的脉冲间隔在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
此外,CPU41根据第1和第2风门31、32在打开或闭合动作开始后(打开或闭合动作条件成立后)的状态来检测异常(异常检测部)。
这里,对CPU41驱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驱动控制方式,即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控制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当伴随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开始该程序后,在步骤S1中判断打开动作条件是否成立。然后,当判断为打开动作条件不成立时,在步骤S2中判断闭合动作条件是否成立。这里,当判断为闭合动作条件不成立时,之后的处理返回步骤S1。即,CPU41等待步骤S1中的打开动作条件成立,或者等待步骤S2中的闭合动作条件成立,进入以后的处理。
当在步骤S1中判断为打开动作条件成立后,处理进入步骤S3,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第1动作部)。具体而言,CPU41向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表示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的通电指令。CPU41作为第1动作部而发挥作用。由此,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以对应于打开动作的极性而被通电,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移动。
接着,在步骤S4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这是因为,由于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受到限制,通常被认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的移动已完成。
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不成立后,在步骤S5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1,这里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1后,之后的处理返回步骤S4。此外,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后,CPU41在步骤S6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或者当在步骤S5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1后,CPU41在步骤S7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即,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不成立后,CPU41继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1 为止。该规定时间T1是根据开始了打开动作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可靠地完成向全开位置的移动的时间而设定的。
当在步骤S6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8中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到达全开位置。具体而言,判断由脉冲传感器45检测到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打开或闭合位置是否与全开位置一致。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没有到达全开位置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例如由夹入等引起的负荷增大)(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9。此外,当在步骤S7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9。这是由于,例如当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包括与第1和第2风门31、32之间连接的机构)的动力传达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需要相比原本更长的时间。所谓动力传达的异常,例如包括由齿轮碎片引起的空转而导致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不能移动到全开位置。CPU41作为异常检测部而发挥作用。
在步骤S9中,判断是否已实施重试。该重试是在判断出前述的异常时,使在步骤S6或者S7中暂时停止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重新开始的处理(重试部)。CPU41作为重试部而发挥作用。因此,当在步骤S9中判断为还没有实施重试后,返回步骤S3,反复相同的处理。然后,当在步骤S9中判断为已实施重试后,在步骤S10中进行异常判定(异常判定部)。即,当伴随前述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重新开始,前述异常判断被反复了规定次数(在本实施方式为2次)时,CPU41在步骤S10中进行异常判定。另外,当CPU41进行了异常判定时,使对该判定次数进行计数的异常判定计数器CNT递增。CPU41作为异常判定部而发挥作用。
接着,在步骤S11中,根据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是否在规定数NM以上,来判断异常判定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异常确定部),在步骤S12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即,CPU41对输出电路49输出表示使显示灯48亮灯的通电指令。由此,显示灯48亮灯,向车辆的用户通知第1和第2风门31、32异常。同时,CPU41禁 止对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通电指令(即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CPU41作为异常确定部和禁止部而发挥作用。
此外,当在步骤S8中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到达全开位置后,在步骤S13中通过正常判定,之后的处理返回步骤S1。或者,当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后,处理返回步骤S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闭合动作条件成立后,进入步骤S14,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第1动作部)。具体而言,CPU41向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表示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的通电指令。由此,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以对应于闭合动作的极性而被通电,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闭位置移动。CPU41作为第1动作部而发挥作用。
接着,在步骤S15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这是因为,由于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移动受到限制,通常被认为是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闭位置的移动已完成。
当在步骤S15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时,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2。这里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2后,处理返回步骤S15。此外,当在步骤S15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时,CPU41在步骤S17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或者当在步骤S16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2后,CPU41在步骤S18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即,当在步骤S15中,CPU41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时,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继续,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2为止。该规定时间T2是根据开始了闭合动作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可靠地完成向全闭位置的移动的时间而设定的。
当在步骤S17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19中,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到达了全闭位置。具体而言,判断由脉冲传感器45检测到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打开或闭合位置是否与全闭位置一致。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 33、34没有到达全闭位置后,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例如由夹入等引起的负荷增大)(异常检测部),之后的处理进入步骤S20。此外,当在步骤S18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20。这是由于,当例如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动力传达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相比原本需要更长的时间。所谓动力传达的异常,包括例如由齿轮碎片引起的空转而导致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不能移动到全闭位置。
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已实施重试。该重试是,当判断为前述异常时,使在步骤S17或者S18中暂时停止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重新开始的处理(重试部)。因此,当在步骤S20中,判断为还没有实施重试后,返回步骤S14,反复相同的处理。然后,当在步骤S20中,判断为已实施重试后,在步骤S21中进行异常判定(异常判定部)。即,当伴随前述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重新开始,前述异常的判断被反复了规定次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次)时,CPU41在步骤S21中进行异常判定。CPU41作为异常判定部而发挥作用。另外,CPU41当进行异常判定时,使上述异常判定计数器CNT递增。即,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是将伴随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和闭合动作的异常判定的次数统一计数而得到的值。
接着,在步骤S22中,根据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是否在上述规定数NM以上,来判断异常判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异常确定部),在步骤S23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CPU41作为异常确定部和禁止部而发挥作用。
此外,当在步骤S19中,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到达全闭位置时,CPU41在步骤S24中进行正常判定。此外,在步骤S25中,CPU41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均为正常,即在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中,是否进行正常判定(步骤S13)。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均为正常后,CPU41在步骤S26中将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清零。当在步骤S22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后,处理返 回步骤S1。或者当在步骤S25中,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均不为正常,即在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中没有进行正常判定后,处理返回步骤S1。或者当在步骤S26中,异常判定计数器CNT被清空后,处理返回步骤S1。
另外,只要没有实施警告显示,上述的程序就在点火开关43处于为接通状态的整个期间反复进行,并且通过将该点火开关43切换为断开而结束。尤其是,CPU41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该期间,当伴随动作条件的成立(在步骤S1或者S2中为YES(是))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时,将表示实施该动作的动作历史以后备(battery backup)的状态存储并保持到该存储器41a中。或者,CPU41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该期间,实施警告显示后(步骤S12或者S23),将表示实施该警告显示的历史以后备的状态存储并保持到该存储器41a中。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伴随着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动作,判断为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后(在步骤S5或者S16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8或者S19中为NO(否)),以实施重试为前提进行异常判定(步骤S10或者S21)。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在步骤S11或者S22中为YES),显示灯48亮灯并显示警告。由此,来向用户通知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异常。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根据检测到的异常(在步骤S5或者S16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8或者S19中为NO),通过显示灯48向用户通知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由此,能够促使用户在经销商等修理厂进行修理,并能够及时解除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而且,能够抑制例如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保持粘合在全闭位置而使发动机舱1内的温度总是被维持在较高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发动机部件老化的加速。
(2)当检测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时,伴随着第1和第2风门 31、32的动作重新开始,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在步骤S9或者S20中为YES),判定为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然后,由于显示灯48根据上述判定的异常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即便例如暂时检测到上述异常,也能够抑制显示灯48的虚假通知,从而能够抑制由该通知引起的麻烦。
(3)当上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在步骤S11或者S22中为YES),确定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然后,由于显示灯48根据上述确定的异常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即便例如暂时判定为上述异常,也能够进一步地抑制显示灯48的虚假通知,从而能够抑制由该通知引起的麻烦。或者,能够通过抑制显示灯48发出的误通知而提高该通知(警告显示)的可靠性。
(4)由脉冲传感器45对基于停止条件的成立而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停止时的移动位置(打开或闭合位置)进行监视,根据该移动位置超出规定范围(与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不一致)就能够检测上述异常。或者,由定时器41b对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根据即便该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T1、T2)停止条件也不成立就能够检测上述异常。
(5)当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发动机2开始动作后,根据动作条件的成立(在步骤S1或者S2中为YES)就能够进行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异常检测,而无需等待车辆开始行驶。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考虑到点火开关43的接通/断开状态,第2实施方式在控制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之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例如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即从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到之后切换为断开为止的期间,判断是否有伴随动作条件的成立(在步骤S1或者S2中为YES)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当没有动作历史时,或者当存在警告显示和动作禁止(步骤S12或者S23)时,通过将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强制动作。因此,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 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伴随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开始该程序。在步骤S31中,判断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是否没有伴随动作条件成立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然后,当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该动作历史时,在步骤S32中判断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是否存在警告显示。当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没有警告显示时,CPU41将处理转移到图4的步骤S1,进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控制(以下,也称为“通常控制”)。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1中,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没有伴随动作条件成立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时,CPU41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3,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第2动作部)。CPU41作为第2动作部而发挥作用。或者,当在步骤S32中判断为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警告显示时,CPU41进入步骤S33,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第3动作部)。CPU41作为第3动作部而发挥作用。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闭位置移动。
接着,在步骤S34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
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时,在步骤S35中判断是否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T2。这里当判断为没有进过规定时间T2时,处理返回步骤S34。此外,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时,CPU41在步骤S36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或者,当在步骤S35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2时,CPU41在步骤S37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即,CPU41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时,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继续进行,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2为止。
当在步骤S36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被停止后,在步 骤S38中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到达了全闭位置。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没有到达全闭位置时,判断为发生了第3动作部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39。此外,当在步骤S37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被停止后,判断为发生了第3动作部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39。
在步骤S39中,判断是否已实施重试。该重试是,当判断为前述异常时,使在步骤S36或者步骤S37中暂时停止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重新开始的处理(重试部)。因此,当在步骤S39中,判断为还没有实施重试后,返回步骤S33,反复进行相同的处理。然后,当在步骤S39中判断为已实施重试后,在步骤S40中进行异常判定(异常判定部)。另外,CPU41当进行异常判定时,使上述异常判定计数器CNT递增。
接着,在步骤S41中,根据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是否在规定数NM以上,来判断异常判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异常确定部),在步骤S42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
此外,当在步骤S38中,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到达全闭位置时,CPU41在步骤S43中进行正常判定,进入步骤S44。或者,当在步骤S41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时,处理进入步骤S44。
然后,在步骤S44中,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第2动作部或者第3动作部)。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移动。
接着,在步骤S45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
当在步骤S45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时,在步骤S46中,判断是否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T1,这里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1后, 处理返回步骤S45。此外,当在步骤S45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时,CPU41在步骤S47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或者当在步骤S46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1后,CPU41在步骤S48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即,当在步骤S45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后,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继续进行,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1为止。
当在步骤S47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49中,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到达全开位置。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没有到达全开位置时,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50。此外,当在步骤S48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50。
在步骤S50中,判断是否已实施重试。该重试是,当判断为前述异常时,使在步骤S47或者步骤S48中暂时停止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重新开始的处理(重试部)。因此,当在步骤S50中,判断为还没有实施重试时,返回步骤S44,反复相同的处理。然后,当在步骤S50中判断为已实施重试时,在步骤S51中进行异常判定(异常判定部)。另外,当进行异常判定时,CPU41使上述异常判定计数器CNT递增。
接着,在步骤S52中,判断异常判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异常确定部),在步骤S53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
此外,当在步骤S49中,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到达全开位置时,CPU41在步骤S54中进行正常判定,并且在步骤S55中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均为正常,即是否在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中,也进行了正常判定(步骤S43)。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均为正常后,CPU41在步骤S56中将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清零。当在步骤S52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时,CPU41将处 理转移到图4的步骤S1,从而转移到前述的通常控制。或者,当在步骤S55中,判断为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均不为正常,即在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中没有进行正常判定时,CPU41将处理转移到图4的步骤S1,从而转移到前述的通常控制。或者,当在步骤S56中,异常判定计数器CNT被清空后,CPU41将处理转移到图4的步骤S1,从而转移到前述的通常控制。
由此,例如即便在通常控制中动作条件的成立(在步骤S1或者步骤S2中为YES)和伴随于此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不存在,也能够得到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异常检测的机会。或者,如果到此次的点火开关43接通为止,即在点火开关43的断开中第1和第2风门31、32正常恢复(在步骤S41或者步骤S52中为NO),则不实施警告显示,并且解除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状态(解除部)。这是由于,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中的警告显示的原因例如为由于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冻结引起的粘合的情况下,有时会由于之后的解冻而该原因被解除,对应于此,得到正常恢复的机会。
另外,只要不实施警告显示,上述的程序就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整个期间被执行,并且通过将该点火开关43切换为断开而结束。尤其是,当CPU41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该期间,实施警告显示后(步骤S42或者步骤S53),CPU41将表示该警告显示的实施的历史以后备的状态存储并保持到该存储器41a中。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不存在基于动作条件成立(在步骤S1或者步骤S2中为YES)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时,与下一次的点火开关4被切换为接通相配合地强制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动作。由此,能够得到异常检测的机会。因此,能够抑制例如保持得不到异常检测的机会的状态而长期地被搁置。
(2)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警告显示时,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被禁止。在这种情况下,与下一 次的点火开关43被切换为接通相配合地强制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动作,由此,能够得到异常检测的机会。然后,根据没有检测到上述异常(在步骤S41或者步骤S52中为NO),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状态被解除。因此,通过暂时的警告显示,能够抑制无意义地继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第3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根据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来检测上述异常。因此,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通过由脉冲传感器45分别监视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时和在停止时的打开或闭合位置,并计算这两个打开或闭合位置的偏差(相对值),来取得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
如图6所示,伴随点火开关43被切换为接通,开始该程序。在步骤S61中,判断打开动作条件是否成立。然后,当判断为打开动作条件没有成立时,在步骤S62中,判断闭合动作条件是否成立。这里当判断为闭合动作条件没有成立后,处理返回步骤S61。
当在步骤S61中,判断为打开动作条件成立时,CPU41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63,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第1动作部)。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移动。
接着,在步骤S64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成为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
当在步骤S6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时,在步骤S65中,判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是否超过了规定移动量A1。该规定移动量A1是根据开始了打开动作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可靠地完成向全开位置的移动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而设定。这里,当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没有超过规定移动量A1后,在步骤S66中,判断是否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T1。然后,当判断为没 有经过规定时间T1后,处理返回步骤S64。此外,当在步骤S6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后,在步骤S67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当在步骤S65中,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超过了规定移动量A1后,在步骤S68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即当在步骤S66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1后,在步骤S68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即,CPU41当在步骤S6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后,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继续进行,直到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超过规定移动量A1为止或者经过规定时间T1为止。
当在步骤S67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69中,判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是否正常。具体而言,判断基于由脉冲传感器45检测到的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时和停止时的两个打开或闭合位置的偏差的移动量是否在相当于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全开位置的规定移动量Ao以上。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低于移动量Ao而不正常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70进行异常判定。此外,当在步骤S68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70,进行异常判定。这是由于,例如当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包括连接与第1和第2风门31、32之间的机构)的动力传达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显然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需要相比原本更大的移动量,或者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需要相比原本更长的时间。所谓动力传达异常,包括例如由齿轮碎片引起的空转而导致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不能移动到全开位置。另外,CPU41当进行异常判定时,将计数该判定次数的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递增。
接着,在步骤S71中,根据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是否在规定数NM1以上,来判断异常判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后(异常判定部),在步骤S72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
此外,当在步骤S69中,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在移动量Ao以上且正常时,在步骤S73中,CPU41进行正常判定。然后, 在步骤S74中,CPU41将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清零,并将处理返回步骤S61。或者,当在步骤S71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时,CPU41将处理返回步骤S6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2中,判断为闭合动作条件成立后,CPU41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75,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第1动作部)。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闭位置移动。
接着,在步骤S76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成为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
当在步骤S76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后,在步骤S77中,判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是否超过了规定移动量A2。该规定移动量A2是根据开始了闭合动作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可靠地完成向全闭位置移动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而设定的。这里,当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没有超过规定移动量A2后,在步骤S78中,判断是否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T2。然后,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2后,返回步骤S76的处理。此外,当在步骤S76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后,在步骤S79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当在步骤S77中,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超过了规定移动量A2后,在步骤S80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或者当在步骤S78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2后,在步骤S80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即,CPU41当在步骤S76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后,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继续进行,直到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超过规定移动量A2为止或者到经过规定时间T2为止。
当在步骤S79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81中,判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是否正常。具体而言,判断基于由脉冲传感器45检测到的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时和在停止时的两个打开或闭合位置的偏差的移动量是否在相当于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全闭位置的规定移动量Ac以上。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低于移动量Ac且不为正常后, 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82,进行异常判定。此外,当在步骤S80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82进行异常判定。这是由于,例如当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包括连接与第1和第2风门31、32之间的机构)的动力传达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显然,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需要相比原本更大的移动量,或者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需要相比原本更长的时间。另外,CPU41当进行异常判定时,将上述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递增。即,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是将伴随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和闭合动作的异常判定次数统一计数而得到的值。
接着,在步骤S83中,判断异常判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异常判定部),在步骤S84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
此外,当在步骤S81中,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在移动量Ac以上且正常后,在步骤S85中,CPU41进行正常判定。然后,在步骤S86中,CPU41将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清零,将处理返回步骤S61。或者,当在步骤S83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后,CPU41将处理返回步骤S61。
另外,只要没有实施警告显示,上述的程序就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整个期间反复进行,并且通过该点火开关43被切换为断开而结束。尤其是,当CPU41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该期间,伴随着动作条件的成立(在步骤S61或者步骤S62中为YES),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后,CPU41将表示实施该动作的动作历史以后备的状态存储并保持到该存储器41a中。或者,CPU41当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该期间,实施警告显示后(步骤S72或者步骤S74),将表示实施该警告显示的历史以后备的状态存储并保持到该存储器41a中。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5)、以及(6)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当异常检测(在步骤S65、S66、S77或者S78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69或者S81中为NO)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在步骤S71或者S83中为YES),判定为异常。然后,显示灯48根据上述判定的异常,向用户通知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因此,例如即便暂时检测到上述异常,也能够抑制由显示灯48引起的虚假的通知,从而能够抑制由该通知引起的麻烦。或者,能够抑制由显示灯48引起的误通知,并提高该通知(警告显示)的可靠性。
(2)通过脉冲传感器45,对基于停止条件成立而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停止时的移动量进行监视,根据该移动量低于规定的移动量Ao、Ac就能够检测上述异常。或者,通过定时器41b对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根据即便该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T1、T2),停止条件也不成立,就能够检测上述异常。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第4实施方式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例如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当伴随动作条件成立(在步骤S61或者S62中为YES)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或者存在警告显示和动作禁止(步骤S72或者S84)时,通过将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强制动作。因此,关于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伴随着点火开关43被切换为接通,开始该程序。在步骤S91中,判断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伴随动作条件成立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是否不存在。然后,当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该动作历史后,在步骤S92中,判断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警告显示是否存在。当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不存在警告显示后,CPU41将处理转移到图6的步骤S61,进行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控制(以下,也称为“通常控制”)。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91中,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不存在伴随动作条件成立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历史后,CPU41进入步骤S93,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第2动作部)。或者,当在步骤S92中,判断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警告显示后,CPU41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93,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闭合动作(第3动作部)。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闭位置移动。
接着,在步骤S94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
在步骤S94中,以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为前提,在步骤S95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闭合动作。接着,在步骤S96中,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第2动作部或者第3动作部)。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移动。然后,在步骤S97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
当在步骤S97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后,在步骤S98中,判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是否超过了上述规定移动量A1。这里,当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没有超过规定移动量A1后,在步骤S99中,判断是否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T1。然后,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1后,返回步骤S97的处理。此外,当在步骤S97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后,在步骤S100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当在步骤S98中,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超过了规定移动量A1后,在步骤S101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或者,当在步骤S99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1后,在步骤S101中,CPU41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即,CPU41当在步骤S97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没有成立后,CPU41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继续进行,直到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超过规定移动量A1为止或者经过规定时间T1为止。
当在步骤S100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102中,判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是否正常。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不正常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103,进行异常判定。此外,当在步骤S101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103,进行异常判定。另外,CPU41当进行异常判定时,将上述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递增。即,在此次程序的现阶段的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是仅将伴随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的异常判定次数进行计数而得到的值。这是由于,尤其是在根据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进行异常检测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只在打开动作和闭合动作的任意一方进行即可。
接着,在步骤S104中,判断异常判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后(异常判定部),在步骤S105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部)。
此外,当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移动量为正常后,在步骤S106中,CPU41进行正常判定。然后,在步骤S107中,CPU41将异常判定计数器CNT1清零,转移到图6的步骤S61,并转移到前述的通常控制。或者,当在步骤S104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小于规定次数后,CPU41将处理转移到图6的步骤S61,进行通常控制。
由此,例如即便在通常控制中动作条件的成立(在步骤S61或者S62中为YES)和伴随于此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不存在,也能够得到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异常检测的机会。或者,如果到此次的点火开关43接通为止(即点火开关43在断开中),第1和第2风门31、32正常恢复(在步骤S104为NO),则不实施警告显示,并且解除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状态(解除部)。
另外,只要不实施警告显示,上述程序就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整个期间被执行,并且通过将该点火开关43切换为断开而结束。尤其是,当在点火开关43处于接通状态的该期间,实施警告显示后(步 骤S105),CPU41将表示实施该警告显示的历史以后备的状态存储并保持到该存储器41a中。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上述第2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仅通过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进行异常检测(在步骤S98或者S99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102中为NO),由此能够使处理简单化。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异常检测时(在步骤S5或者S16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8或者S19中为NO)的重试可以放弃,也可以进行3次以上。此外,在进行重试的情况下,也可以等待固定时间后进行。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异常检测时(在步骤S35或者S46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38或者S49中为NO)的重试可以放弃,也可以进行3次以上。此外,在进行重试的情况下,也可以等待固定时间后进行。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通常控制之前的异常检测也可以仅在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和闭合动作的任意一方中进行。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异常检测时(在步骤S65、S66、S77或者S78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69或者S81中为NO),也可以进行多次重试。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等待固定时间后进行重试。
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异常检测时(在步骤S98或者S99中为YES,或者在步骤S102中为NO),也可以进行多次重试。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等待固定时间后进行重试。
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在通常控制之前的异常检测也可以代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或者除此之外,通过闭合动作进行。
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的判断也可以通过例如限位开关的接通/断开信号而进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以警告显示和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状态断开点火开关43时,也可以暂时解除警告显示的状态。然后,也可以与将下一次的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相配合地强制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动作(第3动作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与将下一次的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相配合地得到伴随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的异常检测的机会。这时,在没有检测到上述异常时,CPU41解除警告显示和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状态,并将其正常恢复。另一方面,在检测到上述异常时,立即进行警告显示和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禁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没有到达规定时间(第1规定时间)而该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异常。这是由于,例如当由第1和第2风门31、32的粘合或异物的夹入等引起负荷增加时,相比原本更早的停止条件成立。因此,对第1和第2风门31、32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通过该经过时间没有到达上述规定时间而停止条件成立,能够检测异常。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每逢异常检测,或者每逢重试后的异常判定,都对用户进行通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与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驱动力相关的对应物理量进行停止条件的判断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警告显示时,也可以不必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后面的动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异常检测时对用户的通知也可以通过例如作为通知部的扬声器或蜂鸣器的发声而进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单独的驱动装置构成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将第1和第2风门31、32集中地进行打开或闭合。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当作为闭合动作开始条件外部气温度较低时,能够通过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移动到全闭位置,来提高发动机2的预热性能。另一方面,当作为打开动作开始条件发动机冷却 水温度较高时,能够通过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移动到全开位置,来提高冷却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当作为闭合动作开始条件制暖运转状态或在该状态下的冷媒压力较高时,能够通过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移动到全闭位置,来提高制暖性能。另一方面,当作为打开动作开始条件制冷状态或在该状态下的冷媒压力较高时,能够通过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移动到全开位置,来提高制冷性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当作为闭合动作开始条件车辆速度较大时,能够通过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移动到全闭位置,降低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系数)和升力,并且利用车辆前方侧的空气流入地面下侧,产生向下拉车辆的下压力。然后,能够确保车辆稳定的行驶状态。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基于车辆信息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也可以调整到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的任意打开或闭合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单独的驱动装置构成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仅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任意一方进行打开或闭合。即,也可以将第1和第2风门31、32的任意另一方例如以打开状态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将第2风门32以打开状态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1和第2风门31、32也可以通过例如滑行移动来进行打开或闭合。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控制部,其构成为对使节气门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节气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
异常检测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节气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来检测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通知部,其根据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禁止部,其构成为与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所述节气门动作的控制;
第3动作部,其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节气门动作;以及
解除部,其构成为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节气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节气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
2.(修改后)一种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控制部,其构成为对使节气门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节气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
异常检测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节气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来检测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通知部,其根据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禁止部,其构成为与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所述节气门动作的控制;以及
第3动作部,其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节气门动作,
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节气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和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节气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
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节气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立刻执行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和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节气门动作的动作禁止。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重试部,当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时,该重试部使所述节气门的动作重新开始;和
异常判定部,其构成为当伴随着所述重试部使所述节气门的动作重新开始,所述异常检测部对所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
具备异常判定部,所述异常判定部构成为当所述异常检测部对所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
具备异常确定部,所述异常确定部构成为当所述异常判定部对所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确定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确定出的动作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第1动作部,其根据车辆信息来使所述节气门动作;和
第2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所述第1动作部基于所述车辆信息使所述节气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该第2动作部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节气门动作。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异常检测部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成立时,检测所述节气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所述情况为:
所述节气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
所述节气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的情况;
所述节气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没有达到第1规定时间而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以及
所述节气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即便超过第2规定时间,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也不成立的情况。
8.(删除)

格栅风门控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格栅风门控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格栅风门控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格栅风门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栅风门控制装置.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945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CN103429451A*CN103429451A*(21)申请号 201280012931.2(22)申请日 2012.03.132011-061435 2011.03.18 JPB60K 11/04(2006.01)F01P 11/10(2006.01)(71)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爱知县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72)发明人广田功一 浅野喜正 高柳均野村祐幸 清水辰弥 金崎宏纪(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舒艳君 李洋(54) 发明名称格栅风门控制装置(57。

2、) 摘要格栅节气门控制装置具备构成为使风门打开或闭合的控制部,该风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对第1驱动装置和第2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控制。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异常检测部,其构成为根据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来检测所述风门的动作异常;和通知部,其根据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的动作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异常。(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9.1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2/056382 2012.03.1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128122 JA 2012.09.27(51)Int.。

3、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6页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6页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9451 ACN 103429451 A1/2页21.一种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控制部,其构成为对使风门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风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异常检测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来检测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以及通知部,其根据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的异常。

4、,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重试部,当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时,该重试部使所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和异常判定部,其构成为当伴随着所述重试部使所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所述异常检测部对所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异常判定部,其构成为当所述异常检测部对所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

5、动作所涉及的异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异常确定部,其构成为当所述异常判定部对所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确定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所述通知部根据所述确定出的动作异常,向用户通知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第1动作部,其根据车辆信息来使所述风门动作;和第2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所述第1动作部基于所述车辆信息使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该第2动作部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风门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6、禁止部,其构成为与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控制;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风门动作;以及解除部,其构成为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风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禁止部,其构成为与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控制;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

7、所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所述风门动作,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风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9451 A2/2页3情况,来解除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和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根据伴随所述第3动作部使所述风门动作而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立刻进行所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和所述禁止部禁止所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异常检测部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成立时,检测所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所述情况为: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

8、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的情况;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没有达到第1规定时间而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以及所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即便超过第2规定时间,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也不成立的情况。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9451 A1/18页4格栅风门控制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为了打开或闭合风门而进行控制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该风门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背景技术0002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该装置基本上是。

9、当由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在设定温度(例如80)以下时关闭风门,由此阻止向发动机舱内导入空气,提高发动机的预热性能。此外,该装置当由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在设定温度(例如90)以上时打开打开风门,由此将大量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对在散热器内循环的冷却水进行冷却。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4723号公报发明内容0004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丝毫没有提及针对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检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难于察觉到风门的异常,因此会导致该风门保持异常状态地而被搁置。由此,在例如风门为闭合状态下陷入不能动作的情况下,存在发动机的冷却性能降低从而发动机过热的可能性。此外,在没。

10、有成为过热的情况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总是被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这样可能会加速发动机部件、尤其是橡胶制造或树脂制造的部件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0005 即,在发动机过热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仪表盘的水温计来察觉异常。但是,在发动机没有成为过热的情况下,用户察觉不到该异常而加速发动机部件的老化。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解除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其控制使风门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的驱动装置,该风门适合被设置在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导入路中;异常检测部,其根据上述风门在动。

11、作开始后的状态,对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进行检测;以及通知部,其根据上述检测到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0008 根据这种结构,当由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异常后,通过上述通知部向用户通知该异常。由此,能够促使用户在经销商等修理厂进行修理,并能够及时解除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0009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重试部,当由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异常时,该重试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和异常判定部,当随着由上述重试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该异常判定部判定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

12、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2/18页50010 根据这种结构,当伴随着由上述重试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重新开始,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通过上述异常判定部判定异常。然后,由于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而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例如即便通过上述异常检测部暂时检测到上述异常,也能够抑制上述通知部发出虚假通知,能够抑制该通知带来的麻烦。0011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有异常判定部,该异常判定部构成为当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判定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

13、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0012 根据这种结构,当上述异常检测部对上述异常的检测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通过上述异常判定部判定异常。然后,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判定出的异常,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例如即便通过上述异常检测部暂时检测到上述异常,也能够抑制上述通知部发出虚假通知,并能够抑制由于该通知带来的麻烦。0013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有异常确定部,当上述异常判定部对上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该异常确定部确定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确定出的异常,向用户通知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0014 根据这种结构,当上述异常判定部对上述异常的判定被反复了规定次数时,通过上述异常。

14、确定部确定异常。然后,上述通知部根据上述确定出的异常,向用户发出通知。因此,例如即便通过上述异常判定部暂时判定为上述异常,也能够进一步地抑制上述通知部发出虚假通知,并能够抑制由于该通知带来的烦恼。或者,能够提高上述通知部发出的通知的可靠性。0015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第1动作部,其根据车辆信息来使上述风门动作;和第2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上述第1动作部基于上述车辆信息使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该第2动作部通过将上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上述风门动作。0016 根据这种结构,当在前一次点火开关为接通状态期间,即从前一次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到之后切换为断开为。

15、止的期间,上述第1动作部基于上述车辆信息使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历史不存在时,在整个该期间内,漏掉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将下一次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通过上述第2动作部强制地使上述风门动作,由此,能够得到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因此,能够抑制例如保持得不到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的状态而长期地被搁置的情况。0017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禁止部,其构成为与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控制;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上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上述风门动作。

16、;解除部,其构成为根据伴随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动作而上述异常检测部未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上述禁止部进行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0018 根据这种结构,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即从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到之后切换为断开为止的期间,存在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通过上述禁止部来禁止上述风门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与下次将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相配合地通过上述第3动作部强制地使上述风门动作,由此能够得到使上述异常检测部进行异常检测的机会。然后,根据上述异常检测部未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通过上述解除部来解除上述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3/18页6禁止部禁止上述。

17、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这里,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上述通知部发出通知的原因是例如上述风门由于冻结而粘合的情况下,有时该原因会由于之后的解冻而被解除。因此,通过上述通知部的暂时通知,能够抑制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无意义地继续的情况。0019 优选,格栅风门控制装置具备:禁止部,其构成为与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相配合地进行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控制;以及第3动作部,当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期间存在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时,该第3动作部通过将上述点火开关切换为接通来使上述风门动作,根据伴随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动作而上述异常检测部没有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来解除。

18、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状态,根据伴随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动作而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立刻进行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0020 根据这种结构,假设即使为在前一次的点火开关断开时暂时解除上述通知部所进行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的结构,也能够在伴随着上述第3动作部使上述风门的动作,通过上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异常的情况下,立刻进行上述通知部所的通知以及上述禁止部禁止上述风门动作的动作禁止。0021 优选,上述异常检测部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成立时,检测上述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

19、,这些情况为: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当根据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的情况;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没有达到第1规定时间而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成立的情况;以及上述风门在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即便超过第2规定时间,预先设定的停止条件也不成立的情况。0022 根据这种结构,例如使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或者与此相关的物理量)的阈值判定来作为上述停止条件的情况下,当例如由风门的粘合或异物的夹入等而引起负荷增加时,上述停止条件比原本成立得早。0023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根据。

20、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偏离。因此,能够对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位置进行监视,根据该移动位置超过规定范围来检测上述异常。0024 或者,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减少。因此,对当根据上述停止条件的成立而动作停止了时的移动量进行监视,能够根据该移动量低于规定移动量来检测上述异常。0025 或者,上述停止条件相比原本在短时间内成立。因此,对上述风门在开始动作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能够根据该经过时间没有达到上述第1规定时间而上述停止条件成立来检测上述异常。0026 另一方面,例如当在上述驱动装置(包括与上述风门之间连接的机构)的动力传达中发。

21、生异常的情况下,到上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相比原本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对上述风门在开始动作后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能够根据该经过时间即便超过上述第2规定时间而上述停止条件也不成立来检测上述异常。0027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及时解除风门的动作所涉及的异常的格栅风门控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4/18页7制装置。附图说明0028 图1是表示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并且表示格栅风门打开了的状态的侧面图。0029 图2是表示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并且表示格栅风门闭合了的状态的侧面图。0030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气结构的框图。0031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

22、制方式的流程图。0032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0033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0034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5 (第1实施方式)0036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格栅风门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前侧部分设置的发动机舱1内,设置有行驶用的发动机2,并且在该发动机2的车辆前侧设置有安装于车身3的发动机冷却水冷却用的散热器(Radiator)4。而且,在散热器4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中间部该车辆。

23、前侧,安装于车身3的保险杠5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0037 在保险杠5的上侧和下侧,安装有格子状的第1前格栅6和第2前格栅7。第1前格栅6在与散热器4的前面上部之间形成第1空气导入通路8a,并且第2前格栅7在与散热器4的前面下部之间形成第2空气导入通路8b。这些第1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8a、8b构成用于将车辆前方的空气导入散热器4前面的空气导入路8。0038 与散热器4的前侧相邻地且并列设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大致四角框状的第1车架11和第2车架12经由托架(bracket)13、14,分别被安装在车身3上。第1车架11具备:第1主体框15,其在前端具有第1摺箱(bellows。

24、-like)15a且被固定在托架13的下面;以及第1壳体框16,其被固定于该第1主体框15的内侧。同样地,第2车架12具备:第2主体框17,其在前端具有第2波纹部17a且被固定在托架14的上面;以及第2壳体框18,其被固定于该第2主体框17的内侧。另外,第1壳体框16被配置为环绕散热器4的前面上部,且在其内侧形成大致四边形的第1空气流通路19,并且第2壳体框18被配置为环绕散热器4的前面下部,且在其内侧形成大致四边形的第2空气流通路20。0039 第1主体框15通过第1波纹部15a的内侧上部与从第1前格栅6的上侧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壁材21压接,并且第1波纹部15a的内侧下部与保险杠5的上壁部压接。

25、,来区分上述第1空气导入通路8a的上侧和下侧。然后,车辆前方的空气通过第1前格栅6和第1空气流通路19,被导入散热器4的前面上部。第1空气流通路19构成第1空气导入通路8a的一部分。同样地,第2主体框17通过第2波纹部17a的内侧上部与保险杠5的下壁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5/18页8部压接,并且第2波纹部17a的内侧下部与从第2前格栅7的下侧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壁材22压接,来区分上述第2空气导入通路8b的上侧和下侧。然后,车辆前方的空气通过第2前格栅7和第2空气流通路20,被导入散热器4的前面下部。第2空气流通路20构成第2空气导入通路8b的一部分。0040 在第1和第2壳体框1。

26、6、18的内周侧,即在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中,分别设置有第1风门31和第2风门32,第1风门31和第2风门32用于对被导入到散热器4前面的车辆前方的空气流量进行调整。第1风门31具备在车辆高度方向隔开间隔而配设并且能够沿着绕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进行旋转的多个第1可动片33。在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各第1可动片33被第1壳体框16轴支承,全部的第1可动片3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相互协作。同样地,第2风门32具备在车辆高度方向隔开间隔配设并且能够绕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进行旋转的多个第2可动片34。在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各第2可动片34被第2壳体框18轴支承,全部的第2可动片34以一体旋。

27、转的方式相互协作。第1和第2风门31、32通过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绕各自的轴线旋转,来分别打开或闭合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第1和第2空气导入通路8a、8b)。0041 即,如图1所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位于沿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即位于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的开口方向而延伸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全开位置”)。这时,由于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最大限度地被打开,因此被导入到散热器4前面的车辆前方的空气流量成为最大。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位于从全开位置绕逆时针旋转后的位置(以下,也称为“全闭位置”),以使得它们的边缘部彼此重叠。

28、。这时,第1和第2空气流通路19、20被阻塞,车辆前方的空气向散热器4前面的导入被切断。这些第1和第2风门31、32构成风门。0042 另外,在第1和第2壳体框16、18中,分别设置有全开止动板35。全开止动板35被配置在一个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绕图示顺时针的旋转轨迹上,将该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因此,全部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接合在全开位置。此外,在第1和第2壳体框16、18中,分别设置有全闭塞36。全闭塞36被配置在一个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绕图示逆时针的旋转轨迹上,将该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因此,全部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接合在全闭位置。即,第1和第。

29、2可动片33、34在通过全开止动板35和全闭塞36限制旋转的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设定了各自的可动范围,并且被配置在这些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的任意旋转位置,由此能够连续地调整导入散热器4前面的车辆前方的空气流量。0043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例如由配有减速器的DC电动机构成的第1驱动装置37和第2驱动装置38分别与第1和第2风门31、32机械地连接,并且分别与主体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40电连接。这些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构成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40进行驱动控制,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分别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动作。0044 即,控制装置40具。

30、备具有存储器41a和定时器41b的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41,并且具备与该CPU41电连接的电动机控制电路42。而且,控制装置40在电动机控制电路42中,分别与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电连接。当来自CPU41的通电指令被输入后,电动机控制电路42以对应于旋转方向的极性向第1和第2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6/18页9驱动装置37、38通电。由此,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向全闭位置移动。0045 CPU41与IG信号输入电路44电连接,其中,该IG信号输入电路44输入表示点火开关43的接通/断开操作的信。

31、号。此外,CPU41与输入电路46电连接,其中,该输入电路46输入例如由一对霍尔元件构成的脉冲传感器45的、表示第1可动片33或者第2可动片34的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绝对值)的信号(脉冲信号)。另外,CPU41与通信电路47电连接,其中,该通信电路47接收由对应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各种车辆信息。具体而言,通信电路47接收表示车辆速度的车速信号、表示散热器4中的冷却水温度的水温信号、表示车辆周围的外部气温的外部气温信号、表示空调系统的冷媒压力的冷媒压力信号、以及表示空调系统的接通/断开状态或制冷/制暖运转状态的空调状态信号中的至少一个。CPU41根据由通信电路47接收到的这些信号,取得车辆速度、散热。

32、器4中的冷却水温度、车辆周围的温度、空调系统的冷媒压力、空调系统的接通/断开状态、制冷/制暖运转状态等车辆信息。0046 此外,CPU41与输出电路49电连接,其中,该输出电路49向作为例如由LED构成的通知部的显示灯48输出驱动信号。显示灯48例如被设置在仪表盘上,通过输入来自CPU41的通电指令,输出电路49向显示灯48输出驱动信号。由此,显示灯48亮灯。0047 CPU41当根据点火开关43的接通/断开状态、第1可动片33或者第2可动片34的打开位置或闭合位置以及各种车辆信息,判断为规定的打开或闭合动作条件成立时,开始对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通电指令,以使第1和第2风门31、32开始打开。

33、或闭合动作。由此,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被驱动,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移动。另外,当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的移动完成后,通过前述的方式,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移动。由此,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中发生电动机锁定,由于伴随于此的负荷增大,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增加。CPU41基本上是通过监视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的增加,来检测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或者全闭位置的移动已完成,并且根据该检测,停止对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通电指令,以使得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动作。。

3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同时驱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以使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动作和其停止同步进行。0048 另外,在检测上述停止判定所涉及的电动机锁定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检测电动机旋转的脉冲传感器45的脉冲间隔在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0049 此外,CPU41根据第1和第2风门31、32在打开或闭合动作开始后(打开或闭合动作条件成立后)的状态来检测异常(异常检测部)。0050 这里,对CPU41驱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驱动控制方式,即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或闭合控制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当伴随点火开关43切换为接通,开始该程序后,在步骤S1中判断打开。

35、动作条件是否成立。然后,当判断为打开动作条件不成立时,在步骤S2中判断闭合动作条件是否成立。这里,当判断为闭合动作条件不成立时,之后的处理返回步骤S1。即,CPU41等待步骤S1中的打开动作条件成立,或者等待步骤S2中的闭合动作条件成立,进入以后的处理。0051 当在步骤S1中判断为打开动作条件成立后,处理进入步骤S3,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第1动作部)。具体而言,CPU41向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表示使第1和第2风门31、32进行打开动作的通电指令。CPU41作为第1动作部而发挥作用。由此,第1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7/18页10和第2驱动装置37、38以对应。

36、于打开动作的极性而被通电,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移动。0052 接着,在步骤S4中判断停止条件是否成立。该停止条件是向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的通电量超过表示限制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的固定电平的条件。这是因为,由于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移动受到限制,通常被认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向全开位置的移动已完成。0053 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不成立后,在步骤S5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1,这里当判断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T1后,之后的处理返回步骤S4。此外,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成立后,CPU41在步骤S6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或者当。

37、在步骤S5中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1后,CPU41在步骤S7中停止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即,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停止条件不成立后,CPU41继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直到经过规定时间T1为止。该规定时间T1是根据开始了打开动作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可靠地完成向全开位置的移动的时间而设定的。0054 当在步骤S6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在步骤S8中判断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是否到达全开位置。具体而言,判断由脉冲传感器45检测到的第1和第2可动片33、34的打开或闭合位置是否与全开位置一致。然后,当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没有到达。

38、全开位置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成立的某种异常(例如由夹入等引起的负荷增大)(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9。此外,当在步骤S7中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被停止后,CPU41判断为发生了停止条件不成立的某种异常(异常检测部),进入步骤S9。这是由于,例如当在第1和第2驱动装置37、38(包括与第1和第2风门31、32之间连接的机构)的动力传达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到停止条件成立为止需要相比原本更长的时间。所谓动力传达的异常,例如包括由齿轮碎片引起的空转而导致第1和第2可动片33、34不能移动到全开位置。CPU41作为异常检测部而发挥作用。0055 在步骤S9中,判断是否已实施重。

39、试。该重试是在判断出前述的异常时,使在步骤S6或者S7中暂时停止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重新开始的处理(重试部)。CPU41作为重试部而发挥作用。因此,当在步骤S9中判断为还没有实施重试后,返回步骤S3,反复相同的处理。然后,当在步骤S9中判断为已实施重试后,在步骤S10中进行异常判定(异常判定部)。即,当伴随前述的第1和第2风门31、32的打开动作重新开始,前述异常判断被反复了规定次数(在本实施方式为2次)时,CPU41在步骤S10中进行异常判定。另外,当CPU41进行了异常判定时,使对该判定次数进行计数的异常判定计数器CNT递增。CPU41作为异常判定部而发挥作用。0056 接。

40、着,在步骤S11中,根据异常判定计数器CNT是否在规定数NM以上,来判断异常判定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然后,当判断为异常判定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时(异常确定部),在步骤S12中实施警告显示,并且禁止第1和第2风门31、32动作(禁止部)。即,CPU41对输出电路49输出表示使显示灯48亮灯的通电指令。由此,显示灯48亮灯,向车辆的用户通知第1和第2风门31、32异常。同时,CPU41禁止对电动机控制电路42输出通电指令(即第1和第2风门31、32的动作)。CPU41作为异常确定部和禁止部而发挥作用。0057 此外,当在步骤S8中判断为第1和第2可动片33、34到达全开位置后,在步骤S13中通过正常判定,之后的处理返回步骤S1。或者,当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异常判定的次数说 明 书CN 103429451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