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 特别涉及无线通信基站或通信、 数据、 电子计算机机房, 特 别是一种智能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 背景技术 :
通信基站的通信设备均位于通信机房内部, 由于通信设备持续工作会产生热量, 因此在通信机房内部需要设置空调。根据我们调查的典型机房情况来看, 通信机房内机架 排布混乱、 空调布置随意, 造成气流组织无序, 导致空调停机后室内温度回升很快, 致使机 房内的空调开机时间较长, 通信基站及机房耗能大, 考虑到我国通信基站和机房的数量庞 大, 此类能源消耗巨大。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 所述的这种智能保温节能 型通信机房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机房的气流组织不合理, 过度依赖空调制冷导致能耗大 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 由一个箱体构成, 所述的箱体由保 温墙和保温屋面构成, 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通信设备机架、 蓄电池组和空调机组, 任意一 组所述的通信设备机架均包括了两排设备架, 所述的两排设备架的散热面相对设置, 两排 设备架的散热面之间设置有热空气通道, 任意相邻的两组通信设备机架的进风面之间设置 有冷空气通道, 所述的冷空气通道中设置有通风机组, 所述的通风机组通过通风管道与箱 体外侧连通, 与所述的热空气通道相对的保温墙上设置有换热扇 .
进一步的, 设置有换热扇的保温墙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热交换室, 所述的热交换室 与所述的通风管道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 所述的热交换室与箱体共用设置有换热扇的保温墙。
进一步的, 所述的蓄电池组与一排设备架的散热面相对设置, 形成一个热通道, 与 所述的热通道相对的保温墙上设置有换热扇。
进一步的, 所述的保温墙的内侧设置有空调机组。
进一步的, 所述的空调机组设置在与通风机组相向的保温墙的内侧。
进一步的, 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一个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与通风机组、 换热扇通 过控制导线连接, 控制器与一个设置在箱体外侧的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的控制器是可编程序控制器。
进一步的, 所述的通风机组的进风面和换热扇的出风面上设置有一个保温移门, 通风机组开启的时候, 将保温移门移开, 通风机组启动, 避免了通风机组不用时, 外面的热 空气通过通风机组的空隙进入机房内。
进一步的, 所述的箱体设置有两道机房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 本发明的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按冷热通道间隔布置通信设备, 将空调机安装在冷通道位置, 换热扇安装在热通道位置, 通风机组在冷通道位置, 这样 由通风机组抽风, 换热扇排气, 构成机房内的气流循环, 加强空气对流, 降低机房温度, 减少 能耗。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 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在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 中采用多列结构布置机架与通信设备, 相邻两列机架之间的通道间隔设置通风机组和换热 扇, 加强空气流动, 同时可有控制器自动控制通风机组和换热扇的运行, 降低机房温度, 减 少能耗。据估算, 使用这种保温节能型彩钢板通信机房的布置结构和现有的彩钢板通信机 房相比, 可有效减少基站用电量 60%,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种智能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保温节能型通信机房, 由一个箱体构成, 所述 的箱体设置于地基上, 所述的箱体由保温墙 1 和保温屋面构成, 保温墙由钢柱 2 支撑并加 固, 在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通信设备机架、 蓄电池组 4 和用于降温的空调机组 5, 所述的任意一组通信设备机架由两排通信设备机架 3 构成, 所述的两排通信设备机架 3 的 散热面相对设置, 两排通信设备机架 3 的散热面设置有一个热空气通道 10, 任意相邻的两 组通信设备机架的进风面相对设置, 形成一个冷通道 11, 所述的冷通道 11 中设置有通风机 组 6, 所述的通风机组 6 通过通风管道与所述的箱体外部空间相连通, 与所述的热空气通道 10 相对的保温墙上设置有换热扇 7, 所述的换热扇 7 与所述的箱体外部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的, 在设置有换热扇 7 的保温墙外侧设置有一个热交换室 8, 所述的热交换 室 8 与所述的通风管道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的热交换室 8 与所述的箱体共用所述的设置有 换热扇 7 的保温墙。
进一步的, 所述的蓄电池组 4 与一组通信设备机架的散热面相对设置, 形成一个 热通道, 与所述的热通道相对的保温墙上设置有换热扇, 所述的换热扇与所述的通信机房 外部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的, 所述的保温墙内侧还设置有空调机组 5。
进一步的, 所述的空调机组 5 设置在与所述的通风机组 6 相对应的保温墙内侧。
进一步的, 在所述的通信机房上还设置有一个控制器 9, 所述的控制器 9 与所述的 通风机组 6 和所述的换热扇 7 相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 9 还与一个设置于所述的通信机房外 侧的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的控制器 9 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当然, 控制器 9 也可以是单片机或 者其它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 所述的通风机组 6 的进风面和换热扇 7 的出风面上设置有一个保温移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