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生态踢脚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晶生态踢脚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2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1429U(21)申请号 201420304401.1(22)申请日 2014.06.09E04F 19/04(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宏亮新型环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 256200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好生工业园区(72)发明人刘志国(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代理人王汝银(54) 实用新型名称微晶生态踢脚线(57) 摘要微晶生态踢脚线,涉及家装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踢脚线观赏性较差、安装不牢固、功能单一的问题。微晶生态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安装。
2、面和装饰面,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安装面和装饰面,其特征是,所述踢脚线本体为长条形的微晶石粉挤出件,所述安装面为平面,在所述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胶槽,所述胶槽为贯穿踢脚线本体前后两端的长槽;所述装饰面包括自踢脚线本体的左端向右端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圆弧面、斜面、第二圆弧面、第三圆弧面、第四圆弧面和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胶的固定方式固定牢靠,可方便的对电线、网线等进行固定,防止电线、网线的暴漏带来的安全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
3、权公告号 CN 203891429 UCN 203891429 U1/1页21.微晶生态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安装面和装饰面,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安装面和装饰面,其特征是,所述踢脚线本体为长条形的微晶石粉挤出件,所述安装面为平面,在所述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胶槽,所述胶槽为贯穿踢脚线本体前后两端的长槽;所述装饰面包括自踢脚线本体的左端向右端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圆弧面、斜面、第二圆弧面、第三圆弧面、第四圆弧面和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胶槽为燕尾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胶槽的数量为四个。4.根据。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在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一矩形的线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胶槽为C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胶槽的数量为两个,在两所述胶槽之间的安装面上设有两矩形的透气槽,在所述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一矩形的线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左边棱与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重合,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左边棱和右边棱位于同一高度上,且所述第一圆弧面左右边棱上的点为第一圆弧面上的最低点,在所述第一圆弧面上设有线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
5、面的右边棱与所述斜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斜面的右边棱高于斜面的左边棱,所述斜面的右边棱与第二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二圆弧面的左边棱等高设置,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三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第三圆弧面的右边棱低于第三圆弧面的左边棱;且所述第三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四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第四圆弧面的右边棱低于第四圆弧面的左边棱,且所述第四圆弧面的右边棱与基准面重合,所述基准面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整个装饰面与安装面之间距离的最小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最小值为6mm。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晶生态踢脚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面的最高点。
6、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整个装饰面与安装面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且所述最大值为2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1429 U1/3页3微晶生态踢脚线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定牢靠、造型美观的微晶生态踢脚线。背景技术0002 踢脚线在居室设计中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护作用,它可以防止人的脚部踢到墙面,避免对墙面造成损坏。现有的踢脚线往往通过钉子钉在墙上,需要在踢脚线上钻孔,这就增加了工作强度,而且钻孔时容易损伤踢脚线。现有的踢脚线一般为厚度均匀的长条形,贴在墙上。
7、后给人的立体感不强。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晶生态踢脚线,用于解决现有踢脚线观赏性较差、安装不牢固、功能单一的问题。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微晶生态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安装面和装饰面,所述踢脚线本体的两端分别为安装面和装饰面,其特征是,所述踢脚线本体为长条形的微晶石粉挤出件,所述安装面为平面,在所述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两个胶槽,所述胶槽为贯穿踢脚线本体前后两端的长槽;所述装饰面包括自踢脚线本体的左端向右端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圆弧面、斜面、第二圆弧面、第三圆弧面、第四圆弧面和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0005 进一步地,所述胶槽为。
8、燕尾槽。0006 进一步地,所述胶槽的数量为四个。0007 进一步地,在所述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一矩形的线槽。0008 进一步地,所述胶槽为C形槽。0009 进一步地,所述胶槽的数量为两个,在两所述胶槽之间的安装面上设有两矩形的透气槽,在所述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一矩形的线槽。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左边棱与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重合,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左边棱和右边棱位于同一高度上,且所述第一圆弧面左右边棱上的点为第一圆弧面上的最低点,在所述第一圆弧面上设有线槽。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右边棱与所述斜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斜面的右边棱高于斜面的左边棱,所述斜面的右边棱与第。
9、二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二圆弧面的左边棱等高设置,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三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第三圆弧面的右边棱低于第三圆弧面的左边棱;且所述第三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四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所述第四圆弧面的右边棱低于第四圆弧面的左边棱,且所述第四圆弧面的右边棱与基准面重合,所述基准面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整个装饰面与安装面之间距离的最小值。说 明 书CN 203891429 U2/3页40012 进一步地,所述最小值为6mm。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面的最高点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整个装饰面与安装面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且所述最大值为20mm。0014 本实用新型的。
10、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踢脚线,通过向安装面上的胶槽中注入结构胶实现踢脚线本体与墙面之间的固定,结构胶固定牢靠;踢脚线的装饰面采用圆弧面与平面结合的方式,造型美观,给人的立体感很强,观赏性较高;在踢脚线本体上设有线槽,可方便的对电线、网线等进行固定,防止电线、网线的暴漏带来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三维示意图;0016 图2为图1的主视图;0017 图3为图1的俯视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示意图;0022 图8为本。
11、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示意图;0023 图中:1踢脚线本体,21第一圆弧面,22第二圆弧面,23第三圆弧面,24第四圆弧面,25斜面,26基准面,3安装面,4胶槽,5透气槽,6线槽,a最大值,b最小值。具体实施方式002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1、装饰面、安装面3和胶槽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进行描述。0025 如图1、图3所示,踢脚线本体1为长条形的微晶石粉挤出件,踢脚线本体的一端面为装饰面,装饰面包括第一圆弧面21、第二圆弧面22、第三圆弧面23、第四圆弧面24、斜面25和基准面26,如图2所示,自踢脚线本体的左侧向右侧看,依次为第一圆弧面21、斜面2。
12、5、第二圆弧面22、第三圆弧面23、第四圆弧面24和基准面26,第一圆弧面的左边棱与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重合,第一圆弧面的右边棱与斜面的左边棱重合,第一圆弧面的左边棱与第一圆弧面的右边棱在同一高度上,且第一圆弧面左右边棱上的点为第一圆弧面上的最低点。斜面25的右边棱向上方倾斜,因此,斜面的右边棱高于斜面的左边棱。斜面的右边棱与第二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第二圆弧面的左边棱与第二圆弧面的右边棱在同一高度上,且第二圆弧面左右边棱上的点为第二圆弧面上的最高点。第二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三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第三圆弧面的右边棱低于第三圆弧面的左边棱,第三圆弧面的右边棱与第四圆弧面的左边棱重合,第四圆弧面的右边棱。
13、低于第四圆弧面的左边棱,第四圆弧面的右边棱与基准面26重合,基准面与踢脚线本体的右端面垂直设置。整个装饰面上最低的点位于基准面上。0026 与装饰面相对的一面为安装面3,安装面为一平面,且安装面与基准面平行设置。整个踢脚线,厚度的最小值b是基准面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该最小值为6mm;厚度的最大值a是安装面到第一圆弧面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且该最大值为20mm。如图2所示,在安装面说 明 书CN 203891429 U3/3页5上设有两个胶槽4,胶槽为燕尾形的长槽,且胶槽的两端贯穿踢脚线本体的前后两端。胶槽的小端位于安装面上,胶槽的大端置于踢脚线本体中。0027 使用时,首先在安装面上涂抹一层泡沫胶。
14、,泡沫胶的固化速度快,但是泡沫胶的粘附性较差,只能暂时将踢脚线固定在墙面上。将涂抹有泡沫胶的踢脚线贴合在墙面上,然后向胶槽内注入结构胶,结构胶的固化速度慢,但是结构胶的粘附性很强,可牢固的将踢脚线粘接在墙面上。胶槽的燕尾形的设计,可以防止结构胶的洒漏,将结构胶限制在胶槽内,避免浪费。踢脚线的装饰面采用圆弧面和斜面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增加了踢脚线整体的美观性。另外,平面的设置使得整个踢脚线的立体感更强,从视觉的角度增加了整个房屋的美感。0028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胶槽的个数不同。实施例二的胶槽个数为四个,既增加了胶槽中的结构胶与墙面的接触面积,使得踢脚线。
15、与墙面之间的粘接更牢固,又减轻了踢脚线本体的重量。0029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踢脚线本体的左端面上设有一个线槽6,线槽为长条形的槽,线槽的设置用于电线、网线或电话线等的布线,可将电话线、电线或网线置于线槽中,沿线槽走线,避免了电线、网线等的暴漏造成的线路绝缘层的损坏,以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0030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胶槽的形状不同,实施例四中胶槽为C形,胶槽的小端仍与安装面重合。0031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示意图,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胶槽的个数为两个,在两胶槽之间的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透气槽5,透气槽为贯穿踢脚线本体前后端面的矩形槽。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温度较高;一天当中,白天的温度与夜晚的温度差别也较大,这种情况下踢脚线存在热胀冷缩现象。透气槽的设置,用于适应踢脚线热胀冷缩的变形。0032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圆弧面上设有线槽6,线槽为矩形的长槽,且线槽的两端贯穿踢脚线的前后两端。说 明 书CN 203891429 U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29 U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29 U3/3页8图5图6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2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