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4866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3705.9

申请日:

2009.06.24

公开号:

CN101929313A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21B 17/00申请公布日:201012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17/00申请日:20090624|||公开

IPC分类号:

E21B17/00; C22C38/26; C22C33/04; C21D8/10; C21D1/25

主分类号:

E21B17/00

申请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大刚

地址:

201900 上海市牡丹江路1813号南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楼仙英;章承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125ksi钢级的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5~0.35%、Si??0.1~0.5%、Mn0.4~1.0%、Cr??0.1~2.0%、Mo??0.2~2.0%、V??0.03~0.3%、Nb??0.01~0.3%、P<0.015%、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这种无缝石油套管可广泛应用于含硫的深井、超深井钻探开采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无缝石油套管的制造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缝石油套管,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25~0.35%,Si:    0.1~0.5%,Mn:    0.4~1.0%,Cr:    0.1~2.0%,Mo:    0.2~2.0%,V:     0.03~0.3%,Nb:    0.01~0.3%,P:     <0.015%,S:     <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石油套管的方法,包括炼钢、二次精炼、连铸、热轧穿孔、空冷、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900~930℃,保温时间不超过30min,所述最终热处理为调制热处理,其淬火加热温度为930~1000℃,保温时间在45min以上,其回火温度在650℃以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热处理为正火或调制热处理。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热矫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矫直的温度在480℃以上。

说明书

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符合125ksi钢级的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现有油气田中的约1/3都含有硫化氢气体,这些酸性的硫化氢气体会使钢铁材料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ulfide Stress Cracking),这一问题在高强度低合金钢(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油井管的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油田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因此HSLA钢的抗硫性能成为了各油井管生产企业和油田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石油公司在钢管采购时除要求产品满足API标准外,还经常会有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的要求,即要求钢管用材符合NACE MR0175的标准,并按NACE TM0177标准进行SSCC(Sulfide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试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强度抗硫管的生产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最小名义屈服强度(Specified Minimum Yield Strength)从80ksi(552MPa)、90ksi(621MPa)、95ksi(655MPa)一直提高到110ksi(758MPa)。API已经将90和95ksi钢级的抗硫管收入到API 5CT/ISO11960标准中,并分别命名为C90和T95。100和110ksi钢级的抗硫管还未收入标准,一般被称为C100和C110。至于125ksi(862MPa)钢级的抗硫套管,虽然存在一些报导,但其商品化仍存在相当的难度。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6-322478、特开平8-311551和特开2006-265657中的感应加热和直接淬火等工艺在现场大生产实施中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335731、特开2000-178682号公报、特开2000-256783、特开2000-297344和特开2000-119798都采用了B元素以提高淬透性,但加B后必须加入Ti以防止产生脆性BN,增加了冶炼的控制难度和材料性能的波动,此外,这些专利申请还采用了W、Zr等合金元素以提高材料的回火抗力和增强析出强化效果,大大提高了合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石油套管,其符合125ksi钢级要求并具有优良抗硫化氢腐蚀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石油套管的一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石油套管,具有如下成分质量百分比(wt%):

C:     0.25~0.35%,

Si:    0.1~0.5%,

Mn:    0.4~1.0%,

Cr:    0.1~2.0%,

Mo:    0.2~2.0%,

V:     0.03~0.3%,

Nb:    0.01~0.3%,

P:     <0.015%,

S:     <0.010%,

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造上述无缝石油套管的方法,包括炼钢、二次精炼、连铸、热轧穿孔、空冷、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所述预备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900~930℃,保温时间不超过30min,所述最终热处理为调制热处理,其淬火加热温度为930~1000℃,保温时间在45min以上,其回火温度在650℃以上。

优选地,所述预备热处理为正火或调制热处理。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热矫直。

优选地,所述热矫直的温度在480℃以上。

下面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高钢级抗硫套管不仅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抗硫化氢腐蚀能力,然而强度与抗硫性能往往是一对矛盾,较高的强度一般会引起抗硫性能的降低,而为了获得较高的抗硫性能,通常必须牺牲一定的强度指标。在本发明中,申请人发现高强度Cr-Mo合金钢的晶界附近析出的粗大碳化物如M23C6、M3C等会在受力过程中成为发生开裂的薄弱点,导致晶间腐蚀开裂的发生,直接影响材料的抗硫性能。申请人还发现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可以抑制粗大的碳化物析出,并使细小的碳化物呈弥散均匀分布,从而有效提高Cr-Mo钢的抗晶间腐蚀开裂能力,改善其抗硫性能。钢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申请人采用复合添加的方式,用较少的合金元素加入量获得最佳的强化效果,达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以下将本发明合金成分的设计进行说明:

C:C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碳含量低于0.25%时材料强度太低,超过0.35%时会大大降低钢的韧性,并形成粗大的碳化物,降低材料的抗硫化氢腐蚀性能;

Si:Si的作用为固溶强化,帮助脱氧,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含量小于0.1%时作用不明显,含量大于0.5%时,组织偏析倾向加重;

Mn:Mn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量小于0.4%时作用不明显,含量大于1.0%时,组织偏析倾向加重,影响热轧组织的均匀性;

Cr:Cr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低于0.1%时效果不明显,高于2.0%时会大大降低钢的韧性;

Mo:Mo主要通过形成碳化物来提高钢的强度,低于0.2%时效果不明显,高于2.0%时会降低钢的韧性;

V:V能够细化晶粒,形成碳化物,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低于0.03%时效果不明显,高于0.3%时会降低钢的韧性;

Nb:Nb能够细化晶粒,形成碳化物,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低于0.01%时效果不明显,高于0.3%后强化效果没有进一步提高;

P:P易形成异常组织偏析,降低抗硫性能,本发明控制P<0.015%;

S:S易形成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抗硫性能,本发明控制S<0.010%。

在本发明中,申请人发现采用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的方法,能够生产出符合125ksi钢级的具有优良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的油套管。

在进行最终热处理之前,先进行一次预备热处理,能够调整材料的显微组织,使组织细小均匀,保留一部分未溶解的碳化物以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Nb、V的碳化物均匀而细小,主要以M3C和MC的形式存在,申请人发现预备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应在900~930℃之间,保温时间应不超过30min,若低于900℃奥氏体化不充分,有热轧组织存在,影响抗硫性能和力学性能,高于930℃或保温时间超过30min则碳化物充分溶解,不能在随后的最终热处理过程中起到阻碍晶粒长大的作用。预备热处理可以是正火或调制热处理等方式。

最终热处理的淬火温度应在930℃以上,以达到完全奥氏体化温度,从而在随后的淬火冷却中完成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过程,但淬火加热温度超过1000℃会使晶粒粗大,降低钢的韧性,淬火前的加热保温时间应在在45min以上,使钢中的合金元素充分溶入奥氏体中,以保证淬火后获得尽可能多的单相马氏体组织。钢的淬火马氏体组织越多,回火后的显微组织越均匀,其抗硫化氢腐蚀性能越好。回火温度应高于650℃,以保证淬火马氏体能够充分分解,得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回火索氏体组织。

最终热处理后如进行热矫直,宜在480℃以上进行,以降低因矫直而产生的残余应力,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硫性能。

本发明钢种经轧管并热处理后可达到如下性能:

屈服强度Rt0.65=862~1035MPa

抗拉强度Rm≥932MPa

延伸率A50.8≥18%

冲击韧性 纵向>100J

抗硫化氢腐蚀性能:按NACE TM0177标准的A法,在通入饱和硫化氢的B溶液中,施加125ksi×80%载荷浸泡720h不发生开裂。

本发明通过在Cr-Mo系合金体系的基础上添加Nb、V等微合金元素,并进行合理的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能够生产出符合125ksi钢级的具有优良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的油套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通过微合金元素的复合添加,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合金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充分发挥了合金元素提高淬透性、增加回火抗力和析出强化的的作用;

(2)本发明提供的电阻焊石油套管的生产方法工序简单,容易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和对比例化学成分见表1,其力学性能和抗硫性能对比见表2,其中对比例1和2分别是API Q125钢和110ksi抗硫套管。经炼钢、连铸、热轧穿孔、空冷、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等步骤制得无缝钢管,其中炼钢时开始出钢温度约1650℃,连铸开始温度约1550℃,连铸坯进行热轧时约在1200℃开始穿孔轧制,最终张力减径后温度约900℃。预备热处理的类型为调质热处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为920℃,回火温度为670℃,保温60min。最终热处理为调质热处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为950℃,保温90min;其回火温度为700℃,保温120min。

表1本发明钢和现有合金钢的化学成分wt%

注: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表2本发明钢和现有合金钢的性能对比

由表1和2可见,API Q125钢的强度虽然达到了125ksi钢级,但抗硫性能不好;110ksi钢级的抗硫管虽然具有较好的抗硫性能,但强度级别远低于125ksi钢级;而根据本发明在Cr-Mo系合金体系的基础上仅添加Nb、V等微合金元素,并进行合理的最终热处理,能够生产出屈服强度在125ksi钢级以上并具有优良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的石油套管,这种石油套管可广泛应用于含硫的深井、超深井钻探开采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及其制造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125ksi钢级的高强度耐硫化氢环境腐蚀的无缝石油套管,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50.35、Si?0.10.5、Mn0.41.0、Cr?0.12.0、Mo?0.22.0、V?0.030.3、Nb?0.010.3、P0.015、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这种无缝石油套管可广泛应用于含硫的深井、超深井钻探开采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无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