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8619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4056.2

申请日:

2010.05.06

公开号:

CN101929208A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2/64申请公布日:201012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64申请日:20100506|||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64; E04B1/88; E04B1/98; E04C2/06; E04C5/04;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B2/64

申请人:

王振江

发明人:

王振江; 王敬敏

地址:

101401 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龙山新新家园文源坊10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和依附这种建筑材料而形成的建筑工艺。近些年来,建筑行业虽然在淘汰落后的砖瓦材料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和现有的机械能力相比还是相差很远。现在的建筑工艺是从建筑水泥框架开始,先装盒子板再拆盒子板,然后再用砖块砌墙填充,费工、费时、费材料。而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是利用竹木编织的连接性能,从制作大面积发泡水泥墙体开始,当大面积墙体树立起时,内情面和内墙面接触,外墙面和外墙面接触就形成了A角和B角,再向A角B角直接浇注混凝土就形成A立柱和B立柱,向墙的顶面浇注混凝土时,就形成与A连接和与B连接的横梁。这样做省工、省时、省料、质轻,使低碳建筑成为现实。??

权利要求书

1.低碳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必须先从场外制作墙体,并按以下步骤实施,1,取扁状竹坯横向立起,相互搭成网状和蜂窝状筋条,并且相互锁紧;2,再把网状和蜂窝状的竹编放入模板中(模板尺寸以工程标准确定);3,浇入发泡水泥制成厚度3CM~37CM墙板或墙体;4,墙板固化后,把一部分墙板切成条状;5,把条状墙板沿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墙板粘合在一起;6,中间放置隔音和保温材料;7,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墙板扣上粘合在一起;8,再把墙体竖立在楼房基础上;9,以墙体内立面和内面相连,外立面和外立面相连垂直与地面或基础版10,在两相交连接时,内墙和内墙连接时,外墙会出现转角空间A,外墙和外墙相交连接时,内墙角会出现转角空间B;11,用盒子板沿两墙延伸连接,把转角空间封死,把内盒子板或外盒子板紧扣在墙体上,用螺栓锁紧,就完成了钢筋混凝立柱的盒子板的搭建工艺过程;12,固化成型后,在每一层的底部装上橡胶垫,吊装搭建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低碳建筑墙体是有竹坯做筋条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低碳建筑墙体是用3CM~24CM的发泡板粘合而成的,中间有夹层或是中空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低碳建筑墙体和工艺是把墙体直接竖起,利用墙体直接做盒子板,并在浇注混凝土时又把墙体同时固定在钢筋混凝土之中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低碳建筑墙体和工艺是在场外将房间制作完成的,搭建是每层的底部都加有橡胶垫。 

说明书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建筑工艺的改革和建筑材料的创新,属建筑工艺和材料制造领域。

二、背景技术

低碳经济时代催生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改革,建筑领域也不能列外。据有关方面报道;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了排放总量的约50%,建筑物的能耗占人类所有能源消耗的40%,这些数字让我们吃惊,也越来越觉得现有的建筑施工工艺落后和愚昧。近一个时期,虽然市场上大打“低碳”牌的住宅项目不在少数,但大多开发商旨在追求低碳噱头、增加项目宣传亮点,缺乏实践支撑,真正达到低碳标准、符合低碳理念的很少。而研究发现;现有的建筑施工工艺,缺乏低碳和抗震减灾的意识,在低碳经济和地震来临时,显得非常脆弱。每当地震发生时,都会有大批的的房屋倒塌,大批的生命终结,让人触目惊心。痛定思痛,现有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非改造不可地步。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本着低碳经济和抗震减灾的理念,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一种既简单易行,又符合低碳经济和抗震减灾需要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四、附图说明

(图1)取扁状竹坯编制成网状或蜂窝状并相互锁紧做墙体筋条。

(图2)以墙体内立面和外立面相连时就会形成转角空间

五、具体实施方法

方法一、

传统的建筑方法首先是从建筑水泥框架开始,然后是填充砖块砌墙。而低碳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必须从先制作墙体开始。1,取扁状竹坯横向立起,相互搭成网状和蜂窝状筋条,并且相互锁紧(图1)。2,再把网状和蜂窝状的竹编放入模板中(模板尺寸以工程标准确定)。3,浇入发泡水泥制成厚度3CM~37CM墙板或墙体。4,墙板固化后,把一部分墙板切成条状。5,把条状墙板沿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墙板粘合在一起。6,中间放置隔音和保温材料。7,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墙板扣上粘合在一起。8,再把墙体竖立在楼房基础上。9,以墙体内立面和内面相连,外立面和外立面相连垂直与地面或基础版。10,在两个墙体相交连接时,内墙和内墙连接外墙会出现转角空间,外墙和外墙相交连接时,内墙角会出现转角空间(图2)。11,用盒子板沿两墙体的内侧或外侧延伸连接,就会把转角空间封死,把内盒子板或外盒子板紧扣在墙体上,用螺栓锁紧,就完成了钢筋混凝立柱的盒子板的搭建工艺过程。

方法二、

在地震频发地区和需要预防地震的建筑施工时;1,取扁状竹坯横向立起,相互搭建成网状和蜂窝状锁紧。2,再把网状和蜂窝状的竹编放入模板中(模板尺寸以工程标准确定)。3,浇入发泡水泥制成厚度3CM~37CM墙板或墙体。4,墙板固化后,把一部分墙板切成条状。5,把条状墙板沿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墙板粘合在一起。6,中间放置隔音和保温材料。7,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墙板扣上粘合在一起。8,再把墙体竖立在楼房基础上。9,以墙体内立面和内面相连,外立面和外立面相连垂直与地面或基础版。10,在两相交连接时,内墙和内墙连接外墙会出现转角空间,外墙和外墙相交连接时,内墙角会出现转角空间。11,用盒子板沿两墙延伸连接,把转角空间封死,把内盒子板或外盒子板紧扣在墙体上,用螺栓锁紧,浇注钢筋混凝土立柱。12,固化成型后,从基础板上吊起。13,在每一层的底部装上橡胶垫吊装搭建在一起。

低碳抗震建筑工艺和墙体可以做到工厂化生产,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抗震减灾效果好,同时大大的提高了隔音、防火、保温的性能。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和依附这种建筑材料而形成的建筑工艺。近些年来,建筑行业虽然在淘汰落后的砖瓦材料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和现有的机械能力相比还是相差很远。现在的建筑工艺是从建筑水泥框架开始,先装盒子板再拆盒子板,然后再用砖块砌墙填充,费工、费时、费材料。而低碳抗震建筑墙体和施工工艺是利用竹木编织的连接性能,从制作大面积发泡水泥墙体开始,当大面积墙体树立起时,内情面和内墙面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