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483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02596.3

申请日:

2015.01.05

公开号:

CN104757769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5D 20/12申请日:20150105|||公开

IPC分类号:

A45D20/12

主分类号:

A45D20/12

申请人: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发明人:

竹本心路

地址: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优先权:

2014-000176 2014.01.06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李辉; 蔡丽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沿着前后延伸的送风轴线朝向前方排出热风,该吹风机具有在送风轴线的周围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部、配置于筒状部内的轴流式叶轮、使所述叶轮以送风轴线为中心旋转的马达、配置在筒状部内的比叶轮靠前方的位置的加热器支承部以及在筒状部内被加热器支承部支承的加热器。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加热器支承部具有在与送风轴线正交的截面上从送风轴线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板状部。叶片的周向两端缘包括第一端缘和比第一端缘靠送风轴线方向前方的第二端缘,无论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叶片的第二端缘的径向外端的周向位置与板状部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沿前后延伸的送风轴线朝向前方排出热风,
所述吹风机具有:
筒状部,其在所述送风轴线的周围沿轴向延伸;
叶轮,其为轴流式,并配置在所述筒状部内;
马达,其使所述叶轮以所述送风轴线或以与所述送风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
加热器支承部,其配置在所述筒状部内的比所述叶轮靠前方的位置;以及
加热器,其在所述筒状部内被所述加热器支承部支承,
所述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
所述加热器支承部具有在与所述送风轴线正交的截面中从所述送风轴线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板状部,
所述叶片的周向的两端缘包括第一端缘和比所述第一端缘靠送风轴线方向前方的第二端缘,
所述吹风机的特征在于,
无论所述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二端缘的径向外端的周向位置与所述板状部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无论所述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叶片的比所述第二端缘的中央靠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周向位置与所述板状部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风机,
多个所述叶片以及多个所述板状部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所述吹风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所具有的所述叶片的个数与所述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所述板状部的个数互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设所述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所述板状部的个数为Na,所述叶轮所具有的所述叶片的个数为Nb,
所述吹风机的特征在于,
Na与Nb的组合为,Na=4,Nb=5;Na=4,Nb=7;Na=6,Nb=5;或者Na=6,Nb=7。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叶轮靠前方、比所述加热器支承部靠后方且比所述马达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还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静叶片。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无论所述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所述叶片的所述第二端缘的径向外端的周向位置与所述静叶片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吹风机,
多个所述叶片以及多个所述静叶片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所述吹风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所具有的所述叶片的个数与所述静叶片的个数互质。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叶片的个数是所述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所述板状部的个数的整数倍。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所有板状部的送风轴线方向后方的端缘与所述静叶片的送风轴线方向前方的端缘至少局部重叠。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叶片在周向上以不均等的间隔配置。

说明书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吹出热风来吹干或加热对象物的吹风机。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第平6-125810号公报中记载了以往的吹风机。该公报中的发用吹风机具有前后方向较长的筒状的本体壳体、内置于本体壳体中的风扇、马达、整流叶片以及加热器。加热器缠绕于从绝缘内筒的外周呈放射状伸出的放射板的外周(参照0009段)。
为了增加吹风机的送风量而需要使风扇高速旋转。然而,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第2011-074811号公报的发用吹风机中,在本体壳体内的比风扇靠下游侧位置配置有整流叶片、加热器以及放射板等多个部件。如果在这种发用吹风机中使风扇高速旋转,则存在由于风扇产生的风撞击到其他部件,而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用轴流式叶轮的吹风机中减小因叶轮产生的风与其他部件干涉而形成的噪音的结构。
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沿着前后延伸的送风轴线朝向前方排出热风的吹风机,该吹风机具有: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在送风轴线的周围沿轴向延伸;轴流式叶轮,所述轴流式叶轮配置于筒状部内;马达,所述马达使叶轮以送风轴线为中心旋转;加热器支承部,所述加热器支承部配置在筒状部内的比叶轮靠前方的位置;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在筒状部内被加热器支承部支承。叶轮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叶片,加热器支承部具有在与送风轴线正交的截面上从送风轴线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板状部。叶片的周向的两端缘具有第一端缘和比第一端缘靠送风轴线方向前方的第二端缘,无论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叶片的第二端缘的径向外端的周向位置与板状部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优选吹风机中,无论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叶片的比第二端缘的中央靠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周向位置与板状部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优选吹风机中,多个叶片以及多个板状部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叶轮所具有的叶片的个数与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板状部的个数互质。
优选吹风机中,设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板状部的个数为Na,叶轮所具有的叶片的个数为Nb,Na与Nb的组合为,Na=4,Nb=5;Na=4、Nb=7;Na=6,Nb=5;或者Na=6,Nb=7。
优选吹风机中,在比叶轮靠前方、比加热器支承部靠后方且比马达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还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静叶片。
优选吹风机中,无论叶轮的旋转位置如何,叶片的第二端缘的径向外端的周向位置与静叶片的周向位置之间的重叠部位都为一处以下。
优选吹风机中,多个叶片以及多个静叶片分别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且叶轮所具有的叶片的个数与静叶片的个数互质。
优选吹风机中,静叶片的个数是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板状部的个数的整数倍。
优选吹风机中,加热器支承部所具有的所有的板状部在送风轴线方向后方的端缘与静叶片在送风轴线方向前方的端缘之间至少局部重叠。
优选吹风机中,多个叶片在周向上以不均等的间隔配置。
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方面,从叶片的第二端缘的径向外端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板状部。由此,减小了因板状部与风的干涉而形成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吹风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从图1的A-A位置观察到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3为从图1的B-B位置观察到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4为从图1的C-C位置观察到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5为从与图4的相同位置观察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6为从与图4的相同位置观察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7为从与图4的相同位置观察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8为从与图4的相同位置观察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9为从与图4的相同位置观察到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以沿着吹风机排出的风的方向定义为“送风轴线”。并且,分别将与送风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与送风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沿着以送风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沿着送风轴线以风的下游侧为“前”,以风的上游侧为“后”,来对个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这里定义的前后方向的目的并不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吹风机在使用时的方向。
<1.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整体结构>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1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从图1的A-A位置观察到的吹风机1的剖视图。图3为从图1的B-B位置观察到的吹风机1的剖视图。图4为从图1的C-C位置观察到的吹风机1的剖视图。
该吹风机1为利用马达30的动力使叶轮20旋转,从而朝向轴向前方排出热风的装置。吹风机1例如用于吹干头发的家庭用或商业用的发用吹风机。但是,本发明的吹风机也可如工业用吹风机那样用作吹干或加热除头发之外的对象物的吹风机。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1具有机壳10、轴流式的叶轮20、马达30、整流部件40、加热器支承部50以及加热器60。
机壳10具有筒状部11和握柄12。筒状部11围绕送风轴线9的周围沿轴向呈大致圆筒状延伸。握柄12从筒状部11的表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筒状部11在轴向后方的端部具有吸气口71。在吸气口71中安装有用于防止粉尘进入到筒状部11内的过滤器711。并且,筒状部11在轴向前方的端部具有排气口72。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筒状部11的以与送风轴线9正交的平面进行剖切时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形。但是,筒状部11的截面形状也可是椭圆形或四边形等其他形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11的直径随着朝向轴向前方而缩小。但是,筒状部11的直径既可是恒定不变也可是随着朝向轴向前方而扩大。并且,筒状部11的截面形状也可随着朝向轴向前方而变化。
叶轮20为通过以送风轴线9为中心旋转而产生朝向轴向前方的气流的部件。叶 轮20配置于筒状部11内。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叶轮20具有位于中央的杯部21和从杯部21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叶片22。杯部21固定于马达30的轴31。多个叶片22在杯部21的径向外侧沿周向排列。各叶片22相对于轴向以及周向倾斜扩展。
这里,将各叶片22的周向两端缘中的靠旋转方向前侧的端缘作为第一端缘221。并且,将各叶片22的周向的两端缘中的靠旋转方向后侧的端缘作为第二端缘222。在该叶轮20中,第二端缘222位于比第一端缘221靠轴向前方的位置。因此,当叶轮20旋转时,产生从叶轮20的轴向后方朝向叶轮20的轴向前方的风。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叶轮20为通过注塑成型而得到的单个的树脂部件。但是,叶轮20也可由多个部件构成。例如,杯部21与多个叶片22也可是分体的部件。并且,叶轮20也可是由除树脂之外的材料形成的。
马达30为向叶轮20提供用于旋转的动力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叶轮20靠轴向前方的位置配置有马达30。但是,马达30也可配置在比叶轮20靠轴向后方的位置。马达30具有沿着送风轴线9延伸的轴31。如果驱动马达30,则会通过配置于马达30内的线圈与磁铁之间的磁力产生以送风轴线9为中心的转矩。由此,马达30的轴31以送风轴线9为中心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0使用无刷直流马达。由于无刷直流马达不会产生因电刷的磨损而导致的性能劣化,因而寿命比有刷马达的寿命长。并且,无刷直流马达比交流马达容易变速,且容易降低耗电量。但是,也可使用有刷马达或交流马达来代替无刷直流马达。
整流部件40配置在筒状部11内的比叶轮20靠轴向前方且比加热器支承部50靠轴向后方的位置。整流部件40具有沿大致径向延伸的多个静叶片41。多个静叶片41在比马达3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周向排列。由叶轮20产生的风从多个静叶片41之间经过,并朝向加热器支承部50侧传送。
加热器支承部50配置在筒状部11内的比叶轮20、马达30以及整流部件40靠轴向前方的位置。加热器支承部50具有以送风轴线9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的四个板状部51。如图4所示,在与送风轴线9正交的截面上观察时,四个板状部51分别从送风轴线9朝向径向外侧呈大致直线状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支承板52组合在一起构成加热器支承部50。两个支承 板52例如通过将设置于各支承板52的缺口嵌合在一起而互相固定。各支承板52包括相对于送风轴线9彼此朝向相反侧延伸的一对板状部51。由此,在送风轴线9的周围以大致90度的角度间隔配置有四个板状部51。如果像这样将包含一对板状部51的支承板52组合在一起,则能够减少加热器支承部50的部件个数。但是,多个板状部51也可是彼此分体的部件。
加热器60为用于加热由叶轮20产生的风的热源。加热器60例如使用通电发热的镍铬合金线等电热丝。加热器60配置于筒状部11内,且被加热器支承部50支承。具体地说,加热器60被挂设在设置于板状部51的缺口处。另外,加热器60也可以通过被缠绕在板状部51的径向外侧的端缘而架设在四个板状部51之间。
当将吹风机1的电源开关调到接通(ON)时,向马达30以及加热器60提供电流。由此,马达30起动,轴31以及固定于轴31的叶轮20以送风轴线9为中心旋转。如此一来,气体通过多个叶片22加速,从而在筒状部11内产生朝向轴向前方的风。并且,从叶轮20经过整流部件40输送到前方的风被加热器60的热量加热。并且,被加热的风从排气口72向筒状部11的前方吹出。
<2.关于叶轮与加热器支承部之间的关系>
该吹风机1具有用于减小因叶轮20产生的风与加热器支承部50干涉而形成的噪声的结构。以下,参照图4,对该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中,从轴向前方观察到的叶轮20的位置用虚线绘制。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叶轮20具有五个叶片22。因此,叶轮20具有五个第二端缘222。通过各叶片22而加速的气体被集中在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附近,并从该外端223朝向轴向前方排出。也就是说,从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附近朝向轴向前方的风量比从叶片22的其他部分朝向轴向前方的风量多。
这里,如图4所示,将板状部51的轴向后端的周向位置设为Pa,将叶片22的的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的周向位置设为Pb。在该吹风机1中,在轴向上观察时,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之间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也就是说,不论叶轮20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之间的重叠部位始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从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附近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板状部51的轴向后端缘。由此减小了因板状部51与风的干涉而形成的噪声。
并且,如图4所示,将叶片22的比第二端缘222的中央靠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周向位置设为Pb2。这样一来,在该吹风机1中,在轴向上观察时,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2之间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部位重叠。也就是说,无论叶轮20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2之间的重叠部位始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不仅是从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板状部51的轴向后端缘,而且从比第二端缘222的中央靠径向外侧的部分吹向前方的风也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板状部51的轴向后端缘。由此,进一步减小了因板状部51与风的干涉而形成的噪声。
另外,如果设加热器支承部50所具有的板状部51的个数为Na,则在本实施方式中,Na=4。如果设Na为偶数,则能够如上述那样利用一枚支承板52实现一对板状部51。但是,如果Na=2,则相邻的板状部51的角度间隔变为180度,因此很难在相邻的板状部51之间架设加热器60。因此,作为利用支承板52且容易支承加热器60的最少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Na=4。
另一方面,如果设叶轮20所具有的叶片22的个数为Nb,则在本实施方式中,Nb=5。因此,加热器支承部50所具有的板状部51的个数Na与叶轮20所具有的叶片22的个数Nb互质。并且,四个板状部51与五个叶片22均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如果Na与Nb具有除1之外的共同的公约数,则会产生上述的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2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的瞬间。并且,在轴向上观察时,叶片22与板状部51之间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变大。如果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将Na与Nb设为互质,则在轴向上观察时,能够缩小叶片22与板状部51之间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减小因板状部51与风之间的干涉而形成的噪声。
<3.关于整流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1在叶轮20与加热器支承部50之间具有整流部件40。因此,由叶轮20产生的风通过整流部件40的多个静叶片41而被整流并朝向加热器支承部50侧排出。由此,进一步减小了加热器支承部50与风之间的干涉声。
这里,如上所述,设叶片22的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的周向位置为Pb。并且,如图3所示,设静叶片41的轴向后端缘的周向位置为Pc。在该吹风机1中,在轴向上观察时,周向位置Pb与周向位置Pc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也就是说,无论叶轮20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b与周向位置Pc之间重叠的部位始 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从第二端缘222的径向外端223附近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静叶片41的轴向后端缘。由此减小了静叶片41与风之间的干涉声。
并且,如果设整流部件40所具有的静叶片41的个数为Nc,则在本实施方式中,Nc=12。因此,叶轮20所具有的叶片22的个数Nb与整流部件40所具有的静叶片41的个数Nc互质。并且,十二个静叶片41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如果Nb与Nc具有除1之外的共同的公约数,则会产生上述的周向位置Pb与周向位置Pc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的瞬间。并且,在轴向上观察时,叶片22与静叶片41之间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变大。如果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将Nb与Nc设为互质,则在轴向上观察时,能够缩小叶片22与静叶片41之间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静叶片41的个数Nc=12正好是板状部51的个数Na=4的三倍。如果像这样将Nc设成Na的整数倍,则在轴向上观察时,能够将所有的板状部51与静叶片41重叠配置。这样一来,在轴向上观察时,能够减小静叶片41以及板状部51整体所占的面积。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因静叶片41与风以及板状部51与风之间的干涉而形成的噪声。
<4.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5为从与图4相同的位置观察到的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1A的剖视图。图5中,从轴向前方观察到的叶轮20A的位置用虚线绘制。在图5的例子中,加热器支承部50A所具有的板状部51A的个数Na=4。并且,叶轮20A所具有的叶片22A的个数Nb=7。因此,Na与Nb互质。并且,四个板状部51A与七个叶片22A均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由此,在轴向上观察时,叶片22A与板状部51A之间的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变小。
并且,在图5的例子中,在轴向上观察时,板状部51A的轴向后端的周向位置Pa与叶片22A的第二端缘222A的径向外端223A的周向位置Pb之间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也就是说,无论叶轮20A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重叠的部位始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从第二端缘222A的径向外端223A附近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板状部51A的轴向后端缘。由 此,减小了板状部51A与风之间的干涉声。
图6为从与图4相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1B的剖视图。在图6中,从轴向前方观察到的叶轮20B的位置用虚线绘制。在图6的例子中,加热器支承部50B所具有的板状部51B的个数Na=6。并且,叶轮20B所具有的叶片22B的个数Nb=5。因此,Na与Nb互质。并且,六个板状部51B与五个叶片22B均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由此,在轴向上观察时,叶片22B与板状部51B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变小。
并且,在图6的例子中,在轴向上观察时,板状部51B的轴向后端的周向位置Pa与叶片22B的第二端缘222B的径向外端223B的周向位置Pb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也就是,无论叶轮20B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之间重叠的部位始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从第二端缘222B的径向外端223B附近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板状部51B的轴向后端缘。由此减小了板状部51B与风之间的干涉声。
图7为从与图4相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1C的剖视图。在图7中,从轴向前方观察到的叶轮20C的位置用虚线绘制。在图7的例子中,加热器支承部50C所具有的板状部51C的个数Na=6。并且,叶轮20C所具有的叶片22C的个数Nb=7。因此,Na与Nb互质。并且六个板状部51C与七个叶片22C均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由此,在轴向上观察时,叶片22C与板状部51C最大重叠瞬间的重复面积变小。
并且,在图7的例子中,在轴向上观察时,板状部51C的轴向后端的周向位置Pa与叶片22C的第二端缘222C的径向外端223C的周向位置Pb之间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也就是说,无论叶轮20C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之间重叠的部位始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从第二端缘222C的径向外端223C附近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板状部51C的轴向后端缘。由此减小了板状部51C与风之间的干涉声。
另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如果使板状部的个数为六,则与板状部为四个的情况相比,相邻的板状部之间的角度间隔变窄。因此,能够在相邻的板状部之间更稳定地支承加热器。
图8为从与图4相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1D的剖视图。 在图8的例子中,叶轮20D具有六个叶片22D。但是,六个叶片22D每两个一组而共分成三组,各组的两个叶片22D之间在周向上靠近配置。因此,在图8的例子中,在周向上相邻的叶片22D的间隔具有窄的部分和宽的部分。也就是说,六个叶片22D在周向上以不均等的间隔配置。
在图8的例子中,在轴向上观察时,板状部51D的轴向后端的周向位置Pa与叶片22D的第二端缘222D的径向外端223D的周向位置Pb也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重叠。也就是说,无论叶轮20D的旋转位置如何,周向位置Pa与周向位置Pb之间重叠的部位始终为一处以下。因此,从第二端缘222D的径向外端223D附近朝向前方排出的风不会同时在两个以上的部位撞击到板状部51D的轴向后端缘。由此,减小了板状部51D与风之间的干涉声。
另外,将多个叶片在周向上以不均等的间隔配置时的配置样式不限定为图8的例子。在周向上相邻的叶片的间隔窄的部分与在周向上相邻的叶片的间隔宽的部分也可以与图8不同的排列方式配置。并且,包含在一个叶轮中的多个叶片的周向间隔也可完全不同。
图9为从与图4相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1E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至图8中省略了整流部件的图示,而在图9中,在加热器支承部50E的轴向后方绘制了整流部件40E。在图9的例子中,加热器支承部50E具有四个板状部51E,而整流部件40E具有十二个静叶片41E。因此,静叶片41E的个数正好是板状部51E的个数的三倍。并且,在图9的例子中,所有板状部51E的轴向后方的端缘与静叶片41E的轴向前方的端缘411E之间至少局部重叠。这样一来,在轴向上观察时,能够进一步减小静叶片41E的轴向前方的端缘411E以及板状部51E整体所占的面积。并且,经过静叶片41E之间朝向加热器支承部50E侧排出的风不易与板状部51E撞击。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因静叶片41E与风以及板状部51E与风之间的干涉而形成的噪声。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多个静叶片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但多个静叶片也可在周向上以不均等间隔配置。并且,也可省略整流部件,在叶轮的轴向前方配置加热器支承部而不必隔着整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由叶轮产生的风不进行整流而撞击到加热器支承部。因此,为了减小加热器支承部与风之间的干涉声,以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所述的位置关系来配置叶片和板状部变得尤为重要。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叶轮为各叶片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旋转方向前方弯曲的所谓前进叶片。但是,本发明的叶轮也可是各叶片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旋转方向后方弯曲的所谓后退叶片。在为后退叶片的情况下,如果将各叶片的周向两端缘中的旋转方向前侧的端缘作为第一端缘,而将旋转方向后侧的端缘作为第二端缘,则第二端缘也位于比第一端缘靠轴向前方的位置。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叶轮以送风轴线为中心旋转,而且加热器支承部的多个板状部以送风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但是,叶轮的旋转轴线不必与加热器支承部的中心轴线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将加热器支承部的中心轴线定义为送风轴线,则叶轮的旋转轴线也可以在离开送风轴线的位置与送风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
并且,构成吹风机的各部件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并且,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可以将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适当地组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例如吹风机。

吹风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吹风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吹风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吹风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吹风机.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沿着前后延伸的送风轴线朝向前方排出热风,该吹风机具有在送风轴线的周围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部、配置于筒状部内的轴流式叶轮、使所述叶轮以送风轴线为中心旋转的马达、配置在筒状部内的比叶轮靠前方的位置的加热器支承部以及在筒状部内被加热器支承部支承的加热器。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加热器支承部具有在与送风轴线正交的截面上从送风轴线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板状部。叶片的周向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