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930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CN203879305U(21)申请号 201420293146.5(22)申请日 2014.06.05E06B 3/46(2006.01)E05D 13/00(2006.01)E05B 3/00(2006.01)(73)专利权人长治市唯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东大街阳光假日城A2-51号(72)发明人武小妮 闫海波 元晓燕 苗玲玲(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代理人崔雪花(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57) 摘要本实。
2、用新型属于推拉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开关门闭锁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密封效果好的推拉门锁;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包括门、门和门框,门与门处于闭合状态时,门框的下连接条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并列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门通过滚轮上的环形凹槽与第一导向杆相连,门通过滚轮上的环形凹槽与第二导向杆相连,门上设置有把手,锁止杆通过把手的旋转伸入锁止孔和脱离锁止孔,门和门的底端均通过滚轮架与滚轮相连,滚轮架上开有可放置滚轮的槽,每个槽内设置有两个滚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密闭性能好。(51)Int.Cl.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9305 UCN 203879305 U1/1页21.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包括门(1)、门(2)和门框(3),所述门(1)与门(2)处于闭合状态时,门(1)与门(2)的整体宽度与门框(3)的宽度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3)的下连接条(4)上设置有滑槽(5),滑槽(5)内并列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导向杆(6)和第二导向杆(7);所述门(1)和门(2)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滚轮(8),所述门(1)底部的滚轮(8)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6)。
4、相配合的环形凹槽(9),所述环形凹槽(9)的深度小于第一导向杆(6)的高度,门(1)通过滚轮(8)上的环形凹槽(9)与第一导向杆(6)相连,门(1)可在第一导向杆(6)上往复运动;所述门(2)底部的滚轮(8)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杆(7)相配合的环形凹槽(9),所述环形凹槽(9)的深度小于第二导向杆(7)的高度,门(2)通过滚轮(8)上的环形凹槽(9)与第二导向杆(7)相连,门(2)可在第二导向杆(7)上往复运动;所述门(1)上设置有把手(10),门(1)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锁止杆(11),所述多个锁止杆(11)的伸缩通过把手(10)的旋转控制,所述门框(3)上设置有与门(1)上锁止杆(11。
5、)相对应的锁止孔(12),所述锁止杆(11)通过把手(10)的旋转伸入锁止孔(12)和脱离锁止孔(12);所述门(2)上设置有把手(10),门(2)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锁止杆(11),所述多个锁止杆(11)的伸缩通过把手(10)的旋转控制,所述门框(3)上设置有与门(2)上锁止杆(11)相对应的锁止孔(12),所述锁止杆(11)通过把手(10)的旋转伸入锁止孔(12)和脱离锁止孔(12);所述门(1)和门(2)的底端均通过滚轮架与滚轮(8)相连,所述滚轮架包括架体(13),架体(13)上开有可放置滚轮(8)的槽(14),每个槽(14)内设置有两个滚轮(8),所述滚轮(8)通过销轴铰接在槽。
6、(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和门(2)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1)与门(2)的底端通过螺钉与滚轮架活动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79305 U1/3页3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推拉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开关门闭锁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建筑家装的档次和品位逐渐提升,传统的推拉碰珠、碰锁结构的推拉开启闭锁装置逐步淘汰,推拉频次颇多,碰珠、卡扣锁舌和锁扣损坏失效严重,密封效果差,安全性可靠性不符合居家需求。现在用。
7、户的需求对推拉滑动门开启灵便,闭锁安全牢靠坚固逐步广为青睐。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密封效果好的推拉门锁。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包括门、门和门框,所述门与门处于闭合状态时,门与门的整体宽度与门框的宽度相同,所述门框的下连接条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0005 所述门和门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门底部的滚轮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导向杆的高度,门通过滚轮上的环形凹槽与第一导向杆相连。
8、,门可在第一导向杆上往复运动;0006 所述门底部的滚轮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杆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导向杆的高度,门通过滚轮上的环形凹槽与第二导向杆相连,门可在第二导向杆上往复运动;0007 所述门上设置有把手,门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锁止杆,所述多个锁止杆的伸缩通过把手的旋转控制,所述门框上设置有与门上锁止杆相对应的锁止孔,所述锁止杆通过把手的旋转伸入锁止孔和脱离锁止孔;0008 所述门上设置有把手,门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锁止杆,所述多个锁止杆的伸缩通过把手的旋转控制,所述门框上设置有与门上锁止杆相对应的锁止孔,所述锁止杆通过把手的旋转伸入锁止孔和脱离锁止孔。0。
9、009 所述门和门的底端均通过滚轮架与滚轮相连,所述滚轮架包括架体,架体上开有可放置滚轮的槽,每个槽内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通过销轴铰接在槽内,两个滚轮的称重能力强,传动更加稳定。0010 利用滚轮机构作为传动结构,结实耐用,噪声小,工作过程平稳,通过四锁杆锁止,锁止效果好。0011 进一步地,所述门和门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效果好,隔音效果也好。0012 进一步地,所述门与门的底端通过螺钉与滚轮架活动连接,滚轮架可拆卸,方便更换。说 明 书CN 203879305 U2/3页4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滚轮作为推拉门的支撑和滑动装置,传动平稳,锁。
10、紧效果好,门窗开闭自如,非常方便。附图说明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与门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与门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滚轮与滚轮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8 图4为图1中滑槽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中:1为门,2为门,3为门框,4为下连接条,5为滑槽,6为第一导向杆,7为第二导向杆,8为滚轮,9为环形凹槽,10为把手,11为锁止杆,12为锁止孔,13为架体,14为槽。具体实施方式0020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
11、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0021 如图1-4所示,一种推拉窗开启闭锁控制装置,包括门1、门2和门框3,门1与门2处于闭合状态时,门1与门2的整体宽度与门框3的宽度相同。门框3的下连接条4上设置有滑槽5,滑槽5内并列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导向杆6和第二导向杆7,门1和门2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滚轮8,门1底部的滚轮8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6相配合的环形凹槽9,环形凹槽9的深度小于第一导向杆6的高度,门1通过滚轮8上的环形凹槽9与第一导向杆6相连,门1可在第一导向杆6上往复运动,门2底部的滚轮8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杆7相配合的环形凹槽9,环形凹槽9的深度小于第二导向杆7的高度,门2通过滚轮8上的环形凹。
12、槽9与第二导向杆7相连,门2可在第二导向杆7上往复运动。门1上设置有把手10,门1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锁止杆11,多个锁止杆11的伸缩通过把手10的旋转控制,门框3上设置有与门1上锁止杆11相对应的锁止孔12,门1内设置有将把手10与锁止杆11相连的第一连杆,锁止杆11通过把手10的旋转伸入锁止孔12和脱离锁止孔12,门2上设置有把手10,门2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锁止杆11,门2内设置有将把手10与锁止杆11相连的第二连杆,所述多个锁止杆11的伸缩通过把手10的旋转控制,门框3上设置有与门2上锁止杆11相对应的锁止孔12,锁止杆11通过把手10的旋转伸入锁止孔12和脱离锁止孔12。。
13、门1和门2的底端均通过滚轮架与滚轮8相连,所述滚轮架包括架体13,架体13上开有可放置滚轮8的槽14,每个槽14内设置有两个滚轮8,所述滚轮8通过销轴铰接在槽14内。0022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推拉门开闭进行空间的主观隔离,利用滚轮8的移动使门产生位移而达到门关闭,把手10使门处于相对锁闭状态,整个隔离推拉门锁止,增加了室内的安全性和密封性,且滚轮8的导向性能好,结构简单。0023 作为优选地,门2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条,门在闭合状态下,密封性好。0024 作为优选地,所述门1与门2的底端通过螺钉与滚轮架活动连接,滚轮8架可更换。说 明 书CN 203879305 U3/3页5002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说 明 书CN 203879305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9305 U2/3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9305 U3/3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9305 U。